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新书《先秦上古一万年》出版

 晴三爷 2024-01-16 发布于江苏

大家好,我的新书《先秦上古一万年》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了,目前在当当、京东以及淘宝都已经上架了。

这本书实际上是之前“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书系的“前传”,讲的是第一卷之前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黄河文明系列现在改名出版,所以它又相当于是我中华史系列的第一本。

这本书叫“先秦上古一万年”,就是突出从中华古人掌握了水稻的人工种植技术、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一直到秦朝统一中国,有超过一万年的时间。这里的“一万年”是实指,不是虚指,它的起点有碳14测年的结论为支撑。突出的就是我们不止“五千年文明”,而是至少上万年。这本书也不以“新石器、旧石器”等传统方式划分古史阶段,而是以政治组织模式的演进为主线来划分古史阶段,这样可以跟我后边讲中华帝国历史的框架无缝对接,也与我的新史观探索一脉相承。同时,也有一个额外的优点,就是读起来会很舒服,全书以“讲故事”为主,不会让读者在介绍各种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的专业词汇中看的昏昏欲睡。

之所以要撰写这个“前传”,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很多重要特质,比如世俗化政权的治理传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等等,都是在秦建立大一统之前就形成的。

此外,也有必要澄清一种误解,就是把秦朝的大一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过度解读,仿佛没有秦灭六国就没有中国似的。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共同体在至少六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则是从四千多年前一直到西周分封制确立,经过一千多年逐步完善和确立的。完成这个事业的是周公而不是秦始皇。还有就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至为巨大,也有必要以我在后边历史叙事中总结的新史观来重新进行梳理和理解,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很有价值的新结论新思路。

更重要的一点是:自从近代“疑古派”学术思想盛行以来,传统儒家构建的“三皇五帝”上古史已被基本否定,但“疑古派”只破坏不建设的方法对中国人认识自己的文明产生了很糟糕的负面影响。近现代考古学家经过上百年辛苦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基本上是重建了整个中华上古史。这些新发现目前主要还是体现在一些深奥难懂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之中,有必要做一些通俗化的介绍,并且跟被“疑古派”搞得支离破碎的传统古史线索结合起来,重建一个既符合近现代科学标准、又能解释好中华文明远古发展脉络的新古史叙事。我这本书也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明确通过考古发现的真实中华古史,尽管跟“三皇五帝”的传说差距很大,但不是完全没有关联,更不是“疑古派”所说的“东周以前只好说是无史(顾颉刚语)”,而是比儒家古籍上记录的更加悠久、更加辉煌强大,在许多方面领先世界,且领先的程度不逊于汉唐明时代。

希望大家能喜欢本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