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产品热设计基础知识(三)

 汉无为 2024-01-08 发布于广东

观点 / Champion   

这是瓦特产品设计公众号的 73 篇原创内容


01

热设计的实施过程

1.产品规格定义和产品系统设计阶段:

初步热设计→散热方式;散热风道方案;均部热荷载下的单板温度;指导单板器件布局。

2.产品详细设计阶段:
详细热设计详细风道设计方案;单板关键芯片热分析和温度控制;散热器的选择和分析。

3.整机试装阶段:
测试验证和设计改进热设计验证测试;解决遗留的、牵涉面小的散热问题。


02

自然冷却风路的设计原则

· 功能单元(模块)布局应考虑机柜的风路设计要求, 对直齿型散热器, 应保证散热器的齿槽垂直于水平面, 有利于形成“烟囱”效应。

· 元器件应纵向排列,让元器件的长边与空气上升的方向平行。

· 机箱内元器件布置应较稀疏,有利于空气流通。

· 进出风口的高度差尽可能大。


03

强迫风冷风路的设计原则

· 如果发热分布均匀,元器件的间距应均匀,以使风均匀流过每一发热源;

· 如果发热分布不均匀,在发热量大的区域元器件应稀疏排列,而发热量小的区域元器件布局应稍密些,或加导流条,以使风能有流到关键发热器件。

· 如果风扇同时冷却散热器及模块内部的其它发热器件,应在模块内部采用阻流方法,使大部分的风量流入散热器。

· 进风口的结构设计原则:一方面尽量使其对气流的阻力最小,另一方面要考虑防尘,需综合考虑二者的影响。


04
风路和风道的设计原则· 

1.风路设计原则:

· 自然冷却条件下,对设备内有多块PCB板时,应与进风方向平行并列安装,每块PCB板间的间距应大于30mm,以利于对流散热;

· 对强迫风冷条件下,PCB板的间距可以适当减小,但必须符合安规要求。

· 底板、隔热板、屏蔽板、印制板的位置应以不要阻碍或阻断气流为原则。

2.风道设计原则:

一些产品如变频器有专门的通风管道,风道设计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 风道尽可能短,缩短管道长度可以降低风道阻力。

· 尽可能采用直的锥形风道,直管加工容易,局部阻力小。

· 风道的截面尺寸最好和风扇的出口一致,以避免因变换截面而增加阻力损失,截面形状可为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05
冷却方法的选择原则

1.冷却方法种类:

常用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强迫风冷,强迫液冷,蒸发冷却,热电致冷,热管冷却,冷板技术。

2.选择冷却方法必须考虑的因素

设备的热流密度,总损耗,能提供的散热表面积及体积,备和元器件的允许温度(温升),环境条件等。

3.确定冷却方法的原则

在所有的冷却方法中应优先考虑自然冷却,因为自然冷却不仅成本低,而且可靠性高。只有在自然冷却无法满足散热要求时,才考虑其它冷却。

当冷却表面的热流密度为0.024-0.039W/cm2,采用自然对流,上限适用于通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限适用于通风条件较畅的场合。当冷却表面的热流密度为0.078W/cm2,采用强迫风冷。


06
型材散热器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 材质的选择

散热器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一般推荐使用:

铝型材散热器:6063(LD31) λ=180W/m.k;

特殊条件下:紫铜T2 λ=380W/m.k;

· 散热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GB11456-89《电力半导体器件型材散热器技术条件》。

· 散热器安装器件的表面光洁度Ra<1.6。

· 肋片高=(3-5)倍肋间距的设计具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 表面应加波纹齿,波纹齿高为0.3-0.5mm,宽为0.5-1mm,以增加对流换热面积;

· 应保证散热器具有一定的基板厚度,推荐5-10mm之间;而对工作在间歇方式下的散热器,基板的大小应充分考虑散热器的瞬态热阻,具体情况具体设计。

· 对只安装一个器件在散热器的中央,散热器的长度应为截面宽度的1.5-2倍。

· 当散热器流向长度大于300mm以上,应把散热器的肋片从中间断开,以增加流体扰动,提高对流换热系数。

· 对自然对流条件下,散热器的齿间距应大于12mm,以避免热边界层相互交叉。

图片




写在最后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明天接着介绍热设计基础知识。最近可能都会写这方面内容,谢谢!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帮忙点个在看

也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们,邀请他们一起来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