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县:辛集(束鹿)

 zqbxi 2024-01-17 发布于江西

河北省辛集市(束鹿县), 位于石家庄以东65公里处的石德铁路线上。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南与冀县、宁晋县相连、东与深州市为邻,西与晋县交界,面积951平方公里。束鹿县原名鹿城,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改称束鹿县。1928年6月,直隶省改为河北省。

       河北省辛集市是对外开放市,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2013年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直管市。辛集作为河北省确定优先培育的高品质中等城市和功能节点城市,交通十分便利,西距省会石家庄65公里,北距北京、天津均220公里,距雄安新区120公里。

辛集市,别称"中国皮都"。辛集皮革业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被授予"中国皮革皮衣之都"。辛集是河北省中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3.5万,常住人口8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


历史沿革

       束鹿县即辛集市,历史悠久。据史籍和县志记载,夏、商属冀州地,周时属并州地,春秋属晋地,战国属 赵地,秦时钜鹿郡地,但未设行政建制。西汉开始建县,时分为贳、(鼎阝)、安定、乐信、西梁五县,前四县均隶钜鹿郡,西梁县隶信都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郡国大旱,蝗虫成灾,民多流亡。为安抚民心,改安定为安民县。此后,曾叫(枭阝)、安国县、鹿城县,隶属疆域时有其变。北齐时期其置属安国县,隋开皇十六年,置晏城县,十八年改鹿城县。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曾作乱于此。天宝十五年初(公元756年),破安禄山。三月己亥,改饶阳之城鹿城为束鹿,县址驻旧城,明天启年,县址迁驻新城。

1938年3月抗日时期,束鹿县成立抗日政府,县址在新城,属冀南一分区。1940年1月,束鹿县划为束冀县和束北县,1946年初恢复原县制,后分为17个区和旧城市,辛集市两市,县政府驻旧城。辛集市、束鹿县同属石家庄专署。1949年9月,县政府驻地由旧城迁至今辛集镇,1949年10月,辖7区和旧城、辛集两镇,辖区及隶属未变。1958年11月束鹿、晋县、深泽三县合并为束鹿县,辖17个公社。1961年5月,恢复原束鹿县辖区,晋县、深泽县分设,1986年3月5日撤县改辛集市。

新城的历史

       新城,原名新圈头市,2022年是辛集市(原束鹿县)新城建城四百周年。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滹沱河淹没束鹿县县城鹿城,衙署庐舍皆冲坏,县城遂迁新圈头市,因为是新的县城故称为“新城”,旧县城鹿城则称为“旧城”。新城从明朝(1622年)到中华民国(1939年)做为县城长达三百多年,是束鹿县历史上时间较长的老县城之一。

大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英宗的女儿嘉善公主下嫁王骥之孙王增,这是束鹿县在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唯一与皇帝联姻、成为皇亲国戚的家族。王骥是明朝北直隶保定府束鹿县(今河北辛集市)西吕村人,因军功封靖远伯,并且其子孙世袭伯爵、赐诰命铁券(金书铁券,也称免死金牌)。自明洪武以来文臣因军功封爵仅有三人,王骥是文臣封爵第一人。王骥官至兵部尚书,也就是大司马,所以老家束鹿县西吕村的乡亲们亲切的称王骥为“王马”。

王骥,字尚德,身高体壮,精于骑射,刚毅有胆,通晓军事。祖先系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封地为今山西太原,为姬姓王。其先世有宦游云中者,因此安家在宣宁县(宣宁故城在今大同市新荣区拒墙堡西)。曾祖王守道,精通儒家的学术,有淡泊谦让的操守。祖王思宗元朝时做官,为保定府高阳县令,才兼文武,惠爱在民,久益见思。父王成,好善循理,忠实厚道,经常周济别人。元朝末年社会动荡,王成迁家至束鹿县鸣琴乡吕村里(今辛集市西吕村),力农务本。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命王骥仍为兵部尚书,管理兵部事务。加称号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礼遇甚厚。几个月之后他请老告退。天顺四年(1460年)五月十一日公去世,终年八十三岁,追封靖远侯,谥忠毅。是年七月吉日,归葬于束鹿祖茔。王骥家族最辉煌的时候是在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朝代,明朝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它是唯一一个永不和亲,永不投降,天子守国门的朝代。王骥家族的迁徙历史,展现了自明清至今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发展壮大。王骥的弟弟及后代,几百年来一直守护着故土,在束鹿县(辛集市)西吕村默默无闻地繁衍生息着。


历史变迁

新圈头市秦朝时属三十六郡之一的巨鹿郡地。西汉时新圈头市属乐信侯国,侯国都城在今河北省辛集市路过村。西汉神爵三年(前59) 封广川缪王齐七子刘强为乐信侯,传三世。后汉省,属巨鹿郡。东汉时新圈头市属鄡[qiāo]县,县治在今深州市旧州村。晋时新圈头市属鄡县,北魏改鄡县为鄥[qiāo]县,县治在今深州市旧州村。北齐改鄥县为安国县, 新圈头市属安国县,县治在今辛集市安古城。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安国县为安定县,新圈头市属安定县,县治在鹿城,今辛集市旧城。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定县为鹿城县,新圈头市属鹿城县,县治在鹿城,今辛集市旧城。唐至德二年(756年),也就是天宝十五载(756年),改鹿城县为束鹿县,新圈头市属束鹿县,县治在鹿城,今辛集市旧城。胡氏曰:天宝十五载,唐明皇以安禄山叛,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饶阳之鹿城曰束鹿,以压之。是也。五代、宋、金、元、明时新圈头市属束鹿县。明天启二年(1622年),滹沱河淹没束鹿县城鹿城,不得已县城需搬迁另建。县城迁立是地方的头等大事,为了慎重起见,束鹿知县王永寿上报北直隶省选新址,直隶抚院(明朝时,各省巡抚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右佥都御史衔,故又称抚院,清沿袭。)棠邑张公凤翔相新圈头市而城之,邑人谓之新城。

