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点|高一地理2019中图版必修一第三章

 随身地理 2024-01-07 发布于天津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自然灾害形成的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一、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地震

1、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

2、世界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1)一次地震的破坏程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有关。

(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

(3)震级越大,距震中越近,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越差,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

4、我国防治地震灾害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

1、滑坡多发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我国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

2、滑坡发生基本条件:

①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

②地势起伏较大

3、滑坡灾害的避防: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

4、泥石流多发区:山高沟深、地势陡峻的山区。

5、泥石流发生基本条件:

①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利于水流汇集;

②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

③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6、泥石流灾害的避防:向泥石流来袭路径的两侧(横向)跑,越快越好,越高越好,绝对不能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下游跑。

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旱灾

1、我国分布最广泛的自然灾害:旱灾。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雨季未到,降水较少。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3、措施:

开源:适当开采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水库等;

节流:选择耐旱作物,秸秆地膜覆盖以减少蒸发等。

4、伏旱发生于78月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台风

1、发生区域:西北太平洋,低纬度洋面上。热带气旋。低压中心,上升气流。

2、台风眼:下沉气流,风平浪静。

3、台风的源地:我国南海和菲律宾东部海域。

4、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5、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6、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巨浪三个因素决定。

7、利:缓解南方地区水稻生长缺水和酷暑天气。

()寒潮

1、我国强冷空气(寒潮)的源地: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

2、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春秋季,因为冬季农作物已收获。

3、除西藏、云南省份外,其余省份均受寒潮影响。

()洪涝

1、分布:

(1)气候: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2)地形:江河的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2、措施:修筑堤坝,疏通河道,修建水库,退耕还湖,修建分洪、蓄洪区,植树造林。

()凌汛

发生条件:(1)河流有结冰期。

(2)由低纬向高纬流。

三、海洋灾害

()灾害性海浪和风暴潮

我国遭受台风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我国的温带气旋风暴潮主要受灾地区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四、生物灾害

1、主要包括虫害和鼠害。

2、蝗灾爆发条件:久旱,大雨。

3、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

(2)人工杀虫——食物诱杀、灯光诱杀等;

(3)生物防治——放养害虫的天敌;

(4)化学防治——喷洒农药。

五、

1、自然灾害的避防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救灾准备、灾中救援和灾后重建。

2、灾害防御:工程性(如加固堤坝)或非工程性(如宣传)防御措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