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游方广寺(羊春秋)

 云在青山8 2024-01-14 发布于湖南

重游方广寺

       寺为南岳最幽之佳境,四周修竹茂密,流水潺湲;鸟鸣喈喈,花香阵阵,置身其间,恍如生活在众香国里,俗虑全消。寺侧有“二贤祠”,盖纪念南宋朱熹、张栻二先哲也。瞻仰遗址,不胜景行之至。中间两联,皆一时之纪实之语,非泛言也。

扶杖重游方广巅,不堪回首话前缘。

恨无才气如三杰,那有风流继二贤?

荒寺一僧谈劫数,清泉十里响潺湲。

曳裾不向权门去,自展蛮笺写辋川。

赋莲花峰 

张栻 敬夫   

玉井峰头十丈莲①,天寒日暮更清妍。

不须重咏洛神赋②,便可同赓③云锦篇④。 

注释

①玉井峰头十丈莲:指莲花诸峰环拱如井,又如莲花盛开 在玉井之中。玉井莲:古代传说中华山峰顶玉井所产之 莲。唐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 藕如船。”钱仲联集释引韩醇曰:“《华山记》云:'山顶 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又引方世 举注:“古乐府《捉溺歌》:'华阴山头百丈井,下有泉 水彻骨冷。’”宋苏轼《和陶饮酒》之九:“不如玉井莲, 结根天池泥。”《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傍人遥指,云 池深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 

②《洛神赋》: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浪漫主义名 篇。洛神:洛水女神,传为古帝伏羲氏之女宓(fú)妃 在洛水淹死后所化。 

③赓:连续,继续。 

④云锦篇:精美的诗篇。

和元晦咏雪 

张栻 敬夫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时闲故 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海上初还至南岳寄方广首座①

释洪觉范   

天风吹笑落人间,白发新从死地还②。

往事暗惊 如昨梦,此生重复见名山。

倦禅想见崔嵬③坐,知法 应抛放纵闲。

初嚼芳鲜动诗思,一篇先寄倩君删④。 

注释 

①首座:位居上座的僧人。

②白发新从死地还:北宋政和元年(1111),丞相张商英、 节度使郭天信等因故获罪,惠洪(洪觉范)禅师也因与 之交往密切而受牵连,遭流放海南琼崖之处罚。政和三 年(1113),遇大赦,惠洪得以从海南北归。 

③崔嵬:高大,高耸。 ④倩君删:请你斧正。倩:请。

游方广 

顾璘 东桥   

古木阴阴一径微,寒溪十里带残晖。僧饭汲泉和雪煮,客堂明烛见云飞。田开白石①分千叠, 山拥青屏匝四维②。行尽衡峰多佛宇,无如此地好 归依③。 

注释

①田开白石:在岩石间开辟梯田。 

②四维:古代“礼、义、廉、耻”称“四维”。此处指四 面八方。

③归依:归顺依附。又指佛教的皈依,即进入佛门成为佛 教徒所举行的仪式。

又出方广 

顾璘 东桥   

一宿霞门①便出山,泉声雪色送余还。

金书② 向荷君王宠,石髓③难医俗士颜。

洞府④逍遥尘土 外,冠裳⑤惭愧去留间。

武皇亦说捐妻子⑥,何事 吾人大作悭⑦。

注释

①霞门:指道家。此处指方广寺。 

②金书向荷君王宠:佛教向来受到帝王的推崇。金书:用 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亦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 荷:承受,承蒙。

③石髓: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 ④洞府: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⑤冠裳:官服,也指官职或官吏。 

⑥武皇亦说捐妻子:指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几次舍身。 捐妻子:抛妻别子,遁入空门。捐:舍弃,抛弃。 

⑦悭(qiān):小气,吝啬。此处指留恋尘世的一切。

方广寺次晦庵南轩二先生韵

邹守益 

东廓   

石梁击壤对青莲①,月映疏林色更妍。惊起洞 龙五日雨②,山僧解诵白驹篇③。

飞泉日夜作龙吟,梦里疑闻广乐④音。欲谱观 澜⑤翻古调,宫商⑥历乱眇难寻。

小醉山杯⑦同此夜,更深洞口白云还。开门月 下云舒卷,阖辟⑧乾坤一笑间。

洞口归云隐薜萝⑨,坐临飞瀑起高歌。莲花峰 下春如许,合与莲坪寄一窝⑩。

四合烟云接大清瑏瑡,泉声更挟迅雷声。山前晴雨皆奇景,憎爱何劳更吝情!

①团栾:团聚。指朱、张等人欢聚于南岳衡山。

霜月次择之韵 

朱 熹 元晦   

莲花峰顶雪晴天,虚阁①霜清绝缕烟。

明发② 定知花簌簌③,如今且看竹娟娟④。

 注释 

①虚阁:面向虚空的楼阁。 

②明发:黎明,平明。 

③簌簌:簇簇,丛丛。 

④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枯木次择之韵 

朱 熹 元晦   

百年蟠木①老聱牙②,偃蹇③春风不肯花④。

人道心情顽似汝,不须持向我侬⑤夸。 

注释

①蟠木:盘绕弯曲而难以制成用品的树木。 

②聱牙:本意为文词艰涩难读。此处形容树木枝干和杈丫 参差不齐的样子。聱:话不顺耳。 ③偃蹇:清高。 

④花:开花。 ⑤我侬:吴方言。我。

夜宿方广闻长老守荣化去①敬夫感而赋诗因次其韵 

朱 熹 元晦   

拈椎竖拂②事非真,用力端须③日日新。

只磨 虚空打筋斗④,思君辜负百年身。 

注释 

①化去:去世。

②拈椎竖拂:拈椎:典故出《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 佛》:“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白椎摈出, 才拈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 举。世尊遂问迦叶:'汝拟摈那个文殊?’迦叶无对。” 椎:敲打东西的器具。佛教的规矩,在说事之前,应先 击一下椎,才能白事。与在课堂、会议上举手发言一 样。竖拂:高僧谈禅说理时竖起拂尘,用以难倒对方。 ③端须:确实要。 

④虚空打筋斗:表示不务实。

莲花峰次敬夫韵 

朱 熹 元晦   

月晓风清堕白莲①,世间无物敢争妍。

何如今 夜风头雪,撩得新诗续旧篇。 

注释 ①白莲:指莲花群峰。

方广睡着次敬夫韵 

朱 熹 元晦   

风簷①雪屋澹②无情,巧作寒窗静夜声。

倦枕 觉来听不断,相看浑欲③不胜清。 

注释 

①簷:同“檐”。 

②澹:恬静、安然的样子。 

③浑欲:简直要。

感向子平①事 

朱 熹 元晦   

翩然远岳恣游行,慨想当年向子平。我亦近 来知损益②,只将惩窒③度余生。 

注释

①向子平:东汉高士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子女婚嫁 之后,遂漫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②损益:得失。

③惩窒:即惩忿窒欲,指克制愤怒,抑制嗜欲。忿:愤 怒。窒:阻塞,堵死,抑止。

残雪未消次择之韵 

朱 熹 元晦   

脚底悲风①舞冻鸦,此行真是蹑苍霞②,仰头 若木③敷琼叶,不是人间玉树花。 

注释 

①悲风:凄厉的寒风。 

②苍霞:青云。 

③若木:传说中的神木。

宿方广寺 

张 栻 敬夫   

俗尘元①迥隔②,景物自天成。山近四围碧, 

自方广过南台次敬夫韵

朱 熹 元晦   

素云留青壁①,苍霞对赤城②。我来林壑晚, 人说夜灯③明。贝叶④无心得,蒲人⑤有旧盟。咄 哉⑥宁负汝,安敢负吾生! 