附:张凤翔(1577-?),字稚羽,号元蓬,明朝山东省东昌府堂邑县人(今聊城市堂邑镇)。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天启元年(1621),任太常寺少卿。二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此后升任左副都御史。五年,任兵部尚书。后改工部尚书。明亡后归顺清朝,顺治八年(1651),升任工部尚书,同年加太子太保。


城区和护城堤

明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知县华亭张履端,创建土城一座。将新圈头市(今新城镇北街)、河上集(新城镇东街和南街)和小西天(新城镇西街)围成一城,统称为新城。周围六里零一百四十步,高连垛口不及二丈余,顶宽仅数尺。城门四座,角楼四座,垛口共计八百六十,炮台二十座,窝铺三十二。池一道,宽二丈余,深二丈余。束鹿知县署在城内东北隅,座北朝南,森严壁垒,高大威严。

明崇祯九年,知县潍县杨琦重修,增高加厚,高连垛口三丈一尺,底厚三丈,顶宽一丈六尺余。城上女墙一道,高三尺。城外夹墙一道,高七尺,宽三尺。池宽五丈,深二丈。重池一道,宽二丈二尺,深一丈五尺。瓮城四座。又楼四座,城上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东门曰“启明”,瓮城曰“眺瀛”。西门曰“成宝”,瓮城曰“瞻恒”。南门曰“咸亨”,瓮城曰“文明”。北门曰“胥宇”,瓮城曰“拱辰”。四门各设门官一名、守兵四名,每舖设垛夫四名,昼夜巡逻。此次增修,使新城初具规模。

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雨,城墙坍塌。八年(1669年),知县刘昆捐献出自己的薪俸重修。

新城无护城堤,康熙二十五年夏束鹿大水。为防范滹沱河水害,确保城垣无虞,知县新会黄义征奉制府赵公宏燮宪示,环城筑堤一带,周围长九百零二丈,高一丈五尺,宽一丈五尺。

城池因历年久远,风雨摧残,河流冲呐,剥蚀甚多,后虽几经修筑,终因土筑不坚,渐渐颓坏。清康熙四十年,知县祥符高茂选重修,雉、堞、墙、堵焕然一新。

乾隆四年,知县晋江王天庆重筑,后为滹沱冲啮,日以寝削。二十四年,知县清流李文耀捐俸加增,于城西北大堤口最受冲处加修三十余丈,城东北残缺处加修五十余丈。统计长千余丈,高加三之一,阔加四之一。

乾隆四年(1739年),知县王天庆又重筑新城护城堤。后为滹沱冲啮,日以寝削。二十四年(1759年),知县李文耀捐俸加增护城堤,在城西北大堤口最受冲击处加修三十余丈,在城东北残缺处加修五十余丈,共计长千余丈。加修后堤高增三分之一,堤宽增四分之一。知县李文耀亲督畚锸,层叠巩固。又于东门外向未设堤处环筑壕墙一道,计长二百余丈,以备不虞。并在堤上植柳万株,以捍水势。丝垂地,直干参天,行行柳树一片葱笼,远远望去,如绿云,似青烟,顿使人心旷神怡。“城堤柳色”为鹿川十景之一。

城池到清朝乾隆年间,修理不止一次。然皆因土筑旧制,因陋就简而已。

乾隆三十三年,知县蔡廷斗请帑大修,始易以砖。备城楼、魁楼、角台、炮台诸制, 比前都高、宽、厚、广,屹然称坚城焉。城周五里三百一十九步,高二丈三尺,底厚二丈八尺,顶宽一丈六尺。城上垛口一道,高五尺六寸,厚一尺五寸。内女墙一道,高一尺四寸,厚一尺。瓮城四座,城楼四座,内外城门八座,门四东门曰“善长”,西门曰“义和”,南门曰“嘉会”,北门曰“宝成”。马道门四座,角台四座,炮台十六座,城东南魁星楼一座。池阔五丈,深两丈,共用银七万一千一百五十八两一钱八分九厘,三年竣工。

又历百年,屡遭滹沱河涨浸,溃不成城。同治四年(1865年),时任知县陶云锦“乃捐廉以倡,合力兴修”使之“一律完美,顿还旧观”,城周围六里,城墙底宽二丈八尺,顶宽一丈六尺,内高二丈二尺,外高二丈三尺,外垛口排墙高五尺六寸,内女墙一道高一尺四寸。瓮城四座,城楼四座,内外城门八座,马道门四座,东南角魁楼一座,角台四座,炮台十六座,垛口一千四百二十七个。自同治四年八月至六年(1867)十月方才竣工,历时两年零两个月,共耗银三万二千四百两。此次重修、较前更为坚固雄伟,堪称壮观。

知县陶云锦于修城之后,又重修护城堤,挑挖城濠,口宽二丈四尺,底宽一丈,深一丈二尺。内又新挖子河一条,口宽六尺,底宽四尺,深三尺,自是护城堤愈益善。

清末至民国期间,屡经战事,城坚不催,百姓得安,直至1937年,城池尚且完好,日寇入侵后遭破坏,后逐渐夷为平地。

如今,城内原有的衙署、书院、孔庙、寺观、牌楼等古城遗迹已荡然无存。仅存东西两座城门之正门遗址,城门洞长11米,宽4米,高9米、拱形顶壁厚约0.8米,砖灰结构建筑。 1989年,辛集市人民政府将新城所存东、西两座城门遗址列为市级文物加以保护。

辛集市润泽湖公园占地23万平米,位于辛集市朝阳路北段,东临朝阳路,西临安新线,南到方碑大街,北至市府街。建成之后,在辛集市将形成东有雷锋广场,西有润泽湖公园, 南有金鹿公园。

