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沙漠里没有鱼?这里就有!鱼甚至还会爬行去找水

 skysun000001 2024-01-0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最近在很多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视频:一条鱼离开了水面,生活在陆地上。

图片

在沙漠中爬行的鱼(图片来源:网络) 
它居然能在沙地行走,并找到最近的水源。

图片

居然还能自己找到湖泊?(图片来源:网络) 
更夸张的是,沙漠中居然还出现了渔夫。他们跟着鱼的踪迹,并在沙漠中捕鱼!

图片

在沙漠中捕鱼的渔民(图片来源:网络) 
相信每个看完这个视频的人,都不免会有所疑惑,如此天方夜谭的事情,真的存在吗?
先说结论:这种会在沙漠爬行的鱼,真的
这段视频,其实是出自2021年迪士尼制作的一部纪录片《welcome to earth》,由好莱坞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出镜拍摄。虽然各种自媒体不免会有添油加醋的演绎,但视频本身确实是真实拍摄的场景。只不过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地点,也就是这个有鱼爬行的沙漠,非常的特别。
图片在空中俯瞰千湖沙漠,绵延无尽的沙漠和清澈见底的湖水在此合二为一(图片来源:wikimedia) 
这座沙漠叫做千湖沙漠,位于南美洲巴西的东北部。和绝大多数气候干燥、寸草不生,缺少水源的沙漠不同,这里紧邻大西洋,每年的降水量多达1600毫米,将近是北京降水量的3倍,更是撒哈拉沙漠的近300倍。

图片千湖沙漠所在的位置,它濒临大西洋,海岸线50千米,占地面积1550平方千米,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图片来源:scielo.br) 

原本这样的气候条件,不应该有沙漠的存在。只不过这里接近赤道,在旱季蒸发的速度非常快,水面下降速度可达每月1米。所以在这里形成了非常罕见的风景:每当雨季,雨水无法排出,因此在沙丘之间的谷地会形成无数的湖泊,有些湖泊还会与大西洋相连;但到了旱季,在热浪之下,湖水很快就会干涸消失,重新变成一片荒芜的沙地,千湖沙漠也就此得名。
由于奇特的自然景观,这里成为了巴西的一个国家公园。千湖沙漠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旱季和雨季的切换,造就了一半沙漠,一半湖水的独特景色。

图片在千湖沙漠,可以同时感受到“大漠沙如雪”和“一片湖光烟霭中”的独特景色(图片来源:flickr) 

在千湖沙漠的周围有着多条河流。当雨季降临的时候,原本生活在河中的生物可以顺着河流迁徙到沙漠中的湖泊,也让这里的沙漠中显得生机勃勃。
不过不是每一种生物都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因为千湖沙漠的湖水除了来自降雨汇聚的淡水外,还会融合了被大西洋海水渗透的地下水,创造出一个结合淡水与海水的过渡环境。想要在这里生存,需要有一些“独门秘籍”。

这就要说到这种会爬行的鱼类了。这种鱼是一种鲶鱼,叫做滨岸护胸鲇(Hoplosternum littorale)

图片

在花鸟鱼虫市场中,它还有另外一个霸气的名字:利托拉战车鼠(图片来源:wikimedia 

对于它你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同一家族的另外一个物种你肯定听说过,这就是水族馆中常见的“清道夫”。
图片清道夫一般指的是下口鯰,它同样也是来自于南美的一种鲶鱼(图片来源:wikimedia 

这种鱼的体长可以超过25厘米,体表有大型硬鳞组成的骨装甲,下巴还有用来搜寻水底食物的触须。但是它最神奇的特征,就是可以能够离水短暂地生存。它不仅能够在岸上爬行,它还能在空气中呼吸。这种鱼类能够透过嘴巴吸入空气,并用布满微血管的肠道进行气体交换,剩余的气体会从肛门排出,类似最原始的肺系统。

