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莘如:一次难堪的相见

 故人旧事2020 2021-08-26

一次难堪的相见

/张莘如
世上有些,以不见为好,即使是无意撞见,也会在心灵深处留下创伤和悔恨。
我撞见敬爱的老师被公安人员戴上手铐押走,就属于这种情形。
那个被押走“犯人”是我小学的老师,因教我们的时间不长,我甚至不记得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段,教语文。
段老师算得上魁梧英俊,他大约一米八高,身体结实,浓眉大眼,一脸络腮胡,因为常修边幅,只看得见脸廓周围的黑边,没有一点胡茬。
我们学校是天原厂的子弟校,学校的老师也是学生家长的同事。段老师同我的父母很熟,大家彼此间十分客气,互相有走动段老师的儿子我们也很要好,因他比我大几岁,我叫他段大哥。
段老师像学校其他老师一样,工作敬业,待人和蔼。因为小学前几年主要是识字教育,他十分注意学生基础的培养,包括写的笔画顺序,一点不含糊,不允许有“倒笔画”。课堂上经常听见学生在段老师的带领下,用手比划并大声诵读汉字的笔画顺序:“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横折竖勾……”
1956年,国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那年我刚上三年级。看到汉字简化方案,我好高兴,因写繁体字太麻烦了,而且容易写错,我就在家庭作业本上擅把课本上的繁体字改成简化字。印象最深的是“共产党”的“党”字,繁体字是“黨”,简化后少了好多笔,我暗暗为自己的聪明得意。
但是段老师并不欣赏我的“聪明”,他不客气地给我全打了“×”。我找他理论时,他给我说了一通话,我没全听懂,只记得学生要严格按照教科书学,对错以教科书为准。我当时并不服气,但大了后知道,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不能只认识简化字,简体、繁体都要认识,才能看懂各种字体的书籍。我真感谢段老师,没有他的提醒和纠正,我后来读古籍的时候岂不成了文盲?
从三年级起,语文课增加了作文。我的成绩一直不错,作文也不差,但有一次作文,我的分数比班上一位女同学低。我记得那是一次命题作文,要求写自己的父母。我很不服气,问段老师我写得哪点不好段老师耐心地把两篇作文一一进行对比,指出我的作文内容比较空泛,缺少感情那位女同学写她的父母,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亲切动人。
我无话可说,从此得了教训:文章要细腻感人,一定要用材料说话,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空洞无物是不会有好文章的。
 
重庆天原子弟小学1960级学生合影(四排左四为作者)
 
大约是1957年冬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我家住在李家坪,路上会经过一片老厂区宿舍。这是一排排平房,样子老旧,每间朝着同一个方向,门前是一个不大的坝子。
这天坝子上站满了人,围在一户人门口,好像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我知道是段老师的家,以前我常到那里找段大哥玩。会是什么事呢?我停住了脚步。
就在我停下脚步的当儿,我看到一个人被公安人员推出房门,接着,有人在宣读什么文件,然后给那个人带上锃亮的手铐。这个过程不长,很快地,那个人被推上了我站着的这条路。
“这不是段老师吗?”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几天没见,他衣服零乱,头发杂,络腮胡长得很长,憔悴而疲惫,与以往的形象大不相同,但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我条件反射般喊了一声:“段老师!”
他本来低着头,突然发现了我,在他抬头的一瞬间,我看到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一张脸突然涨得通红。他什么也没说,很快低下头,转过身,顺从地跟着公安人员上了路。
我挤进人群,想知道点什么,只零零星星地听见“三青团”、“历史反革命”这些我听不懂的词,我猜这就是段老师被拷走的原因。
以我当时“好人”“坏人”区分人的年龄,我知道段老师属于“坏人”的范围。但我却对段老师这样的“坏人”怎么也恨不起来,反而有些心痛,隐隐约约地感到段老师要吃苦了。
也就在这时,我意识到刚才撞见段老师并招呼他是一个愚蠢的不可原谅的错误。段老师愿意这样自己的学生看见吗?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又以教师为职业他追求的是为人师表,而他正在蒙受世界上最可怕的羞辱时,却被自己的学生看见了,无异在流血的心上再插一刀。
段老师被捕后,段大哥被强令搬出原来住的宿舍,迁到李家坪139号,这是一个紧靠楼梯的小单间,只能放下一张床。他隔我的家很近,但像变了一个人,不与人说话,也看不到他笑的样子。不久,他又搬走了,搬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多年后,我从天原子弟校的同学那里知,段老师被抓后发配到广阳坝农场劳改。“三年困难时期”,因饥饿难忍,偷吃农民的红苕,被抓住活活打死。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就这样死在草野中。
六十多年过去了,小学的经历大都记忆不清,惟有段老师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和得通红的脸,在我脑海中时沉时现。我懊悔同他最后一次的相见,我为自己的无心伤害而责备自己一辈子。

作者近照及简介:

张莘如,祖籍浙江宁波,重庆一中老三届高六六级学生,四川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1994年,论文《促进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对接》入选中共中央召开、中宣部等六部委主办的全国理论研讨会,同年获四川省和重庆市两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