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妙方,两味药,一味消瘀,一味化痰,帮你扫清胃肠息肉

 小草821 2024-01-11 发布于浙江

息肉这个东西,长在别的地方不可怕,但是长在胃肠道里,相对就比较麻烦。为什么呢?

打个比方,大家会比较容易理解。一个本身品性不错的孩子,你天天把他放在坏孩子堆里,时间长了,或多或少,他都会受到影响,慢慢开始“变坏”。

息肉也是这样,生长在别的地方,影响不大。但是生长在胃肠道里,相当于生长在身体的下水道内。被各种垃圾毒素包裹,时间长了,这些息肉就容易“恶变”。

所以来找我调息肉的患者,我通常都不建议大家观察等待。因为本身胃肠息肉就比较好消,用一个小方子就能搞定。那又何必承担它恶变的风险呢?

哪个方子专克胃肠息肉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济生乌梅丸。组成很简单,就两味药,一味乌梅,一味僵蚕

这么简单的药方,为啥能克制胃肠息肉呢?我们来看看息肉的形成原因,就知道了。

一般息肉的出现,多是由于胃肠受损,出现了血瘀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体内痰浊较盛,这些痰浊通过血瘀部位时,就容易被瘀血挂住。然后慢慢与瘀血结合,最终就形成了息肉。

一个妙方,两味药,一味消瘀,一味化痰,帮你扫清胃肠息肉

打个比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就是河道中如果有石头,而河水中又携带有大量泥沙。遇到石头的阻挡,这些泥沙,就能渐渐沉积在石头附近,慢慢形成一个小孤岛。日积月累,如果条件合适,上面就会长出很多杂草。

息肉,就是这个石头和泥沙组成的“小岛”。癌细胞,就是后来息肉在胃肠道内垃圾毒素的腐蚀下,孵化出来的“杂草”。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杂草”的出现。我们首先要用乌梅,把堵塞河水流通的这块大石头搬开。

怎么搬开呢?

一个妙方,两味药,一味消瘀,一味化痰,帮你扫清胃肠息肉

乌梅酸涩,主收敛。《神农本草经》记载,它能“去死肌、消黑痣、蚀息肉”。它能包裹住这块瘀血,使息肉一点点腐化缩小,直至消失。

痰浊包裹住瘀血,乌梅很难直达瘀血处发挥作用。怎么解决呢?我们用化痰散结的僵蚕,来将包裹住瘀血的这一层坚硬的外壳,给剥掉。这样乌梅才能起到作用。

于是就需要这两味药打配合,一个专攻外壳的痰湿,一个专攻内里的瘀血。痰湿化开,瘀血消散,那么息肉自然就会消失不见。

当然,这个方子仅仅是针对息肉而来。什么因素纵容了我们体内的瘀血和痰湿呢?答案当然是体质,所以单处的用这个药消掉息肉,只是我们该做的第一步。

一个妙方,两味药,一味消瘀,一味化痰,帮你扫清胃肠息肉

调理体质,消除瘀血和痰湿产生的原因,才能真正避免息肉的再次出现,才是真正的治病除根,让患者朋友没有后顾之忧。而调理体质,则需要结合个人情况来辨证用药。

所以有胃肠息肉的朋友,使用此方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用药,治标和治本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才能让自己真正摆脱息肉困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