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预先在历史里找寻痕迹

 新用户0132SeYw 2024-01-10 发布于上海

已经在2024年走了几日,时间有了新的开始计数格式,生活延续着之前的生活,继续向前。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历了重大疫情,人们在社会变化的齿轮之间,跟着时代的大轨迹自转着自己的小轨道而浮沉。这是21世纪前二十几年,也是快速变化的一段时期,人们身在其中,都是在时代里起伏的一个人也是一群人。当人们回首这段时期时,会给它冠以怎样的名称?

作为芸芸众生中低如尘埃的一员,抬头遥望着星空,不禁想问大人物在时代洪流里又是如何搏击的?

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七日之围,生在乱世,无国君赏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最后在鲁国杏坛,离开了这个让他的学说无法施展的世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崇尚法治的时代,儒学很难被一个国家认可推崇,孟轲同样寻寻觅觅,一生不得志。春秋战国,那个时代让百家争鸣,给了儒学诞生的土壤,可是没有给儒学生长的雨露。

当回顾历史时,从已知的结果去看之前的行为,往往会产生认知上的叙述谬误,很难说哪个抉择是审时度势之为,哪个是偶尔为之之幸,但历史总是带着主动权去褒扬那个和自己节奏契合之人。同样是拜在荀况门下学儒学,而之后又发扬了法家思想的李斯和韩非子,他们的境遇因最终选择的国家环境不同而相去万里。在战国七雄之中,李斯选择了蒸蒸日上的秦国,借着统一大势,帮助嬴政灭六国,统天下,治国家,韩非子选择了自己的国家韩国,学识却被韩国国君无视,最后成了韩国向秦国示好送来的人质。

大人物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里,随时代跌宕,有幸或者不幸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用自己的方式出击,无论从那个当时的时代看,他们是否得其所求,但长远而观,历史记住了他们,他们都是“无限游戏”的出色玩家。

而作为普通人,浮沉在这个当下的21世纪的社会里,最不该有的情绪或许就是抱怨和自怨自艾了,哪个时代都各有各的风波与艰难,这本是常态,又何必为此劳心伤神,时代的事,交给时代去解决。而个人可为之事,为了当下的生计,为了能够在这个时代里好好地生活,向那些大人物学习一二,随本心而动,持续不断去做一件自己认为对的,并且对其他人有帮助的事情,无论起初是兴趣爱好还是事业,这件事如果顺应了时代潜藏的风向,那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如若未能乘其风,那么长期主义下,于个人而言,也会是一笔丰盈内心与生活的财富。

虽非弄潮儿,仍在潮中行。在时代的潮里,随着风浪行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