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王朝的四次政变

 找不着北找南 2024-01-06 发布于海南
原创2024-01-06 12:45·李子旸

从武则天后期开始,八年时间里,大唐王朝密集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这四次政变是怎么回事?

01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杀弟的“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廷政变之一。李世民可能没想到,玄武门之变虽然让他如愿当上了皇帝,但却给后来的唐朝留下恶劣的先例,那就是用宫廷政变解决高层政治斗争。用现代话语来说,李世民毒化了唐朝的政治文化。

受这种政治文化的影响,唐朝宫廷人士简直对政变上了瘾。李世民的老婆,后来当上女皇的武则天,虽然权倾一时,晚年最终被“神龙政变”赶下台。从“神龙政变”算起,短短八年时间,大唐王朝居然密集发生了四次政变,并且都是中央级的宫廷政变。

武则天虽然贵为女皇,说一不二,但她始终没能解决武家、李家的取舍难题。这个核心矛盾越来越激化,终于,到神龙元年,也就是公元705年,大臣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把武则天赶下了台。这就是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中,武则天的两个面首“二张”都被杀,但政变者没杀女皇。武则天又默默地活了一阵子,去世时八十二岁,也算是高寿。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即位。这就是唐中宗。

02

神龙政变剥夺了武则天的权力,但武则天没解决的武家、李家取舍问题还是难题。唐中宗不是个强势人物,虽然姓李,但对武家无可奈何。武家的带头人武三思,找机会杀了神龙政变的主使人张柬之等,地位反而更显赫了。

过了两年,神龙三年(后来改为景龙元年),也就是707年,中宗的一个儿子李重俊发动宫廷政变。政变中,武三思被杀,武家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但李重俊运气不好,加之操作不当,政变以失败告终。中宗掌控了局势,李重俊被迫自杀。这是景龙政变

唐中宗李显在他妈武则天在位时,备受压制惊吓,都快得抑郁症了。他的夫人韦氏和丈夫同甘共苦,是一对患难夫妻。李显重登皇位以后,韦氏也彻底翻了身,成为韦皇后。成了皇后的韦氏权力欲大膨胀,很想效仿婆婆武则天,也当一把皇帝,在宫廷内外到处培植自己的势力。

景龙政变中,武三思等武家头面人物被杀,但武家并没被斩草除根,很多武家人还在各级岗位上掌权。这些人需要找到新领导。那边韦氏正在招兵买马。双方一拍即合。这些武家人渐渐聚集到韦氏旗下,组成新的韦氏政治集团。

武则天是李世民的老婆,但她为了夺权,几乎把李世民一家人杀个精光——这也是李世民弑兄杀弟的报应啊。现在中宗的老婆韦氏又成了势力,大有再把李家人杀个精光的意思。李家人虽是皇族,后脖颈却觉得凉飕飕的。

03

危难之际,李家一个年轻人挺身而出,他就是中宗的侄子,也就是中宗弟弟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对,就是那个后来和儿媳妇杨贵妃谈恋爱的唐明皇,也叫唐玄宗。当时,李隆基还是个小年轻。

唐玄宗后来能开创出开元盛世,可不是偶然的。李隆基从年轻时就极有政治头脑,很有政治手腕,是个天才级的政治家。

韦氏集团甚嚣尘上之际,大唐宫廷内部,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一片混沌。武则天女人也能当皇帝的示范效应之下,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儿媳韦皇后、孙女安乐公主、宫内的实权人物上官婉儿,个个野心膨胀,都有当一把女皇的心。那才是真正的“女权时代”。

宫廷以外的宗室、外戚、权臣,更是缠斗成一团乱麻,稍有不慎或运气不好,就会人头落地乃至满门抄斩。在这一片迷雾中,李隆基左右捭阖,该拉拢的拉拢,该排斥的排斥,终于结成政治联盟,抓住中宗突然去世的机会,在710年发动了政变。这一年原是景龙四年,因为政变成功,年号改为唐隆,所以历史上称为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的结果是: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都被杀。不仅如此,李隆基深谙斩草除根的极端重要性,大开杀戒,把神龙政变、景龙政变没杀的武家人、韦家人都挖地三尺抓出来砍了。韦氏集团土崩瓦解、烟消云散。李唐王朝终于又真正姓李了。

唐隆政变以后,中宗的弟弟、李隆基的爸爸李旦登上皇位,这就是唐睿宗。以前在武则天掌权时,李旦当过一阵子傀儡皇帝,现在靠着儿子搞政变,再登大位。

04

李家的传统和作风,李旦当然很清楚。当年李世民是怎么对待亲爹李渊的,李旦一天都没忘。现在自己成了皇帝。儿子李隆基虽然表面上拥戴自己,但对皇位虎视眈眈迫不及待,就差直接动手抢了。