注释

①青壁:深色的崖壁。青:深绿色或黑色。 

②赤城:土石色红、形状如城墙的山。

③夜灯:同后文之“神灯”“炯夜灯”。是出现在名山的一 种奇特的自然现象。

④贝叶:贝叶棕(又名贝多树)的叶片,经特殊工艺制作 后,在上面刻写经文,用绳子穿成册,可保存数百年之 久。贝叶经最早出现在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 

⑤蒲人:史籍中对少数民族布朗族﹑德昂族的泛称。即古 代的百濮。 

⑥咄哉:奇怪了。

方广版屋① 

朱 熹 元晦   

秀木千章倒②,层甍③万瓦差④。

悄无人似 玉⑤,空咏小戎诗⑥。 

注释

①版屋:同“板屋”,用木板盖的房屋。

 ②千章倒:成百上千棵树倒下来了。指盖版屋使用了很多 木材。章:棵,根。 

③甍:屋脊。 

④差:依次排列。

⑤悄无人似玉:四周一片寂静,见不到像玉一样温润、坚 毅的人。

⑥小戎诗:《诗经·秦风》有诗名《小戎》,描写妇女对出 征西戎的丈夫的思念,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 其板屋,乱我心曲”之句。小戎是周代兵车的一种。走 在前面的车叫大戎,跟在后面的叫小戎。朱熹借用《小 戎》的典故,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作者简介:谭民政(1964—),男,湖南衡东人,从事湖湘文化与船山研究。 

①石梁击壤对青莲:中国上古时代有歌谣名《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 我何有哉?”赞颂自给自足的优闲生活。击壤是中国古 代的一项投掷游戏,其产生大约与狩猎有关。 

②五日雨:长时间降雨。

③白驹篇:指《诗经·小雅·白驹》,《毛诗序》认为是大 夫刺宣王不能留用贤者于朝廷。朱熹认为是写“贤者之 去而不可留”。今人余冠英则认为是留客惜别。 

④广乐:盛大之乐,多指仙乐。 

⑤欲谱观澜:想谱一曲豪迈的乐章。澜:大波浪。 

⑥宫商: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泛指音乐、乐曲或音律。 

⑦山杯:以竹节、葫芦等制作的粗陋饮器。 

⑧阖辟:闭合与开启。

⑨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 木或屋壁之上。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⑩合与莲坪寄一窝:真想在莲花峰下搭个窝棚住下来。 瑏瑡大(tài)清:即“太清”,指天空。“大”同“太”。

住方广九日悠悠苦不能舍遗①以是诗

罗洪先 念庵   

坐石忽忘去,买山②无后期。

不怜生是寄③, 翻以爱为悲。

门忆曾题处,松看初长时。

千山风 与月,来者自栖迟④。 

注释

①遗(wèi):赠予。 

②买山:指贤士归隐。

③生是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④栖迟:留恋。

访方广寺大方①静室住一日

罗洪先 念庵   

一径远微微,深林自掩扉。结茅邻虎穴,积 叶卧牛衣②。

苦药朝存食③,寒藤夜独归。无心答 问语,谁辨万缘④非。 

注释 

①大方:疑为和尚名。

②牛衣:给牛御寒、遮雨的覆盖物,指简陋的衣物。 

③存食:积存的粮食。 

④万缘:一切因缘。

出方广作 

罗洪先 念庵   

斋心①逾一七②,经义破三千③。黄叶石间路,

青松山下泉。客游朝复暮,禅定日如年。回首钟 鸣处,深林隔四天④。 

注释

①斋心:祛除杂念,使心神凝寂。 

②一七:七天。

③三千:指经卷之多。也可指佛教的大千世界。 

④四天:四方的天空。亦可引伸为佛教的“四禅天”,即 修习禅定者达到的四重境界。

次尹洞山韵追忆朱张二先生 雪中宿此怆怀遂志诗末

罗洪先 念庵   

青莲结宇白云隈①,大士何年说法台②。

瀑 水③峰头堪独往,石房松下④定谁开。深潭咒雨⑤ 龙能听,别院⑥分斋鸟自来。立雪⑦有怀人不见, 山高岁广⑧重迟回⑨。 

注释 

①隈:山或水弯曲的地方。

②大士何年说法台:方广寺后的妙高峰上,有梁代惠海尊 者诵经处。侧后天台峰上亦有隋代高僧智拜请《楞严 经》的拜经台。 

③瀑水:瀑布,流泻之水。 

④石房松下:松树下的石房子。 

⑤咒雨:念咒祈雨。

⑥别院:主宅院之外的同属于一个主人的宅院。 

⑦立雪:恭敬地向老师求教的诚意。缘自“程门立雪”的 故事。本句讲怀念先贤,却不见古人。 ⑧

山高岁广:喻空间和时间的久远距离。 

⑨迟回:徘徊。

题嘉会堂 

湛若水 甘泉   

二贤并生世,于此际嘉会。七日与朋来,唱酬固 尚在。我生何不辰①,独立无朋辈。忆昔阳明子②, 相期将有待③。时势倏变更,至今有遗悔。二贤祠下 树,勿剪与勿败。悠悠千古心,泉樾④系感慨。 

注释 

①不辰:不得其时。

②阳明子: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明代哲学家、 思想家、军事家。阳明子是他的别号。嘉靖初年,王阳 明曾率门生来南岳讲学,衡岳士大夫从学者百余人。 

③相期将有待:相约而期待。 

④樾:路旁遮阴的树。 

泉鸣永夜清。月华侵户冷,秋气与云横。晓起寻 归路,题诗寄此情。 

注释 

①元:根本。 

②迥隔:远远隔绝。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

张 栻 敬夫   

石裂长藤瘦,山围野路深。寒溪千古思,乔 木四时阴。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①。笑看云出 岫,谁似此无心②。 

注释

①拥鼻吟:《晋书·谢安传》:“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 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敩 (xiào,意同“效”)之。”类似于“东施效颦”。后以 “拥鼻吟”指用雅音曼声吟咏。

②笑看云出岫(xiù),谁似此无心:此句借用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语 意,喻闲适自在的生活。岫:有岩穴的山。

自方广过南台 

张 栻 敬夫   

两寺清闻磬①,群峰石作城。风生云影乱,猿 啸月华明。香火远公社②,江湖鸥鸟③盟。是中俱 不著,俯仰见平生。 

注释

①磬: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 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②远公社:晋代高僧慧远于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又名远 公社。

