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如何让你的语言系统更有能量,更有影响力?》提到了语言的力量,今天我把近期公众号里大家划线最多的句子拉出来,做个总结,也方便大家迷茫困惑的时候多读几遍,从语言中获取能量。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用你的语言讲出来,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就说明这些语言真正穿透了你的身体,所谓知行合一,起心动念也是行。 1.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互为因果,盈亏同源,是一个循环,没有头尾。只不过,每个人都需要契机,去打破,或者进入到了正循环中。 这个契机,要么是遇到贵人,在认知上,醍醐灌顶。要么是撞到了南墙,痛定思痛。 写作即思考,是思考的具象化,能将大脑中模糊的经验和灵感,快速地显示出来。 写作能力锻炼的就是思考能力,创作能力。 但,其实写作的价值还是被远远低估了。如果未来只让孩子保留一项技能,我觉得就是写作。 而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全力以赴,就是因为缺少勇气,厌恶损失,害怕选择之后,还有更好的,害怕走出的路还有捷径自己不知道,所以迟迟没有全力以赴。 4.世界上不存在直达成功的路线图,走错了,大不了过几年从头再来,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体验,体验不同的经历。 5.想要影响力,其实就是预期管理,影响别人,也是一种心态上的博弈。我们要时刻记住,把自己的心态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比对方高的位置,哪怕自己的收入,自己的阶层比他们低,你也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位置上。 弱者纠结,内耗,不愿意做选择; 想成事,想上进,但又患得患失; 害怕丢脸,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这些心理,从本质上说,都是因为没有强大精神内力导致的。 想要解决,只有两个途径, 要么逐渐降低欲望,无欲无求,无欲则刚,比如很多得道高僧,和道家真人,修炼自己消除区别心,攀比心。 要么培养自己帝王心态,拥有杀伐决断,舍我其谁的气场。 7.俗话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高估智力的重要性,其实在真实的政治关系里,性格和意志力才是最重要的,性格的坚韧和意志力的强横,就是胆魄的体现。 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说一不二,哪怕很多人说他错了,也坚持自己。 这就是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必须具备的特性。 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比如,萧何、吴用、刘基却只能成为谋士、二把手。 最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少胆魄。 8.普通人想要突破阶层,首先就是要有勇气,不管是令别人讨厌的勇气,还是敢于冒风险的勇气。 勇气,胆魄本身就能给自己带来强大的气场。 所以首先要修炼的就是自己的勇气,胆魄。 怎么修炼? 遇到对自己有利,但有点害怕的事情,担忧的事情,就要觉知到自己恐惧的点在哪里。 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就去做。 比如不敢去见牛人、不敢登台表演、不敢公众演讲,害怕别人对你的看法。 要知道,别人对我们的看法,首先取决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9.真正成事的都是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标准答案的。 那些成事的人,做成的事情,其实隐藏了很多细节,只能总结成道理。 而里面的细节我们很难掌握,更不用说,当事人的话术,表情仪态,沟通交流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没必要唯唯诺诺,觉得别人有多牛逼。 什么时候,什么场景,都要大大方方做自己。 任何时候都不要觉得自己配不上。 11.一件事如果对自己有利,但有点害怕和担忧,尤其是担心“丢分”的,就果断地去做。 “丢分”丢多了,就能争“分”了。 现在跟那些曾经以为的非常优秀的大佬站在一个舞台上演讲分享,也很坦然也很自信。 跟这些人接触多了,你会发现,大家都是普通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私底下也是“TMD”牛逼吹得很响。 而且发现大佬其实不敢轻视新人,年轻人,说不定将来年轻人上去了,还要仰仗人家呢? 所以,不要理想化任何人,也不理想化任何组织。 12.普通人,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也可以,自己配得上,自己能搞定。 你才能慢慢地不再普通。 另外,你也不要把别人看得特别牛逼,不理想化任何人,尊重但不要盲目崇拜和害怕权威。 你觉得那些很权威的人,很牛逼的人,平时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不敢主动去跟他们交往,一起走个路都紧张得不得了,真接近了,发现他也就是个糟老头。 13.很多时候禁锢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看重的: 不敢给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定个高价,就是觉得钱很重,自己不配; 不敢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就是觉得别人都很重要,觉得自己不配; 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是觉得脸面很重要,别人的评价和认可很重要,自己丢不得。 ……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既然是游戏,那么就没有什么是重要的。早点认识到这一点,人生会更加轻松。 情商高的人,不随便宣泄自己的情绪,也不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对情绪切换运用自如。 当他觉得当下需要对方感觉愉悦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让对方愉悦,当需要让对方紧张,感到压力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就给对方施加压力。 去实践,去做事,尤其是做有困难的事,获取的一手信息价值更大,而且是自己独享的信息。 你不去做,永远掌握不了成事的细节,每个人遇到的事都是不一样的,书上的经验,别人的经验,都需要拿来实践,而且要尽快尝试,获得反馈,你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事之道。 |
|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6、自驱主动地精进掌握自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