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繁花》讲的是男女感情。 有人说,《繁花》讲的是人生。 还有人说,《繁花》教你怎么炒股。 都对。 《繁花》的底线就是致富,一场时代浪潮下致富的人生。 所以,看懂《繁花》,除了每个人都是过客,对于赚钱,也有很深的经。 ![]() #1 做什么生意赚钱? 对于生意圈一脸懵的阿宝,这是爷叔给他上的第一课。 政策和形势永远是最重要的考虑。 爷叔在这上面吃过亏,所以这是生意的方向。 市场永远不缺赚钱的机会,但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赚。 ![]() 最近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做外购的人,5年挣了480万,触了红线,进去5年,罚了600万。 这种赚钱的代价你要不要? 回到剧中,宝总最后不也剩下几百万了吗? 曾经送汪小姐2000万的凯迪拉克,住上海最高级的饭店,黄河路第一红人,结果呢? 7年的打拼,不说回到解放前,起码跟曾经的宝总没法比。 爷叔说,有些钱赚了是要吃官司的,A先生丧命,强总和李李坐牢,他们的下场从入局第一天就注定。 紧跟形势,但必须符合政策。 汪小姐为什么第一单能赚钱? 她对师傅的笃定,她师傅对政策的笃定。 如果不是外汇利率变化,汪小姐那一波操作能赚钱吗? 肯定不行。 她们是离政策最近的人,爷叔是老神仙,宝总有胆量,但都比不过上面的一个政策。 包括股票市场的整顿,也是如此。 你身边有没有做生意的人,总喜欢看新闻?道理就在这。 ![]() #2 如何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个人的发家致富,第一桶金很关键。 《繁花》告诉你,它不应该是借,也不应该是贷,而是想办法挣出来。 虽然爷叔指示阿宝借钱炒股,但那都是投机,目的是借人家的鸡生自己的蛋。 而这个鸡一定还是身边最熟悉,关系最好的人。 创业的路风险很多,如果一开始就让资产是负数,压力很大。 炒股,是爷叔给阿宝的最好路子,前后也就一个月。 尽管第一次输了,但拥有输的心态才是创业的关键。 像我刚开始创业,全是借的,后来又贷,这种路子放在这里,全是错的。 还有的人,辛苦打工几年,好不容易攒了几十万,然后一腔热血想当老板,结果,风风火火几个月,瓢干碗净。 这样的思维都不是致富的正确路径。 太多人对创业又爱又恨,又怕又想,几乎都落在这个卡点。 爷叔为什么不让阿宝用借陶陶的钱来做外贸? 除了不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贸这种生意,不是今天做,明天就能赚钱。 对于爷叔很看重的“时间改变一切”,这种代价太大了。 第一桶金除了时间线不要太长,还是你兜底的能力,大不了输了,不至于伤筋动骨。 ![]() #3 如何持续赚钱? 一部《繁花》,剧中的每个人物,谁才是赢家? 显然,宝总,李李他们都不是。 汪小姐是吗? 她公司刚刚开始,来日方长,不作判断。 最好的赢家,看起来都不像,但恰恰是。 他们就是范总和黄河路上小卖部的老板。 不起眼的两个人,活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范总的工厂,在汪小姐和宝总的支持下,入驻南京路,让他那几年赚得盆满钵满。 像他这样的人,在繁华的黄河路,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生意和家庭都会打水漂。 因为,李李派魏总来就是搅局的。 为了拉生意,那些老板娘可是左一个亲右一个抱的。 但嘻哈之下的范总心里始终有杆称。 ![]() 做生意讲究为人,宝总和汪小姐是他肯定的人品。 外面的女人再好,家里的老太婆地位坚决不能动。 就凭这两点,他不会翻大跟头。 而且,他用赚的钱在深圳早早买了一块地,这种聪明,才是赚钱的上策。 他有无数个条件接触股市,但他从来没入手,这样的生意人,怎么可能不赚钱? 再看那个小老板。 他把小卖部开在黄河路上,每天车来人往,每个人他都看得很清楚。 跟至真园、金美林那样的大饭店比起来,他的那一间太不起眼。 然而,所有人都愿意停留。 因为有用,有趣,有料。 ![]() 李李盘下至真园也是因为他的消息。 汪小姐会到他的里间坐一坐,喝瓶汽水。 这些身家上千万的大老板,经常找他要消息。 他这小地方,可是一个大舞台。 平时卖烟赚点小钱,但好处费能拿不少。 身边都是纸醉金迷,他却一直保持人间清醒。 电视剧这样安排,其实挺有深意。 你下台来他登场,繁华终有谢幕时。 每个人都是过客,他,作为看客,一切尽收眼底。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过着平凡的日子,他才是幸福感最高的普通人。 一部繁华的人生,一本让你百看不厌的致富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