③鸥鸟盟:即“鸥盟”,与鸥鸟为友。指隐居江湖。鸥鸟 是一种水鸟,逍遥飞翔于水面,是古代文人追求自由闲 适人生理想的象征。

和元晦版屋 张 栻 敬夫   

茸盖非陶埴①,年深自碧差②。如何乱心曲③, 不忍诵秦诗④。 注释

①茸盖非陶埴(zhí):长满细柔青苔的屋面,并不是陶瓦 盖成。茸:细毛。陶埴:烧制砖瓦。埴:粘土。

②碧差(cī):青绿色而层次分明。差:依次排列。 

③心曲:指内心深处或心事。

④秦诗:指《诗经·秦风·小戎》,中有“言念君子,温 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之句。本句意为:为了 保持内心的平静,我不愿慷慨悲歌。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张 栻 敬夫   

半岭篮舆①少驻肩②,眼中已觉渺云烟。上头 更尽无穷境,非是人间别有天。 

注释

①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 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

 ②少驻肩:停下脚步,卸下篮舆,稍事休息。少:稍稍, 稍微。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因复作此

张 栻 敬夫   

支筇①石壁听溪声,却看云山万叠新。总是诗 情吟不彻②,一时分付与吾人。 

注释

①支筇(qiónɡ):柱着竹杖。筇:一种竹子,实心,节高, 可以做手杖。 ②不彻:不尽,不完。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

张 栻 敬夫   

阴崖积雪射寒光,入齿清甘得味尝。应是山 神知客意,故将琼液沃诗肠。

和元晦雪压竹韵 

张 栻 敬夫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雪急风 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和元晦怀定叟戏作 

张 栻 敬夫   

路入青山小作程①,每逢佳处忆吾人②。山林 朝市③休关念④,认取临深履薄⑤身。

方广道中半岭小憩次敬夫韵

朱 熹 元晦   

不用洪崖①远拍肩,相将一笑俯寒烟②。向来 活计③蓬蒿底,浪说④江湖极目天⑤。 

注释

①洪崖:传说中的仙人名。晋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 袖,右拍洪崖肩。” ②俯寒烟:从半山俯视山谷里的雾霭。 ③活计:工夫,或宗教徒修行的功课。 ④浪说:别说。

⑤极目天:视力所能达到的天空最高最远处。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朱 熹 元晦   

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随处留 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次敬夫韵

朱 熹 元晦   

落叶疏林射日光,谁分残雪许同尝。平生愿 学程夫子①,恍忆当年洗俗肠②。 注释

①程夫子:程颢(1032—1085),北宋人,字伯淳,世称 明道先生。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与其弟程颐合 称“二程”。封“先贤”,配祀孔庙。 

②洗俗肠:程颢《长啸岩中得冰以石敲餐甚佳》:“车倦人 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老仙笑我尘劳久,乞与云 膏洗俗肠。”云膏:道家指雨露。或指茶。

后洞雪压竹枝横道 

朱 熹 元晦   

石滩①联骑雪垂垂,已把南山入小诗。后洞今 朝逢折竹,却思联骑②石滩时。 

注释

①石滩:疑为今湘乡市梅桥镇水潭村之石塘铺。 

②联骑:并乘。

方广奉怀定叟①

 朱 熹 元晦   

偶来石禀峰头寺,忽忆画船斋里人。城市山

林虽一致,不知何处是真身②。 

注释

①定叟:张枃(jìn)(1140—1197),字定叟,张栻堂弟。 曾任焕章阁学士、知襄阳府;徽猷阁学士、知建康府, 复命还襄阳;宝文阁学士、知平江府,未行,改知建康 府;龙图阁学士、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进端明殿学 士,复知建康府等。 

②真身:本来面目。

方广圣灯①次敬夫韵 

朱 熹 元晦   

神灯照夜惟闻说,皓月当空不用寻。个②里忘言真所得,便应从此正人心。 

注释

①圣灯:又名“佛灯”“神灯”,是出现在名山的一种奇特 的亮光。 

②个:这。

罗汉果①次敬夫韵 

朱 熹 元晦   

目劳足倦登乔岳②,吻燥肠枯到上方③。从遣 山僧煮罗汉,未妨分我一杯汤。 

注释

①罗汉果:此处指罗汉芋,即魔芋。 

②乔岳:本指泰山,后泛指高山,此处指南岳衡山。 

③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此处借指佛寺,即方广寺。

壁间古画精绝未闻有赏音者

朱 熹 元晦   

老木樛枝①入太阴②,苍崖寒水断追寻。千年 粉壁尘埃底,谁识良工独苦心。 

注释

①樛(jiū)枝:向下弯曲的树枝。樛:向下弯曲的树木。 ②太阴:常指月亮,或极盛的阴气。

泉声次林择之韵 

朱 熹 元晦   

空岩寒水自悲吟,遥夜何人为赏音。此日团 栾①都听得,他年离索试追寻。

寄方广寺朱张精舍 

蔡汝南① 白石   

秋风吹梦到名山,却在千峰万壑间。缘寄薜 萝思久结,身婴②符竹③迥④难攀。并游先觉⑤曾投 迹,趺坐⑥禅僧自闭关。偶上江楼见苍翠,分明犹 许眼光闲。 

注释

①蔡汝南(1516—1565):字子目,号白石,湖州德清人。 明嘉靖年间进士。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衡州,官至 南京工部右侍郎。

 ②婴:触,缠绕。

③符竹:汉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 用铜虎符,其余征调用竹使符。后因以“符竹”指郡守 职权。此处指公务缠身。

 ④迥:遥远。

⑤先觉: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 

⑥趺(fū)坐:盘腿端坐。全称是结跏趺坐,是僧人坐禅 入定的姿势。

宿方广 

骆尧知① 

□□   夙驾②初登岳,从师几杖③新。槲香④薄日色, 溪溜⑤听天钧⑥。采药云迷路⑦,攀林月在身。哲 人应识我,不是浪游人。 

注释

①骆尧知:字君举,乐昌县人,湛甘泉弟子,曾于明嘉靖 二十三年(1544)随湛访南岳。此名之后所缺两字疑为 “君举”。

 ②夙驾:清早驾车出发。夙:早。 

③几杖: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之物, 亦用以借指老人。

④槲(hú)香:槲树的清香。槲:落叶乔木或灌木,木材 坚硬。叶可喂柞蚕,树皮可做染料,果实可入药。 

⑤溪溜:溪水滑流的声音。溜:滑行。 

⑥天钧: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此处指 天籁。

⑦采药云迷路:采药人在云雾中迷失了去路。南朝谢灵运 《岩下赞》有“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之句。

二贤祠同讷溪和念庵韵

刘 阳 三峰   

石阁云分住,嵩堂①月每期。不缘闲榻恋,因忆古人悲。千载怜真绪②,百年虚壮时。莫为分手 计,已惜对床③迟。 

注释 

①嵩堂:高大宽敞的殿堂。 

②真绪:精妙的理论和思想。 

③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喻相聚的欢乐。

留紫云方丈 

刘 阳 三峰   

雪久琴生润,云来户且扃①。涧缘龙气紫,峰 作藕花②青。石畔收蒟蒻③,松根斸④茯苓⑤。山中 留客住,浑不世间营⑥。 

注释

①扃(jiōnɡ):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此句指云气涌来, 暂且将门关上。 

②藕花:莲花。

③蒟蒻(jǔruò):即魔芋,可入药,也可作食品。 

④斸(zhú):挖、砍。

⑤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 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⑥营:谋求。指对世俗利益的追求。

