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天津解放后市长一职空缺,毛主席:俞家的三少爷在哪呢?

 mengyu4613 2024-01-11 发布于海南

1949年初,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之下,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仅仅4天便被攻下,天津守敌大部被歼灭,另有一小部分从海上逃走。捷报传来,毛主席很是高兴,可在高兴之余,主席不禁又犯起愁来,天津解放之后,该让谁来当这个市长呢?周总理得知主席的难处后,便主动给主席推荐了几个人选,可主席都不满意,后来,主席经过一番权衡,决定让“俞家三少爷”主政天津。

图片

“俞家三少爷”正是俞启威同志,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大家还是习惯称呼他的化名:黄敬。黄敬革命资历较深,他早在上大学的时候便开始组织民主活动,曾经带着一众同学乘坐火车,从山东到南京请愿。国民政府得知此事后,安排特务强行遣返了同学们,并且还将黄敬的学籍开除。可黄敬并没有就此被吓倒,他转而前往北平,用假身份又考上了另外一所高校,继续完成学业。

抗战时,北平很快落入敌手,北平党组织随即停止一切活动,并将大部分党员遣散,以防不测。黄敬比较幸运,他在离开北平之后没多久,便在上级的指示下前往延安学习,1938年,八路军在陆续在河北建立了好几个根据地,正缺乏行政干部搞党建工作,党组织见状,便将黄敬派到新成立的根据地任职。

图片

自此往后十年间,黄敬便扎根在冀中、冀南一带,全力做好行政和后勤工作,支持人民武装和敌人斗争,至1949年,他已经成为华北军区后勤部的高干,是徐帅最为倚重的部下之一。天津解放之后,毛主席想要调黄敬到天津任职,徐帅还有些不愿意,打算和主席讨价还价,结果被主席狠狠批评了一顿,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人”,让黄敬赴津上任。

黄敬的行政经验非常丰富,他知道该如何对天津进行重建,首先是要改善天津市民们的生活,抑制物价上涨,防止经济体系崩溃;其次是要对基础设施进行重建,给市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最后是完善福利制度,提高工人、农民的待遇。

图片

1951年,经过将近10个月的准备,天津开始重建,首先黄敬要求施工队先将炮弹炸出来的泥坑和废墟全部填平,一些比较大臭水沟则直接建成公园,供大家休闲娱乐;其次,天津又增修了两万多间福利民房,供无家可归的市民居住。值得一提的是,民房破土动工建设的时候,黄敬亲自到现场监工,后来甚至还挽起袖子和工人们一起劳动,丝毫没有市长的架子。

黄敬生的瘦小,明显不善干体力活,工人们怕他累着,便劝他不要干了,可他却偏偏要干,谁劝都没有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端着一个粗瓷碗,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坚决不开小灶,与同甘共苦。在黄敬的治理下,天津很快便摆脱了战争的阴霾,迸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中国最先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批城市,市民的生活相较于以前也大为改观,至少不用再饿肚子。

图片

党中央对于黄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又安排他到一机部任职,主管重工业建设。在当时,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人民政权赖以立足的根本,重要性不言而喻。黄敬自然不敢怠慢,他几乎夜以继日的工作,很少有休息的时候。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而他早年又因为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过,经受过严刑拷打,虽然最后被党组织救出,但却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只要他一劳累过度,心脏、胃部就剧痛无比。

到了1957年,他实在撑不住了,于是便向党中央申请暂停工作,去医院接受治疗,党中央立即予以批准,毛主席甚至还专程写了一封信给他,劝勉他要好好听医生安排,按时吃药、休息,早日战胜病魔。黄敬遵照主席的指示,全力配合治疗,可结果却不如人意,他的病情非但没有被控制住,反而愈加恶化,到了1958年,他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尽量延缓他的病痛,让他能稍微轻松一些。

图片

当年2月,黄敬同志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时年46岁,可谓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惋惜!他的儿子后来也步入仕途,一度担任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国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