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之前的那几年,我特别怕死

 一颗蛋unique 2024-01-10 发布于浙江
请查收 30岁的蛋
30岁之前的那几年,我特别怕死
1

30岁之前的那几年,我特别怕死。

可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极喜极悲之时,我的脑子里总会不断的浮现出“几十年后,也许用不了几十年,世界上就没有李丹这个人了”这句话,要很多遍,然后内心很深的地方就会泛起悲凉。这种感觉很奇妙,一方面深不可测,一方面坚不可摧。

我的怕死,又不体现在怕坐飞机,担心它半空掉下来,也不体现在担心哪一天因为什么意外而一命呜呼。比起肉体的戛然而止,我总是对思想或是灵魂上的湮灭而庸人自扰和耿耿于怀。我接受一切好的或者坏的体验,我更加沉迷体验本身,更加惧怕对种种体验的忘记

我时常会一个人绕着圈来回走,或者躺在静谧的床上,想:

小学的时候、初中的时候、高中的时候、大学的时候、研究生的时候、实习的时候、工作的现在,其中还能在脑子里闪过的片段,一些帧的回忆,也许在一次次的回想中它们早已被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更改但我好像只有带着它们,才能更好的往前走。

而且每一帧,我都从未想过抛弃。

我连回顾回忆,竟然都是按照社会逻辑走的,从纵向的不同时点去回看。好像除此之外,确实也没有更清晰的标记时间分段的刻度了。

等以后可能也会增加一种横向维度吧,比如作为子女、作为老婆、作为母亲、作为律师。

如果我真的有几世生命,我是会选择带着轮回记忆走下去的人。

大概30岁之前的那几年,在而立之前的那几年,总是免不了迷茫罢,即便是努力做好眼前事的每分每刻里,也还是忍不住远眺,在追寻价值感和立足感的过程中,患得患失,勇也有怯。

总还是会明明接受普通人的设定却对哪怕一点点的不凡有点偏执,总还是会想在离开之前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可留下点什么呢。

我原先想一定要在30岁出本书,无论有没有人看,书算是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静默吧。它躺在那,这件事本身就代表着一个个体 曾经来过 并表达过。

可证明来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又想应该证明给谁看呢。

世世代代,总会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伟大也好平凡也罢,也有一些或许叫不上名字而被呼吁铭记和感恩的一群人。他们隐身在代名词里,创造价值,维持运作。

成为一名律师之后,我当然会在我的职业中体会到价值感和时常而来的小成就感。在与人交互和创造文本中体会自己留下的痕迹、创造的价值。作为生命体运维的其中一个环节,也许每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足以代表价值了,而不论外在反馈。

但我特别怕死的那几年,可能就是还不能从在意外在反馈的泥淖里挣脱出来。当然这种外在反馈不局限于正向,更不局限在人类。

律师是需要理性逻辑思维的,我自认有这种逻辑,也非常清楚,除了这种逻辑,我还被感性矫情缠身,这种纠缠,促使我写作,也会使我敏感,敏感于苦痛,也敏感于享乐

特别信任一种理论的时候,能够从这种理论中获得解脱,也时常要被这种理论裹挟。比如我特别崇尚意义与体验。

后来进入到哲学的套子里,觉得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

也许终其一生,拥有/拥有过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本身,真的已经足够了。他们的面容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让我在抵抗酸甜苦辣、柴米油盐、七情六欲时都有更深的勇气。

原来最后拯救我们的,还是这些抽象但又真实存在的小东西,由具象的人所带来。而绝对不能仅仅依靠诸如火锅带来的短暂快乐,也不是仅靠形而上的思考就能彻底救赎。

大概也是30岁之前的那几年,总想做成什么、得到什么。然后把一些DDL堆到了30如今真的到了30岁,也不敢说就不怕死了。因为发现,30岁算不上什么可以闭合的节点。很多事情,还要一直持续去做和坚持,很多东西,还要一直思考和经历。

只要还活着,还能思考,就一定还会有虚无感 及 孤独感,而这种感觉 可能还会不可避免地落入到 怕死 这件事里。

而为了迎接自己的30岁,我很早就开始在现实与想象中琢磨应该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仪式感。应该做点什么,或应该开始做点什么。倒不是为了三十而立,哪怕只是为了三十而已为了这阴历阳历再次重合的30岁生日。

在快到30岁前,我把《三十而已》这部剧补追完毕。看的过程中,我有想,不然30岁那天,找个奢侈品店,进去大大气气、不慌不忙地给自己选个包吧。

正如剧里所讲的,30岁应该看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了。初听这句话有一种被当头棒喝的感觉,毕竟我基本上还停留在追求数量的阶段。

