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涡示意图

 hjh2004 2024-01-11 发布于福建
图片

超越躺卷的地理教育生活

姓名:黄东涛          微信:hdt215

地区:广东汕头       职业:高中地理教师

工作邮箱:huangdongtao.scnu@foxmail.com

研究方向:地理教育、教育心理、考试评价

加微备注:姓名+工作/学习单位

参考郑秀雅和张廷治(1992)制定的标准,将东北冷涡划分为北涡(50°~60°N)、中涡(40°~50°N)、南涡(35°~40°N)3类。东北冷涡既可带来暴雨,也会引发弱降水。引起暴雨的冷涡系统各层低中心轴线随高度向北偏西方向倾斜,温压场有位相差。而引起弱降水的冷涡系统正压结构十分明显,温压场位相基本一致,这类冷涡强度要强于前者。参考这两类冷涡的温压场结构、高低空配置以及蒋大凯等(2012)定义的深厚、浅薄冷涡,将东北冷涡划分为强冷涡和弱冷涡(图1)。若冷涡环流从对流层低层层至中层,近乎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冷槽或冷中心配合,则为强冷涡。若冷涡环流在对流层中低层对应弱温度脊或平直等温线,冷空气层相对比较浅薄,则为弱冷涡。

图片

▲强冷涡(a)、弱冷涡(b)示意图

 参考来源 

[1]杨鎛,王黎娟.5—9月不同类型东北冷涡的统计特征及成因[J].大气科学学报,2021,v.44;No.204(05):773-781.DOI:10.13878/j.cnki.dqkxxb.20200708001.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