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天竹的价值:浑似红豆种闲庭,深爱贯珠累累

 自然田野 2024-01-06 发布于云南
首发2023-12-22 08:08·三江源HHF

明天就冬至了。正式进入冬天,天气越发地冷了。趁着天晴,有天去龙潭公园逛了一圈。公园的花大多已经谢了。只有少数的花还在冬天里绽放着笑脸,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人。

逛了一大圈,觉得没什么新鲜的东西可看。走到水车的小溪拐弯处,忽然看到一蓬独自生长在路边的植物,那五颜六色的细小叶子间,有一串一串的小红果,有火把果大小,红艳艳的,或露或藏在树叶间。细看,表面光溜溜的,圆圆的,像被精心打磨过的红珊瑚宝珠,怪叫人喜欢的。那树叶细小,呈长心形,很薄,一大片树叶上,分叉长出许多小叶片。主干上部的叶片的嫩叶、叶柄等都是红色的。红的程度不一样,浅红、赤红、嫩椿红等都有。老叶片的颜色可就多了,不胜枚举,甚至一片叶子上会呈现多种颜色。当然,绿色占多数。

往旁边看去,还有许多株这样的植物,不过高矮不一,有的一米多高,有的只有三、四十公分。有的通体褐红色或暗红色,但是没有挂果;有的通体嫩椿色,上面挂了一两串红果,正是树红、叶红、果红,显得十分可人、亮眼;有的上红下绿,挂上了一串串透亮的红果;有的果实还是浅黄的,有的浅红,还有的黄绿黄绿的,有的枝叶顶端还在开着细细的白色小花,闻一闻,还有些淡淡的香味。

这么好看的植物,平时我也很不注意它。这次,我就要关注一下。不好向人请教,只好求助手机“慧眼识图”。通过一番操作,知道此植物是“南天竹”。这不对呀,它不像竹子呀。又查了下此物的网上图片,反复比较,最后确认了,它就是叫做 “南天竹”。南天竹的名称会让人误认为它是一种竹子,不过细看这南天竹,还真能找出它似竹子的几分神韵:主干细长挺立、节节分明;宛如竹叶细长而飘逸的叶片,秀气洒脱的姿态,似竹而非竹;夏季开白色小花,秋冬能结出一串串如珊瑚般光泽鲜亮的红色果实,经冬不落,所以,这种植物囊括了观姿、观花、观叶、观果的诸多优点,难怪有那么多人愿意把它做成盆景或引入自家庭院中,它的气质确实能在一众花木中脱颖而出。

南天竹,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小灌木植物,茎干较高,表面光滑无毛,红色;叶较小,叶片薄,呈椭圆形且为深绿色,无毛;花朵较小,白色带有芳香,呈四角形;果柄短且果实呈球形,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2月。最早有记载是在宋代的《图经本草》,小名叫“南天烛”,到了明朝的《通雅》,改芳名为“南天竹”。南天竹叶子变红后不落下,一直留在枝头,直到春季再次来临才肯脱下旧装,焕发新枝新叶。

南天竹原产于中国,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四川等省,多生长在温湿环境山谷或山坡和灌木林下。较耐寒,既能耐湿也能耐旱。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主要依靠扦插繁殖。南天竹被广泛作为观赏植物,冬季南天竹部分叶可变成橙红色或浅紫红色,果实亮红色,虽不能食,但却是十分亮眼的冬季观赏植物。

南天竹主要有两大价值:

1、观赏价值:南天竹被广泛作为观赏植物,冬季,南天竹部分叶可变成橙红色或浅紫红色,果实亮红色,各地公园及庭园常见栽培。南天竹茎干丛生,枝叶扶疏,秋冬叶色变红,有红果,经久不落,是赏叶观果的佳品。其原产于东亚地区,在亚洲园林,尤其是中国与日本园林中有很长的使用历史,被认为是一种有吉祥寓意的植物,在佛教中还有消灾解厄的意涵。清代诗人蒋英在《南歌子·南天竹》中赞到:“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浑似红豆种闲庭,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不畏严寒压,何愁冻云凌。渥丹依旧叶青青。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 现代诗人吴山野士也在【七绝·雨后南天竹】中写道:“雨湿珊瑚锦绣从,岁寒娇艳几相同。冰晶玉洁春情驻,一点心思别样红。”

2、药用价值。《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止喘,兴奋强壮。"《中华本草》记载“南天竹根、叶具有强筋活络,消炎解毒之效,果为镇咳药,但过量有中毒的危险。”根、茎:清热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感冒发热,眼结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苦,平。有小毒。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宋代诗人杨巽斋写道:“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圆。人间热恼谁医得,只要轻香净业缘。”说南天竹的馨香味可解除他无尽的烦恼,表达了南天竹沁人心脾的特性。

(注:此文部分内容曾参考了《百度》及网上其他文章,诚挚谢谢原作者。图片自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