可很快,这个想法便被自己否定了。该追求什么,或该怎么生活,是不容他人说教 指点的。从心而活才是最舒服的去买一个包我是否能收获与之等价的愉悦感,非奢侈品的包是否不能达到质量要求及同样满足我的喜爱与需求。结论是,我不差这1万块钱,但目前也不多这1万块钱。

后来我也想过,买票回天津过生日,或,把上海的朋友叫到一起,一起陪我轰个生日趴,买紫色的气球,和银闪闪的点缀,让他们在欢声笑语的相识中陪伴我度过30岁生日。

适逢我感冒,身体和心灵都难受,这个计划就被搁置到来不及了。加上我也实在不想在这样的日子里做一个 操持者。

后来我又想,那就在这一天立一些特别的Flag。比如,30岁开始读100本什么什么样的书,画100幅什么什么样的画,诸如此类。总之是习惯了,自己要给自己加码。

我又问自己,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想去的地方。发现需要绞尽脑汁想出答案的东西就不必再去硬想 深究。

我找不到应该如何去盛大它的方法论,以匹配我的真实内心;我也没有给它一个“必须”,试试给自己解码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离它远的时候,总想放大它。等到离它近了,又想要弱化它。

但当弱化它 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时候,应该要归因于我因为过得好 因为知足 而 无欲无求着。想要的东西要么握在手里,要么正积极的追寻着。

原来,只是 享受,想 平平无奇又内心翻涌的过这1天。

那么30岁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从传统的成家立业说起,成家确实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了;但立业总觉得才是刚刚起步,充其量只能算是有业而更宏观地,好像是进入到 阶段性收获的时段 及 更能去接受的年纪了

30岁开始仍要不断稳定的打新怪,应该在工作中变得更好,铆足立起来的劲头 势头。想要的和成就的东西都会变得更“大”些,到了基本的欲望自己已经有能力满足的阶段,就会朝着更“大”的东西努力,会聊终身大事,聊孩子,想买的东西也变成了比自己大的房子,想去更远的地方,见没有见过的风景 和 心性。

但这好像不是30岁带来的,而是一个人不断成长、不断成熟、又不断富有的结果。

说来说去,就变成30岁好像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好像阳历阴历重合本身 就是给我的30岁最好的礼物了。

事实是,一直到这1天真的来临,我如愿完成了这篇碎碎念,收到鲜花、蛋糕和喜欢的礼物。

适逢被戴先生看到,东方明珠也过生日,我就把我的30岁和它的30岁一起过了。

那句“仅限1994年1月”给了我想要的盛大感。是冥冥之中也是意料之外,适逢我们的三十岁,适逢我活到第30年,阴历和阳历的日子都和出生时一模一样(1129+0110)。


在东方明珠看着上海的夜景,我有认真的 想属于我的三十岁。

我的这三十年,是富足的,是独特的。在我的心底,我觉得我是立住了的,且立得堂堂正正。

我的这三十年,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普通,但从来没有停止努力,停止相信,停止希望感。

做子女,我扛起过我应该或不应该扛起的东西,我爱他们并身体力行践行我的爱,我也看到并享受无论发生什么,父母给我的那种天然巨大 永不可能被超越和取代的爱。

做妻子,我还没有太多经验。初为人妻,我仅仅因为爱而结婚。在我们的相互关系里主动沟通,积极磨合。奔着 更好的生活去努力。保留自我,并磨合自我。

做公民,我认真工作,有事业心,想进取。崇尚社会价值,也总想的是把事情做好。我喜欢自己选择的职业,也积极对抗其中的种种负面情绪,力求平和。

作为我,我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用美好的眼睛 和心灵 去看 去对待这个世界与周遭。觉得自己的一切求学、感情、成长经历都值得珍藏。我爱自己的上进心和责任心,爱自己的规划,爱自己一直相信体验这件事,甚至爱自己的矛盾。

现在的我,在好好成为我,并好好去扮演着一些角色。有爱的人和喜欢的东西,有想做的事情 和 要完成的目标。不常去看自己失去和没有的,多觉得踏实和富足。这30年,或许有些遗憾,但从来没有过后悔。

30岁,好像只是我 平铺直叙人生 的又一个开始。是我从追求独特 到 接受普通 但仍微观努力的开始。

30岁 它在富足的努力中来,又将到充满希望感的地方去。它是我渺小人生 强有力的 私密注脚。

哪怕有一个字走进你的心坎
都是我们的共鸣

绿色海绵Time

微信号 : uniqueld0110

新浪微博:@GGGreenSpo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