这里边还有个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因此,唐睿宗李旦当上皇帝以后,李旦、李隆基、太平公主之间的政治斗争,不但层次丰富,而且内容复杂,一言难尽。

李旦其实不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但泥人也有个土脾气,不管怎么说,唐睿宗也是个正经八百的皇帝,总不能被妹妹、儿子随便揉捏吧。三方反复较量,李旦终究不是李隆基的对手,被斗得心力憔悴、灰心丧气。712年,既是放弃也是反戈一击,李旦干脆把皇位让给李隆基。李隆基正式坐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唐玄宗,年号改为先天。

中国的皇帝,没有退休这一说。就算你让位了,上上下下大家都知道,只要老皇帝还活着,还在宫廷里晃来晃去,权力到底属谁,就很难说。果然,虽然李旦让了位,李隆基成了皇帝,但父子之间,还在明争暗斗。

转过年来,713年,一大帮人劝李旦下狠心把李隆基干掉,重回皇位。李隆基一度很危险,随时可能会被李旦干掉。到了七月,李隆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发动政变。李旦彻底被废,老是想着当女皇的太平公主也被“赐死于家”。这就是先天政变

716年,被废的李旦在软禁中驾崩。至此,唐玄宗真正继承权力,成为权力完整的皇帝。大唐王朝也从此进入了开元盛世。

就这样,从705年到713年,历经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八年之中,发生了四次中央级政变。从武周的女皇武则天,过渡到了大唐王朝的唐玄宗。

那么,怎么评价这四次政变呢?


八年四次政变。中国历史就是个大酱缸,永远重复此前的悲剧,走不出来!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就说明你不懂中国历史。

01

唐朝初年,在短短八年时间中,发生了神龙、景龙、唐隆先天四次中央级的宫廷政变。

想必一定会有人觉得,这些政变都是毫无意义的乱七八糟。一帮权力狂人,为了争夺皇位,前赴后继,你砍我杀。中国历史啊,就是个大酱缸。一代代人重复此前的悲剧,永远也走不出来!

如果你只读出这么个意思,那就是完全没懂。我来给你说说这些“你砍我杀”中蕴含的历史进步和意义。

唐之前是短暂的隋。隋以前,是东汉末年以来三四百年的大分裂、大动荡,也就是魏晋南北朝。在这个漫长的大分裂、大动荡中,怎样创建和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成为超级难题。

不知有多少人努力尝试解决这个难题,都不成功。“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终于,到隋文帝杨坚时,时代因缘际会,隋朝重新恢复了天下统一。但隋朝国祚不久,李唐王朝取而代之。

唐朝建立不久,开国君主李渊还在,二代李世民就悍然弑兄杀弟,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除了种种具体的政治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时代大背景是:经过此前三四百年的大分裂、大动荡,人们对政治权威、对中央权力的敬畏之心,已经大大削弱乃至荡然无存。

三四百年的大分裂大动荡,给人们留下的社会心理就是:为了夺权大打出手,大杀四方,甚至干掉至亲,没什么大不了的。条件具备,就干!

李世民夺权、武则天夺权、韦皇后夺权、李隆基夺权,都是这种心理支配下的行为选择。

可以对比一下汉朝。

东汉到了后期,实际上已经大权旁落。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有称帝,而是一直遵奉汉献帝,承认大汉王朝的正统。曹魏称帝,要等到曹操的下一代曹丕。

曹操并非没有能力废掉汉献帝,自己坐上皇位,但汉朝国祚绵长,深入人心,即使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也自有一番威严在其中,有一大批愿意为了捍卫大汉王朝去拼命的人在。汉献帝虽然是个光杆皇帝,但号召力、感召力依然强大。汉朝那些手无寸铁的文官,豁出去全家性命,前赴后继,几次想要和曹操拼个你死我活。甚至在曹魏集团内部,虽然给曹操效力,但自认是汉朝大臣的,大有人在。

对这些人和事,曹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知道,大汉王朝的气还在,还没有散尽。他如果悍然称帝,表面上实力具备,能做到,但到时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敢打包票。所以,称帝这事,曹操只能留待将来给儿子去干了。

而曹丕即使称帝,也一直善待汉献帝。汉献帝得已善终。虽然汉魏嬗代,但汉朝灭亡以后很久,仍然有五胡中的匈奴人刘渊,自诩为又一个刘备,建立“汉赵”政权,试图再次恢复汉朝。可见,大汉王朝作为中央权威,是多么深入人心。

可是,这种“服从中央、拥护中央”的社会心理,历经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大分裂、大动荡的冲击,到了隋唐,没剩多少了。

02

隋唐虽然在政治层面重新统一天下,建立起全国政权,但在社会心理上,还有很多课要补。

因为人们把中央不当回事,所以,就敢于觊觎最高权力,彼此拉帮结派互相争斗。因此,虽然名义上是统一王朝,但实际上国家内部并没有完成整合。大一统王朝必须的政治一元化还没有出现。现实中是二元乃至多元并立。不同政治势力为了得到最高权力,还在殊死争夺、明争暗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随唐王朝建立以后,天下并没有真正统一。统一天下所需的社会心理,还很薄弱。