次念庵太史韵 

陈庆□① 西塘   

登山殊不厌,只恐负幽期②。一入诸天寂,能 忘万劫③悲。涧深石涌处,松老鹤来时。窃忆高贤 远,因怜蹑履④迟。 

注释

①陈庆□:《南岳二贤祠志》作“陈庆”。陈庆,字履旋, 江西永丰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山东按 察使、广西左布政使、太常寺卿。 

②幽期:隐逸之期约。

③万劫:佛教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万 劫就是万世的意思。 

④蹑履:趿拉着鞋,表示心情迫切、步履匆匆。

方广次韵 

王希贤 西溪   

到来不拟有佳山,钟磬迎云紫翠间。因记十 年曾眺赏①,还期八月可跻攀。崖云多事仍①作程:立法度,做准则。

②吾人:此人,指定叟。按:本句“佳处”,四库本《南 岳倡酬集》作“佳趣”。

③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名利之场或尘世。按:四库本 《南岳倡酬集》作“城市”。 

④关念:关心挂念。

⑤临深履薄: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 有失。

方广圣灯 

张 栻 敬夫   

阴壑①传闻炯夜灯②,几人高阁费追寻。山间 光景抵常③事,堪笑尘寰万种心④。 

注释

①阴壑:幽深、背阳的山谷。

 ②炯夜灯:照亮夜间的神灯。炯:光明,明亮。 

③抵常:平常。 

④万种心:诸多欲念和思虑。

赋罗汉果 

张 栻 敬夫   

黄实累累本自芳,西湖名字著诸方①。里称胜 母②吾尝避,珍重山僧自煮汤。 

注释 

①诸方:各个地方。

②胜母:古地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 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名胜 母而曾子不入,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司马贞索隐: “《淮南子》及《盐铁论》并云里名胜母,曾子不入,盖 以名不顺故也。”

和元晦咏画壁 

张 栻 敬夫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忽见画 图开四壁,悠然端①亦慰予心。 

注释 ①端:确实。

和择之赋泉声 

张 栻 敬夫   

试问今宵涧底声,何如三叹有余音①!堂中衲

子②还知否,月白风清底处③寻? 

注释

①三叹有余音:指音乐的美妙。语出《礼记·乐记》:“清 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②衲子:僧人。

 ③底处:何处。

和择之赋霜月 

张 栻 敬夫   

月华明洁好霜天,遥指层城①几暮烟。妙意此 时谁与寄,美人湘水隔娟娟②。 

注释 

①层城:高山之巅。

②美人湘水隔娟娟:典出杜甫《寄韩谏议》:“美人娟娟隔 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以美人隐喻贤能之士,抒发 了怀才不遇的情绪。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和择之赋枯木 

张 栻 敬夫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①是枯槎②著藓花③。不 向明堂④支万祀⑤,玄冬⑥苦节未须夸。 

注释 

①元:原来。 

②枯槎:老树的枝杈。 

③藓花:苔藓开的花,或指苔藓如花。 

④明堂: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 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⑤万祀:万代。祀:世,代。

⑥玄冬:“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 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

张 栻 敬夫   

夜入精蓝①意自真,上方②一笑正清新。山僧 忽复随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 

注释

①精蓝:佛寺或僧舍。精,精舍;蓝,阿兰若,佛寺。 

②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

次朱张二先生韵 

蒋 信① 道林   

题品从人谩拟莲②,中天秀色谢佳妍③。角 巾④晚对苍烟里,不记莲翁爱乐篇⑤。 

注释

①蒋信(1483—1559):字卿实,号道林,人称正学先生。 明代中晚期著名心学家、教育家。常德人。嘉靖进士。 授户部主事,转兵部员外郎,后任四川佥事,升贵州提 学副使。初从王守仁游,后师事湛若水,两次随湛游南 岳。曾到石鼓书院讲学。其学重践履,不事虚谈。认为 “宇宙只是一气”,“凡言命、言道、言诚、言极、言仁, 皆指气而言”。著有《桃冈日录》。 

②题品从人谩拟莲:品评这座峰,按照他人的看法,顺势 将之比作莲花。题品:品评。谩:轻谩。此处作随意、 顺势解。拟:比拟。 

③佳妍:壮美,壮丽。

④角巾: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借指隐 士或布衣。

⑤莲翁爱乐篇:指周敦颐作《爱莲说》。

次东廓 

蒋 信 道林   

鞭鹤①同谁出薜萝,石泉云外和予歌②。太清 清处堪同住,不用青钱③买竹窝④。 

注释

①鞭鹤:犹言跨鹤、骑鹤。道教认为得道后能骑鹤飞升。 此处指超凡脱俗的风骨神采。

②和(hè)予歌:响应我的咏唱。和:回应他人的诗歌, 如和诗一首。

③青钱:古代货币,为铜、铅、锡合金所制。 ④竹窝:简陋的住处。

次石泉 

蒋 信 道林   

嘉会堂高围石林①,泉分卓锡下云森②。拈将 圣训③君同领,落尽灯花④夜几深。末径可怜空语 佛⑤,多年却恐未知心。如今独喜石泉子,肯为疏 狂和不禁⑥。 

注释

①围石林:指嘉会堂后高处石壁环绕。

②泉分卓锡下云森:泉水就像从锡杖击开的岩石中飞流直 下,注入森森云气之中。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 出所用。法师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挂单某处,称 “住锡”或“卓锡”。云森:云气森森。 

③圣训:圣人的教导,指儒家相传的训谕。 

④落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 一朵闪亮的小花。

 ⑤语佛:谈经论佛。 ⑥不禁:没有禁忌。

佛地前有古器因拟林上人种莲有作

陈大纶① 豹谷   

诸峰览下来,爱此方广好。青莲天雨花②,大 地云根③抱。繇旬④高四百,人间迹如扫⑤。移种 古佛地,堪为证果⑥笑。永结无心⑦盟,坐忘天 地老。 

注释

①陈大纶:舒城人,嘉靖年间任福州、韶州知府。 ②雨花:佛教故事说,佛祖说法,诸天降花,满空而下。 ③云根:深山云起之处。

④繇旬:梵文yojana的音译,是古印度计程单位。一繇旬 的长度,我国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等说。 

⑤如扫:好像被人扫过一样。比喻十分彻底,一点不剩。 

⑥证果:佛教语,指证入果位。即以正智契合真理,进入 佛、菩萨、声闻、缘觉等境界。 ⑦无心: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二贤次韵 