辛集市欢乐谷

    生态园区在府东观光路北侧,绿树掩映下,有一座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是集原生态保护、农业科技示范、观光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新区。      辛集市欢乐谷生态园区在府东观光路北侧,绿树掩映下,有一座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是集原生态保护、农业科技示范、观光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新区。欢乐谷生态园区,一派淳朴憨厚的农家风情,这里有着扎实的历史传承、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竹溪观鱼、霜菊赏秋、采摘休闲、垂钓娱乐、繁花闹春等休闲胜地、淳朴田园、府东氧吧、自然回归。果园、苗圃、大棚、草地、丘壑、鱼塘,小桥流水、园林建筑、相映成趣;林果满枝、曲径通幽、一步一景。 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无论停歇住宿、还是笔墨丹青,徽派风格和谐组合。 金束鹿·翠湖书院坐落在园区内,江南风韵、汉唐文采。风景、花卉、人像,让您有机会一睹摄影大师的风采,并为自己成为一名摄影家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欢乐谷生态园区林木丛生,有传统鸭梨、苹果、樱桃、密植水蜜桃、 冬枣,也有金叶榆 、黑松、雪松、法桐、白蜡、百日红、红叶李、广玉兰等。

辛集市烈士陵园

重要革命纪念地,园内建有纪念馆、教育馆、纪念碑、纪念亭和英雄塑像。2001年,辛集市政府投资七百万,把陵园建成了集宣传教育、参观、浏览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辛集市烈士陵园是重要革命纪念地,园内建有纪念馆、教育馆、纪念碑、纪念亭和英雄塑像。2001年,辛集市政府投资七百万,把陵园建成了集宣传教育、参观、浏览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国防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节,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学生都到烈士陵园扫墓和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




束鹿八景

      最早形成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5年),由当时的知县盛颙根据束鹿县的历史遗迹、地方风光、奇闻轶事、民间传说亲自精选出来的,这八景是:三丘古洞、台寺晨钟、城头秋月、堤口夕阳、忠坟宿草、丫河春涨、滹沱冰合、倾井遗踪。束鹿县城当时在鹿城,明天启二年县城迁到新圈头市后,旧县城鹿城改称旧城,新县城称为新城,所以明代“束鹿八景”后人又称为“旧城八景”。

清康熙“新城八景”

新城成为束鹿县城后,经历代修缮经营,城池坚厚深广。城内有知县署、学宫、城隍庙、文昌阁、慈云寺、文庙、关帝庙等雄伟壮观的建筑群,有三座桥梁草桥、石桥、慈航桥横架在穿城河上,与护城河相互贯通,巧趣天成,风景宜人。

康熙九年(1670年),因明代“束鹿八景”亦淹没半数,知县刘昆根据新城的历史和人文故事重新物色了“束鹿八景”,因县城在新城,也称“新城八景”, 八景是:草桥夜月、杏林春晓、双阁晴云、古甃甘泉、远香莲沼、梧院琴堂、东山胜迹、南塘早稻。八个景点分布在城里和周围。

束鹿为大陆平原。无深沟巨溪,但古时有滹沱河时时泛滥,所以“深则陆地行舟,涸则轮蹄四达”。新城城内有积水长渠,城外有滹沱河河道,为方便交通,建有桥梁五座。城内有草桥,一名木桥,在十字街。这里有滹沱河徙后留下的潴水一湾,两岸裁植槐柳,环境清幽,每月夜,月光与波光交相辉映,树影婆娑,凭栏俯仰,赏心悦目。“草桥夜月”为清康熙新城八景之一。还有石桥一座,在北门大街南;砖桥一座在文庙南观音堂前;慈航桥,在西门内。城外与护城河上建有三座木桥,一在东城门外,一在西城门外,一在南城门外。桥梁之设既能方便交通,亦给新城增光添彩,似有江南水乡之风味。

在草桥东数十武(一武=半步),有永州推官张基命的别墅,临河叠土筑台,栏杆外就是草桥,河水萦绕,张基命素慕谢安,因号“小东山”。院内还植有垂柳、长槐、翠竹、芭蕉,到处都有阴落,是县内一处佳景,为清康熙新城八景之一的“东山胜迹”。县城西门内,有一条伸向东北的旧水沟,山东督粮参议李世洽把它开辟疏浚成池塘。塘里遍栽莲藕,四围种上垂杨柳。塘中建“远香亭”。每当荷花盛开时,香气扑面而来。后人称其为“远香莲沼”。 在县城南部有宁夏道副使耿启建宅院。耿启操守严谨,不与人同流合污,而独嗜琴如命,因取堂名“响山”,响山堂前没有栽种其他花木,独植青桐一棵。在陕西居官时,觅得《大雅》、《羽化》等谱子,带了回来,原谱段法错落,他与儿子耿迈在家旦夕订正,一弹再鼓,有“高山流水”之遗韵。后人怀念其高风,称其为“梧院琴堂”。

新城城西南女墙外,顺治年间一县民掘土,挖出了一个石盖,打开一看,是一眼井,井中冷气逼人。井砖坚润,厚不过寸,长不盈尺,相传是广武砖,又有说是光武砖的。城内当时多为苦水,甜水井仅三四处,这一眼井的水最甜。故名“古甃甘泉”。

“杏林春晓”是指新城四郊多种杏树,城东南最多。每到春日,杏花遍开,竟是赤城霞影,玉洞桃花。人们争相提上酒菜,到杏林中游玩。

“双阁晴云”一景,双阁一在城南回生村,即开元寺,一在城南赵古营,即古佛寺,均距新城八里。寺阁皆高峻,登城远眺,晴云朵朵冉冉从朱栏碧瓦中浮出,令人目极神弛,浮想联翩。

由于滹沱河水经常侵入束鹿,或泛滥成灾,或积水成渊,或淤泥积沙。人们选择地势相对平缓、水势较浅的地方,栽种水稻。康熙年间,县城南八里以外都是水田,犹如江南水乡!故称“南塘早稻”。

乾隆“新城十景”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县李文耀依据束鹿县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说,评选出了“束鹿十景”。其主持修成的《乾隆束鹿县志》曰:“山川城郭纪载而外,标其尤胜者为十景”。清乾隆“束鹿十景”又称“新城十景”、“鹿川十景”。十景有:汉井神泉、龙丘瑞麦、城堤柳色、学沼莲香、佛阁晚钟、草桥夜月、杏林春晓、桃坞明霞、双阁晴云、奎楼远翠。

