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风又飞彩云南之二:建水古城

 zzz_0401 2024-01-15 发布于北京

从昆明火车站可以坐各种火车,有G打头的高铁;有D打头的动车;当然也有Z打头的直快和K打头的普快。这些火车我在北京都坐过,可以到达山南海北,去看大好河山。昆明火车站有一种C打头的车没有坐过,知向何方?我就查了查看看它是什么路数,原来这个叫做城际动车。我从这些城际动车里挑了一趟向南开行的坐了上去,为什么向南?我觉着冬季向南越走越暖和。这是一趟绿皮车,不是老式的深绿皮,而是新式的嫩绿皮。

这个嫩绿在Ral色标里叫做“Yellow Green(黄绿色)”,过去那个深绿叫做“Moss Green(苔藓绿)”,还挺形象哈?

这趟车南去二百多公里的远方有一站叫“建水”,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便决定在建水下车,去看看彼处可有诗读。

上一集曾说,五代南诏王阁罗凤修建了昆明圆通寺的前身补陀罗寺,那是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到了唐宪宗李纯的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九代南诏王劝龙晟(念劝龙胜)在昆明之南筑了一座城,取名惠历。惠历是彝族语言,译成汉语叫做“建水”。彝族据考来自古代西羌人,西羌人是黄帝后裔,所以彝族绝对是炎黄子孙。

公元1368年,爱吃珍珠白玉翡翠汤的朱元璋在应天府戴上了皇冠,定国号大明,开元年洪武。洪武元年,征虏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常遇春率二十五万明军北伐,将元末帝孛儿只斤·铁锅撵出大都,逃往漠北,被朱元璋谑称元顺帝。自此,朱元璋不仅收复长城以南,而且收回了割让出去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拜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和副将蓝玉、沐英率三十万明军,开始攻击长城以南最后一股元匪帮,就是云南梁王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这梁王那个蒙古名字太难记,所以我管他叫做“孛儿只斤·呜儿哇啦”。咱们老话里说“成者王侯败者寇”,所以新朝把前朝都称作“匪帮”。朱元璋本想和平解放云南,派员去昆明谈判,梁王呜儿哇啦顽固不化,还斩杀来使。朱元璋怒派明军攻击,云南解放预演了五百多年之后的天津解放模式。这么一说,五百多年后的云南王卢汉定是学习了明初历史,不仅避免了天津模式,而且比傅作义更进一步,走上了起义之路。

明军解决云南问题之后,傅友德率大军班师回朝,沐英率十万军留守镇边。洪武十九年,沐英开始在云南开荒屯田,做长久计。明军从此在云南屯田镇边,史称屯边。沐英在云南屯边,把军属也都接到云南。朱元璋还从内陆往云南大量移民,工农兵学商各类人才移居云南,叫做“实边”,就是充实边疆。朱元璋更把不想要的官员找个辙给办了,杀头的不算,连坐的就全家充军云南。这一拨移民有上百万内陆汉人去了云南,也把汉文化带入云南,明宣德年间昆明金马碧鸡坊就是这样典型的中原建筑式样。其实金马是昆明东郊一座山,碧鸡是昆明西郊另一座山,就像在山西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

沐英在云南新建了好多卫所,还把一些老城加固成堡垒。建水城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固了城墙,在土城外砌了砖,重建了东西南北城门,这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事。明末张献忠失败后,余将李定国归顺南明,率残军进入云南。南明昭宗朱由榔的永历四年(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李定国平定土司叛乱时攻打建水,四座城楼毁了仨,仅余东门。清康熙年间知府程应熊曾重修建水城垣(念成员),后又在历次战乱中损毁。现在,建水古城只有那座明洪武二十二年的东门奇迹般保存下来,其余三座均灭失,城墙还剩一百米。

建水古城东门是建水人民的骄傲,因其比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早建三十年,而且规模不小,便被称作“小天安门”。

