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含蓄,于是为许多事物寄予了百般思绪。菊花多高洁隐逸,鸿雁说游子羁旅,长亭折柳以示惜别。而一颗小小的红豆,则藏着浓厚的相思。 关于红豆,一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 从前,村落中有一对恩爱的夫妻,日子平淡却充实。然而好景不长,边关告急,朝廷征兵,丈夫离家戍边,临行前,他们相约来日重逢。 就这样,妻子带着期盼,日日坐在村头等待着丈夫归来。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当初同行的人零星归来,而她的丈夫始终不知所踪,杳无音讯。 旁人都说,她的丈夫战死沙场,可她偏不信,依旧坐于树下,朝思暮盼,整日以泪洗面,直到眼泪落尽,泣血而死。 后来,那棵长期被相思血泪浇灌的古树,开花结果,圆润殷红,谓之“红豆”,又名“相思子”。 自此,红豆添了相思,相思牵连红豆,文人风雅,更常将此融于笔墨之间,在诗词的晕染中,愈发紧密。而在众多的红豆相思中,王维的诗篇最是经典。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家喻户晓,想来不少人初读时只觉是写男女爱情的,实际上它是王维送给友人李龟年的惜别之作。 李龟年,大唐著名音乐家,能歌会曲,红极一时。他在京城期间,不仅有无数王公贵族、富商大贾争相结交,更有玄宗在其演唱时亲自吹笛伴奏。声名显赫,赏赐丰厚,因而所建府邸,规模宏大,远超公侯府第。 玄宗青睐,百官拥簇,名利双收,这样的荣耀与奢华是无数人的可望而不可求,也是盛世之下对才华之人的钟情与偏爱。 音乐成就了李龟年,也让他结识了此生挚友王维。 王维精通诗词,也擅乐理,作为朝廷官员,自然少不了各路权贵的应邀宴饮,而二人便是在一场宴席中以乐相交,闲聊之际,又发现彼此志趣相投,此后时常往来,感情愈发深厚。 可惜,太平盛世因一场动乱变得四分五裂,随着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出逃,百姓流离,昔日繁华的长安城人心惶惶自顾不暇,李龟年也从备受追捧的明星红人沦为乱世流民。 在此等危局之中,他决定前往江南,以避祸乱。王维知晓后,特意前来相送,并在李龟年临行时,提笔赠诗,以示珍重,便是这首《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 在诗中,王维说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日总会长出许多新枝,但愿此行一别,你能多多采撷,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乱世之中,一次离别,或许便代表着永诀,而烽火之下,书信往来更是艰难,故而字句之中,满是叮嘱与眷念,红豆相思,我亦相思,万般珍重,情深义厚。 自此,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而他最常吟唱的便是王维的这首《相思》,一曲未尽,满座宾客却已泪流满面,湿尽衣衫。 春去秋来,数十年一晃而过,期间杜甫曾路过江南,偶遇李龟年,顿时感慨万千,提笔写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从辉煌到落魄,从相聚到伶仃,陪伴李龟年的只剩下这首《相思》,他从中汲取到温暖与力量,支撑着他在人情冷暖、兴衰沉浮中度过漫漫余生。 后来,又一次演唱完《相思》后,李龟年猝然昏倒,四天后悠悠转醒,最终忧郁而死。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旧怀念着太平盛世下那段君王青睐百姓和乐的岁月,怀念着与他奏乐品曲,为他赠诗送行的知己相交。 一曲相思,一颗红豆,却承载着盛大的情谊与温暖。 红尘纷杂,总有几段相交盛满温情,纵使此后历经坎坷,仍能抵御风雪,消解寒霜。 人间烟火,最是珍贵。愿诸君得遇良友,余生不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