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12月17日发布《1946年南京国防部机构设置大全:各厅局名称、主官名单及各自军衔》一文后,很多朋友私信我:
![]() 上篇文章对国防部参谋本部6厅12局各部门职能及主官做了详细介绍,但对国防部本部的10个业务司,因当时资料不全,只对10位主官做了简介,并未对10司职能进行描述。 收到朋友们的私信和评论后,经过3天收集和查找资料,现补充说明如下—— 1946年6月1日,国民政府国防部由“军事委员会”及“行政院军政部”改组完毕,正式宣告成立。 国防部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部内分设两大系统,分别为“国防部本部”和“国防部参谋本部”,由白崇禧出任国防部长,陈诚出任国防部参谋总长。 ![]() 国防部本部机构设置及职能设国防部长1人,次长3人,办公室主任1人,10个业务司设司长10人,称为“一长三次一办十司”。 “一长”指的是国防部长白崇禧 在“中美国防体制一元化”的原则下,美军顾问团团长魏德迈将军建议并着重强调—— “国防部长为行政院内阁成员之一,该职应由文官出任。” 但是,国民党政权本质上就是“军人政权”,“精髓”就是“军人政治”,不可能完全效仿美国国防体制。于是,蒋介石就把白崇禧推上了前台。 世人皆知,蒋介石与桂系多年来一直分分合合,白崇禧又是桂系的二号人物,和李宗仁合称“李白”,曾先后三次逼蒋下野,是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最大的政敌。 ![]() 早在抗战时期,蒋介石曾对戴笠讲过:
而白崇禧呢,也在背后经常议论蒋介石:
这样子的两个人,在抗战时尚能一致对外,可到了内战时,肚子里却是各有各的主意,各打各的算盘。 白崇禧这样的一个政敌,蒋介石为什么把他推到国防部长的宝座上呢? 论打仗,蒋介石不行。但是论手腕,国民党内无人玩得过蒋介石。既然玩的是“军人政治”,就得把政敌弄到自己身边来,方便时时刻刻地盯着,以防白崇禧背地里搞小动作。 这就像满清雍正朝定下的规矩,所有亲王无令不准出京,可以好吃好喝的在京城供奉着,但绝不会外放地方任职,以防他们在地方上形成势力,尾大不掉,威胁到朝廷。 ![]() 我们来看,1945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暨政务院联合发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军政部改组国防部实施纲要》中,关于国防部的定位:
“国家元首的最高军事顾问,为国家元首综理全国军政事宜”,这两句话乍一看,国防部长地位之高,权利之大,似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但是,别急,下面还有一段话:
这就明白了,国防部长只管制定政策,并不指挥军队。实际指挥军队的是参谋总长,向全国军队下达命令的也是参谋总长。 ![]() 蒋介石之所以在国防部内部分设“国防部本部”和“国防部参谋本部”,就是让“参谋本部”的参谋总长陈诚,来架空“国防部本部”的国防部长白崇禧的。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国防部本部“一长三次一办十司”的机构设置,其下属部门,特别是10个业务司在军事及军队中的权重都非常低,几乎没有存在感。 一长,指的是国防部长白崇禧。 三次,指的是林蔚、秦德纯、刘士毅三位国防部次长。 一办,指的是国防部长办公室主任刘咏尧 。 十司,也就是本篇重点要讲的国防部本部的10个业务司。 第一司 民用工程司司长 华振麟![]() 该司署理国防部一切与军事需要有关的非军事工程业务,包括通航、河川、港湾、运河、公路、桥梁之改良,江河水患之防治、船舶动力之开发、交通信号与通信线路之架设,并监督落实相关部门的配合情况。 第二司 预算财务司司长 闵湘帆![]() 该司署理并监督审核国防部各机关之财务预算及申报事宜。1949年8月,预算财务司被裁撤,其业务并入国防部参谋本部预算局。 第三司 法规司司长 何孝元![]() 该司署理审核与批准国防部各机关呈报的一切法规及文件,并对已公布的一切法规及文件做必要之修订。 第四司 特种计划司司长 赵援![]() 该司署理部内一切特种计划事宜,包括临时交办的如审判战犯的准备计划,占领区军政府施政方针,敌国人民移动及俘虏遣送计划等事项。 第五司 军职人事司司长 刘咏尧 兼![]() 军职人事司负责监督国防部所设各机关处理军职人员的特种问题,包括任官退役、离职,军法行政的审核,以及官兵福利、教育培训等须与其他行政机关联系的所有事宜 1948年11月1日,军职人事司被裁撤。 第六司 文职人事司司长 袁同畴![]() 该司署理军队文职人员人事行政聘用与任免,决定聘用任免方针、程序及规章,并代表国防部与考试院及其他行政机关保持联系以处理军队文职人员相关事宜。 1948年3月30日,文职人事司被裁撤。 第七司 人力计划司司长 赵学渊![]() 该司署理国防后备人力资料使用,评估年度征兵募兵计划与各省人力资源之匹配及平衡,并协调国防部参谋本部兵役局共同完成年度征兵募兵计划。 1948年12月25日,人力计划司被裁撤。 第八司 工业动员司司长 陈自强![]() 该司署理全国战备工业动员,并协同政府机关及民间团体共同计划工业动员及工作协调事宜。 1949年1月4日,工业动员司被裁撤。 第九司 征购司司长 刘逸奇![]() 该司署理全国军用补给品之征购,以合同订定确定军用品征购生产单位,监督生产单位军用品生产进度及质量,并做出相应调整和清算。 1949年6月21日,征购司被裁撤。 第十司 土地及建筑司司长 马崇六![]() 该司署理并监督国防所需土地的征用与补偿,并就军事建筑选址征地及征地补偿费用做出评估,拟定计划。 1948年5月29日,土地及建筑司被裁撤。 以上国防部本部的10个业务司,与国防部参谋本部的6厅12局对比,其机构数量与职能属性,尤其在权力上,均不如陈诚麾下的18个厅、局单位。 ![]() 国防部参谋本部机构设置及职能设国防部参谋总长1人,次长3人,总长办公室主任1人,军种总司令4人,6个厅设厅长6人,12个业务局设局长12人,称为“一长三次一办四总六厅十二局”。 一长,指的是国防部参谋总长陈诚。 三次,指的是刘斐、范汉杰、郭忏三位参谋次长。 一办,指的是总长办公室主任钱卓伦 。 四总,指的是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海军总司令桂永凊、空军总司令周至柔、联勤总司令黄镇球。 六厅,指的是第一厅人事行政厅、第二厅情报厅、第三厅作战厅、第四厅补给计划厅、第五厅训练编制厅、第六厅国防科学研究发展厅。 十二局,指的是副官局、预算局、新闻局、测量局、民事局、保安局、监察局、史政局、军法局、兵役局、保密局、预备干部管理局。 关于国防部参谋本部“一长三次一办四总六厅十二局”的各单位职能,已在上篇文章中详细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文主要是对国防部本部下设的10个业务司的机构职能做补充介绍。 ——综上补充,1946年国民政府国防部机构设置及职能就一目了然了。管中窥豹,从中也能够看出蒋介石在成立国防部时的权力制衡,其手段可谓高明。 就如《潜伏》中,吴站长的名言——“人事即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