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节

 zhangshoug 2024-01-17 发布于浙江

腊八节,五帝朝会考校定福报!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云修行 2024-01-17 07:32 发表于山东    土豆微信         

图片

图片

云修行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此时正是修行时,关注云修行,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公众号

农历腊月初八(公历的2024年1月18日)就是“腊八”节了,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过完腊八,民众就要上街安顿年货,各类庙会也开始操办起来,空气中“年味儿”渐浓。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

腊八至,日子也到了辞旧迎新的档期,冬将去春将来,又一次季节轮回即将开始。

《道德经》云: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万物归一,万法归一。寥寥数语就把世间的有与无、生与死、春与冬参悟得如此通透豁达。


一、腊八节的由来

图片

腊八节,俗称“腊八”,旧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与中国古代祭祀有关,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冬不推,腊不轧”是百姓深谙的一句民谚。意思是说,冬至日这天,不能推磨;腊月初八当日,不能上碾轧谷米。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推年磨”(旧时指为过年准备米面而推磨),早在十月,各家早已完成。

旧时,石磨、石碾属白虎、青龙之列,民间忌讳在冬至、腊八祭来推磨轧碾,出于星辰信仰。老人们说,磨的上扇为乾,下扇为坤;碾的碾砣为乾,碾盘为坤。乾,又谓之阳,天也;坤又谓之阴,地也。先民们在冬至、腊八、年头岁尾等重大节日里,深恐天地交会,又忌讳阴阳磨合,故有此说。

旧时,民间还有“躲腊八”的习俗。腊八节,新媳妇不能呆在婆家。腊月初七下午,新媳妇就得动身,要么奔着姨家去,要么去姑姑家。但等腊月初八这天过去,便可返回婆家。这一民俗现象,民间习称“躲腊八”。究其原由,说法不一。一说,新媳妇为躲避听到铲子与铁锅的撞击声;一说,为了不让新媳妇看到婆家无米下锅的窘境,如今,这一习俗在当地已绝迹。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里最重大的一个节日。旧时的百姓对此节日非常重视。可以说,从腊八节开始,许多人家便开始忙年了,打豆腐、杀年猪、宰公鸡、打冻儿、蒸饽饽、置办各种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

二、道教与腊八节

图片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节来源于上古腊祭,神农氏“始作腊祭,以告上苍”,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庆祝当年已得收成,祈求来年民丰岁稔,当天古人会有祭祀祖先、神灵和祈求丰收降吉祥的传统。

《礼记》称“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在民间逐渐固定以腊月八日为腊祭日,俗称腊八节,此日喝腊八粥的习俗,亦源于腊祭“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所表达的终始交接、丰隆安定的思想感情。

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可见,其由来已久。旧时腊月初八,民间有煮果粥祀神、聚食及馈送亲邻的风俗,称“王侯腊”。

民间很多传统习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响,王侯腊也不例外。

图片

1. 五腊是道教重要节日,五帝考校定福报。

在传统节日中有“三元五腊”的说法,而“三元五腊”都与道教关系密切。提起三元节的来源很多人可能有所了解,而对于五腊节的由来可能就知之甚少了。

据《云笈七笺》记载,正月初一(春节)是天腊,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节)名地腊,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节)是道德腊,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节)是民岁腊,五帝会于北方五炁黑天;腊月初八(腊八节)是王侯腊,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

三元节是三官大帝赐福赦罪解厄的日子,那么五腊节呢?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五腊日为“五帝攒会之日,此日酆都北阴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

可见,五腊是道教醮谢祭祀的重要节日之一,和三元节的地位类似,在这一天应在礼敬神明祖先的同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德性,为善去恶,进于同道。

2. 五帝朝会玄都添神清算,学道修真者当朝真行道。

五腊在道教的地位与“三元节”相似,故而在民间有“三元五腊”的说法。三元节三官大帝赐福赦罪解厄,五腊日便是五帝校定生人延益的良日。

《赤松子章历》卷二有:“王长谓赵升真人曰:子知五腊日乎?赵升真人曰:吾于鹤呜洞侍右,闻先师与郁华真人论之,五腊日者,五行旬尽,新旧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气,添神请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五岳四渎、三万六千阴阳,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学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传妙旨,可宜勤行之。”

如此可见,五腊日在道教其实是“五帝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五岳四渎、三万六千阴阳,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是学道修真求生之士,斋戒沐浴,朝真行道的好日子。

3. 五腊分工不同,五帝校定禁忌需注意。

五帝,即五老上帝。按《道教全真秘旨》言:“东方青灵始老苍帝九炁天君、西方皓灵黄老白帝七炁天君、南方丹灵真老赤帝三炁天君、北方五灵玄老黑帝五炁天君、中央元灵元老黄帝一炁天君。”三元信仰中,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那么五腊节呢,是不是也有相应的分工或者禁忌呢?