天安门的城台有一百二十米宽,建水东门只有七十多米,虽是小了一号,看上去还是挺威武的。城台下面有五尺高两层青石台基,中间拱券门地面和城内街面平齐,可以看见城内陆面是高于城外的。城台墙面抹灰刷红,这应该是后改的,明清时期就是露青砖的。上面的城楼有三层高,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一、二层有一圈檐廊。每层四角都有一根撑檐柱,这应该是新中国大修时新增的。城楼上面是灰瓦斗拱抬梁三重檐歇山顶,鳌鱼鸱吻。

城台额石上写着“迎晖门”,明英宗天顺年间的临安知府王佐所题。城楼三层斗方额匾写着“雄镇东南”,落款上没有人名,据信乃清乾隆年间建水的临安府师爷涂晫(念图拙)所书,背后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这块“雄镇东南”匾号称云南四大榜书之首。上集在昆明圆通寺曾见四大榜书之一的“佛谷云深”,挂在八角楼檐下,原匾是清康熙年间云南按察使许弘勋为通海秀山涌金寺所题。建水东门城楼二层檐下挂斗方“朝阳楼”,乾隆年间临安知府王文治所书。

城楼像天安门一样对公众开放,如果你有富裕钱,可以购票登攀。且让我上去窥窥。

和全国各地其它城门不一样的地方,建水的这座东门是没有马道的,就是那个礓磋坡道。这个很不寻常,难道这诺大的城门没有防御功能吗?抑或将军、兵丁、骡马辎重都须悲苦蹬梯?那檐廊下吊着一口铜钟,号称“元和大钟”,这口钟铸于2006年,为纪念建水有城一千二百年。

走到侧面瞧瞧。

这里檐下又有一口大铜钟,这是叫做“洪武大钟”,那便是说它铸于明洪武年间呗,就说是沐英再筑建水城的洪武二十二年吧。如此看来,建水古时是在此城楼撞钟击鼓报告时辰,城中不设钟鼓楼呀。

看看前檐廊下。

明间、次间开六抹格扇门,梢间槛墙槛窗。明间廊柱下还摆着一对小石狮,不知是从哪儿淘来的宝。中国古建是木柱梁枋框架结构,是世界建筑史上最早的弹性框架结构,非常稳定坚固。既然建水东门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那它就有四行六列柱子,就是二十四根通天柱。一层和二层各有二十根外廊柱。檐下都是单翘单昂三踩斗栱,因为城楼巨大,这些斗栱个头也都非常大,明代早期才有这么大的斗栱。楼内一层是建水紫陶营业所,我却爬上楼看看。

楼上展示的是建水老照片。三层屋顶梁枋上留有新中国历次修缮的时间戳。看看格扇窗。

居然是三交六椀菱花,这是明清皇家建筑规格呀!再回头一想刚看到的红墙红柱、格扇门贴金装饰,这些超规格装饰肯定都是这些年新改的。从格扇窗向外窥视。

楼下的看门大爷说晚上有灯可看,小辉煌,莫错过。日西下时,我便又回到东门。

日晚人无愁,夕阳上东楼。滇南旧城垣,暖霞飞云头。
初有沐军骋,驱虏彩云南。今再现天蓝,又见旧景还。

这是东门内侧,三层檐下也有匾。我过去曾说建筑正面脑门处的匾叫“额匾”,背面后脑勺处的匾就叫做“枕匾”。建水东门城楼的枕匾也是四块斗方,写着“飞霞流云”。这是唐代张旭原书,清嘉庆年间曲靖知府宋湘临摹。李白醉诗、张旭狂草和裴旻剑舞称作“唐代三绝”。

