分享

古代穷人过冬有多惨?羊皮袄都是奢侈品,最惨的只能用麻绳制衣!

 茶香飘万里 2024-01-05 发布于山西

孔子的一个弟子名叫闵损,小时候被后妈虐待。冬天做棉衣,后妈给亲生儿子衣服里塞丝绵,而给闵损衣服里塞芦花

芦花蓬松,衣服看起来很厚却不暖和,闵损穿上却依然冻得瑟瑟发抖。

这就是“芦衣顺母”的传统典故。

从这个故事中,关于古人的御寒办法我们得出两点:一是古人过冬的主要“保命神器”也是棉衣,二是古人棉衣一般不用芦花作为填充物

然而,就算是故事中后妈给亲子做的“丝绵”衣服,也与我们现在的棉衣不同,因为棉花其实是“舶来品”,中原地区基本没有种植,直到宋元之后才慢慢在国内推广开来

那么,没有棉花的唐朝和更早的秦汉时期,人们过冬的衣物又是什么呢?

御寒的材料虽然各有千秋,但在没有棉花的时代,所用的御寒材料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总结起来也就两大类:动物皮毛和植物纤维。

裘皮大衣过冬法

原始时期,人们就经常穿兽皮衣服,因此在没有棉花时期,以兽皮做御寒的材料,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未有丝麻,衣其羽皮”。这是《礼记》中关于穿衣材料的记述。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用什么兽皮来做衣服的呢?羊皮和狐狸皮。《诗经》中就有关于羊裘和狐裘的记载,比如“羔裘逍遥,狐裘以朝”。

北齐时期的裘皮墓室画

这句诗的画面是不是立刻就显现出来了,出去嗨的时候穿羊皮袄子,等到去参加朝会等一些重要的场合,就把狐狸皮的袄子穿上

至于羊皮和狐狸皮,是不是后来人们所穿的袄子的样式,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御寒的材料,基本上也只有士大夫以上的阶层才能享用

毕竟,当时的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时代,动物的皮毛可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得的。倒是在西北游牧民族地区,皮毛获取便捷,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普遍用各类兽皮来御寒了

贵族用各种裘皮御寒,发展到后来,甚至还能用鼠类这些较小的裘皮,拼接制成衣物。现在出土的一些墓葬中,墓室壁画就有穿着裘皮的形象。

那么,普通百姓该怎么御寒呢?退而求其次,只用动物的毛发而不是连同兽皮。

毛褐过冬法

毛褐就是各种动物的毛发,在古代用的最多的是羊毛。原因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社会,都有饲养羊的习惯。

另一个方面就更简单了,其他动物的毛发没有羊毛这么长,只有羊毛可以作为织物来利用。

考古出土的毛褐衣物

《诗经》中有一首诗就说的很清楚,如果没有毛褐,人们根本没办法度过寒冬。所以相对于裘皮,毛褐是彼时人们能利用的另外的过冬材料。

和贵族所穿的裘皮比起来,毛褐相对粗糙,至于御寒的效果究竟怎么样,那就只有古人自己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地分南北,南方应该要比北方温暖一些。但由于时间跨度长,古代不同时期的气温又有差异,所以不同时期的南方温度是什么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温度差异,御寒的方式方法也会有一定变化。比如生活在魏晋时期的陶渊明,他隐居于南方,冬天就用毛褐抵挡严寒。在他的一首诗中,就曾写道“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陶渊明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辞官隐居时代,生活相对苦寒,所以也可以从侧面映衬出,毛褐相对于裘皮,属于御寒衣物中的一种粗衣了

当然现代人会说,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居者,有房产和田产,生活又高于一般的百姓。他都穿粗衣过冬了,是不是生活更底下的普通百姓,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了

这就要说到动物皮毛之外的植物纤维材料了。

多穿几件,再填充保暖物

经常看美剧的都知道,美国流浪汉保暖的方法,就是往衣服里塞揉成团的报纸。报纸把衣服和肉体撑开,中间充满了空气,待到人体温度将这些空气变暖后,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了。

这种方法古代人也知道,可效果其实是差强人意的。否则俗语中也不会有“宁穿一层棉,不穿千层单”的说法了。

秦汉之时,古人穿衣的材料主要是麻葛之类的材料,这其中有大麻、葛麻、苎麻等等材料。

以葛麻为例,那是一种极其粗糙的植物纤维,除了做衣服材料,古代还经常用葛麻来制作绳子,看重的就是它质地坚韧而粗厚。这种材质制作出来的衣服,是没有什么保暖效果的

韩非子就能说过,冬天要穿鹿裘,只有夏天的时候才穿葛衣。可现实的情况是,韩非子所处的时代,只有贵族才有换季和保暖的衣服,平头百姓不要说裘皮,就连毛褐都没有

绝大多数普通人能想到的御寒方法,就是往单衣里塞各种填充物。这种填充物,就是时下人们能理解的絮。

所谓的絮,也不是贵族所用的高档货,都是各种布料和材料所剩下的东西,全部混杂在一起,而后再填充到单衣里面,这样过冬的衣服就被称之为缊(yùn)

