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分析] 毒蛇公考申论课堂中级篇,“一句话解释”类分析题解答思路。 NGA玩家社区

 Galaxy2000 2024-01-11 发布于山东
大家好,我是水区非专业公考申论讲师毒蛇KISS。

去年我在水区发了一系列帖子,简略的讲了一下个人对申论的理解,收获了很多同学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新年伊始,我又来了 打窝了 开课了。

这一季,我的课程内容是“各类型小题目的应对思路和技巧”,讲解重心放在同学们入门之后的快速提高上。

这里是分割线


我看水区的帖子,“免费视频课+某笔练习题集”的学习模式很流行,不少同学都在用着,有萌新提问往往也会被推荐这种学习方式。

我带过的同学,或多或少的都有过机构学习/线上学习/视频课自学的经历。他们刚跟我学习的时候,在作业练习时也往往会拿一些其他渠道的“标准答案”来让我评判。

作为一名非专业公考申论讲师,我与专业公考机构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里,就一些热门的机构类答题套路也提一些个人的看法。

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参照一下。

来看一道题目。

这里是分割线


时下,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革新,种种消费金融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在由传统的“量入为出”向着“超前消费”悄然转变。前段时间,“隐形贫困人口”走红网络,用以形容这样一类人:朋友圈光鲜亮丽,看似生活精致,实际上口袋空空如也;看上去很富有,实际根本存不下钱,甚至在“负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少年轻人对此感同身受,纷纷转发,感叹自己就是“隐形贫困人口”。一项关于中国奢侈品行为心理趋向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费人群年龄在22岁到45岁之间。全球奢侈品的消费水平是个人财富的4%,但中国一些年轻消费者却用个人财富的40%甚至更大的比例去购买奢侈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这些沉迷于超前消费所带来的快感、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似乎毫无危机意识,但其实他们不仅怕失业,没底气辞职,因为需要经济来源支撑“高配生活”,更怕生病,因为一场小手术就足以让银行卡透支。

超前消费,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寅吃卯粮”、借钱消费。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话题,社会向来都比较关注。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有能力超前消费的大学生来说,尽管不必担心钱的问题,但长此以往也会养成大手大脚等许多不良习惯。而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来说,超前消费就更不可取。因此,无论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行为都会使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思想日益严重。同时还会带来极大的还贷压力,使其生活质量、自身心态也受到影响。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这份报告指出,2018年前5个月,居民短期债务新增0.86万亿元,2017年全年新增量为1.84万亿元。按照常见统计口径,居民短期贷款主要以消费贷款为主,属于家庭债务。有观点认为,短期贷款的增长的确推动了消费,但它们不一定是实力人群的消费升级,而是可能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低信用人群的“超前消费”。家庭负债稳步增长,的确可以看作内需启动、消费升级的正面信号,但超常增长和突然爆发便需要警惕了。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以上报告课题组的首席专家黄教授认为,中国家庭债务累积已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正在拖累中国实体经济。据此,专家S指出,即使为了推动消费升级,也不能鼓励超前消费。当一个原本勤劳的民族几年之间突然失去了储蓄美德,那么这一定是一种风险。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829亿元。历史数据显示,1829亿元的新增不良贷款余额,是有记录以来最大季度增幅;而1.86%的不良贷款率,也是2009年3月以来按季度看的最高水平。商业银行的坏账率上升必然会影响到其放贷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

给定资料中,专家S认为,“即使为了推动消费升级,也不能鼓励超前消费”。请结合给定资料,对这种说法进行分析。(10分)

要求:(1)观点正确,逻辑清晰;(2)不超过200字。

这里是分割线


这道题属于“分析题”里的“一句话解释”类。

这一类题目,在历年公考真题的“分析题”里很常见。

比如:

谈谈你对“运用柔的方法,取得好的效果”这句话的理解。(2023年联考河北A卷)

请结合“给定资料3”,根据你对划线句子“这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为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的理解,撰写一篇短评。(2021年上半年四川省考申论市县卷)

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现在撤掉的是'眼中的柜台’,但我们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这句话的理解。(2022国考申论行政执法)

给定资料中划线部分提到,“尽管有些磕磕绊绊,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请你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021山西申论乡镇卷)


这些都属于“一句话解释”类题目。

这一类题目,解答起来是有一定的“套路”的。

所谓“套路”,一是指解题思路,二是指回答格式

按照“套路”下手,更加容易快速破开题目,回答也更加容易被阅卷老师接受。

解答“一句话解释”类题目,首要原则就是先判断题目的“是非观”,也就是题目的“立场倾向”。

题目本身对这“一句话”是支持态度还是反对态度?