看看建水古城的飞霞流云。

一抹红霞飞,千尺流云追。晚风轻轻吹,更有灯烛晖。

建水城有四座门,城内即有连接四门的十字大街。十字大街交叉处,并无钟鼓楼,坐北朝南却有一座好看的牌楼。

这座牌楼太华丽了,华丽得不像话,更像画。明式徽派木牌楼,伪四柱三楼,斗拱抬梁,灰瓦单檐歇山顶。次间枋柱间是镂空木刻飞龙雀替,明间枋柱间却是镂空木刻双龙戏珠门罩。枋梁上都是旋子和玺彩绘,到处都是贴金双龙和双凤图案。双龙戏珠很常见,象征吉祥喜庆。双凤并不常见,它也是象征吉祥如意。二龙双凤也可以代表四位高人。明嘉靖年间,世宗嘉靖帝因是旁支继大统登皇位,便要为其父母正名,闹出“大礼议”事件。此时翰林院有一著名学者杨慎反对嘉靖帝为父母正名,被朱厚璁让人拿大棍扁了两次,然后充军云南,当了移民。杨慎曾赞贤人曰:蔡邕、崔实号双凤,崔晏、许劭号二龙。这四人是东汉末年文化界大咖。

这牌楼屋顶上都是筒瓦,建水民房屋顶都是用筒瓦,而非板瓦,这在徽派民居建筑中并不多见。牌楼明间檐下是单翘四昂十一踩斗栱,也是规格非常高。

明间额枋上写着“两迤锁钥”。清雍正年间,云南昆明以东设迤东道,昆明以南设迤南道,建水的临安府属于迤南道管辖。两迤锁钥说的是建水乃迤东迤南之间的交通要道。此匾无有落款,估计是近年所做。这座牌楼还须要站到侧面去看一下。

你看,它的次间是叉着脚的,这个叫做蝶式牌楼。这种蝶式牌楼非常罕见,山西平遥古城也有这么一座蝶式牌楼。传统的木牌楼前后有支撑的木杆,叫做戗杆,那是为了牌楼的稳固。这种蝶式牌楼不需要戗杆支撑,它自己就站得很稳。那些白石浮雕抱柱石仅为装饰,没有实际作用,所以有的柱子只有半边有抱柱石。这座牌楼就叫做两迤锁钥牌楼,它的位置是在十字大街路口的北口。看它的规模和大街的尺寸,这肯定是近些年新造的。那最早的时候这里是不是本就有牌楼?而且路口的四个方向是不是都有牌楼?就是所谓的“四牌楼”。古时候城里重要的十字路口往往会有四座牌楼,北京过去就有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现在虽然已经没有牌楼了,可“东四”、“西四”的地名还在。我上次去大同时,见它古城里还有四牌楼。

古代城镇无论规模大小,其实街道都不宽。建水古城为了开发旅游,改造了两条大街,一条是北门进来的北大街,改造后叫做北正街。另一条是连接东门的东大街,改造后叫做临安路。

北大街改造得不成功,可能是先期试点。它是向两边扩展,大街是宽敞了,可是两边的古建都破坏了。东大街是向一侧扩展,另一边就留下不少老宅。看看新盖的临街店铺。

翻建的老屋,楼上还保留了老样。

这是按老样翻建后的新店。

仍然是老式的木框架结构,山墙填砖,面墙还用木槛墙。建水这里四季温暖,木屋也不至于很冷。因为内陆移民屯边带来了那边的文化,建水的新老建筑都还可见徽派风格,那木槛墙上都有各种字画。虽然没有白墙,黛瓦可都还在,特别是徽派精致的砖雕木刻。建筑布局也还是保留了徽派风格,看看院内的天井圈楼。

看看临安路上保留的老宅,老宅开新店。

这户老宅人家是一个大家族,儿子们分家就把老宅分成了几户。踏着墁地青砖,钻过老木门框,走进其中一户看看。

天井里摆点花草,上次在徽州宏村和西递都见过这种风格的庭院花池。

老宅的堂屋,做了新店的大堂。

老宅的厢房,做了新店的包间。

看看青砖槛墙上的砖雕。

出来重上正路,见一花样小院。

进去一看,是一个客栈,能容二、三十人醉卧。

老屋里请来托尼老师,为建水人民重修美发。你看他家门扇裙板,多么精致的木刻浮雕?