据《赤松子章历》记载:

正月初一天腊,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益添年命。求祷子孕,祭祀先亡,升达玄祖。其日不可壅滞沟涧,用力色欲。可吟咏歌赞,导引神气。

五月初二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名字。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损树木、血食,可服气,消息四大。

七月初二道德腊,五帝校定生人骨体枯盛,学业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谢罪、请福、服气、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树碎石,食啖酸咸,乘骑临险。可导引摄理,展舒筋骨。

十月初一民岁腊,五帝校定生人禄料、官爵、算尽、疾病轻重。其日可谢罪、请添算寿、祭祀先亡、沐浴玄祖。慎勿多食、侄昏醉睡。可行道礼拜、旋逵庭坛。

腊月初八王侯腊,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降注三万六千神气。其日可谢罪、求延年益寿、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贫乏、沐浴、祭祀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从愿,求道必获。此日不得聚会饮乐。可清净经行山林有坛庭之处,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经营俗事,逢腊日即是。

据以上,正月初一天腊,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五月初五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七月初七道德腊,五帝校定生人骨体枯盛;十月初一民岁腊,五帝校定生人禄科官爵;十二初八王侯腊,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五腊日,斋戒沐浴,朝真行道,自然获福无量。

4. 诵持五帝五老上帝宝诰,祈请五帝解五方厄。

在清·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腊八》有:“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於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阖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注想金容,称扬宝诰,供养五帝同样也能沾恩获福。

志心皈命礼。

阴阳始祖,天地根原。受诰命于玉皇,秉咒章于灵宝。采书锦篆,吐五气之精华;赤幅丹囊,发三光之晃耀。箫歌于寒灵殿内,飞步于紫微宫中。炼度身形,镇驱妖邪。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五灵五老上帝,度人护命天尊。

志心皈命礼。

一元分炁,五曜舒晖。按行乎南北西束,馅患乎雨踢寒燠。奠中宫者曰圣,佐后土者曰神。各分周天之候,不爽次舍之经。九街大使,三界行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虚布化,周通无极,五老天尊。

志心皈命礼。

一炁呈样,五帝凝精。传太极之枢机,显扬至道;授皇图之巨细,开拓金丹。聚五行而布五炁,总百脉而通百骸。箴规金木水火土,校订青黄赤白黑。监临天地人三才,执扶上中下七图。足步天罡,手抉地煞。掌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卜吉干坎艮震,巽离坤兑,爻彖偶奇。造化不爽于精神,形骸固蒂;肺腑清明灌溉甄,盈于宇宙。神伏玉液,道体推尊。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洞灵宫中,苍老上圣。五德应粤,混元一阳,无上真仙,玄灵五老上帝。

图片

包括腊祭在内的许多上古祭祀在秦汉以后逐渐演化流变,道教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礼仪内容,“三元五腊”更是道教的重要节日。

道教五腊日不仅包含了世俗层面的腊祭精神,并在宗教意义上阐释其特殊含义。

道教讲求仙道贵生,腊八粥亦是养生佳品。在中国,不仅道教重视腊日,儒家所主导的世俗社会,历代天子也都重视由腊祭演化的代表丰收与交接的年终祭祀。

在此意义上,腊八节溯源上古,演流三教,浸润民间,是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所重视的传统节日。当今的道教弟子与有志于中华文明的炎黄子孙,殊当在意此类节日,正本清源,弘扬华夏文明,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

三、腊八节的习俗

图片

1. 腊八节的习俗: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图片

2. 腊八节的习俗:吃腊八粥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道观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过腊八,要喝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起源,民间还流传的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故事,倒是颇有生活情趣。相传很久以前有户人家,小伙子游手好闲,媳妇屡劝不听。到了腊八这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饥肠辘辘的年轻人遍搜米缸、面袋,只搜得些许杂粮米粒,下锅熬了一顿粥喝。最终小伙子悔悟:勤劳才能过上好日子。老人们常在腊八节念叨给晚辈听,借此教育子女勤俭勤劳,同时又祈盼丰衣足食的好年景。这个传说使腊八节多了几分警世的意味。

腊月初八清晨,家家户户熬腊八粥。腊月初八,适逢隆冬,此时食粥进补,对身体大有裨益。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有“食之养人,全赖五谷”之论调。普通人家抓些麦粒、小米、大黄米、高粱米、绿豆、豇豆、黄豆等入锅。殷实人家注重养生,腊八粥里少不了莲子、栗子和大枣。后来,粳米、花生等逐渐加入熬腊八粥的食材中。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图片

