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入尘烟 物无遁心

 addlss 2024-01-15 发布于浙江

高台,许多人知道它是因为电影《隐入尘烟》,从前隶属酒泉现归张掖麾下的北凉故都,是汉唐时期繁华的河西锁钥、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一望无际的骆驼城古遗址、许三湾古城,静静地屹立在北国苍茫的大地,沉默到数千年间被人遗忘,隐入尘烟。

骆驼城古遗址

数十年前,机缘已到,随着古城地下的魏晋墓逐渐被抢救性发掘,数百块画像砖和各色文物重见天日,像被打开的盲盒,一帧帧数千年前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画框(现存高台博物馆)


在这个神奇的地方,一样刺骨的紫外线和干燥欲裂的空气,却十里不同天,有覆盖积雪的祁连山脉,有恍如外星的丹霞地貌,有水鸟翱翔的滩涂绿洲,更不乏嶙峋粗粝的戈壁荒漠。








高台各种地貌



江南旖旎与苦寒之地交织在一起,质朴豁达的当地人反倒拥有天生的艺术感知,农家的老伴为了丈夫的翰墨梦,将辛苦一年种植上百亩洋葱的收成,悉数投入到农家小院被烧毁的画室的重建;河边小屋的主人在山墙上画下一人高的自画像,自顾自地热爱着绘画,笔耕不辍,可惜拜访不遇。



农家小院、一人高的自画像


路过《隐入尘烟》的拍摄地花墙子村,沿途是一亩一亩盛开的向日葵和各色花卉,贫瘠的土地和温差极大的气候适于制种花卉的种植,替代了以往的玉米土豆。田间休息的村民坐在地头,粉红的头巾比花还要艳丽,在紫外线强烈的蓝天下,散发出荧光般的质感,长时间残留在视网膜上。总感觉在高台,时间就变慢了,缓释胶囊般慢慢发散着这片土地的魅力。




去往许三湾的途中,随着花卉、玉米的田地越来越少,植被逐渐稀少,许三湾古城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周围的墓群如散落戈壁的陨石,覆盖着碎石砾的大小封土堆不计其数,一眼望不到边,听说考察人员用木棍依次插在封土堆上作为标记,竟然统计出四千多座墓葬。

许三湾古城
骆驼古城的行程如出一辙,从热闹现代的县城逐渐变成荒凉苍茫的空旷古城,犹如横跨时空的穿越。时间面前,地面的一切繁华化为荒凉,唯独地下墓室里的画像砖如同胶片,带领穿越者们领略当时的花花世界。

如今地下沉睡千年的画像砖、文物已经妥善保存于高台博物馆,一个县级博物馆竟有文物5028件,魏晋为主,一级文物133件,二级文物177件,魏晋风貌扑面而来,不由得将《世说新语》代入画面,栩栩如生。


高台博物馆


不知是哪些高台画家或工匠画下这一帧帧生动的画面,塑出一件件形象的物件,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是怎样的想法,他们可曾想到千年后的人们凝视着他们的作品。博物馆里一米高的木马,比武威博物馆的同类木马还要自然生动,更威武震撼。


一米高木马



小件木牛、小鸟质朴稚趣


这两张是表情包装饰砖

木俑


小件的木牛、小鸟质朴稚趣,装饰砖上的“表情包”呆萌呆萌,小木俑让人看到中国绘画的初始状态,细长条的木片人儿更是既原始又现代。

发掘最多的画像砖一砖一画,涉及到日常生活、农耕狩猎、民俗信仰、神仙灵兽,天上人间,生动有趣,一边直白写实一边留下谜团,诉说着当时的世俗与理想、笔墨与情趣。和相隔五百公里的敦煌不同,莫高窟的艺术手法受到印度佛教、西域艺术的影响,庙堂之上,佛法森严,虔诚华美。高台魏晋画像砖的艺术手法却是妥妥的河西百姓味,野生的才气,原汁原味,质朴天然,还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造型、笔墨、审美,无不贯穿魏晋风骨、原始道教、传统神话的艺术元素,烟火人间,羽人升天。画面有一种难得的钝感力,人与天近,天真发露,自觉自愿地描绘。

每一幅画面,在法度的根部开出自由的花。








画像砖(现存高台博物馆)


为一睹为快,千里迢迢高台欢聚,好友们“饮醇酒,炙肥牛”,画像砖上数千年前人们宰羊切肉,炭炉前热热闹闹火灼而炙。历史在时空的碎片上刻画着种种瞬间,曾经的场景竟是那样惊人地相似,画像砖的人物于今日只是换了现代的衣衫,让如今的我们有机会以上帝视角与曾经的我们重逢。


宰羊图

夜晚的高台城里夜景


谁不爱人间的烟火美好,历史就是那漫长无涯的生活帧帧,每个期间都同样惊人地相似,虽然痛苦时时有,还好,也不乏突如其来的解药,鸟不拉屎的苍莽大地就是我的药,令人不滞于物,不殆于心。





真不想让许多人知道它,因为爱它,额济纳旗的黑水城已被攻陷,张掖的七彩丹霞每块木板上都站满了人,鸣沙山的骆驼队排上了红绿灯;真想让许多人都知道它,因为爱它,曾经乱世中的桃花源,“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魏晋童谣道出当时凉州的从容,至今此地依然有着潜行不窒、蹈火不热的气质,令每一个在北凉故城瑀瑀而行的人乘物游心,物无遁心。


离开高台的火车沿途






本文作者:小原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