高 简 太鹤   

明月一轮担满肩,高秋此夕尽飞烟。穿林冉冉莲花下,独立祠前别有天。

方 广 

欧阳继 

□□   信宿留方广,秋容别市城。高风寒叶坠,新 月夜堂明。虫韵①偏依石,萤飞却近楹②。与僧谈 梦幻,真觉愧浮名。 

注释 

①虫韵:虫鸣的韵律。 

②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⑨初看若木悬:大风吹得树木弯斜,就像悬挂在崖壁上。 

⑩洪川:大河,此处指湘江。也可指山下的平野。 瑏瑡法筵:指讲经说法者的座席,引申为讲说佛法的集会。 瑏瑢桑下宁三宿:佛教语“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 也”,其意思是说:僧人不得在同一棵桑树下接连住宿 三个夜晚,免得时日既久而生留恋之情。此句反其意而 用之,喻挡不住衡山的魅力。 瑏瑣源: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瑏瑤武陵舷:武陵渔夫停在桃花源洞口的船。舷:船的左右 两侧,此处代指船。

二贤祠次韵 

周赞春   

下山复踵①踏前肩,势便乘高破雾烟。趋至莲 花峰顶坐,旋开遍地井中天。 

注释

①复踵:走在后面的人的脚跟。踵:脚后跟。

方 广 

杨 鹤 修龄   

千岩万壑窍玲珑,云气乘嘘①能混蒙②。若向 名山搜地脉③,六根④何处不灵通。山中归卧武陵 春⑤,倦鸟闲云自在身。静里闭门惟打睡⑥,起时 还作灌园人⑦。 

注释 

①嘘:慢慢地吐气,呵气。 

②混蒙:模糊、不分明貌。 

③地脉:风水学的用词。此处指山水胜景。 

④六根:又作六情。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 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 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⑤武陵春:语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 人捕鱼为业。”喻世外桃源一般的山居生活。 ⑥打睡:打瞌睡,睡觉。

⑦灌园人: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说的汉阴丈人“抱瓮 灌园”的故事,比喻安于简陋的淳朴生活。

宿凝然方丈 

杨 鹤 修龄   

今夕眠何处?众山作人语①。八月潮声枕上

三峡倒天池。丹鼎④银为冶,龙头雪作维⑤。从来 堪洗衲,即此濯缨宜⑥。

 注释

①李焘(1544—1625):字若林,号斗野,广东河源县人。 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云南巡抚。万历八年 (1580),李焘任衡州府知府。曾填修南岳庙后的接龙 桥,后人于岳庙左侧建李公祠纪念他。。 

②一泓:清水一片或一道。 

③宿海:大海。宿:大的。

④丹鼎:古代道士炼丹用的炉鼎。道教中以炼金丹求仙为 主的各道派通称丹鼎派,又称“金丹道教”,早期理论 著作《周易参同契》,被该派奉为万古丹经王。 

⑤龙头雪作维:耸立的峰顶就像用雪堆成。龙头:龙形顶 端,此处指大山之巅。维:保持。 ⑥即此濯缨宜:《孟子·离娄》中有《孺子歌》:“沧浪之 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次张孝廉无名方广同宿见赠之作

岳和声   

行尽七千里,山中才见君。岳开莲作寺,人 散咳为云①。剑喜雌雄合②,星占吴越③分。不缘 清夜坐,自性得闻闻④。 

注释

①咳为云:山中雾气浓重,好像咳嗽呼出的热气凝成的 烟云。

②剑喜雌雄合: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莫邪夫妇铸二剑, 雄号干将,雌号莫邪。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自藏雌剑。 雌剑时悲鸣,忆其雄。这就是有名的“雌雄剑”。 

③吴越:春秋吴国、越国的并称。因吴越两国时相攻伐, 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④自性得闻闻:佛教经典《楞严经》第六卷中有经文: “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性是指我们自己的真心、 内在的本性。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就是六根的根 性。要透过看到的东西,再用耳闻来得其本质。

岳仪部①过山斋夜谈 

张 博 无名   

世外逃喧地,林开识使君。言寻南岳胜,更 踏万山云。瀹茗②留趺坐③,高谈入夜分。何缘调 流水,得向静中闻! 

注释

①岳仪部:指岳和声。仪部: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亦 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 

偶来何见去何闻②,耳畔清泉眼畔云。山色有 情能恋客,竹门将别却怜君。瘦筇③又逐孤鸿远, 浪迹如还落叶纷。尘土无心留姓字,碧纱休护壁 间文。

 注释

①赵贞吉(1507—1576):号大洲,四川内江人。嘉靖十 四年(1535)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礼部尚书、文渊 阁大学士。

②偶来何见去何闻:语出《世说新语·简傲》:“钟士季精 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 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杨槌不辍。傍若无 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 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③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杆细,故称“瘦筇”。

再游方广 

陈惟顺① 南崖   

泉流百折涧,云拥万重山。虎吼风生地,乌 啼月满关。蕙兰吹岭气,杖屦失愁颜。天纵山人② 兴,葛巾③任往还。 

注释

①陈惟顺:字南崖,明代攸县人。官至光禄丞。尝随湛甘 泉至广南受学。著有《尚书问》、《南崖摘稿》。 

②山人:一般指隐士,常作古代学者士人的雅号。也可用 于自谦,意指山野之人。

 ③葛巾:以葛布制成的头巾。此处指戴头巾的人。

游方广 

尹 台 洞山   

衡岳峰阴万翠隈,幽林危刹①倚天台。水摇树 色烟中落,山作瑶莲②石上开。终夜星河朱宿③拱, 高秋云雾黑潭④来。欲辞簪绂⑤随猿鹤⑥,留语老 僧待客回。 

注释

①危刹:高耸的寺宇。此处指方广寺,其右后为天台峰。 刹是梵语“刹多罗”的简称,指佛寺。 

②瑶莲:瑶池的莲花。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③朱宿:指朱雀,又名朱鸟,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 宿的总称。宿:星座。 峦气亦沉。僧来穿鸟道①,香发出松林。坐听清泉 泻,何烦丝竹②音。 

注释

①鸟道:只有鸟才能飞越的路,比喻狭窄陡峻的山间 小道。

②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的总称,亦泛指音乐。

游方广 

郭都贤① 天门   

见所见而去②,问予何太忙。度云闻石语,吸 露带瓯香③。衲洗灵泉水,灰飞古道场。莲花从火 现,佛法应重光。 

注释

①郭都贤:字天门,湖南益阳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 士,崇祯十二年(1639)督学江西。明亡后落发为僧, 号顽石,又号些庵和尚。博学强记,工诗文,书法瘦 硬,善绘画,写松、兰、竹尤妙。 ②见所见而去:典出《世说新语·简傲》:钟会先前不认 识名士嵇康,便邀请当时一些才德出众人士一起去寻 访。碰上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见钟会一行前来,继续 挥动铁槌,过了好一会也不和钟会说一句话。钟会起身 要走,嵇康才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 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③瓯香:指寺中香炉里飘出的香气。瓯:器皿,指杯或 小盆。

洗衲池 

郭都贤 天门   

万壑千峰翠霭遮,上方旁拥碧莲花。尘夫不解无生法①,洗衲池边自吃茶②。 

注释

①无生法:佛教语。即无生法忍,或简称无生忍,是“无 生无灭法忍”的简略。意为领会“一切法不生不灭”之 理,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中道实相上不动不退。 ②自吃茶:出自唐代赵州(今属河北省赵县)从谂和尚 “吃茶去”的禅宗公案。《指月录》:有僧到赵州从谂禅 师处,僧曰:“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 “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 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 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方广

对月泻②滋珠蕊③,紫雾晴分④润玉林⑤。长向藤萝看虎 伏,忽乘风雨听龙吟。青莲玉井华峰⑥上,安得骖 鸾⑦一往寻? 