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前面举例的,“这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为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我们能够很清楚的判断出,这是持正面褒扬的态度。

现在撤掉的是'眼中的柜台’,但我们更要在撤掉'心中的柜台’上下功夫”。

我们也能够看出来,“眼中的柜台”和“心中的柜台”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必须拿出来批判一番。

尽管有些磕磕绊绊,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这就是先抑后扬,瑕不掩瑜。

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上面的几个例子中,“一句话解释”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在考虑回答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和题目要求的立场一致。

你非说“心中的柜台”不能撤,那论述的再精彩也得不到分。

还有一些“一句话解释”类题目,本身的立场是客观的。

比如这道例题,专家S认为,“即使为了推动消费升级,也不能鼓励超前消费”,它代表着一种观点、一个看法,它是基于某个人的认识,对于题目本身来说,它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

也就是说,题目本身并没有对这“一句话”的“是与非”给出明确的态度。

我们必须通过分析阅读材料,找到支持或者反对这“一句话”的证据,最终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

越是客观的题目,你的回答中越需要明确的表达出个人立场。

什么意思?

题目的主观感情色彩越浓厚,越不需要明确表态。像“这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为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这种题目,完全不需要写“我同意这种观点”、“臣附议”之类的,阅卷老师默认你支持。

题目的感情色彩越客观,越需要明确表态。

如果“一句话”提出的是一个观点、一种说法,而题目要求本身并没有对这种观点、说法给予明确的支持与反对,那么首先对这种说法进行“对与错”的判定是必不可少的。

引申一下。

如果这道题的题目是:专家S认为,“即使为了推动消费升级,也不能鼓励超前消费”,请结合给定资料,对这种说法的指导意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那么,它就是一道主观题,按照题目要求叫好(指导意义)或者唱衰(存在问题)就可以了。

接着讲如何解答“一句话解释”类题目。

一句话解释”题,是需要先“解释”的。

什么是“解释”?

就是把这“一句话”转换成你要分析的具体问题。

一句话”通常是抽象的。

开往春天的列车”、“ 有些磕磕绊绊”、“心中的柜台”之类的,它们并不是实实在在可以拿来解构、论述的问题。

所以,同学们要“分析”,就得先把问题提炼出来。

即使为了推动消费升级,也不能鼓励超前消费”,“解释”成具体问题,就是“超前消费弊端明显,不能推动消费升级”。

然后,论述部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围绕着超前消费的弊端、已经造成的影响和未来的风险等问题展开,最终得到不能推动消费升级的结论。

具体的回答略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阅我之前发的基础教学系列帖子,按照分析阅读材料、抓重点词、分类整合、总结提炼的思路走就没有问题。

贴一份某笔的标准答案来实战分析评判一下。

此说法是有道理的。超前消费有风险,是失去储蓄美德的表现。

原因在于:1、过度的超前消费会导致年轻人缺少存款、负债增加,个人抵御风险能力降低。

2、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加剧人们拜金主义思想,还贷压力大,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3、短期贷款中低信用人群的“超前消费”增多,加剧家庭债务风险,恐酿成金融危机,拖累实体经济。

4、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放贷积极性下降,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难度。

因此,要理性消费。


某笔的回答结构还可以。

这里可以明显的看到判断对错+总结问题+具体论述这三个部分,能够让阅卷老师很直观的了解你的答题思路。

具体回答比较一般。

这是机构答案的通病,基本的抓重点词可以,分类整合一般,总结提炼拉胯,回答过分依赖阅读材料原文。

具体的体现就是,大量引用阅读材料原文原句,堆砌罗列观点,缺乏整体性和大局观。

比如这道题的回答中,这个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总结问题”部分。

即使为了推动消费升级,也不能鼓励超前消费”,讲得是一种“观点”,即“超前消费与消费升级”的辩证关系。

而这份答案中,仅抓住了“超前消费”这个重点词,简单理解成了“超前消费的弊端”。

虽然这道题的主要论述内容确实是“超前消费的弊端”,但是少了和“消费升级”的勾连这一下,终究是偏颇。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总结问题”部分引用原文的“储蓄美德”这个词。

“储蓄美德”本身就是个抽象的词,用它来总结“一句话解释”的问题,那就等于解释了,又没解释。

条目分类整合方面,这道题比较简单。

两大项,“个人”和“金融市场”。

“个人”一项包含两个方面,“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和“对精神追求的影响”;“金融市场” 一项也包含两个方面,“金融危机风险”和“影响实体信贷”。合起来就是4条回答,某笔的回答分条没有问题。

但是,4条回答都是只讲了超前消费的弊端,却没有落回到“于推动消费升级无益”上。

可以说,某笔的回答用来帮助刚要入门的学生熟悉套路还是有效果的,因为它们很擅长“原文概括”,也就是“抓重点词”。但是“分析”方面,某笔的初级教材很弱。

最后,某笔的回答喜欢“模板化”。

像这一道题的最后一句“因此,要理性消费”,在观点表达以后再给一个总结性的阐述,应该是分析题作答时的结构公式。

这种“回答模板”我是不推荐的。非应用文题目套“回答模板”会显得很呆板。

像这道题,一共200字的篇幅,在讲理上在论述部分能把道理讲透彻了,这个总结就可有可无,不如把字数充实进具体回答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