图片

很多鲇形目鱼类(鲶鱼)都具有短暂在陆地上呼吸的能力,图为鲇形目鱼类用肠道呼吸的示意图(图片来源:onlinelibrary 

在雨季的时候,它们会以其他鱼类或者别的水生动物为食;到了旱季,它们能够爬上岸以陆生昆虫果腹,因此完全适应了千湖沙漠的环境。这种陆地呼吸以及行走的能力,让他们能在千湖沙漠干旱期间居住的湖水即将干枯时,穿越沙地,寻找其他还未干枯的居住地,或是随时更换场地,追求更多的猎物。
当然,虽然它能够上岸,但它毕竟还是一种鱼类。在大多数时间内还是待在水里,并非真的生活在陆地。而在千湖沙漠,护胸鲇虽然已经非常厉害了,但还不是最独特的生物。
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种叫做马拉巴利齿脂鲤(Hoplias malabaricus)或者狼鱼的鱼类。它有着锋利的牙齿,性情凶猛,是这里顶级的猎食者。有时候它会在湖边等待袭击前来饮水的鸟类、鼠类或者蜥蜴。

图片看狼鱼锋利的牙齿,就知道它并不好惹(图片来源:onlinelibrary 

它的适应力极强,无论湖水的酸碱度和温度怎么变化它几乎都可以适应。和护胸鲇一样,它也拥有包括肠胃以及皮肤的辅助呼吸器官,所以同样可以在陆地上呼吸和行走。
更重要的一点,它还具有一项更神奇的技能,休眠。当旱季来临时,很多湖最终都会消失,所以绝大多数的鱼类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但狼鱼却可以寻找到稍微潮湿一点的地方,钻入地下进行休眠。它会一直“睡到”第二年的雨季来临,然后从休眠中苏醒,又开始称霸湖泊。正是这种独特的能力,让它成为了千湖沙漠最具代表性的生物。
图片谁能想到在看似平静的沙漠深处,其实隐藏着危机(图片来源:网络) 
也正是因为这里的湖泊中有鱼的存在,所以在沙漠之中也有了渔夫这个职业。在沙漠附近的绿洲中,大约生活着90名居民。平时他们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维生。到了雨季,他们就会变身为渔夫来到沙漠深处的湖泊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捕鱼,把捕获的鱼拿去市场或者加工处理后食用。

图片纪录片中渔夫收获的鱼(图片来源:网络) 


当到了旱季的后期,此时人们就会根据这些特定鱼类爬行的痕迹,去找到仅存的湖泊,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是不是很有趣呢?

不止是护胸鲇和狼鱼,在千湖沙漠中,还包括至少133种植物,112种鸟类以及42种爬行动物,还有4种濒危的生物,甚至包括了偶尔误入的美洲海牛。

图片千湖沙漠中不同鱼类所占的比例(图片来源:scielo.br)

人类在这里同样需要遵守这里独特的生存法则。湖泊、沙漠、生物,这三者之间形成了微妙的联系,也让沙漠汇千湖的奇景得以存在,或许这正是自然带给我们人类独特魅力的原因吧。
图片希望千湖沙漠可以永远保持自己独特的魅力(图片来源:网络)

从2023年12月12日起,到2024年的1月12日的一整个月时间里,我们邀请你一起【早起】看“把科”!

在工作日的6:00~7:30,看“把科”的你可以在文章的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作为【打卡】。

1月12日后,我们将统计出在这一个月里累计【打卡】超过10天的用户!早起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万物杂志】为你送出的惊喜奖品!包括但不限于万物专刊,【万物杂志】周边(帽子、T恤、笔盒等)……更多神秘奖品,敬请期待!

2023你最印象深刻的又是“把科学带回家”的哪篇文章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来得早,别忘了打卡!


参考资料:

[1] https://www./pages/topic/welcome-to-earth
[2] https://www./watch?v=71AuSpdsnuQ
[3] Brito P S, Guimarães E C, Ferreira B R A, et al. Freshwater fishes of the Parque Nacional dos Lençóis Maranhenses and adjacent areas[J]. Biota Neotropica, 2019, 19: e20180660.
[4]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4). Hoplosternum littorale. FishBase. https://www./summary/Hoplosternum-littorale
[5]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6). Odontesthes bicudo. FishBase. https://www./summary/Odontesthes-bicudo
[6] 'Parque Nacional dos Lençóis Maranhenses – Lençóis Maranhenses National Park'. UNESCO.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