缊这种勉强的保暖衣物,从春秋一直流行到宋明之际。战国时候,曾子作为一代大家,冬天御寒的衣服也就是一件缊袍。

哪怕是到了明代已经有棉花御寒了,宋濂在回忆起年轻求学的场景时,还曾提到自己在寒冬腊月里只能以缊袍御寒。

可见,往单衣里塞填充物的这种方法,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暖措施。效果不好,但也算聊胜于无。

需要说明的是,古时虽然人们早已学会了养蚕织丝,但是丝绵所做的衣物十分昂贵,普通百姓同样用不到。所以,各种填充物制成的缊,就是御寒效果更差的乱麻。

而在有些地方,甚至连这种填充物的过冬衣物都没有。

《齐民要术》中就曾提及,有些百姓冬天的时候没有衣服穿,所以在其他时节就收集细草。睡觉的时候用草当被子,白天的时候就用草当衣服。

当然,《齐民要术》成书时代是在北魏,正处于历史上的分裂和动乱时期。混乱时期的人们连命都保不住,御寒衣物自然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一直到棉花出现并逐步普及后,中国人的御寒方法才真正得以改观。

稀有的舶来品

“细软青丝履,光明白氍巾”,这是唐代杜甫见到棉花制成的布料后所发出的感叹。在唐代,棉花不是珍贵而是极其的稀有

源自非洲的棉花,虽然最早在汉代就出现在了文献资料中,然而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种植,只是远方他国进贡的产物。

从非洲到亚洲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大约在公元3世纪前后,来自非洲的棉花第一次到达了新疆。现在新疆当地出土的一些东汉时期的墓葬中,就发现有一些棉织物产品。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棉花首先在新疆各地散播开来。从汉到唐,非洲棉顺着河西走廊逐步进入了黄河流域乃至中原腹地。

但此时棉花的种植并没有真正的传播开来,所以在唐代,棉花以及其制成的棉布,还是相当的稀有。

值得一提的是,棉花向中国的传播扩散,经历了南北两条道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是非洲棉,而在南方各地逐渐散播开来的是亚洲棉。

亚洲棉源于印度河流域,它的传播途径是从南亚向东进入中南半岛,而后又慢慢到了我国的南方。汉代所记述的关于棉花棉布的贡品,就来自海南岛等地区。

从传播区域来看,到唐末乃至宋时,棉花在南北各地都已出现,只不过种植分布的很零散。更为关键的是,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掌握熟练的织布技术,所以还谈不上用棉花来御寒。

而起到真正关键作用的,是黄道婆将棉纺技术带到了内陆。

黄道婆的承前启后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时人,她出生在松江府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很小时候她就被送人做童养媳,后来她逃离家庭辗转流落到了海南岛。

在海南生活期间,她终于得见本地黎族的棉纺技术,黄道婆本人也学会了这一技术。大约在1296年前后,黄道婆由海南岛返回了故乡松江府

她带来了棉布,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优良的棉纺织技术。于是以她的家乡为半径,棉纺技术逐步扩散到了整个松江府,进而又从长江三角洲扩散到了江南

元代,棉花的种植已被朝廷大力推广,再结合棉纺织技术,棉花和棉布逐渐在大江南北扩散开来。

到了明代,棉花种植更是被朝廷大力推广,洪武年间的朝廷法令是,种田数量10亩以下,其中至少有半亩需种植棉花,种田的数量超过10亩以上则以此累计。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棉花的地位逐渐和养蚕收丝同等了。

有了棉花也有了棉纺技术,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从此再不用为冬天如何御寒而发愁。

到了明代中后期,棉花和棉衣物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当时的官员邱浚还感慨:无论贫富谁都离不开它了。

结语

有了稳定的御寒材料的同时,随着明清时期棉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东南地区为基地的松江棉织品还畅销全国。

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这一地区还出现了“南京布”。所谓南京布是一种泛指,是以南京为中心而出产的棉布

这种棉布,甚至还通过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远销欧洲。直到后来英国开启工业革命,机器逐步代替手工,我们的南京布才被赶超。

先是穿动物皮毛,而后慢慢用各种丝麻当填充物,再后来有了棉花和棉布。古人千年的御寒历程,也是我国纺织技术的发展过程。

参考资料:

《古代中国没有棉花的时候,靠什么挺过寒冬?》 澎湃新闻 2018年11月2日

《改变历史的神奇植物——棉花》 扬子晚报 2021年3月29日

#2023年度创作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