李世民本来完全没有机会继承皇位,他哥哥李建成各方面的能力并不差。但李世民不管那么多,不让我当皇帝,就弄死你。武则天是李家的媳妇,能当上皇后太后,就谢天谢地了,但她不知足,还要登基当皇帝。不但她自己当皇帝,武家一大帮人都跟着鸡犬升天,把李唐变成了武周。

神龙政变赶走了武则天,韦皇后又野心爆发,韦家人继之而起。李家、韦家、武家斗成一团,谁也不敢放手,因为谁放手就意味着谁家会被灭门。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啊。

唐隆政变,把武家韦家一锅端,彻底解决,但李旦、李隆基又成了“一山二虎”。父子二人加上那个不省心的太平公主,还是谁也不敢放手,谁放手谁就人头落地。终于,到了先天政变,李旦被废,不放手也得放手了,太平公主更是被肉体消灭,再也不能捣乱了。

八年四场政变,宫廷一再刀光血影,血流满地。但是,就是在这种血光之中,完成了大淘汰、大筛选和大教育。那些有野心、不服从中央、时刻想要夺权造反的,都被砍了脑袋。留下的,是服从中央、支持中央的合作者。全国上下,接受了一场“恢复中央权威”的大教育。

经过这种残酷血洗,到这时,大唐王朝才真正接过了大汉王朝的历史接力棒。中央权威在全社会范围内恢复起来。动辄造反、动辄政变的心理,被压住了。大家不再觊觎皇位,而是齐心协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真正告别了汉末以来的大乱世。

这才是开元盛世得已出现的深层原因。

03

理解了这个深层的历史转变,才能真正理解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人们对唐朝的评价历来很高,但那主要是因为唐朝的文治武功和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很少从制度演变的角度看待唐朝。

如果我们把从夏商周到清末的中国古代史看作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过程,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中央权力的逐渐强化和完善。有些人可能认为,中央权力越弱越好。这是某种僵化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其实,中央权力的逐渐强化和完善,是中国文明一脉相承、多次复兴的关键原因和核心原因。没有强大的中央权力,国家就会陷入军阀混战、黎民涂炭的可悲境地。

但是,中央权力的强化和完善,可不是容易事。事实上,当代很多国家在这方面都表现不良甚至不及格。他们的国家也因此涣散软弱,内部缺乏凝聚力,国家缺乏行动力,受制于内部外部的敌对势力,发展受阻,陷入可悲的停滞甚至倒退。

他们并非不想拥有强大的国家,他们是做不到。

回看历史会发现,在中国,有效强化中央权力,也不是一朝一代之功,而是上千年积累、改善、持续努力的结果。夏商周,在文化上锻造出华夏民族的共同体意识。秦汉从政治和组织上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建立起大一统国家。魏晋南北朝,遭遇蛮族冲击,陷入大分裂大动荡。隋唐王朝,重建统一。

作为统一王朝的唐朝,通过从玄武门之变到四次政变这一系列堪称惨烈的“锻造”,消除了心怀异志的政治集团,重新恢复尊重中央权威的社会心理——不仅恢复了,还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唐朝的这种努力收到了丰厚回报。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陷入类似东汉的局面。各地节度使拥兵自立,大部分国土事实上处于分裂状态。如果这是魏晋南北朝,大唐王朝就会像那些短命王朝一样,被某个强人毫不犹豫地扔到一边,成为又一个转瞬即逝的短命王朝。

但在经历过血火锻造的大唐王朝,大一统观念和尊重中央权威的社会心理已然深入人心。因此,像之前的东汉一样,唐朝中央政权虽然摇摇欲坠,但自有一番威严在,还有一大批愿意为了大唐王朝拼命流血的人。唐朝因此没有成为短命王朝,而是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朝代之一。国家的大分裂大动荡也因此推迟了很多年。

907年,唐朝灭亡,国家再一次陷入分裂动荡,这就是五代十国。但这次分裂,无论时间还是烈度,都比上一次魏晋南北朝好很多。原因就在于,经过唐朝,国家的“整合性”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从国家分裂到恢复一统的实践,大大缩短了。五代十国乱世的时间不到一百年,比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的大动荡大战乱的时间短多了。

下一次提升,要等到明清这两个统一大王朝了。明清易代,号称“天翻地覆”,但动乱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国家恢复统一稳定的能力,更强了。

这其中关键的知识点在于:你要认识到,中国历史绝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无意义王朝循环。中国历史是一部生机勃勃、持续演进的社会、观念、制度进步史、完善史。唐朝在其中是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完成了重要的演变和提升。

这就是从制度演变的角度看,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