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趋势:新兴技术领路之旅

 singer0852 2024-01-13 发布于北京

回望2023年,“遥遥领先”成为了科技互联网行业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在这一年,手机硬件和基础软件核心技术实现了突破,自动驾驶出现了全链路闭环生态,生成式人工智能迭代让大模型赛道风起云涌,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成功构建刷新了世界纪录。2023年以来,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且日益成熟,并为各产业在2024年的发展埋下了伏笔。2023年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的重要一年。“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成为会议的关键词之一,新兴技术也将成为2024年各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人形机器人则是机器人领域中较为受关注的方向之一。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并不是新鲜事物,人类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探索与开发,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然而,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模态大模型高速进化,为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更多生命力和想象力。

在市场层面,有证券机构分析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加持提升了机器人对于外界世界的判断力,端对端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通用性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在宏观层面,人形机器人同样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赛道。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则提出,到2025年,实现“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

在这些背景下,业内开始将2024年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商业化元年。国海证券分析指出,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2023年发布产品陡增,积极预期未来潜在的重磅“玩家”的参与,或将带来新一轮产业发展热潮;另一方面,海外标杆企业推进产品迭代、商业化落地,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在工厂批量应用。

AI原生应用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2023年举办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24上表示:“今年绝大多数时候,全社会焦点都在大模型本身。但是我一直的观点都是,在基础模型之上要有千千万万的AI原生应用,大模型的价值才能被体现出来。”

同年,百度集团副总裁侯震宇在百度云峰会上提出,AI原生与大模型将改变传统云计算产业,MaaS(模型即服务)会成为新的基础服务,而AI原生应用将带来新的研发模式。

这也是一些从业者对于大模型的看法:基础大模型已经不再是创业的热点方向,而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解决实际产业问题将成为新的创业风口。AI原生应用或许可以成为这样的风口。

据了解,AI原生应用通常具有感知、生产和反馈等闭环功能,可以为特定场景或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在传统APP基础上加入一些人工智能功能,还是指在设计和发展应用程序时,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重新设计和构建应用。

在业内看来,与传统应用不同,AI原生应用更注重场景和技术的结合——智能原生应用不仅可以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增强安全性,通过自动化方式提升效率,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可以提高转化率和盈利能力。

“2024年将成为AI原生应用的元年。”对此,侯震宇提出了这样的判断。

智能算力

虽然算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小到扫码支付、网约出行、自动驾驶,大到超级计算机、智慧城市,千行百业都离不开计算能力。

随着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XR、AI原生等技术的高速迭代和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对于智能算力的需求持续飙升。结合信通院、IDC、Gartner、TOP500、华 为GIV等的预测,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将增至56Z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90%以上。

然而,“算力荒”情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在我国,“算力荒”则表现为普惠化和智慧化程度较低、利用率不高及供需失衡等问题。有研究机构预测,预计2024年,智能算力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瓶颈之一,引发算力市场的竞争加剧。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智能算力瓶颈,满足各产业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近年来,在“东数西算”与新一代数据中心大潮下,提供异构计算资源的智算中心成为新的风口。一方面,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至少有30座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智算中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智能算力建设和老旧算力改造工程中。

面向2024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建、用、研’各项工作”,“加快布局智能算力设施”。而这也成为智能算力在2024年全面发展的依托。

量子计算

量子信息产业同样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瞄准的新兴技术产业,将应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药物发现、基因组测序、材料科学、复杂系统优化等计算繁重的领域。

业内普遍认为,量子计算在特定问题上可比经典计算快1亿倍,如果有量子计算的赋能,智能驾驶、无人车等新技术都将大大提速。

然而,目前的量子计算技术,就像IBM量子业务副总裁杰伊·甘贝塔所说:“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科学价值转向商业价值。”

但量子计算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并非遥不可及。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量子计算的应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多亿美元。方正证券则预测,量子计算有望在10年至15年内实现商用,预计量子计算的商用元年在2030年左右。

2024年以来,量子计算技术开始尝试在产业中应用。1月6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1月7日,启科量子、中交通信大数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发布了基于量子计算云平台的交通物流大数据解决方案,成为今年首个量子技术在交通领域落地项目。

“量子信息技术重心从实验室的阳春白雪转向场景落地,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今量子计算产业化应用已经行至前夜、初露曙光。”业内人士认为。

XR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关联愈发密切,人机交互技术逐渐成为近年来技术发展的热门方向。

在消费领域,行业普遍预测XR(扩展现实)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终端新形态。国家特聘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王立军在2022世界VR产业大会的元宇宙高峰论坛发表演讲时表示,XR是拓展了人类计算,感知和交互能力的下一代智能终端和交互系统,将给人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军事和日常生活带来深刻变革和重大影响。

据了解,现有的XR终端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在国内市场,XR行业正在经历洗牌。进入2023年,一些大厂因为成本、技术、出货量、盈利等因素收缩了XR业务,也有一些大厂在上半年陆续着手布局XR行业。

行业普遍坚持认为,“XR是未来”。王立军在演讲时表示,AR行业目前正处于新技术攻坚的状态,VR则处于相对成熟和放量阶段,2024年预期接近亿台,AR智能眼镜将后来居上超过VR头盔设备,XR终端将替代手机成为人类首要的智能交互设备。

同时,业内也将XR的未来寄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上——下一代终端操作系统会以“空间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会让用户有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未来内容的生产效率更高。”业内人士认为。

6G

2022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自此,6G部署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2023年以来,相关主管部门多次提及要“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我国6G研究也取得系列阶段性成果:工信部指导成立IMT-2030(6G)推进组,明确将6GHz频段划分给5G/6G使用;我国提出的5类6G典型场景和14个关键能力指标全部被国际电信联盟6G愿景需求建议书采纳;IMT-2030(6G)推进组与欧洲6G智慧网络和业务产业协会(6G-IA)、韩国6G论坛、印度通信标准开发协会(TSDSI)等签署合作备忘录等。

与此同时,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也提出,2024年要“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6G预研”。

6G推进组相关负责人介绍,6G技术其实是5G代际更新的新技术,移动通信每十年一代,所以面向6G来看,它的商用时间基本上是在2030年左右,它的标准化制定时间在2025年。

值得一提的是,《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指出,未来6G业务形成沉浸式云XR、全域覆盖等八大业务应用。其中,全域覆盖业务借助6G所构建的全球无缝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可以使地球上再无任何移动通信覆盖盲点。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6G正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超级基础设施”值得关注和期待。文/李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