(一)汉井神泉    倾井泉,汉光武迹也,在今倾井村。旧有庙,渐朽坏,泉亦湮二十五年。知县李文耀捐资建亭修殿,垒石为山。倾井自乾隆二年(1737)即湮没,至二十七年(1762)修好,成一胜景。

(二)龙丘瑞麦    乾隆24年7月滹沱河南迁,由宁晋入滏阳河,河淤地都成良田。白龙丘的麦子有“两叉九穗”,人们都认为是祥瑞征像,名卿巨公争相赋诗。

(三)城堤柳色    乾隆24(1759)年春,知县李文耀捐资修建滹沱河旧堤,植柳千行,柔丝垂地,直干参天,花草相间,板桥映水,斜阳烟黛,恍若溪柳画中游。

(四)学沼莲香     南池书院池旧芜浊,知县李文耀捐资疏浚加宽,周围种植树木,中间栽种莲荷,小小一块方塘,云影天光。盛夏熏风入座,翠盖红衣,香流墨沼,实在是赏心悦目。乾隆25(1760)年,一莲开花三朵,这一年开恩科束鹿县有三人乡试中举。

(五)佛阁晚钟   慈云寺在城内南大街,原名大悲寺,宋时建。大悲阁塑大士像,高六丈余。嗣后屡加修茸,然风雨剥蚀,日就倾圮,佛像立风露中。乾隆二十六年,知县清流李文耀捐资,率邑人重建,九月始成,改名慈云寺,取“慈云普庇”之义。琳官珠阁耸入重霄,新塑佛像金光璀璨,而大悲阁大士法身瑰丽庄严,尤与真定隆兴争胜。当烟霄月夕,铜铃摇动,响徹四郊。

(六)草桥夜月:草桥下,传为滹沱故道,河徙尚潴水一湾,居民环绕两岸,夹植槐柳,与波光相上下,每月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桂轮映水,明镜涵空,极潋滟潭沲(指随波流动之状)之致,虹栏徙倚(徘徊),咫尺贝宫琼岛也。

(七)杏林春晓:环城村落多种杏,二月花开,灿如云锦。宿露初收,晓莺乍唤,溶溶淡日,蔼蔼新烟,宛在徐熙(五代南唐画家)画里,邑人多絜榼(拎着酒壶)往游焉。

(八)桃坞明霞   桃园村一带居民,多以种植银桃为业,春日桃花绽放达二十余里,蒸红烂绮,游人如织。

(九)双阁晴云:邑南二阁,东在回生村,西在赵古营,距城(指新城镇)八里,颇为高峻,登城远眺,晴云冉冉,从朱栏碧瓦中,浮出蓬莱方丈,隐现郊埛(远处的郊外),疑有仙风引之使去。

(十)奎楼远翠

学宫前魁星楼位于城垣东南隅,极高峻,凭栏四望,燕山远黛,冀赵遥青,云树苍茫,郊原错秀,具奔来眼底,如在脚下。

新城八景:草橋夜月、杏林春曉、雙阁晴雲(以上3个为十景)废弃的景5个:古甃 zhòu甘泉、遠香蓮沼、梧院琴堂、東山勝蹟、南塘早稻。

旧城八景:三邱古洞(废)、台寺晨鐘、城頭秋月、堤口夕阳、忠墳宿草、丫河春漲(废)、滹沱冰合、傾井遺踪 。

值得一说的是“滹沱冰合”,刘秀过滹沱河,无渡船,命王霸去探视河水有无结冰,水尚流淌,王霸诈称“冰坚可渡”,刘秀一行至河,果然结冰,渡河而去。

关于滹沱冰合(王霸冰合)的故事,在滹沱河流域多数地方都有,深州凌消村、灵寿忽冻村,正定凌透村(今属石家庄长安区),都有类似的传说。束鹿县(今辛集市)也将“滹沱冰合”列为旧城八景之一,《汉书.王霸传》说的是刘秀在下曲阳(今晋州西)过的滹沱河。不管怎么说吧,都是美好的传说故事,2000年前的故事谁又说的清楚,红军长征还“三渡湘江,四渡赤水”呢。

   老束鹿二十二景图

一、三丘古洞:又名“束鹿岩”,三峰耸峙。据《方舆胜览》载,“其岩外隘内广,可容千人,有线路通天。为古邑束鹿第一大名胜。

二、台寺晨钟:台头寺原址在菜园村西、旧城村北、三丘村南,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时任束鹿县监郡袁彦通监修。传说僧人名建喜云游到束鹿,见此地稼禾茂,郁林丰,是块风水宝地,决定在此建庙。其化缘远及云、贵、川,百姓被其虔诚所感,施舍捐赠,建成台头寺。

三、 城头秋月  秋高气爽,玉盘高悬,文人骚客,聚集城头,吟咏酬唱,好有情致。

四、堤口夕阳    在赵念,即赵堰堤上望夕阳,波光掠影,甚为壮观。

五、忠坟宿草:又名红草坡,唐饶阳郡副将张兴墓地的草。“余草皆绿,此独红,相传为忠血所化。

六、丫河春涨:丫河,也叫鸭河,是滹沱河的支流。

七、滹沱冰合:西汉末年,刘秀南逃到饶阳,又日夜兼程转到真定,王郎的军队追得正紧。时令正是三月,冰消雪化,滹沱河水中冰块浮游。军队就要到岸,没有渡船怎么办?十万火急。这时前锋王霸恐军心动乱,诡称河已结冰。等刘秀赶到,真的河水结了冰。军队踏冰而过。