3. 腊八节的习俗:泡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据说“腊八蒜”还真有些说法呢。“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近年关了,各家商号在这天要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一天算清楚。

但是快要过年了,中国人总讲个面子和头彩,总不能杀到人家家里大喊:“欠债还钱”。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腊八蒜”送人。欠债的 人收到了自然心里明白:年关了,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蒜”与“算”同音嘛。在我国北方民间有句老话说:“腊八粥、腊八蒜,放帐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用“腊八蒜”当作催债提示,倒也算是难得的苦心。

而且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图片

4. 腊八节的习俗: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图片

5.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图片

6.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四、腊八粥的养生之道

图片

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道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不可小看“腊八粥”中果仁的食疗作用,花生和核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图片

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妨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何首乌、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

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后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后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妨在粥里放点燕麦。大枣也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

图片

1. 高血压:薏米预防高血压

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等。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道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

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图片

2. 肾亏:栗子能补肾益气

花生和核桃是熬制腊八粥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莲子可补气健脾;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大枣也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松子仁能滋润心肺、通调大肠,栗子能补肾益气、治腰酸腿软。

图片

3. 糖尿病:燕麦降低胆固醇浓度

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后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后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妨在粥里放点燕麦。腊八粥中的各种豆很好,能使蛋白互补,而且纤维素较高。

许多研究已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特别是燕麦、大麦和一些豆类所含的可溶性纤维,可在胃内形成黏稠物质,影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不会导致餐后血糖突然上升。某些坚果,如花生、榛子、杏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还含有可调血脂、降血脂的不饱和脂肪酸。

即便是含淀粉较多的栗子、莲子、芡实的膳食纤维含量也都在1.2%-3%之间,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远比精制的米面低。荞麦中含有铬,有加强胰岛素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所以,糖尿病病人可多选燕麦和荞麦作主料。糖尿病病人喝腊八粥最好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菊糖、木糖醇甜味剂。

图片

4. 心血管病:黄豆降低血中胆固醇

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

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道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绿豆则对高血压有辅疗的功效。

图片

5. 粥油:女性多喝粥油美容

许多黑色食品都是绝好的美容食品。比如黑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锌、铁、硒等营养物质。道医认为,黑米能滋阴益肾,明目活血。黑豆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钙、铁、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食用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对人体健美影响很大。核桃仁中含有美容不可缺少的维生素E,堪称美容食品之冠。松子的美容作用也非常好。

不少女性都喜欢喝腊八粥来美容,但是这里还有个美容小秘密,那就是不要舍弃粥油。粥油其实就是煮粥时反复煮沸而浮于粥面上的那层浓稠的液体,也称米油。道医认为,粥油味甘性平,其滋补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若能喝一碗米粥,黑瘦者不出百日即可肥白。

图片

6. 准妈妈:香软腊八粥最适合

女性怀孕早期一般早孕反应严重,此时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粥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更何况是香糯软烂的腊八粥。

孕中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能量,同时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而孕晚期则需要加强钙的补充。

所以,对准妈妈和新妈妈来说,以下食物可以多考虑一些:糙米中含有大于100毫克/千克的钙,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枣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钙,大豆和坚果中也很含有较高的铁。

图片

7. 老年人:可多放点大豆

老年人应饮食多样化、多吃大豆及其制品,腊八粥符合这些要求。而且腊八粥多在晚上食用,也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大豆中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对预防老年性便秘有一定作用。

此外,由于粥中水分较多,稀的食品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分泌,刺激肠胃引起疼痛。所以,肠胃不好的人可以把腊八粥稍微熬稠一些,而且最好在食用腊八粥的同时吃些干的食物,如烧饼、馒头等。

腊八粥虽为节令小吃,但由于现在各种配料一年四季都有,且易于人体吸收、老少皆宜,所以腊八粥不必等到腊月初八才喝,它可以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腊八节,此法熬的腊八粥是百灵丹,可防病安神,祛病辟邪!

 云修行 2024-01-18 07:32 发表于山东    土豆微信         

图片

图片

云修行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此时正是修行时,关注云修行,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公众号

农历腊月初八(公历的2024年1月18日)就是“腊八”节了,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过完腊八,民众就要上街安顿年货,各类庙会也开始操办起来,空气中“年味儿”渐浓。

腊八节,俗称“腊八”,旧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与古代祭祀有关,是道教“三元五腊”节日的王侯腊,华夏民族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信仰,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祈福祝愿。

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图片

腊八日做腊八粥,起源于宋代。想想腊祭的对象,也就知道古人创造腊八粥,原本是做为腊祭的供品,以此回报腊祭百神对农业的庇护。

在清·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腊八》有:“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阖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