看看西大街上的新店仿旧门扇,

建水出陶器,紫陶、黑陶都有,并不稀奇。但是下面这个陶器可不多见。

这陶器表面有金属光泽和质感,非常特别。我上前请教店里的女陶师,她说这里的陶土富铁,经过特殊烧结后,就可以出现金属光泽和质感。

建水古城也是街巷制布局,井字街道。除了十字大街是主街,还有几条大街,下面这座牌楼后即是其中一条。

这座牌楼是传统样式了,不似前面的两迤锁钥牌楼那般出怪样。四柱三楼,斗拱抬梁灰瓦单檐歇山顶。石刻云龙雀替,石雕蹲狮抱柱。前面两迤锁钥牌楼上是贴金龙凤和玺彩绘,这里横枋上却是苏式彩绘,画着建水山水。额枋上写着“翰林”,那就是说这条街上出过翰林呗。明清时期,朝中设立的有翰林院,里面坐有不止一位翰林。翰林们是皇上的文学侍从,从事文案编撰之类的活计,其实就是替皇上起草文书,或者编修国史,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秘书处。学问大的翰林可以为皇上讲书,明清时期皇上在皇宫文华殿办经筵。翰林院大学士在经筵上讲书,皇上招集内阁听书,这有点像现在的政治局集体学习。讲书完毕后,皇上诏令御膳房做一桌饭食,摆在左顺门给大学士享用,左顺门清代改称协和门。皇上的经筵就是在文华殿讲经,协和门吃筵,这个经是儒家经典,不是佛经。

明清进士可直接授官去做,通常是小官,七品县令之流。品学兼优的进士先放在翰林院做翰林,考察合格后,可以放外任做四品知府。知府做得好,还可调回朝中做各部二品侍郎,就是副部长。类似于皇上选秀女,明清干部都是从进士中选拔,能进翰林院的进士都是优等考生。明清时期建水临安府管内学风甚浓,颇有几座书院。学子们常在科考中榜,据说多时能占云南中榜者一半,便有“临半榜”之称,更带建水获“滇南邹鲁”美名。建水现在还留有一座学政考棚,是明初洪武二十二年重建建水城时所立,科举第一级的院试考场。南京的江南贡院是乡试和会试考场,进阶之后才能参加最后的殿试,努力当上“进士出身”。

建水古城北大街两边好几个路口都新建了这么一座牌楼,那都是过去的街口。

看看翰林街上这户老宅。

门框上有“大夫第”门匾,匾是后做的,说明当年这里住过大夫。这应该不是私人诊所的大夫,而是考中进士出外做官的乡亲,官至大夫,退休后回乡住在这座宅子中传宗。明清文官五品以上都有一个“大夫”的名号,什么奉政大夫、朝议大夫之类的,正一品叫光禄大夫。这些大夫都是虚职,实职要看他坐在哪座堂里办公。看那门上张贴的手抄报,这户民国年间出过一位胡应圜,抗战时在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为国捐躯。门上居然还贴了一张国民政府颁发的荣哀状,看不清楚多少号。这是当年为抗战烈士颁发的烈士证,1号荣哀状发给了张自忠。

这条翰林街旧时叫做沙泥塘。建水县开始开发旅游时,要把这条街古建拆除,重新盖起仿古建筑。街民不肯拆祖宅,纷纷充当钉子户,最后拆旧运动不了了之,仅改街名“翰林”。若干老宅保存了下来,这大夫第是其中之一。

明清时期,建水很出过几位进士,都曾做过翰林,是不是住这条翰林街?没人考证。我估计建水就是拉大旗作虎皮,拿“翰林”二字做本街的幌子,以显本县人杰地灵。据记载,建水曾有一位陈世烈是清乾隆朝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还有一位会写诗的傅为詝(念副为主)是雍正朝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建水藉最悲惨的翰林是明代的曾瑄,明代史籍中有“瑄早朝丹墀遗溺,法司论当赎杖还职,上特命吏部降之”。你看看,这曾瑄上朝时居然在皇上堂前尿裤子。宝座上的英宗皇上当堂打了他一顿板子,然后降级到一个县衙做主簿。这曾瑄因为一泡尿丢了翰林,真是给建水人丢脸。

