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553]从人工智能说开去:交通、孩子的教育和你的工作

 赵站长的博客 2024-01-07 发布于北京

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专家最近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AI会如何改变我们的交通、金融、健康、科学以及军队。研究成果包括:在未来45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在每一项工作中都能超过人类的几率为50%。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次经历,我在我儿子的学校里参加了一次名为“Future Day”的活动,孩子们会装扮成他们未来想要做的职业,其中一人装扮成一位首席机器人工程师,另一个装扮成足球运动员。对此我不禁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在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里,究竟哪条职业生涯道路更好呢?当网络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会告诉所有的人“不要做那些能够被人以更低价格取代的工作”。但根据牛津和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已经不再那么简单了。

人们对这场变革感到担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它发生的太快了,二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未能跟上。但在探索人类未来工作前景之前,让我们先澄清一些事情,看看哪些会发生、哪些不会。

高估或者低估人工智能的影响

在最近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的一次专家讨论会中,部署时间和过程中面临的阻力被视为是AI科技投入实用过程中的关键挑战。

在高龄人群中使用AI科技时,可能会受到额外的阻力。他们当中有些人会去接触AI技术,但是在心底里,他们还是喜欢和人打交道。

无人驾驶汽车和物流是可能碰到阻碍的另外两个领域。美国白宫在2016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探究了AI会如何重塑美国经济这一问题。报告显示,仅在美国,未来就有300万人的岗位因为AI的崛起而面临威胁。汽车行业对此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将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分为数个阶段。最初阶段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如今汽车上的辅助驾驶本质上是一种高级导航控制系统,最后阶段是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

摩擦发生在第三或第四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人类和电脑共享汽车的控制权。在该阶段,当电脑不知道该做什么时,它会把控制权交给人类。从表面上看,这听起来很合理;然而,在模拟时就会发现,这一设计极其危险。想象一下,在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里,司机把驾驶权交给了AI,前面一辆车突然停下,人工智能不知道如何处理,把方向盘交了出去。没有司机反应能快到对这一情况及时作出反应,避免撞车。这些车辆的进展和广泛测试揭露了一个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即从高级智能导航到全面无人驾驶之间,还有很大的技术鸿沟需要跨越。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还影响到供应链中的300万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要理解这种影响是否现实,我们需要考虑物流。

大多数物流是从收货开始,将包裹装载到一列火车或者一艘轮船上。该模式被称为多式联运模式,因为使用的是标准化的集装箱,可以直接将货物从船上吊到卡车上,改变运输途径。自动驾驶汽车不会影响到海路运输这一部分,真正受影响的是将货物从港口运到仓库或者集散中心的长途运输过程。这些长途运输司机可能会被自动化代替。长途司机占司机总数的10%,也就是300万名司机里有约30万人会受到影响。

“最后一公里”是指货物在到达配送中心之后,从配送中心到客户手上的这一段路。不管是将包裹被送到家门口,还是把货物全盘送至公司,这一段路都是整个物流过程中最贵的。这也是大多数物流发生的地方——本地的快递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最后一公里对人工智能来说也是最复杂的一公里。设想我们住在曼哈顿市中心,所以保持警惕很有必要。在这种地方,只要发生几次事故,人工智能运输就被禁了——为了赢回工作,货运司机人为地制造事故也不是不可能。一旦这一情况发生,我们可能会看到人类司机重返工作岗位。人工智能最终会变得足够安全,把这些司机扔到砧板上,成为扔人宰割的鱼肉;然而,实现这一过程,起码要花费一代人到两代人的时间。

这并不是说自动驾驶技术不好。自动驾驶技术显然很酷炫。而且围绕人工智能所产生那些兴奋情绪也能理解,但是,由于来自人类的阻碍,人工智能投入使用的这个过程肯定不如预测的那般美好。人工智能终将产生影响。即使影响力度只有所预测的10%到30%,也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像机器人致敬

为避免未来自己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在选择工作时应该避免那些工作内容重复且机械、或是和信息打交道的岗位。这意味着建筑工、医生和艺术家这些职位都很安全。然而,为了保证绝对的安全,你需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机器人训练师很有可能成为新的高薪职业。下一代人的天赋会在控制和训练机器人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好的机器人训练师都是最有效率的,也往往是最贵的。同时,机器人训练师也会是机器人工程师,他们按照自己需要建造机器人,并把他们训练成想要它们成为的样子。

但这里有一个重要因素。一旦自动化普及,很多交易就成了一锤子买卖。这意味着我们的孩子需要不断地学习、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不断创新。他们需要不断激发自己,去开拓新的机器人市场。只有那些既有工程师技术,又有艺术家天赋的孩子才能获得真正成功。

如此说来,我们的孩子又会面临着什么呢?在这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关于培养下一代,有四条指导准则:

-教会他们拥抱变化,并为之感到兴奋;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让他们明白战略比战术更重要;

-体力劳动理应得到尊重,而不是遭人唾弃。

学校教育系统在工程科技和艺术素养方面的教育还远远达不到现实的要求——英国的跨党派机构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已经就这一问题发出了警报。上大学之前,绝大多数学校都在教学生如何通过考试,进了大学之后,大学又只是将学生们训练成知识的搬运工,而通过考试和搬运知识这两件事正好是人工智能所擅长的。现实情况是,对于那些身处这样一个教育系统的学生来说,未来他们的就业面肯定会受AI影响,面对他们的岗位也会不断减少。即使没上过大学的人也能看出来这么培养学生是有问题的。作为孩子们的家长和监护人,我们需要介入,确保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与上文提到的指导准则保持一致。

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

科技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解放者。从长远来看可能确实如此,但从短期来看,科技无疑会使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亚马逊管理人员的薪水,比在步行街商店里店员赚的钱要多多了。尽管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沮丧,但是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与那些收入不断增加的高管对应的,是那些生活举步维艰的雇员们。这群人工作很努力,一直在做他们该做的事情。然而,这个世界正在经历着些许变化,这些变化正在不断侵蚀他们工作的价值。我十分担心社会上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

迷恋被恐惧所取代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很幸运,因为我成长于一个工程师家庭,父母们总是在思考未来,尝试新鲜事物。这样的家庭背景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也让我想弄清楚科学会如何改造我们的未来。如今已为人父,先前的迷恋被恐惧所取代,因这次数字化革命之迅猛而感到恐惧。与之前工业革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受到监管。这次革命掌握在几位加州科技巨头手中,这是有问题的。

目前小学教育还在告诉学生们,上了大学,你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人工智能将会改变这样的现实。我相信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需要对未来有清醒的认识,并尽可能地帮下一代做好准备。现行的教育体系无法胜任上述任务。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亲身参与孩子的教育,然后把剩下的任务交给他们。

Matt Buskell是Rainbird.AI的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的负责人,其工作职责包括让客户更好理解人工智能、帮助客户梳理如何借助AI实现业务增长。

我是一位75岁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学习体验与分享(其中会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话并结合我的一生体会与经验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与我联系,我会妥善处理,谢谢!)我写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应注意的事儿!退休后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