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习魏晋小楷不得要领?名师倾情献上独家技巧,为你解析临创转换思路

 彤彤的知识宝库 2024-01-08 发布于山西
宣和印画 宣和印画 2023-12-28 17:30 发表于江苏
图片

《力命表》,三国魏钟繇书,章奏体小楷书,文凡八行。

真迹久佚,仅有刻本传世。

在当代书法练习中,楷书逐渐成为不少人的首选书体。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也是有着社会对字体演变的要求始终建立在易识别和简单快捷的基础之上。

宋高宗赵构在其论书名篇《翰墨志》中对以楷书入门进行了明确说明:“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至侧字亦可正读,不渝本体,盖隶之余风。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吾于次叙得之,因笔其梗概。”

此段表述就指出了,如果把楷书写好,可以较为轻松地游刃于行书和草书之间。

曹魏锺繇于此最高古,实现转换,后被推为楷书之祖,《宣示表》《贺捷表》为其代表,其构方而自然严密,笔法略有隶意。

东晋小楷多传“锺繇法”,二王为后世立下楷则,使小楷之笔法、结体实现审美转换,尽脱隶意成为巅峰。至唐,则转入森严法度中不能自拔,书写规范至极致也。

图片

王羲之  《曹娥碑》

而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必定少不了临创转化的问题。当代书法学习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只认为临摹是初级阶段时要做的功课,实际上临摹是创作的一个新起点,把创作中的遇到的问题再次抛掷于临摹之中,才能得到又一个阶段的升华。

不过对于很多入门初学者而言,临创之间的转化仿佛跨了一条鸿沟,难以迈过,怎么临帖都仿佛不得其意,难以走出经典,把临帖内化于自己的创作之中。

导师简介

图片

陈鹏

别署老鹏,河南鲁山人,现居南京。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墨社社员
江苏省青书协理事,南京市青联委员

南京市青书协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园网编辑部主任

书法报“国展投稿”栏目点评专家
北京人文大学特聘教授

About

草圣故里—全国草书名家学术提名展(草书)
中国精神中国梦·第三届社会主义价值观全国展(隶书)
&中国书协展赛: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楷书)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草书)
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最高奖(楷书)
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三等奖(楷书)
第四届中国(芮城)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最高奖(楷书)
2010中国书法百强榜提名奖(隶书)
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楷书)
全国首届行书展(行书)
全国第三届草书展(草书)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行书)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楷书)
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草书)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草书)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行书)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草书)
全国庆祝建党85周年书法篆刻展(隶书)
“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草书)
2011年-2015年唯一连续五次荣获“孙晓云奖励金”,
2014年荣获江苏文艺成果奖,
2019年荣获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
2019年荣获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优秀青年”,2020年荣获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

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