八、倾井遗踪:在倾井村西。相传后汉光武征战经过这里,“三军渴甚,无汲具,光武命军士以手扳之,”这口井忽然倾斜,泉水自己流了出来。清康熙时井仍斜如隧道

九、草桥夜月:新城城里有两座桥,西桥为石桥。东面十字街北一座是木桥,俗称“草桥”。桥下是滹沱河故道,有水积留。

十、杏林春晓:新城四郊多种杏树,城东南最多。每到春日,杏花遍开,竟是赤城霞影,玉洞桃花。人们争相提上酒菜,到杏林中游玩。

十一、双阁晴云:新城南面有两座阁,东边的在回生村,西部的在赵古营,这两个村都离新城8里。天气晴朗时,登城远眺,晴云从朱栏碧瓦中相对浮出,变化万千,是为奇观。

十二、古甃甘泉:新城城西南女墙外,顺治年间一县民掘土,挖出了一个石盖,打开一看,是一眼井,井中冷气逼人。井砖坚润,厚不过寸,长不盈尺,相传是广武砖,又有说是光武砖的。束鹿当时多为苦水,甜水井仅三四处,这一眼井的水最甜。

十三、远香莲沼:县城西门内,有一条伸向东北的旧水沟,山东督粮参议李世洽把它开辟疏浚成池塘。塘里遍栽莲藕,四围种上垂杨柳。塘中建一亭,柏乡魏裔介相国题署“远香亭”三字。后面建一小楼,世洽自题“观静”二字。每当荷花盛开时,香气扑面而来,衣服上都浸满了香味。燕子群集于楼檐,唧唧鸣唱。人置身其中,犹如坐在莲花座上,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后人称其为“远香莲沼”。

十四、梧院琴堂:宁夏道副使耿启在县城南部所建宅院。耿启操守严谨,不与人同流合污,而独嗜琴如命,因取堂名“响山”,取少文“抚琴动操,众山皆响”之意。少文,名宗炳,晋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师和绘画理论家,且精于弹琴、擅长书法。响山堂前没有裁种其他花木,独植青桐一棵。在陕西居官时,觅得《大雅》、《羽化》等谱子,带了回来,原谱段法错落,他与儿子耿迈在家旦夕订正,一弹再鼓,有“高山流水”之遗韵。后人怀念其高风,称其为“梧院琴堂”。

十五、东山胜迹:永州推官张基命的别墅。张基命素慕谢安,因号“小东山”。别墅在草桥东数十武(一武=半步),临河叠土筑台,栏杆外就是草桥,河水萦绕,台名“修月台”,后叫“逸休亭”。亭中多深屋亮窗,以便在里面读书。亭东面垂柳掩映中,又建一阁,名“奎楼亭”。

十六、南塘早稻:滹沱河过去从晋县向南滚到宁晋县西南,接着又逐渐向北滚。 泛滥成灾,积水成渊,淤泥积沙。人们选择地势相对平缓、水势较浅的地方,栽种水稻。康熙年间,县城南八里以外都是水田,犹如江南水乡!

十七、龙丘瑞麦:乾隆24年7月滹沱河南迁,由宁晋入滏阳河,河淤地都成良田。白龙丘的麦子有“两叉九穗”,人们都认为是祥瑞征像,名卿巨公争相赋诗。

十八、城堤柳色:乾隆24(1759)年春,知县李文耀捐资修建滹沱河旧堤,植柳千行,柔丝垂地,直干参天,花草相间,板桥映水,斜阳烟黛,恍若溪柳画中游。

十九、学沼莲香:南池书院池旧芜浊,知县李文耀捐资疏浚加宽,周围种植树木,中间栽种莲荷,小小一块方塘,云影天光。盛夏熏风入座,翠盖红衣,香流墨沼,实在是赏心悦目。乾隆25(1760)年,一莲开花三朵,这一年开恩科束鹿县有三人乡试中举。

二十、佛阁晚钟:城南大悲阁,宋时建,渐近倾废。乾隆26(1761)年春,知县李文耀捐资重修。阁高七丈多,大士像高六丈多,庄严雄博不亚于正定大佛。飞甍插汉,珠网入云,蔚为壮观。没当烟霄月夕,铜铃摇动,响徹四郊。

二十一、桃坞明霞:桃园村一带居民,多以种植银桃为业,春日桃花绽放达二十余里,蒸红烂绮,游人如织。

二十二、奎楼远翠:学宫前魁星楼极高峻,凭栏四望,燕山远黛,冀赵遥青,云树苍茫,郊原错秀,具奔来眼底,如在脚下。

名胜古迹

  辛集清利寺

  清利寺原是由静公僧于唐朝太和元年(827)创建。有碑文记载,现碑文尚存。元至正三年(1337)僧德兴重修。明朝永乐二年乡人张山、僧文瑞,天顺年间僧常胜,成化二十二年僧德功,嘉靖十八年乡人裴七玺,清朝顺治8年乡人李可孟相继重修,清康熙时住持僧叫圆平。

  辛集崇兴寺

  崇兴寺位于河北省辛集市市郊泗尚村,距离市区约9公里。寺院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元代曾有高僧重修。具记载时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斋堂,藏经楼,僧寮等,建筑宏伟齐全,当时常住僧人有百余人。远近闻名,香火鼎盛,信众极多。历史上崇兴寺历经兴废,屡次修建。解放前崇兴寺一直是河北几所香火最旺盛的寺院之一,'文革’中寺院殿宇毁于一旦。历史文物现存有碑文,残缺佛像,菩萨像等,世变沧伤,兴废屡更,端端硕贤,砥柱其间,奕叶相承,传之无尽!


  辛集市烈士陵园

  1946年,冀中六分区和辛集市政府在辛集市之南,石德铁路之北修建了辛集市烈士陵园,内有六分区司令员王先臣烈士墓、烈士亭。为褒扬革命先烈,激励后之来者,1960年束鹿县政府将烈士陵园迁至辛集市兴华鹿北段路西,王先臣烈士墓和烈士亭也随迁址新烈士陵园。原定名束鹿县烈士陵园,1986年3月改名辛集市烈士陵园。辛集市烈士陵园占地40亩。园内种植着青松翠柏和各种花草,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王先臣烈士纪念亭座落在陵园南端。北端是烈士事迹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遗物,并有他们的事迹简介。西侧王先臣烈士纪念碑和一区烈士公墓碑南北相对,整个烈士纪念建筑物布局合理,庄严肃穆,浑然一体。

