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五运六气”谈天时预测

 易同 2024-01-06 发布于宁夏

关键词:五运六气、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天时、罗盘、预测、传统中医,预防医学,中药采制。

大家知道,传统中医学是基于国学和医学临床实践形成的一门专门学科;国学之博大、医学门派之渊源流长令人叹为神奇。那么,其中,有一派源流,叫“五运六气”,其内涵又是什么呢?

且听我解说其详,一文读懂。

五运者,即五行,金木水火土。

古人仅凭感观认知去朴素地认识世界,首先将宇宙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比如太过、太阳、白天、男人、背部、火热等归之为“阳”,月亮、夜晚、女人、胸腹部、冰冷、不及等归之为“阴”。所谓“太极中分”者,即指一分为二,此之“阳”与“阴”。

然而,仅有阴、阳,不足以解释宇宙万物万象。于是,又将宇宙万物按其属性、功用、形态分为五大类,即五行,金木水火土。其五行属性、功用、形态及关系有其庞大的内含,纸短言长,不去完全展开,仅就医学相关者作简述。

五脏配五行者,肺金肝木心火肾水脾中土。同时,五行有生、克、制、化、侮等各种关系,按国学分科,首先具备通用法则,即“正五行”关系。其它的如在地理学上又有“洪范五行”、“穿山五行”“浑天五行”……过于庞杂,非堪舆者可不去研究。在天文上,配以五大行星和日、月,谓之“七政”,其兼涉历法之时间概念,参见敝号内拙作《浅谈伤寒论脉法》片段。

六气者,指三阴和三阳,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

那么,三阳又有什么含义呢?

这是将阴、阳两概念再次中分并附属以一定次序与五行属性。

次序的划分按“太极中分”之“中”为原则,即少阳为初阳,为阳之中;阳明为二阳,指阳之覆盖面;太阳为三阳,指阳之表现面;厥阴为一阴,为阴之中;少阴为二阴,指阴之表现面;太阴为三阴,指阴之覆盖面。

附以五行属性,即太阳寒水、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厥阴风木、少阴君火。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太阳本是热源应属“火”,怎么又是寒水呢?我们说阴阳是对立的,但这种对立关系不足以解释宇宙万象,对立而后还得归于“统一”。所以,“太阳寒水”等概念是对立、统一双重关系的体现,是“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始”的同义;将其固化,形成模板,是为了便于推演。

我们在谈阴阳与五运六气时,还有个绕不开的知识点,那就是自华夏文化发明文字后就同步产生的天干和地支。

天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天干、地支用以记录时间、空间方位,并附以阴阳五行属性。

1)取天干与地支搭配,用以记年、月、日、时,即干支纪年法。如甲子年、乙丑年,纳音五行为金,并且是“海中金”。纳音五行有六十干支组合,余不赘述。

2)天干配五行及四季方位:

甲乙木配春季东方、

丙丁火配夏季南方、

庚辛金配秋季西方、

壬癸水配冬季北方,

戊己为地球本体,自己脚下立足之点,中土不配。

3)地支配五行方位:

亥子水北方、

寅卯木东方、

巳午火南方、

申酉金西方,

辰戌丑未属土,因土生万物,故按二十四山规则分配四方。

4)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5)其它的,诸如涉地理学之“二十四山规则”天文学之“七政四余”、二十八宿、黄道六神预测学之纳甲六亲用神、遁甲三奇六仪,非医学相关者,此不赘述。

简单提一下,这个模型的原始版就是罗盘,又称“罗经”。罗经中有定子午之神针,外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分布天、地、人三盘,纳阴阳五行、时间空间,最最高级的“三十六重天”是也。常人应用,仅起指南针作用;非常人应用,可浓缩于掌中,诸如江湖术数之“掌指诀”、“六神数”“六合术”等等。

玄!玄!玄!

这样,整个宇宙横型就建立了。

这个模型是以时间为横轴,以空间为纵轴构成的坐标系。那么,用这个坐标系的理论来指导“天时、地利、人和”的应用,诸如各种预测学、地理学的诞生并发挥自是当然。其中“人和”者,就包括人体医学,所以,理论上来讲,用这个模型来指导人体医学似乎也就顺理成章啦。

那它又是如何用以指导医学的呢?

