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贾元春一句话使贾政惊出一身冷汗,吓得连忙颂圣?

 泰荣林黑皮 2024-01-1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作者:云木欣欣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第18回贾元春元宵节回荣国府省亲时,排场奢华铺张之极,尽显皇家的无尚荣耀,“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用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时所言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然表面奢华荣耀的背后却是元春内心难以言说的心酸。

当至荣国府贾母正室后,元春才算真正回到了娘家,但见她“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久困深宫的元春终于见到了分别多年的亲人,积压已久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满心的话儿却不能说,不敢说,面对亲人只有垂泪无语。

她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极力安慰贾母、王夫人,正当我们以为元春会渐渐平复了心绪时,却听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元春想忍却终是没能忍住,一句“不得见人的去处”隐含着元春内心多少的酸楚。

后宫虽然绮丽奢华无比,然却不过是一座高级监狱而已,女子一旦被选入深宫,即使有幸被册封为嫔妃,也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名副其实的笼中金丝雀。而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喜新厌旧是常事,古代多少宫怨诗渗透着深宫女子失宠后内心的悲凉无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后宫词》就曾这样写到: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图片

贾政至帘外问安时,元春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当元春大胆向父亲倾诉内心的苦楚时,谁曾想贾政对于女儿的肺腑之言竟没有半点回应,反而说了一大堆颂圣的话:“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

自己明明出身于显赫名门,为荣国公第三代嫡传,却自贬为“草莽寒门”,而自己的儿女只不过是“鸠群鸦属”而已,做梦也没有想到老鸹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下昭祖德”的“下”字颇令人玩味,一般人们用“上昭祖德”来表现对祖先的敬仰,然与高高在上的天恩相比,祖德也只能屈居其下了。皇帝只不过恩准一次自己的女儿回家省亲,却是“垂古今未有之旷恩”,以至于把贾政感动得“虽肝脑涂地,岂能得报于万一”。

或许有人会嘲笑贾政过于造作,套话连篇,但试想一下,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向推崇儒家思想,儒家以“天地君亲师”为先后顺序,当忠孝不能两全时,自然是要先为国为君尽忠,别说一个小小的嫔妃,就是王公贵族也要心甘情愿。

图片

而元春却对此满怀幽怨,先是把皇宫说成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对父亲更是直言“毫无意趣可言”,简直有犯上之嫌。当时在场的除了他们父女及贾府众人之外,还有三四个小太监,可别小看了这几个小太监,后宫从来是深不可测之地,嫔妃之间为了争宠向来明争暗斗,你死我活,在对手身边收买人心,安插亲信更是家常便饭。

在险象环生的宫廷,即使贵为皇帝或王公有时也会受到监视。比如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登上皇位之前,被哥哥天启帝封为信王,东厂安排太监王承恩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王承恩看着信王出生,又陪他长大,最终一手将其送上王位,连死都陪在他身旁,对崇祯可谓忠心耿耿。

当崇祯得知王承恩原来是东厂的卧底后还是选择继续信任他,但这件事还是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从此性格也变得狐疑起来,后来崇祯帝中了后金的反间计,杀了镇守边关的大将袁崇焕,自毁长城,与他猜忌多疑的性格不无关系。

在官场一向谨言慎行的贾政自然清楚宫廷政治斗争的错综复杂,比女儿稳重老练多了,他深知女儿这番肺腑之言一旦传到皇帝耳中肯定会引起不悦,甚至可能触怒龙颜,岂敢予以回应

虽然书中没有明写他的表情,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一刻他一定惊出一身冷汗来,吓得赶忙说了一大堆向皇帝表忠心的话,并以“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来告诫元春,这些并非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而是出于为父的一番良苦用心。

在尽显皇家威仪的荣耀时刻元春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哽咽流泪,透过她那饱含心酸的泪水,我们大概也可揣度出她在后宫的处境。

图片

元春的封号是“贤德妃”,可见她是因“贤德”而加封,并非由于出众的容貌。看似十分荣耀,但元春并不怎么得宠,甚至从来没有得宠过。远离亲人的她整日孤零零地守着偌大的凤藻宫,内心的煎熬与落寞可想而知,一旦见到久别的亲人后,元春内心压抑已久的苦闷得到了释放,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她对于险恶的深宫缺乏防范意识,以为回到家中身边只剩下三四个小太监就可以畅所欲言,这也为后来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当听到“请驾回銮”的一刹那,元春的情绪再度破防,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临行前她再四叮咛贾母、王夫人:“不须挂念,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脂砚斋在一旁批曰“妙极之谶!试看别书中,专能用一个不祥之语为谶,今偏不然,只有如此现成一语,便是不再之谶。只看他用一个'倘’字,便隐讳自然之至”。

元春省亲既是头一回,也是最后一次,一场隆重奢华的归省实际上是元春与家人的一场生离死别,一个“倘”字竟是一字成谶,读来令人嘘唏不已。

到70回以后,宫里有点权势的太监派人一拨接一拨来贾府勒索钱财,“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态度十分倨傲。到那时元春在宫里的处境恐怕不仅仅是不得宠,而是多半已遭到皇帝的厌弃了。从来圣意难测,说不定哪一天皇帝一时心血来潮就临幸了冷落已久的妃子,因此对于暂时失宠的妃子太监不敢过于造次,唯有遭到皇帝厌弃的妃子,太监们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图片

当然,对于元春的结局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政治因素,她不幸成为了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只是当元春“毫无意趣可言”的肺腑之言传到皇帝耳中后,他对元春下手时恐怕连起码的怜惜之情都没有,着实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