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中医泰斗张锡纯:一个治疗糖尿病的良方——玉液汤!

 空谷幽兰80 2024-01-1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糖尿病中医叫“消渴症”,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

上消主肺,主要症状是口渴多饮。中消主脾胃,主要的症状是消谷善饥,特别容易饿,吃得多,但总想吃。下消主肾,主要症状是尿特别多,喝多少尿多少。

但是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大多这3个症状都有,主要是五脏六腑互相影响,而今天要说的这个方子能够对于三消都有一个非常好的调理效果,特别是上消的症状。

中医认为糖尿病,根源是脾虚;我们都知道,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进食后,可以把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进而运送到五脏六腑,为其输送营养物质。所以脾一旦虚了,人体就会消瘦。

而且,脾的功能受损的话,就不能很好地把体内的真阴送到肺里。肺在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管家,上呈下达,一方面要把津液向上输送到口腔,另一方面向下排出废水,使其进入膀胱。

现在脾虚了,津液不能向上输送,所以总会感觉到口渴,即使喝了很多水也不能解渴。

因为,此时我们的身体里,缺的不仅仅是水,而是津液。那么,津液无法向上输送,就会往下走,此时肾又虚了,就影响了,膀胱的开关功能,所以会出现尿多的情况。

而今天要说的这个良方,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对症用药。

这个方子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张锡纯的方子,近代中医泰斗,张锡纯认为消渴症多因元气不升而致肺体有热,或因脾胃湿冷,虚火衰微而致肺胞失津,消渴即生。

针对这一病症,他留下了神来之笔,玉液汤,由生山药、生黄芪、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生鸡内金七味中药组成。

本方所治乃脾气不升,真阴不足,脾肾两虚所致(以脾虚为主)。脾主升清,散精于肺,肺主治节,上以布津润口,下以通调水道,注入膀胱。

今脾不升清,津不上承于口,故口渴引饮,饮水不解;肾阴不足,肾失封藏,膀胱不约,故小便频数量多;脾肾两虚,故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治宜益气生津为主,辅以固肾止渴。

方中山药、黄芪用量较重为君,取其补脾固肾,益气生津之功,一则使脾气升,散精达肺,输布津液以止渴,二则使肾气固,封藏精微以缩尿。

知母、天花粉滋阴清热,润燥止渴为臣药。

佐以葛根助黄芪升发脾胃清阳,输布津液而止渴;鸡内金助脾健运,运化水谷精微,“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五味子助山药补肾固精,收敛阴津以缩尿,使精微不致于下趋。

张锡纯说:“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