这得从五运六气的推演开始讲解。

1、先解释几个主要概念: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太过、不及。

①主气与客气相关联:

主气者,不变;

客气者,可变。

②司天与在泉相关联:

司天者,即指每年之上半年;在泉者,每年之下半年。

③太过与不及特指年干阴阳:

太过为阳,表示提前或过旺;不及为阴,表示推迟或亏缺。

2、推演:

(一)五运取用天干,包括大运和小运

①大运

又称“中运”,以指导一年之天时地利人和。

其确定规则:

甲己之年化土运,

乙庚之年化金运,

丙辛之年化水运,

丁壬之年化木运,

戊癸之年化火运。

例解:用干支纪年法,甲子年,甲为阳木,根据上述化运规则,甲年化土运,即该甲子年为土运。何谓“土运太过”?土者,宇宙万物之母,在于天时则风调雨顺,在于地利则万物生机盎然,在于人和则民风敦厚、脾胃强健;太过者,母性繁殖力太强,要适当抑制,若不抑制,过于亢盛则物极必反,祸福互易。

余依此类推。

②小运

即司天与在泉。司天者,主上半年运;在泉者,主下半年运。

a)司天与在泉的对应关系是一定的,即

太阳寒水对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对厥阴风木

阳明燥金对少阴君火

b)司天与在泉均以干支纪年法之年支取用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二)六气取用地支,包括主气和客气

①主气

主气规则是每年不变,用以计算客气,次序如下:

a)初气为一阴(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b)二气为二阴(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c)三气为一阳(少阳相火):从5月21日至7月22日,

d四气为三阴(太阴湿土):从7月22日至9月22日

e)五气为二阳(阳明燥金):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

f)六气为三阳(太阳寒水):从11月22日至翌年1月21日。

②客气

客气规则是可变的,由司天在泉决定。

规律一:厥阴一一少阴一一太阴一一少阳一一阳明一一太阳后接厥阴,如环无端。

规律二:每年第三个客气始终都与司天相同;每年第六个客气始终都与在泉相同。

这两个规律是相等的。

例解:2024年1月3日,用干支纪年法,仍是癸卯年,卯支,居六气之中,即客气为太阳寒水。此客气一直影响到1月21日。

另有两个变量,即

若过了1月21日,一直到2月4日,仍是癸卯年,但客气变为厥阴风木;

若过了2月4日(以立春节气为准),则干支纪年就是甲辰,辰支,客气为厥阴风木。

为求更切实的理解,不妨结合实际推演一下。

今天是2024年1月4日,干支纪年是癸卯。

癸年火运,阴干不及,即五运为火运不及之年;卯年少阴君火在泉。

卯年今日,客气为太阳寒水。

解读:在整体热能不足的年份,2024年1月4日又值少阴君火与太阳寒水之运气同时司令,水火既济,主不会有大的气候、物候变化,就算有变化,也是为下一个运气作过渡或铺垫。一句话,居于我国中原地带,不会有什么灾难性变化。

为什么限于我园中原地带呢?

史学家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以中原地带最具代表性,可考的《尚书》《黄帝内经》等著作皆出自中原地带。

那么居于我国中原地带之外的地域能否以此“五运六气”作指导呢?广义上说是可以的,但要分属四方讨论,还是以上例作延伸。

东方属木,木者风属,偶有大风,在人则易于感冒邪风;西方属金,金者燥属,或发干旱,在人则易得燥证;南方属火,火者热属,或骤升温,在人则少阴君火失制而易发虚热证;北方属水,水者寒属,或结寒冰,在人则火不温阳而易发虚寒证。

再纵深的解读,我就没能力细讲了。

在医学上,对于五运天气的研究,莫过于江苏无锡一带的龙砂医派,当代大概以顾植山教授为代表吧。

原来,所谓五运六气,只是人为地附加以年这个时间点的干支的五行属性而据此推导出能为人所用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这不免太过笼统,难道自然的大气周流仅以六十年为一周期吗?如果是这样,地球岂不是没有寿限,而根相关历史记载,并无此周期律存在;再者,现代研究表明,地球地表温度、湿度包括物候乃至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的滋生繁殖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这其间还不包括人类已有认知。所以,简单的年干支就携带如此多的信息量,岂是人类脑贮信息量所能达到的。

大家看,五运六气对于医学有多少指导意义呢?

依我看,如果有作用的话,仅限于预防医学和药物学采制,而对于临床,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我的主張,还是不要用什么“泻南补北”、“木来土侮”之类来指导临床,不晕的人也会让你给绕晕了。

或许,有人要问了:“那你学它、研究它干什么?半油蒌子,不要在这晃得狠!”

我的回答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矛盾孰与锋钝,验之即明”。

再换个角度想想,敝人祖父乃一方堪舆名家,愚樾虽未尽得其学,但也勉算入门。以我之学力尚不能参透五运六气之“玄奥”,普通小白又何以得入?

嗟夫!医道不倡在于书不读,书不读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识不精又岂寄希望于“悟性”?

关注我,偶拾惊喜。

谢谢关注。您的点赞、在看是一种动力,是长期相伴的源泉,谨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