注释

①黄廷用(1499—1566):字汝行,号少村,晚年又号四 素居士,福建莆田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嘉 靖三十三年(1554)调任衡州通判。官至光禄寺卿、工 部右侍郎。有《少村漫稿》传世。 

②银涛夜泻:月华如流水从夜空倾泻而下。银涛:比喻月 光照耀。 

③珠蕊:珍珠般的花朵。 

④紫雾晴分:紫色的雾霭被阳光分散开来。 

⑤玉林:玉石之林。指参差不齐的石山。 

⑥华峰:指莲花峰。亦可解作华山。 

⑦骖鸾(cān luán):古代指仙人驾驭鸾鸟云游。骖:驾在 车前两侧的马。

宿方广题朱张二先生祠

曾朝节 

直斋   

复峰①危岳极攀缘,忽到灵山有洞天。一自西 方开白社②,遂令东土涌青莲。周罗③花瓣应为供, 清净天香总似禅。彻夜雨声眠不得,谁知幽响过 流泉。 注释 ①复峰:层峦叠嶂。 ②白社:白莲社的省称。 ③周罗:环绕排列。

偕从兄汝禹暨伍学父欧用卿周振南同游方广

邹德溥① 

泗山   

万山盘翠隐琳宫②,挈侣寻幽兴不穷。曲磴千 层枯木里,飞泉百道乱岩中。香台③漠漠生虚白④, 仙梵⑤微微入远空。欲问真如⑥无一字,觉来步步 是玄同⑦。 

注释

①邹德溥:字汝光,江西安福人,邹守益之孙。万历十一 年(1583)进士,入翰林任编修,因参与修《职方志》, 迁司经局洗马,辅导太子。所荐人才不少成为公卿名 臣,人称其有伯乐之才识。他撰写的《易会》收入《四 库全书》。王船山的父亲王朝聘曾从学于邹德溥。 ②琳宫: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此处指方广寺。 

③香台:烧香之台。佛殿的别称。

斜日疏林晓色青,鸟惊残梦坠寒声。桥头坐 看云归洞②,感动经营(动我平生)邱壑③情。 

注释

①石梁桥:在方广寺前涧水上。 ②洞:大山的幽深广阔处。 ③邱壑:深山与幽壑。多借指隐者所居。

方广奉和东廓 

张 术 秋泉   

万里无云渺太清①,凤箫②何处奏天声。游人 到此浑忘却,吸露餐霞③物外情④。 

注释 

①太清:天空。又指天道。 

②凤箫:即排箫。以竹为之,参差如凤翼,故名。 

③吸露餐霞:吸饮露水,餐食日霞。指超尘脱俗的仙家 生活。

④物外情:超出世俗生活之外的情愫。

疾风甚雨修祀南岳时乃大霁天映山青 因得复往莲花峰奉礼朱张二夫子

毛绍纶 鹤汀   

钟传方广莲花下,云壑行回径路长。千载高 贤游赏地,萧森草树又斜阳①。 

注释

①萧森草树又斜阳:喻世事沧桑。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方广寺谒晦庵南轩祠柬诸同志①

张居正 叔大   

两贤异乡域②,千里还相求。只为恋徒侣③, 能忘路阻修④。我行蹑遗迹,仰见祠屋幽。高山近 可仰,嘉会亦绸缪⑤。俯首念畴昔,戚戚怀殷忧⑥。

影自相沉。以我倚松意,知师洗衲心。声光融万 物,不独在长林①。 

注释 

①长林:幽深的树林。

方广路 

谭元春 友夏   

真幽难测识①,古路自多惊②。深绿摇灵魄, 空青盖众声③。山登如水泛④,地暗杂天明。曲直 度千劫⑤,高低分一泓⑥。鹿禽人共道,花草树同 生。如此十余里,难言有限情。窈冥常是夜⑦,奇 奥晓而晴。梵火⑧浓阴里,何僧不可清! 

注释 

①测识:推测知悉。 

②惊:出人意料。

③空青盖众声:青色的天空掩蔽了尘世的各种声音。 

④山登如水泛:在攀登的过程中,随着高度的增加,周围 的山峰随之下降,就像被漫涨的水逐渐淹没。 

⑤千劫:千难万险。劫:灾难,此处指山路的艰险。 

⑥一泓:清水一道或一片。此处指山间的一片清水或一道 泉流区分了地势高下。

⑦窈冥常是夜:阴暗的树林里常常如同黑夜。窈冥: 阴暗。 

⑧梵火:指佛寺的香火。

出方广 

谭元春 友夏   

溶溶水木澹①多思②,长叹声如良友离。素蝶 黄花春尽日,暗泉深树雨来时。将横石上过驯 鹿③,欲湿桥边立子规④。去住飘然吾夙昔⑤,白 云生满下山迟。 

注释

①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②多思:浓浓的思念。

③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唯一的种类。雌雄皆 有角,角的分枝繁复。

④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 夜鸣,声音凄切。

 ⑤夙昔:昔时,往日。

游方广寺 

茅瑞徵 五芝   

穷幽觅古寺,峰绕薜萝深。奇壑烟全锁,晴

④飕猬力狉(pī):灵巧的刺猬和壮实的豹猫。飕:形容箭 离弦的声音,此处表示行动迅捷。猬:刺猬。狉:本作 豾,即豹猫,别名山狸、野猫、狸子、狸猫、麻狸、铜 钱猫、石虎等,是体型较小的食肉类动物。 ⑤冬花雪紫,春果涧落:冬日的花儿在雪地上映出紫色, 春天的果子无人采摘掉落在山涧里。 ⑥无云晴荈(chuǎn),带泉香药:晴空下清爽的茶叶树, 泉水旁芳香的芍药花。荈:采摘时间较晚的茶,泛 指茶。

一石或传,千峰不宝①。自非寒河,白云腐 草②。前自二贤③,后有湛张④。大雅千古,不废 嗜菖⑤。纂序记第十一。 

注释

①一石或传,千峰不宝:一块普通的石头可能因为承载着 人文历史而被重视,而众多的山峰却因为没有故事而不 被关注。

②自非寒河,白云腐草:倘若没有谭元春等人的记载,有 的史实就会像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腐草一样,了无踪 迹。自非:倘若不是。寒河:谭元春(1586—1637), 字友夏,号寒河。腐草:腐败的野草。《逸周书·时训 解》:“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或以喻卑微。 ③二贤:指朱熹和张栻。 