  华北联合大学旧址

  华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华北联大)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在河北众多地方留下了“足迹”。 2011年3月5日,几名网友在新城镇贾李庄、大李庄发现多处残破的老房子。当地老乡说,这些是华北联大旧址,很多文化演艺界名人曾在此住过。郭兰英、王昆、艾青等名人都曾在此生活、学习过。1946年11月,华北联大全体师生1000多人从广灵出发,经过800里跋涉,来到束鹿县(辛集)大李庄一带,对外宣称“平原宣教团”。校部驻大李庄村,几个分院驻贾李庄、郝家庄、沈家庄、前杜科、后杜科等村,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华北联大奉命从束鹿迁走。


岁时节

正月元日昧爽(黎明),爆竹设庭燎香奠牲馔祀祖先礼神,亲友交贺;

三四日乃已茹春饼取迎新也;

上元张灯放花炬,前后三夜;

十六日男女群游,曰散百病;

二十五日以五谷杂灰书地为廩囷(lin qun谷仓)形,曰填仓;

二月二日煮秫(shu 高粱)为糜曲(酒母)调之为醋,曰醋胶,以灰撒墙壁下如缕,由室内达户外,曰引龙。用避蝎毒又用麦豆曲合汁作煎饼,谓可熏虫;

三日寒食日祭墓標楮(chu)钱,增塚土;

清明日士女簪柳为鞦(同鞧)韆(秋千)戏;

四月十八日传为碧霞元君圣诞,城东关有古庙香火甚盛,百货并陈,士女喧阗三日;

五月五日人各戴艾叶食角黍,妇女多戴艾虎,儿童皆腕系彩丝,名百岁索。是日为城隍庙会,香火贸易如四月十八日;

六月六日造曲,伏日造酱;

七月七夕女子设瓜果祀织女乞巧;

十五日立麻谷于门奠墓;

八月中秋亲友馈瓜果饼赏月;

九月九日女家作枣糕馈婿曰追礼,登高赏菊酿黍为酒;

十月一日剪楮为寒衣焚祭墓所;

十一月长至日弟子拜师长;

十二月八日以五谷杂枣栗等为粥曰腊八粥,童男髡发(剃发)童女黔耳(染黑耳朵)

二十三日祭灶;

二十四日扫舍日,易门神桃符贴宜居春字及春联爆竹,撒芝麻秸于地曰 (bie)岁。多嫁娶,亲友围炉聚饮,曰守岁。

滹沱河守陵人

滹沱河

朋友豫西调对空山落叶说:“父辈经常讲,'凡是用滹沱作村名的村子,一定是守陵人居住的地方。’”空山落叶想:真的是这样吗?

滹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太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滹沱,不仅指水名,本义还有河水雨水四处乱流的意思。

滹沱水即滹沱河,在今代州繁畤县东,流经定州深泽县东南,光武帝刘秀打天下时曾夜渡滹沱河,今天的人们称刘秀渡河处为“危渡口。”

阅正史野史,记载涉及滹沱河的辞条不下一千条,有关滹沱河99%辞条记载的内容一是洪水,二是战争。从汉代以至近代,如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等以滹沱河为题材的诗文不下数十首。

元代至正元年(1341),元惠宗封滹沱河河神为“昭佑灵源侯”;清雍正元年(1723),雍正皇帝封滹沱河河神为“长源永济滹沱河神”。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从河南回北京,驻跸正定县,巡视了滹沱河,为河神庙御题匾额曰“畿甸安澜”。

魏宣武帝景陵

但是,“凡是用滹沱作村名的村子,一定是守陵人居住的地方,”没有史料佐证。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七》:“……崔氏世有恶疾,故庶以此嘲之。俗呼'滹沱河’为崔氏墓田。”这条记载的意思是说,崔氏一家世代有遗传疾病,百姓们说“难道崔氏一家的祖茔就在滹沱河下吗?”这段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崔氏一家世代有恶疾,就像滹沱河经常泛滥成灾一样。

魏孝文帝长陵

然而,滹沱作为村名,和守陵人居住还真有点关系。例如,洛阳北郊的苏滹沱村靠近魏宣武帝景陵;孟津的贾滹沱村靠近魏孝文帝长陵等等。凡是有皇陵的地方,一定地处高岗,不会有水聚积,只能是河水或雨水从皇陵处向四方乱流,这是皇陵营造时人工修建的排水措施。

因此得出结论:凡是皇陵所在地,一定排水顺畅,有“滹沱”的表象和特点。但是,以“滹沱”命名的村子,未必就是守陵人居住的地方。

滹沱河

       古时又称作虖池或滹池,当地人俗称葡萄河,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穿过舟山和太行山,向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滹沱河全长约587公里,流域面积约2.73万平方公里。

  弘历诗

阅滹沱河堤工  

前岁视滹沱,近堤虞侵城。今岁视滹沱,堤脚淤沙平。临流施网处,秋麦芃新耕。

复见好消息,中泓向南经。北堤免冲齧,万户庆居宁。建坊旧驻所,感德由至诚。

维予自忖度,转觉愧恧生。一时偶指示,讵有安澜能。设能回狂澜,永定相视曾。

夏霖乃溃决,迄今堤未成。是河亦浑流,来往岁每更。所幸有馀地,不与水相争。

长堤护城止,曾匪束之行。居功而诿过,中人以下情。我常恶彼为,何须扬颂声。

渡滹沱河

嵩阳瞻岳返,滹水度桥重。岸迥全收潦,澌流已柏冬。

柳黄路阴薄,麦绿陇塍封。遥见佛香阁,疑闻云外钟。

村镇名称来源

一、与滹沱河有关

旧城:据《束鹿县志》记载:唐天宝十五年,明皇以安禄山反,改饶阳之鹿城为束鹿,即城于此。自唐至明,这里皆为束鹿之县治。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滹沱河决晋州涅盘村入境内,由南位伯东注,冲破南堤,淹没城池,县治即此迁往新城。从此,此地乃称旧城,沿用至今。

新城:新城原为束鹿旧县城,据县志记载: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自晋州境内涅盘村决口束鹿境内,由南位伯、北小陈、军齐村、董保村、大过村、田家庄冲破旧城南堤,淹 没时束鹿县城旧城。县署迁今新城址,将新圈头、河上集、小西天等地居民用围墙圈成一庄,遂称新城。


