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时空:1917年重庆的彩色老照片

 杂家馆藏 2024-01-10 发布于四川

在1917年的重庆江边,一些汉子正在辛勤地挑水。他们中的许多人光着膀子,展示出结实的肌肉和勤劳的品质。

挑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耐力。这些汉子们为了生活,每天都要往返于江边和水井之间,一担担地将水挑回家中。他们的肩膀被沉重的担子压得红肿,但他们的步伐却坚定有力,毫无怨言。

在1917年的重庆,人们将煤块晾晒在户外,以便更好地保存和使用。这不仅是当地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能源利用的方式。

在那个时代,煤炭是一种相对珍贵的能源,通常只有较为富裕的家庭才能用得起。因此,能够在户外晒煤块的人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应该算是比较不错的人家了。

晒煤块的过程也并不简单,需要经过采集、运输、筛选和晾晒等多个环节。人们通常会在一个宽敞的地方,比如自家的院落或者附近的空地,将煤块铺开晾晒,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并防止潮湿和霉变。

1917年,长江岸边,一位剃头师傅正认真地为顾客剃头。尽管条件简陋,但他的技艺却丝毫不打折扣。他用熟练的手法,为顾客梳理头发,修剪发际线,每一刀都精确而有力。

这种传统的剃头挑子如今在一些城市仍然可见。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见证了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1917年的重庆,雨中的街道别有一番韵味。重庆雨水丰沛,尤其夜雨更是常见,这种湿润的气候为这座山城增添了一份神秘而迷人的气息。

夜幕降临,细雨绵绵,街道上的灯光映照着湿润的地面,泛起一片朦胧的光晕。雨滴轻轻拍打着屋檐和窗户,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1917年的重庆,人们抬着滑竿穿越石门。滑竿是一种由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而成的担架,类似于现代的简易担架。这种旧时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非常普遍,被视为出租车一样的便利代步工具。

重庆的地形独特,山峦叠嶂,石门更是险峻难行。然而,滑竿却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轻松滑行,让人们轻松穿越石门。这种交通工具不仅方便实用,而且还能节省大量体力,让人们更加舒适地享受旅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