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平,一场尸横遍野的杀戮梦魇!(02)

 蓝天飞翼oi5j67 2024-01-10 发布于河南

二、垂涎上党

为了说清楚长平之战的起因,我们先往前捋一捋在长平大战发生前的30年间,秦国先后发动过的5场至关重要的大战役:

第一场是公元前293年的伊阙[yī quē]之战,秦将白起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一战震天下,韩、魏两国遭受沉重打击,由于这两国是遏制秦国东进的第一道屏障,因而此战的胜利,大大削弱了韩魏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伊阙是豫西通道上的重要关口,秦军从此打通了从豫西通道东进的道路。

图片

           伊阙之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场是公元前293年至公元前285年的平河东战役。当时秦国早已得到整个河西,在伊阙之战大败韩、魏后,让秦国的版图向东延伸到黄河边。如此一来,与河西隔河相望的河东之地自然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以黄河为界,黄河东边叫河东黄河西边叫河西)。经过8年努力,秦国最终夺取了魏国的河东地区,而且设郡、移民,增加了众多人口与财富,成功扩大了东进的基地。后续秦国攻打赵国西部、取韩上党、攻赵长平,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都是从河东进军的。

图片

 河东河西位置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场是公元前278年的鄢郢[yān yǐng]之战,秦将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yǐng],并继续向东进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潜江市东北),楚襄王在兵败后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此战使秦国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从此急剧衰落。白起因战功卓著而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

图片

 鄢郢之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场是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省新郑)一带同赵联军激战。联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领魏国大片城池,此战秦军共斩杀魏赵联军15万,其中有两万人是被白起绑住手脚,沉入黄河淹死的。

图片

华阳之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国凭借伊阙、鄢郢、平河东、华阳这几大战役,攻占了楚、韩、魏三国的大片土地,也极大地削弱了这三国的军事势力。

东部大国齐国在公元前284年,在五国伐齐的大战中一败涂地,齐愍[mǐn]王被杀,齐国几乎亡国。所幸,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之后联军溃败,田单复国。但五国伐齐,导致齐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与秦国相抗衡了。

至此,当时东边六国唯一有能力与秦国抗衡的,就只有赵国了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纵然秦军强横,也不是百战百胜,接下来的战役(瘀与之战)就以秦军惨败而告终。

公元前269年,秦国借道韩国的上党高地,直接派兵围攻赵国的交通枢纽瘀与,这次秦国派出的主将不是白起,而是胡阳(白起副将)。在当时赵国内部已经倾向于无法救援的时候,赵将赵奢挺身而出,受命火速救援阏与,最终出奇制胜,大败秦军,秦十万大军伤亡逃散殆尽。

图片

阏与之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一战,意义非同小可。赵军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秦国吃了罕见的大败仗,致使此后多年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害怕重蹈阏与之覆辙。

而且因为这一仗,秦、赵双方都认识到了上党高地的战略意义,最终酿成了十年后长平之战的最关键引子。

阙与之战后,秦国宣太后过世,秦昭襄王在范雎帮助下扳倒了魏冉,并拜范雎为相,开始逐步实施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远交近攻”具体来说,就是先攻打秦国的邻国韩、魏,同时与最远处的齐国和楚国结盟,内外夹击,孤立中间的韩国和魏国,使它们不得不归附;然后北进南推,攻破南北两翼的赵国、燕国和楚国,再整合三国的力量,回头消灭韩国和魏国,最后以压倒性优势消灭齐国,这就是“远交近攻”的总体谋略

图片

远交近攻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范雎提出的这个谋略,成了秦国吞并六国的基本战略思想。秦国正是在“远交近攻”思想指引下,南征北战四十多年,终于一统全国。

图片

范雎雕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时,韩国是秦国的东部邻国,如果秦国要派兵东出作战的话,必定要先借道韩国,这无疑给秦国带来了潜在威胁。所以,秦国要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首先应拿韩国开刀

韩国最让秦昭襄王垂涎的,就是上党郡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就重点介绍一下上党及周边的地理情况,因为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就是上党。只有先了解了上党,我们后续才容易理解长平之战的缘由。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韩国的版图。像个葫芦,分上下两部分,韩国的都城新郑在葫芦的下部分,而葫芦的上部分就是上党

图片

韩国版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国时期的上党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即如今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左权一带和长治、晋城两市。它的东部、东南部是太行山脉,西南部是王屋、中条这两座山脉,西面是太岳山脉,北面是五台山脉。下面我们通过多张图片,来直观了解上党的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

图片

上党在山西的位置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

上党鸟瞰平面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

上党3D地势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以上多张图片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上党郡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有点像今天建在山上的哨所一样,地势非常险要,

史书曾将上党描述为:“党,所也,在山上,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意思是说:党在古语里就是地方的意思,因为这个地方在整座山上,地势最高,几乎和天凑在一块儿了,所以就叫它上党

在古代军事上,如果能够占据高地,居高临下,那么对于海拔较低的地区来说,将会形成巨大的地理优势。所以上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山西这个地方,自古一来就是中国北方最显著的一块军事高地,向东可以辐射整个华北平原,向西又可以前往关中平原,向南又可以攻略黄河对岸的洛阳。

而上党郡就位于山西这块高地的东南角,假如有一方占据整个上党高地,那么依托“太行八陉[xíng]”,就可以从东、南两个方向对整个华北平原形成强大的军事威慑。

什么叫“太行八陉”呢?

太行山蜿蜒陡峭,难以穿越,古时候人们为了翻过它,就在山脉之间开辟了一些小道(古称为[xíng]),这些小道就像羊肠一样蜿蜒,所以被当地人称为羊肠坂道,可见多么难走。

这样的羊肠坂道,古人在太行山一共凿开了8条,即“太行八陉”,以便于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