说到遗溺,古城里一定是要有井的,否则建水人哪儿来的溺可遗?建水的井很神奇,它的井膛很大,井口盖上石板,然后安装好几个井眼。小巷里的井只有少数几个井眼,下面这是三眼井。

你见井台旁边那座小房了吧?那是井神庙,里面神龛上有本井的井神牌位。井神像灶神一样,是民间五祀之一。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四上天言好事,家家户户送灶神。井神是大年三十去龙宫向东海龙王言好事,民间要封井,不能打水,初一、初二供井神两天。各地祭的井神不一样,最有名的是柳毅,就是那位秀才,曾从洞庭湖畔橘井去洞庭龙宫为小龙女传书。不知道建水这里祭的井神是谁?

大街上的井有更多的井眼,看看下面这个,十三眼井。

那些井眼石上虽有很多沟槽,它们不一定是打水的绳子常年上下磨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建水县文物局伪造的。

对了,说这建水古城是街巷制井字街道,也看了其中的十字大街和翰林街。再看看小巷吧。

小巷里的老宅还是粉墙黛瓦,留有更多徽派风格的痕迹,也从一方面说明了这里居民祖上来自何方。

虽然这些移民来自内陆江南徽地,可是在建水这里并没有延续臭鳜鱼之风,却是再生出了另一派建水特色餐饮。云南的过桥米线就是起源于建水所在的蒙自地区,现在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就在蒙自。著名的汽锅鸡更是直接起源于建水,建水的那些紫陶店里都有大小紫陶汽锅出卖。

吃正宗汽锅鸡一定要用建水紫陶锅,不能用宜兴紫陶锅。建水古城里所有饭馆都必须供应汽锅鸡和过桥米线,汽锅鸡并不是随时都有,因为那是当地土鸡,每天进货数量有限,卖完为止。汽锅鸡制作方法简单,大小店、男女厨都可以做,区分不出厨子是高手还是臭手。所以,你可以挑一家便宜的店吃,一个小份就够两个人享用。我在北京也曾吃汽锅鸡,在建水一家小店蹲地上又吃了一次,还是建水的乡土味更浓,原汁原味真是好吃。北京的汽锅鸡都是用的速生鸡,豢养不到三十天就纷纷出笼。这样的鸡根本还没长出鸡味儿,当然不香·。

到中午饭点,街边的店铺员工们纷纷出店进餐,我见她们端出来坐街边小桌旁吃的多有米线。

正宗的过桥米线一定要是鸡汤,而且上面要有一层油,这个是关键!至于配的那些菜呀肉呀什么的,都是过眼烟云,荤素均可,丰俭由人。现在的过桥米线全都完犊子了,汤上的那层油肯定没有了,别说在北京,在云南都没有,估计是怕客人吃了得高血脂回来索赔。那碗汤是不是鸡汤也没人知道。我以前曾说北京馄饨侯的鸡汤锅里每天只有一只鸡,还不知道是不是当日新招聘上岗的。云南的过桥米线店里也是这样,锅里那只鸡可能坐在里面已经有一个月了。所以现在的过桥米线要吃辣汤,放了辣椒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说那是鸡汤了。我在建水从大至小各店里都没有嗅到过桥米线的鸡汤味,所以我根本没吃建水的过桥米线。我见店里那些吃米线的客官也是个个没精打采,根本不似吃汽锅鸡的男女那般眉飞色舞。总之,传统的过桥米线已经绝迹了,连发源地都没有了,呜呼哀哉。

