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麦到战争到帝国兴衰

 清谈阁 2024-01-16 发布于北京

“乌克兰的土壤可能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人们称这里的土壤为黑钙土,这是一种深色的、透气性良好的土壤,蠕虫和细菌可以在这类土壤里茁壮成长。1768年,沙皇凯瑟琳二世派遣了超过10万俄军,穿越平原、跨过黑海占领该地区。对于建立俄罗斯帝国,她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即借贷军粮养活军队,通过军队占领草原,再利用草原地区种植小麦,最后为整个欧洲供应粮食。”——《小麦战争》

土壤不会说话,但她却以独有的深沉与厚重养育着人类。有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谷物,就像什么样的家庭养什么样的孩子。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却是大国博弈的生命线——军队给养,乃至傲视群雄的至高权力。

大自然的隐形线深深地影响着世界,进而影响世界上的每个人。就像第一次知道小麦引发的战争,是偶然点开的一条评论;第二次听人转述“一粒小麦引发的战争”,是探讨研学的授课主题。如今机缘凑巧,一本厚重的《小麦战争》在案,每天挤出1小时阅读才刚刚过半,便想分享一二。

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小麦战争》的内容主要不是关于中国的,但它探讨的俄罗斯帝国统治中国东北地区的企图如何导致帝国兴衰、骚乱和革命、乃至银行崩溃,却能使具有一定历史储备的人,联系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反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之真相。尤其是大清帝国的兴衰,莫不是人口急剧增长与难以成正比例增产的粮食供给引发的矛盾有关。

显而易见,《小麦战争》是以“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为小切口,解读国际冲突深层次根源的,但在地球气候变化明显的如今,又不得不承认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毕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亦如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的推荐:”源于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之所以被工具化甚至武器化,是因为它是随西方殖民化成为南北美洲和澳洲等殖民地的主粮之后演变成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全球大宗商品之一,也由此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相继采取'量化宽松’释放巨大流动性压力下,发生'粮食金融化’派生的'饥饿国家’和贫民啼讥号寒衍生的'颜色革命’。”

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透过文字无法触摸到宏大的变局真相,无法真正理解“粮食金融化”的本质,但仍能从不可阻挡的国际历史洪流中感知人类的渺小乃至个人的狭隘偏执,更能从一日三餐四季的循环往复中明白粮食的珍贵。

史载,太子李亨与唐玄宗对弈,用烧饼擦去剑上切羊肉残留的羊油,看在眼里的玄宗即露不悦之色。不料,李亨顺手就将擦过羊油的烧饼放到口中吃掉了。玄宗忍不住大加赞赏:“惜福当如是。”

有福之人尚且如此惜福,又何况终日为几两碎银忙碌奔波的平凡之辈?珍惜粮食,是为“国之大者”的铺垫,是为“家之后福”的留余,也是为“人之当下”的积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