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见过那些不动声色的善良

 顺木通天 2024-01-11 发布于山东
小区楼下有个阿婆,经常去垃圾堆里捡空瓶废纸,然后拿回家攒起来卖,然而事实上阿婆是退休工人,有退休金,根本犯不着去去捡垃圾,我经常见她不止翻小区里的垃圾桶,还会去外面的垃圾桶里捡,每次拖着一大包回来。阿婆的儿子对她捡垃圾的事情特别反感,每次见她捡一堆东西回来都发脾气,阿婆说他不懂过日子,反骂他一顿,大哥不能和妈妈吵架,往往就一脸烦躁又无奈的表情。有天小区故障停电,我家在的楼层高,我买菜回来不想爬楼梯,维修师傅也说马上就好,于是在楼下小花园里坐着等一会儿,刚巧那个大哥也在,阿婆拖着一蛇皮袋塑料瓶子气鼓鼓的坐在另一半,像在和儿子赌气。我一时嘴闲,就问了大哥一句,老人家在家闲不住,节俭惯了爱捡点废品补贴家用也可以理解,干嘛非要和老人家怄气?大哥听完叹」口气,把手里的烟头摁灭,说:四光捆工“这是两码事儿,她不缺这个钱,就没必要去捡这些。”没等我追问,大哥就跟我说起他年青时候的往事,年轻气盛的时候,他也出去闯过,那些年交通还不发达,去一趟就得好久,能不能混口饭吃全凭本事,但外地嘛,人生地不熟的,口音习俗和别人不一样,总被人排挤。混得最惨的时候,兜里没有一分钱,睡大街常有,饿得走路走没力气,看人家卖的油炸葱花饼馋的胃里跟火烧似的,一度怀疑自己要饿死在异乡。打工没人要,回家没路费,为了避免自己被饿死,就跟着一群同样外来务工的流浪汉去天桥下面捡垃圾,找可以卖的废弃物品,找还能吃的食物,很长一段时间,臭烘烘的垃圾场成了他最后的生存底线,熬过最艰难的人生阶段。即便后来他闯出了名堂,生意做起来了,那段翻垃圾的日子依然让他难以忘怀。说回最开始的问题,他为什么阻止妈妈去捡垃圾,他并不觉得捡垃圾补贴家用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也知道妈妈这么做是节俭意识作怪,但他觉得,垃圾桶的存在,是社会底层最后的生存。每一个没有钱走投无路的人,都可以通过翻垃圾捡废品来短暂的获得一点温饱,阿婆已经有退休金了,她并不欠缺这点钱,就不应该再去拿走这最后的一点底线。人的社会阶层有分级,已经吃饱的人,不应该拿走饥饿者用来维持温饱的垃圾。已经饿到极致的人,最容易走极端,比如他当年饿得半死的时候,看着那锅油炸葱花饼,脑子里就产生过去抢的念头,甚至还想过如果老板要打他,心就端起那锅热油泼过去,然后趁机抢走所有的葱花饼和老板的钱包逃跑。虽然这个念头最终没有实施,但多年之后他每次回想,都觉得不寒而栗,饿到极致的人,不是人,没有理智,脑子完全由肚子支配。有了这段经历,所以他对流浪汉格外宽容,因为他自己也在垃圾堆里刨食过。阿婆的行为,在他看来不是节俭,是本能之外的额外夺取。这不好。大哥说完,供电系统也恢复了,阿婆气咻咻的站起来,拽着她的垃圾袋子快步走进单元门,依然没打算理她的儿子。大哥苦着脸又叹了一声,和我打了声招呼,追着阿婆去了。这件事我记住了,但又好像很模糊,直到某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饥饿站台》,看完之后我就突然想起了那个大哥说的话,顿觉肃然起敬,垂直监狱里的食物站台,明明够所有囚犯吃饱,但上方的囚犯总在吃饱之后肆意挥霍甚至糟践食物,而底层的囚犯被迫吃掉同类来活。世界是一个巨大的饥饿站台,阿婆,我,或者很多人,其实都在扮演已经吃饱但还在索求无度的人,我们一般把这种行为美名为,过日子,上进心,廿种欲望驱使我们要获得更多,但好像没人说过,要适可而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