新垒头:相传唐时此村名为“唐尹集”,后改为“唐尹店”。村名均系唐玄宗命名而成,时该村地势低洼,紧靠滹沱河,村民时遭水患。后将此村南移,垒建在一个名“老龙头”的土丘上,故命村名为新垒头,沿用至今。

王口: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此村即名王口。相传滹沱河曾流经此地,附近村民在此打渔晾网,后陆续有人迁此定居,遂成村落,名“晾网口”。后改“网”为“王”,简称王口,沿用至今。

一间房:相传早年此地即为一村,明时滹沱河水患,房倒屋塌,仅留下一间小庙,后恢复村庄,遂称一间房,沿用至今。

河庄:据传,该村过去因紧靠滹沱河岸,因而取名河庄。清乾隆时分为南河庄、北河庄,光绪时两村合并,取名河庄,沿用至今。

散思台:相传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该村原名雷家井,位于今村街心高地,时与毕家庄相邻。后滹沱河水患冲散两村居民,人们苦于水灾,都思念着村中那块高地,水退后两村居民重来定居,建为一村,遂名散思台。

满家湾: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满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时因村址临滹沱河,故名满家湾。

东小王、西小王:相传汉萧王刘秀走国时,曾屯兵于此,故名萧王村。后改“萧”为“小”,即称小王村。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因滹沱河水患将此冲为东西两部,各按其方位称为东小王、西小王。

漫河头: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此村即名漫河头。相传因故村址东有河经过,河水常常漫出河道,故名漫河头。

郭西:相传明时该村名兴隆镇,后被滹沱河水淹没,又于旧镇城郭之西建村,遂称郭西。

文朗口:相传宋金之时,建村于滹沱河口,名温浪口(意指平息大浪)。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改称温朗口。光绪后本村名人谢迈度改“温”为“文”(意在多出文人才)。故称文朗口。

雷家庄:相传明末滹沱河由此经过,宁晋县香亭村雷姓经常来此打渔,后定居建村,以姓氏命村名雷家庄。


二、与山西洪洞县移民有关

小辛庄:相传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王、刘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称“三姓庄”。后迁来赵姓,改“三姓庄”为“新庄”,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改“新”为“辛”,因当时户少村少,故称小辛庄。

田家庄:相传明永乐年间,有田、白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田姓居多,遂称田家庄,沿用至今。

马吕:据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马、吕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遂以姓氏命名为马吕。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分为两村,称东、西马吕。光绪后合并,仍称为马吕。


王家庄:据传,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有王姓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遂以姓氏命名为王家庄。周家营:

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周家营。

贾辛庄:相传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贾辛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遂以姓氏命村名为贾辛庄。

仨树:相传明成祖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址有三棵树,故名三树。光绪后演变为仨树。

东石庄、西石庄: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有石姓兄弟二人由山西洞洪县迁此占产各立一庄,两村按其方位、姓氏取各为东石庄、西石庄。

其它相类似的如:尚家庄、周家庄、郭永庄(原名郭家庄)、袁家庄、耿家庄、南王庄、马家庄、杨庄(杨家庄)。

野生白骨顶鸡

三、与当地名人有关

位伯:原名北位伯。相传战国时,晋文公大将智尧封为伯(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俸食于此。因南有南位伯,故称该村为北位伯。清光绪(公元1785年)时去掉“北”字,称为位伯,沿用至今。

南智丘:据《束鹿县志》记载,战国时大将智伯葬于此地。因村建于智伯墓南,故名南智丘。清光绪时改为南智伯,后又改南智丘,沿用至今。

范家庄:据束鹿县志载,元代耿恭死后葬于此地,有姓范者为之守坟,后定居建村,遂称范家庄。

石碑: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此村即名石碑。因该村北临元左丞耿焕姓氏墓碑,故此得名。(现墓碑尚存)

四、与金宋交兵相关

军齐:相传金宋交兵时,宋军曾在此集凑齐。后有人从山西、河南等地迁此建村,遂取名军齐。清康熙时,更名为军西,光绪时又改为军齐,沿用至今。

马章、李章、孟章、刘章: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即为一村。因宋兵曾在此扎过营帐,该村又位于营帐之北,故更名为北帐。后改“帐”为“章”。1937年按村内马、李、孟、刘四条街,各分建为村,按村姓氏多少,分别命名为马章、李章、孟章、刘章。

等报: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即为一村,宋兵在军齐集结凑齐后,曾在此等探马回报,故名等报。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改为董保,光绪后(公元1908)又改为等报。

东大陈、西大陈:相传古时此地即为两村,金宋交兵时,曾在此设一大阵,因两村分别位于该阵东西,故更名为东大阵、西大阵,后改“阵”为“陈”。遂称东大陈、西大陈。

北大过、南大过:相传宋时此地即为一村。金宋交兵时,常大批兵马经过,遂改为大过。后在水灾部分户南迁,建南大过。此村按方位改称北大过。光绪时(公元1875—1908年)南北大过合称大过。后又分开。

马兰:据传,金宋交兵时,有一马姓在此圈地养马,人称马郎。立村后称为马郎村。后演变为马兰。

东良马、西良马: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为一兵马营,经常有大量马匹在此放牧训练,向各地输送良马,故称良马场,后成村落,称“良马村”,元时分建两村,按方位分别称为东良马、西良马。

六郎营:据束鹿县志记载:“六郎营相传宋将杨琼行六,尝屯兵于此。”故此而得名。

留双营:相传金宋交兵时,曾在此留下两个营盘,故名留双营。

大营:相传唐时此村名桂林乡。金宋交兵时,宋兵屯军于此,扎大营,遂改名大营。

大营村,位于原平城区北部30公里。全村现有住户430户,人口1250多人。历史上,大营曾名“间家营”。明朝时,有海宁州同知间仲宇以“清修伟节”驰名朝野。

大营距雁门关仅12公里,处于班政铺与十里铺(郑家营)之间,是古边关防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碰撞、交融的军事重镇。它与传说中的北宋十二连营紧密相关,在其周边,还有许多村名都和古代军事防御直接相关,如土屯寨、王董堡、邵家寨、兴隆寨等。现存的秦王寨、吊桥岭、清安堡、天元堡等遗址,依然透射着古代战火烽烟浸染的气息。

