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龙藏寺碑》楷书

 四海为家* 2024-01-16 发布于广东

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

隋开皇六年立。

原碑在河北正定县龙兴寺内,所以又称为

《正定府龙兴寺碑》

原碑撰、书者皆未署名。因正文末行至“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之”而止,此后缺字,故历来皆称撰文者为张公礼。

书者何人,今已不得知。

碑文记载了恒州刺史鄂国公金城王孝仙奉敕劝奖州人一万共造龙藏寺一事。

隋代楷书在风格上大多还处在南北朝向唐代过渡的时期,《龙藏寺碑》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既不同于南北朝时魏碑的古朴雄浑,也不同于唐代楷书的严谨规整。

笔画瘦劲有力,在方笔中融入圆润遵劲,结体方正平稳,与北魏楷书相比,更加端庄严谨,

而与唐代楷书相比,显得古雅朴拙,它在南北朝到唐朝书法发展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地位,对后世影响较大。

唐代褚遂良之《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在用笔、结构上都和它有峻整绵丽的共同点,另,薛稷、陆柬之等人也都受到一定影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