沈约《宋书》曰:“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也。又曰: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袜,作赤豆粥。”南朝梁《荆楚岁时记》曰:“十一月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疫。”又“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南宋文人范成大在《村田乐府序》中对人口粥作过解释:“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阖家同飨,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故名口数粥。”

原来,古人喝粥还有避瘟疫的考虑。

图片

从以上文献来看,我们自古有逢某些节日喝粥的传统。并且冬至日喝红豆粥以禳瘟疫。腊八粥香糯可口,严冬食之,能够暖身祛寒,且其性味平和,补而不腻,堪为冬季养生佳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不仅在“腊日”,大凡冬令皆可不定期食用。四季常食,定可获益。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道家文化爱好者应该如何过吃粥和如何过腊八节。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云:“五腊日。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腊日。名侯王腊。”

又《云笈七签》引《八道秘言》云:“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节日名侯王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南朝梁《荆楚岁时记》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史记陈胜传.有腊日之言,是谓此也。”是故《太清玉册》云:“ 十二月八日,名王侯腊 ”也。

又《三洞奉道科》云:“正旦为献寿斋,七日为延神斋,二月八日为芳春斋,四月八日为启夏斋,五月五日为续命斋,六月六日为清暑斋,七月七日为迎秋斋,八月一日为逐邪斋,九月九日为延算斋,十月一日为成福斋,十一月十五日为启福斋,十二月腊日为百福斋,二十八日为近新斋,立春为建善斋,春分为延福斋,立夏为长善斋,夏至为硃明斋,立秋为遐龄斋,秋分为谢罪斋,立冬为遵善斋,冬至为广庆斋。如此等斋,各具本经仪格。故学道不修斋戒,徒劳山林矣!”

腊八日是我们的节日,国人以此日扮傩驱逐疫疠。道教早在北宋之前,就将十二月八日列为重要的斋期之一,是为王侯腊。此日宜修百福斋。北宋时期斋醮有分,所谓斋就是道场法事,醮是设供酬神。除了喝腊八粥外,腊八这天还要修斋禳疫。

据《雷坛普供仪范》记栽:腊月为之岁未,初八为升阳之日,阴气消而阳气长,此日当寅时筑坛,卯时升坛,行祖师礼,驱邪除疫,祝由苍生,福生无量…………

图片

《雷坛普供仪范》

寅时起床,净欲沐手,庭院中间设一火盆,取柏树叶三斤,檀香九十克,香笋叶九十克,点燃待将燃起火旺时,用陈醋喷灭火焰,使其浓烟四起,可驱邪除疫,来年可消除温邪之灾。

卯时面北方设一香案,供上清茶三杯,供果三盘(苹果,桔子,馒头),以虔诚心叩拜历代先祖,可得祖德庇佑,人丁兴旺,香火绵长。

拜过历代祖先后,进厨房先给灶王爷上柱香,后将腊八粥的原料放入锅内,加水盖好锅盖,准备诵经,诵完经后,在点火熬粥,经文记栽,此日熬的粥是百灵丹,可治病化煞,安神除邪。

诵经,忏悔,放生,做功德,腊八这一日是最好的,因为阳气升,天地万物都向好的发展,阳气足则天地有灵,大家都一起发善念,祝愿来年吉祥如意。

腊八粥配方:欠实5克,山药5克,生姜5克(切碎),龙眼5克,枸杞5克,薏米5克,花生米30克,大枣12颗,粳米150克。

腊八节还可以吃红豆粥,辟瘟疫。为什么要喝红豆粥呢?“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

腊八粥,万事“粥”全

图片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腊八粥以七八种食物合在一块,下锅煮在一起,意思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

这么多食物,味道、材质、颜色千差万别,但是却在大火煮沸的水中,历经翻滚磨难,终成一锅“和和美美”的腊八粥。

一方面是说,以和为贵,尊重差异,彼此共生。这也是传统文化里与生俱来的包容一切、兼收并蓄的气度。

要想万事周全,就得有尊重不同,接纳不同,吸收不同的胸怀。

新的一年里,不妨多些包容,消解那些不快,融化那些不悦,这样大家才能和衷共济。

另一方面也是说,要想和谐共生,磨合必不可少,事缓则圆,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莫操之过急。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也是在提醒他乡漂泊的游子,马上过年了,该回家团圆了。

陪家人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可口又营养,增福又增寿,驱散冬日的严寒,迎接春天的温暖。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

图片

1. 资色: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面容丰满有光泽。

2. 增力: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3. 益寿: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4. 安乐:能够促朝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5. 辩说: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6. 除风: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7. 消宿食: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8. 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9. 除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失。

10. 消渴:能够让人喉吻沾润,让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一份传承,春节即将来临,快来捧上一碗腊八粥,迎接红红火火的一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