据旧志载,这里曾设有间家营汛。汛距崞县城十五里,设兵四名。最早设营房院一处,坐东向西,周围二亩三分。院内正房七间,西房三间,院中有望楼一座,东西围墙,大门一座。门外官厅二间,界牌一座,烟墩五个。汛北五里外墩台一顶。由此可知,大营不仅在军事上处于大本营地位,也是民族传统文化、边塞军事文化和佛教净土文化的大本营,积淀了非常厚重的文化内涵。

大营村在滹沱河的西岸,大部为盐碱滩涂。但就在这片土地上,却有三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一处在村南200米的滹沱河西岸台地上,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分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汉代布纹瓦、砖和泥质灰陶残片。

另一处在村西北500米的滹沱河西岸台地上,北临大营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分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采集有汉代泥质灰陶残片,纹饰有绳纹,可辨器形有盆、瓮、壶等。

还有一处位于村西100米处,南临季节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汉代泥质灰陶残片,纹饰有绳纹。

古代遗址的密集存在,证明了大营历史的悠久和人类生存的痕迹。就在大营村西约500米处,发现有一处古墓群,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封土堆早已不存,忻州市文管所于2002年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其为汉代遗存。

大营不光是从名称上可以看到它的军事地位,而残存的烽堠也是军事要地的一大佐证。这座烽堠位于村南1000米处,始建年代不详。其筑于高台上,东西长15米,南北宽15米,占地面积约225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5米,残高约6米,夯土建筑。

大营旧村西面50米处,有一道滹沱河支流,曾经水流湍急,日夜不歇,所以先民在其上建造一座单孔石拱桥。据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记载,此桥名为“通利石桥”,乾隆十年,陈继善、田嘉苗、郭鹔、罗世纯创建。乾隆五十七年、嘉庆二十五年、道光十四年、同治五年相继重修,各有碑记。石桥全长10米,宽4米,为南北走向,桥面用长条石板砌筑,两边置望柱、栏板,拱券楣雕有花卉图案,汲水兽不存。

在大营村内,有一座古老的寺院。据梁架题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坐北向南,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并列建有佛殿、关帝殿,东廊建有配殿,山门不存。该寺院东西长26米,南北宽24.4米,占地面积约634平方米。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带廊构架,单檐硬山顶。

滹沱长河依然潺潺流淌,大营故地不该忍受沉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大营温泉的进一步开发,大营村这一雁门关内古营寨,必然会闪耀出令人瞩目的光芒。

四七营:相传金宋交兵时,该地驻宋兵二十八营,后该地建村,称二十八营。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改为四七营。(四七即二十八)。

五、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

和睦井:相传汉时这里是一个十几户的小村,刘秀走国至此,井里蛤蟆很多,欲饮战马而不成。从此更名为蛤蟆井。由于这里是古县城到保定的必经之路,过往客人很多,许多来此投宿定居。大家和睦相处,被誉为“和睦乡里”,遂改“蛤蟆”为“和睦”,称为和睦井。

东柳科、西柳科:相传刘秀走国被追曾藏在此处柳棵里(柳丛中),后在柳棵东西各建一村,故称东柳棵、西柳棵。后演变为东柳科、西柳科。

抬头村:相传汉时刘秀走国至此,见前面有一城池(安国城),勒马止步,抬头观望。故有抬头望古城之说,故名抬头。

红旗营:相传汉时即有此村,刘秀走国在此屯兵,因在半夜起营,故更名为黑起营,后按谐音改为黑旗营。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将黑旗营改为红旗营。

石槽李家庄:相传早年此地有一石槽,水满鱼现,水干鱼去,人皆奇之。汉刘秀走国至此,曾用此石槽饮马,后建村落。因李姓居多,遂称石槽李家庄。

撒马营: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至此,因被追赶,撒马逃跑,遂更名为撒马营。

孤马营:相传汉时此地即有一村,刘秀走国时途经此地,独剩一匹战马,遂得名孤马营。

都大营: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在此堵挡了一阵追兵,故名堵挡营。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演变为都当营,光绪(公元1908年)后又改为都大营。

试炮营: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在王庄营安装抛石土炮,到此村试炮,遂更名为试炮营。

辛中公园

王庄营:相传汉时此地即有一村。刘秀走国时,在此安装抛石土炮,遂称王庄营,后改“装”为“庄”,称王庄营。

草帽庄:相传西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将草帽丢于此处,后为其走国留名,该村遂名草帽庄。

伴当营:相传西汉时此地为一村。刘秀走国时,骑马至此,马被绊倒,遂称绊马营。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改为半当营。光绪后(公元1908年)改“半”为“伴”,称伴当营。

倾井:康熙《束鹿县志》记载:“相传后汉光武帝次河北,过此,三军渴甚,无汲具。光武命军士以手搬之。井忽倾欹,泉水溢出,至今砖瓦倾斜,如隧道然。”故名倾井。

东谢村、西谢村:相传汉时此地有东西两村,刘秀走国至此,两村百姓招待甚善,刘秀连声道谢,各村按其方位称为东谢村、西谢村。


六、其它有趣的地名来历

仁慈:据《束鹿县志》记载,此村原名为“不打寨”。相传明时一新任县官,到此查看陈案,发现这村从未有杀人放火之事,遂改村名为仁慈。表示村民慈善、仁义。

东朗月、西朗月: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年此村名狼穴,因“有数狼在东西两处籍草为穴,故名狼穴,两村按方位称东狼穴和西狼穴,清嘉庆时(公元1796——1820年)雅化为东朗月、西朗月。

辛集市各村镇的名头来源起始大都来源于宋金交战、安禄山时期居多。也有包含了刘秀走麦城时候的一些文人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