④湛张:指湛甘泉和张居正。

⑤嗜菖:喜欢吃菖蒲根,喻指爱好没有价值的东西。嗜: 爱好,喜欢。《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 蒲葅,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或存其人①,或惜其群②。宁我抱罪,不俾坠 闻③。苦吟高唱,雅道今昔④。青山劳劳⑤,阅人 无极⑥。删诗第十二。 

注释

①存其人: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存:保留,留下。 

②惜其群:重视曾经在此游赏和居留的集体。 

③宁我抱罪,不俾坠闻:宁肯让我来承担责任,不能丢失 所见所闻。抱罪:对自己的错误心怀愧疚;负疚。 俾:使。

④雅道今昔:风雅的传统古今传承。雅道:指创作和欣赏 诗﹑书﹑画等风雅之事。 ⑤劳劳:辽阔,遥远。此处“劳”为“辽”之假借。 ⑥无极:无穷无尽。

与岳患难①,唯岳知余②。残梦③不忘,我报 灵墟④。始以宸章⑤,迄于韵藻⑥。天地闭塞,文 之归老⑦。作总序第十三。

①恒沙:即“恒河沙数”,喻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 计算。形容数量很多。恒河:南亚的大河。 ②簪绂: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 仕宦。

③简编:书籍,著作。此处指史册。 ④糟啜:即“哺糟啜醨(lí)”,指吃酒糟,喝薄酒,追求 一醉。亦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⑤追亡:追赶逃亡者。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弃楚归汉, 未被重用而逃,汉相萧何赏识韩才,亲自把韩信追回 来,并劝说刘邦委以重任,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 阴侯列传》。

⑥跂攻:从岔路口把韩信追回来的功劳。跂:通“歧”。 分叉。攻:通“功”。

⑦疏斯何若粺:糙米哪里比得上精粮。疏:糙米。斯: 这。何若:何如,哪里比得上。粺:精米。典出《诗· 大雅·召旻》:“彼疏斯粺,胡不自替?”比喻小人得志, 贤士得不到重视。

⑧梵宫:梵天的宫殿。此处指佛寺的钟鼓和诵经之声。

冒雨游方广中道喜晴

堵胤锡 仲缄   

危磴垂萝人径少,盘蹊①觅路鸟声呼。满头薄 雾通天气,一背②初晴负画图。万壑中开云树暗, 四山层簇雨连孤③。千年涧里潺潺水,流到人间听 有无④。 

注释

①盘蹊:盘旋曲折的小路。蹊:小路。

 ②一背:满背。

③雨连孤:蒙蒙细雨把孤立的山头都连接起来。 

④有无:指流水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并由此受到哲思 的启迪。有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近似于自然 和社会永恒的规律。

登方广 

周大启① 芝田   

曲曲层层侧径通,寺尖插出翠微②中。山情似 我擎拳拱③,我意穷山劈面逢④。花雨半天随涧 落⑤,衲云千缕到身空⑥。闲行多少添忙趣⑦,拣 得悬崖印脚踪⑧。 

注释

①周大启:明末官吏。曾任杭州知府、湖广学政。 

②翠微:青翠的山色。

山之悦目,唯人自遇。靓歆①岩石,聊寄晨 暮。至其蜿蜒,有归有奔②。寻支测奇③,游者之 门④。作形胜第四。 

注释

①靓歆:静雅欢喜。靓:通“静”,幽静。歆:欣喜。 

②有归有奔:山势有的像掉头返回,有的像奔跑开去。 

③寻支测奇:溯源探胜。支:山脉的分支。测:观察。 

④游者之门:作游人的向导。门:途径。

尊者坐石①,其下临池②。洲雪鸿踪③,师自 不知。寄慨后来,谁可欣对。松皴镬紫④,映此葱 薆⑤。志古迹第五。 

注释

①尊者坐石:惠海尊者坐过的石头。指补衲石。 

②池:指洗衲池。

③洲雪鸿踪:洲原雪地上的鸿雁爪印。意同“雪泥鸿爪”。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④松皴(cūn)镬(huò)紫:树皮干裂的老松和变为紫色 的大锅。皴:表皮干裂。镬:古代的大锅。 ⑤映此葱薆(ài):衬托着漫山青翠的草木。薆:草木 茂盛。

奇人孤坐,有万夫想①。奇山僻居,百峰精 往②。我观此峰,雅称为莲。南北东西,茎叶田 田③。作附丽④第六。 

注释

①有万夫想:有统率千军万马的志向。 

②百峰精往:群峰归赴向往。精:精神,灵魂。往:向, 朝着。

③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 “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④附丽:附着,依附。

在宋中叶,天步已艰①。孰俾哲人,于此投 闲②。扪萝对歌,不改其度③。后来余子,谁实能 悟④!作名游第七。 

注释

①在宋中叶,天步已艰:北宋中叶以后,朝政日益萎靡, 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最后导致王朝的灭亡。 

②孰俾哲人,于此投闲:是谁让才智卓越的人在这里清闲 无为呢?孰:谁。俾:使。哲人:指朱熹、张栻等。投 闲:置身于清闲境地。

③扪萝对歌,不改其度:既吟诗作赋,纵情山水,又掌握 限度,避免玩物丧志。朱熹在《南岳游山后记》中说:

②郡:指衡阳市。衡阳历史上曾设郡,明代为衡州府。 

③邑:旧指县。此处指衡山县,含今之衡山县、衡东县和 南岳区。

④上湘:湘乡县。含今湘乡市、双峰县、娄底市娄星区全 境及涟源市一部分。

⑤中湘:湘潭县。含今湘潭县、株洲县、韶山市。 ⑥地从岳而去者:从岳市(今南岳镇)前往莲花峰的。 ⑦从函口发者:从函口出发前往莲花峰的。函口:在今衡 阳县嵝岣乡神皇村,现称环口,是古时衡州府前往南岳 后山路上的中点。 ⑧萦:回旋环绕。此处指沿着。 ⑨一宿河:即易俗河,今涓水。

⑩二道稍夷:从函口来和从涓水来两条路比较平坦。夷: 平坦。

瑏瑡顾游者从峻级者多略二道:但是游人多数走陡峭的路, 而不走两条比较平坦的路(因为多数人是先到南岳庙再 到方广寺)。顾:但是。 瑏瑢坟聚:隆起会合。

瑏瑣显于乾道:朱熹、张栻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同游方 广之后,莲花峰名声大振。 瑏瑤湮隔:埋没和与外界隔绝。 瑏瑥正、嘉间:明朝正德、嘉靖年间。 瑏瑦搜微洗邈:寻找细小而遥远的历史遗迹。 瑏瑧令徽:美好的。 瑏瑨洎(jì):及,到。