在建水一家上了排行榜的餐厅吃饭,还曾喝过一种建水特有的茶。老板娘端上来的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喝起来却和所有茶都不一样。出于好奇,便请教此茶来由。老板娘说这是建水特有的山茶,野生的,有清凉解暑的功效。吃罢饭出来,路过一家茶叶店,突发奇想要不要带一些回去?上前打听有货否?价几何?茶叶店老板说那不是茶,它并不是从茶树上采来的,那就是一种野生树叶。老板说不出这个树的名字,他只是说这种树叶做成的茶性巨凉,非同小可。本地人也不是人人敢喝,非得尝过没有生理反应的人才敢喝。说这种茶最好夏天喝,而且要就着大补的饭菜才好。据他说,建水城里的茶叶店都不卖这种茶。即使乡下的茶农,也是藏在柜台下,天黑后才拿出来卖。

此城既称建水,那一定要有水才对。它城西果然是有一条河叫泸江,河里当然有水。这条河过去并不滔滔,只是一条静静的泸河。明嘉靖年间,当地人为了过河方便,就在河上建了一座单孔石拱廊桥。到了清乾隆年间,河水逐渐增多,河面就宽了起来。两岸群众只好将桥延伸,就有了三孔,还是石拱券。到了道光年间,桥下又来一水叫塌冲河,变成了两条河相汇,这肯定是一次洪水造成的后遗症。两岸群众眼见宽阔的河中有三孔桥,却无法登桥过河。地方州府主持下,乡绅们出钱,乡亲们出力又在桥两侧继续延伸了十四孔,最终建成了一座十七孔连拱桥。最初单孔桥上的廊保留下来,成了十七孔桥上的桥亭。这座桥被老百姓称作“十七孔桥”,因为桥下是两条河相汇处,它的官名就叫做“双龙桥”。由于此桥是分期建造,中间桥亭两边的桥拱数就不一样。

你看,这桥的十七孔大小不一,桥墩防洪的石船也是各式各样,这都是不同年代分段建造的痕迹。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将此桥归入中国十大古桥,它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知道北京颐和园中有一座十七孔桥,那也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皇家所建,当然比这座民间桥高级得多。

我来看建水双龙桥的时候,颐和园南湖岛上正有万人千机在拍摄十七孔桥著名的“金光穿洞”,2017年我也曾在那一堆人中挨挤。今日,没去北京的建水摄影爱好者有很多聚在了这座十七孔桥畔,也在尝试拍摄滇南金光穿洞。我肯定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见识过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就会对此边陲小景嗤之以鼻。我去到桥的另一侧,去看夕阳落桥。

除了桥两侧的我们这些拍照者,第三批人是站在桥上向西叹那Hold不住的落日滚下山。

我也上桥看看他们所观之景实可叹否。

眼见此桥并不甚宽,两边砌有胸墙。这么高的地方,这墙应该也能叫作“女儿墙”吧?桥面石板磨损相当严重,比北京卢沟桥的桥板石都破,那可是金大定年间的桥。走进桥中间那座桥亭,真黑。

可见桥那端有一座六角桥亭,按它那个位置,就叫它桥头堡吧。回头观望桥中间的桥亭。

这不能叫桥亭,而应叫桥楼,有三层呐。它的结构很奇妙,一层像是一座城台,城台上搭三座二层楼。主楼是南北向三开间,单檐歇山顶,琉璃宝珠脊刹,鳌鱼鸱吻。两座东西向侧楼紧贴主楼左右,重檐歇山顶。每层都是斗拱抬梁结构,黄色琉璃瓦房檐。上面的木楼檐下有木刻遮椽板,或者叫挂檐板。梁枋上都有彩绘痕迹。这座桥楼当初应当是非常漂亮,是花里胡哨的徽派风格,和古城里的那些画楼有一拼。

这建水古城现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管辖,虽在西南边陲一隅,仍还是一座徽派古城。你们若是出行已经走到昆明,不妨再南行二百公里去看看建水古城。古城里还有一些新旧光景,后面接着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