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的寓意

 零壹贰012 2024-01-17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图片

在历史的延续中,中国文化中的龙具有如下的一些象征意义:喻指帝王,象征高贵。如《周易》中有“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之语,古人解释称:“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喻指非常之人。古人相信“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因此有“卧龙”一词喻指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吉祥的象征。古人相信“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因此把世间祥瑞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五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的祥瑞为“嘉瑞”,其征兆是“麒麟、凤凰、龙、龟、白虎”五种动物的出现,预示着明君在世、天下太平。

灵异的象征。古人认为,龙乃“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能兴云雨、利万物。

龙的上述象征意义体现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非物质形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试列几种如下:

龙袍。龙袍是皇帝专用服装,因袍上绣有龙纹而得名。龙袍并非简单的蔽体御寒之物,更多体现的是“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唐高祖李渊曾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龙袍别称“黄袍”。龙袍多呈盘领、右衽、黄色,其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至清代,龙袍形制日臻完善,龙袍又被称为“吉服”,是皇帝在一般典礼时所穿的服装。

图片

龙旗。古代王侯出行仪卫的旗帜,本作“龙旂”或者“大旂”。“旂”是“旗”的异体字。龙旗上的垂旒象征着身份、地位,九旒龙旗是天子之旗,是天子会见诸侯、册封同姓宗亲时张挂的旗帜。作为皇权的象征,龙旗早见于先秦时期,后世帝王沿用,一直传承于清末。据《钦定大清会典图》中记载,清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中有“黄龙大纛”“五色金龙纛”。“纛”,即大旗。“黄龙大纛”就是黄龙大旗,“五色金龙纛”是指在黄、红、白、蓝、青等色的缎子上各绣金龙的旗帜。

龙币。在钱币上铸龙形早见于汉武帝时,时议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因此杂铸银锡合金的货币共有三个品级。最高一级的重八两,圆形,因上有龙纹图案,得名“龙币”。清末,也曾铸龙形于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在广东钱局制造银元样币,正面为“光绪元宝”,背面为蟠龙图纹,每枚银元重库秤七钱二分,俗称“龙洋”。此后,各省纷纷效仿,开设钱局制造“龙洋”。

图片

龙脉。传统风水术讲究“地理五诀”,即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其中的“龙”本指山脉,即地理脉络,“觅龙”就是观察山的形势。风水师认为,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根龙)。龙脉从昆仑山发源,延伸到全国各地,其结构类似一棵大树的根、干、枝、叶,因此在风水中有所谓根龙、干龙、支龙、叶龙之说。龙脉乃灵气聚集之地,被认为是龙穴,乃风水宝地。

龙生九子。俗语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又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龙生九子”的传说由来已久,真正被记录下来始自明代,目前说法较多,录其中一说:一曰蒲牢,喜欢鸣叫,佛钟上的钮鼻为其造型;二曰囚牛,喜好音乐,为胡琴头上的刻兽;三曰睚眦,嗜杀喜斗,常刻镂于刀剑上的吞口处;四曰嘲风,平生好险,为殿角上的走兽;五曰狻猊,喜闻烟、好安坐,为佛祖坐骑;六曰霸下,喜好负重,为碑碣石趺;七曰狴犴,喜好诉讼,古时牢狱的大门上常刻其头像;八曰负赑,喜好文采,盘绕在石碑头顶;九曰鸱吻,喜高远眺,可以降雨,所以常把它雕刻在屋脊处,据说有镇宅、灭火的功用。

除了上面所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冠龙之名的事物比比皆是。地名如龙山、龙岭、龙川、龙潭、龙池、龙门、龙安、龙州、龙沙、龙冈、龙城;物什也是不胜枚举,茶叶有“龙井”,香料有“龙涎”,宝剑有“龙泉”,中药有“龙骨”,水果有“龙眼”,鲤鱼有“龙鲤”,菊花有“龙脑菊”,野草有“龙顺草”,水车有“龙尾车”,砚台有“龙尾砚”,馄饨有“龙抄手”,蛇蜕称“龙子衣”,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