瑏瑩则兹山之明灭升降系于一日:莲花峰的显隐和盛衰决定 于此时。指此次修志的重要性。 夫峰裔①于岳,其有志也,与岳存亡。乃旧长 兹山者②,吏率俗③。又正、嘉间侈尚④排比,不 得记叙遗法⑤。如海南邓公⑥修全志,属者非人, 以故不驯雅⑦。而安成、宛陵别编翰墨⑧,亦殉时 流⑨,又简略不及林泉之胜。烈庙⑩初,峰志毁。 壬午瑏瑡十二月,郡谯楼瑏瑢火,全志又毁。议者乃归 之序志之咎瑏瑣,不以流散漶漫瑏瑤为惜。则后起者之 不可仍袭苟简瑏瑥以增陋,而不知所休戒瑏瑦,其亦明 矣。癸未瑏瑧十月,予自郡西八十里逢寇钩索瑏瑨,草 莽枝瑏瑩,奔命于峰之下。趾泥头雾瑐瑠,啮菜烧叶, 而心翕然瑐瑡喜之。甲申瑐瑢春,出自峰下,心不能忘, 无岁弗至。碣石流濑瑐瑣,得尽拾其古茜瑐瑤幽翠之迹。 自期瑐瑥兹山与往贤之流揽瑐瑦者,几有遇焉瑐瑧,而不 我去瑐瑨。乃穷山址,溯名寓瑐瑩,省裸焫瑑瑠,简物 类瑑瑡,采遗音瑑瑢,推衲宿瑑瑣,上断南宋,下止于今, 且嘉山僧之不以离乱而废好事瑑瑤,编栉次序,作志 十二卷,为言二万二千七百六十有奇瑑瑥,庶俾瑑瑦将 82瑐瑤茜:茜草,多年生草本。茎方形,有逆刺。叶四枚,轮 生,长卵形或长心脏形,有叶柄。花小,淡黄白色。果 实球形,熟果黑色,可食。根可制染料和入药。 瑐瑥自期:自认为。 瑐瑦流揽:亦作“流览”,周流观览。 瑐瑧几有遇焉:有几个人能与这里的山水美景产生知遇之 感呢?

瑐瑨不我去:即“不去我”,意为莲花峰与我不离不弃。去: 抛弃,舍弃。 瑐瑩名寓:居住和寄居此地的知名人士。 瑑瑠祼焫(ɡuàn ruò):古代祭祀礼仪“祼鬯(chànɡ)焫萧” 的简称。祼:酌酒灌地以祭。鬯:古代祭祀用的酒,用 郁金草酿黑黍而成。焫萧:焚烧艾蒿。 瑑瑡物类:物的同类,同类。

瑑瑢遗音:不绝之余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此处指 名人贤士在莲花峰下留下的诗文和事迹。 瑑瑣衲宿:老僧。

瑑瑤山僧之不以离乱而废好事:指方广寺的和尚在乱世中保 留了先贤的诗文。

瑑瑥为言二万二千七百六十有奇:共计二万二千七百六十多 字。奇:零头数。

瑑瑦庶俾将来增美有级:希望能为后来者进一步完善打下基 础。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俾:使。级:量 词,用于台阶、楼梯。 瑑瑧简撰:择要编辑。

瑑瑨渺意缮之:尽微薄的心力来编辑整理。缮:编录文籍。 瑑瑩属:侪辈。指同一类人。

瑒瑠残节:残缺的篇章。节:由整体分成的部分,这里指文 章的片段或章节。 瑒瑡徇:炫耀,夸示。 瑒瑢艾(yì):通“刈”。刈割,斩除。 瑒瑣其不遑已:不屑一顾。遑:闲暇。 瑒瑤蔑:目受伤而不明。

瑒瑥如山斯埤(pí):就像山的逐渐增高。斯:这,这个。 埤:增加。

瑒瑦功或寻尺:成效也许不那么显著。古代八尺为寻。 瑒瑧何辞:如何评价。辞:同“词”,言辞,话语。

神祖烝孝①,寿母锡经②。匪梵斯呗③,春晓 雷霆。我钦王言④,火不敢坏⑤。配禹九鼎⑥,辑 南荒怪⑦。恭述敕谕第一。 注释

①神祖烝孝:皇上怀着拳拳孝心。神祖:神话传说中最早 出现的神,或指创世神。此处指明神宗朱翊钧(1563— 1620)。烝:美,美好。

②寿母锡经:慈圣皇太后赏赐佛经。锡:赏赐。寿母:长 寿的母亲,此处指神宗的生母慈圣皇太后。

92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一区等于一斗六 升。但是从本联的意思来看,“凿破寻山路”的“劈空” 之石,不是小石,而是巨石。卷,当通“全”。 ④竹户:竹编的门。 ⑤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处指作者。 ⑥毒舌:不吉利的话语。 ⑦杀运:厄运。“杀”同“煞”,迷信的人指凶神。 ⑧英雄箸:出自《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 雄的故事。 ⑨买山:喻贤士归隐。 ⑩山鬼:山神。 瑏瑡水火:水深火热,喻灾难、艰险。 瑏瑢定力:佛家有“戒、定、慧”三学。而三学中,“定” 又为佛法之中枢,广义的定不单指禅定,定学的修持意 在培养人之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 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坦荡无私,不被假象所迷 惑,不为名利而动心。

瑏瑣天步:天之行步。指时运、国运、天体星象的运转等。 瑏瑤蘧(qú)然:惊喜,惊觉。

方广山房赋赠周芝田先生

刘明遇 浣松   

湘岳绝顶祝融峰,七十二峰最巃嵸①。溪岩洞 瀑溅空翠,春山春涧百花浓。我访名山周四大②, 西极少华东泰岱。楚岳山灵新交游,收拾云霞满 衿带。中有紫光浮嶙峋③,万谷桃李放深春。步云 趋雾叩金英④,是乃东壁图书林⑤,南和丹缯之真 人⑥。有人驻杖在方广,崖深烟雾生蓬幌⑦。平 章⑧梅柳⑨增颜色,鸟戛瑏瑠笙簧瑏瑡众山响。山僧采蕨 供伊蒲瑏瑢,春茗压醐百宝望瑏瑣。气吐精灵蛇龙窟, 宅喷鲛珠瑏瑤口口口。明眼选佛瑏瑥方广殿,佛子瑏瑦短 长丝丝见。洞庭千里奔归湖,百川万壑开生面。 千中抡瑏瑧得补天手瑏瑨,撑扶日月还霄汉。掀翻劫 运瑏瑩如反掌,长夜漫漫明星烂。 注释

①巃嵸(lónɡzōnɡ):山势高峻貌。 ②四大: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构成物质 的基本元素。又名四界、四大种。此处应指五岳中的其 他四岳。 ③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④金英:金属之精华。此处指用精致书匣装放的佛教 典籍。

⑤东壁图书林:寺院藏书处。唐代名臣张说曾作《恩制赐 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东壁图书府,西园 翰墨林。”东壁:星名,二十八宿有壁宿,主管文章。

注释

①与岳患难:居留南岳莲花峰下的日子,是王夫之为实现 报效国家的抱负而遭遇忧患和灾难的时期。 ②唯岳知余:只有南岳明白我的内心。 ③残梦:复兴明室江山之梦。

④灵墟:神圣的国土。

⑤宸章:皇帝所作的诗文。此处指明神宗的谕敕。 ⑥韵藻:有韵律的词语。此处指诗篇。 ⑦天地闭塞,文之归老:在这个艰难的时世里,以文史词 章来寄托怀抱,以至终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