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协提案关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梦幻随想99 2024-01-10 发布于重庆

去年11月,“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上,有关负责人介绍,到“十四五”末,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20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创新打造的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如今,重庆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促进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医药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这背后离不开市政协提案建议的助力。

去年,在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市工商联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针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科技资源投入不足、医药企业普遍规模小、医药产品普遍技术水平低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集聚科技资源,打造西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高地;注重领军企业培育,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快速延伸;着力高临床价值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生物医药强势品牌;支持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收到提案后,市经济信息委与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药监局等单位高度重视,深入分析研究提案内容,赴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共同探讨办理途径和方法。“我们充分考虑并积极落实提案建议,加快推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针对集聚科技资源,打造西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目前已按照全市生物医药产业“1+5+N”体系布局,支持重庆国际生物城围绕生物药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建设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长寿经开区、涪陵区、大渡口区5个集聚发展产业基地,其中,两江新区和高新区重点打造研究孵化基地和高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综合医药产业集群,长寿区重点发展原料药产业,涪陵区持续壮大现代中药产业,大渡口区重点做深做强体外诊断产业。

为培育医药企业发展,市药监局积极履职,优化审评审批为企业减负增效,实现了117个行政审批事项办理“零跑动”,153个审批事项减少办理环节,明确23种合并办理和免于现场检查具体情形;市经济信息委搭建医药创新平台体系,支持中元汇吉牵头组建了重庆高新医疗器械研究院,为市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生物样本使用、大型仪器共享、生产体系构建、产品注册指导等服务,赋能我市医疗器械创新,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此外,培育助推领军企业上市也成为近年的履职亮点,其中“山外山”成为重庆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西山科技、智翔金泰陆续成功登陆科创板,全市生物医药上市企业达到15家。

“多项标志性产品成果展示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的扶持助推下,我市医药企业坚持研发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可控姿态的“智能胶囊内镜”、“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肝癌创新药(YP01001胶囊)等产品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添砖加瓦;I类创新药项目智翔金泰赛立奇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首款申报上市的国产抗IL-17A单抗;领军企业“山外山”开发了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5大系列血液净化设备和6大系列高值耗材,部分指标和功能国际领先,打破了欧美跨国公司的市场垄断,被国家卫健委遴选为“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此外,市级相关部门还积极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推进创新平台资源共享、策划争取重大课题、鼓励高端产能资源共用等方面强化合作携手并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