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02(新高考七省专用)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1-18 发布于山东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新高考七省专用)02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尚书·尧典》中曾这样记载观象授时,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西汉至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十六国时期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僧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中国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为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古代天文官员们把天象看成是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多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领导制造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体,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其中从公元1010年到公元1106年,就先后组织了五次大型的恒星位置测量,平均不到20年一次。

进入明代和清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否则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侧重几何学。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有助于我们今天天文学的发展。

(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材料二

历法源于天文,古代天文与历法是一回事。夏、商、周三代处于观象授时时期,直到战国初公元前427年发明《殷历》“甲寅元”(四分历),中国才进入历法时代。

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古人形成了“日”与“年”的时间概念。太阳东升西落,一个白天一个夜晚合为一日。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纪日方法是干支纪日法,即运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甲子循环纪日。据可靠资料,公元前720年,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至今近三千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成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古人立竿测影,将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日,这一天夜晚最长;将日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日,这一天白昼最长。每年春夏秋冬循环一次。《尚书·尧典》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夏商时期古人已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6日,即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称为一“岁”)。至迟到春秋时期,后人更加精确测定回归年长度为365又1/4日。

历史上采用过的纪年方法有王位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自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到1911年,年号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一直并用,如1898年戊戌(干支纪年)变法中的“戊戌”就是指光绪二十四年。

月相的变化使先民掌握了时间长度“月”。古人观测出月相从满月(望)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53日。12个月约为354日,与回归年365又1/4日相差大约11日。每三年累计相差33日以上,超过一个月。古人为调配月与回归年的长度,采用了“置闰”的方法,保证月份与季节的相应。春秋时期,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频繁改历的原因。

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一套农事历,用以指导农耕生产,每一节气均与二十八宿、北斗的运行、土圭测影长度、各地物候相关联。

(摘编自张闻玉马明芳《中国古天文历法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痕迹。

B.从西汉到唐代,中国古代天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天文官员们除了留心记录奇异天象外,还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的精度,后者是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

C.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观测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测最勤,且有些成就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D.干支纪日法是指运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甲子进行循环纪日的一种纪日法。它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纪日方法,同时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早的纪日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错,材料一第1段中只是说“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并没有说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B.“后者是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错,根据材料一第3段中的“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可知,帝王更关心奇异天象。

D.“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长的纪日法”错,材料二第2段只是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成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并没有说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长的纪日法。

故选C。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相同,但是不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仍有不同。

B.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产生时间早于历法。天文学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而历法源于天文,直到《殷历》“甲寅元”的发明,中国才进入了历法时代。

C.中国天文学在明清时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D.戊戌变法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不同在于前者属于干支纪年,后者属于年号纪年。这说明在1898年还存在着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兼用的现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C.“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错,根据材料一第5段中的“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可知,中国天文学在明清时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

故选C。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A.记录星象预测吉凶 B.观察天文预测节气

C.测量天体坐标位置 D.研究天体内部规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A.根据材料一第3段中的“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天垂象,见吉凶”可知,“记录星象预测吉凶”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

B.根据材料一第2段中的“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可知,“观察天文预测节气”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

C.根据材料一第3段中的“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可知,“测量天体坐标位置”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

D.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可知,“研究天体内部规律”不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

故选D。

4.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观象授时”的含义和意义。4分

【答案】①“观象授时”是我国上古时期,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的授时方法。②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耕生产。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1)首先分析“观象授时”的概念。

由原文材料一“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上古的人们便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信息可概括出其概念:“观象授时”是我国远古时期,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的授时方法。

2)分析其意义

从原文“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一套农事历,指导农耕生产,每一节气均与二十八宿、北斗的运行、土圭测影长度、各地物候相关联”的信息可概括出意义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产。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

【答案】①材料二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②其次,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时间概念的经过,并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③最后介绍古人通过“观象授时”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并指出其意义。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先从整体上把握,确定中心意思,然后按照说理顺序进行梳理。

材料二共五段。

第一段“战国初公元前427年发明《殷历》'甲寅元’(四分历),中国才进入历法时代”,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

第二段中“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古人形成了'日’与'年’的时间概念”“公元前720年,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至今近三千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尚书·尧典》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夏商时期古人已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6日,即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称为一'岁’)。至迟到春秋时期,后人更加精确测定回归年长度为365又1/4日”,第三段中“历史上采用过的纪年方法有王位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自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到1911年,年号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一直并用”,第四段中“古人为调配月与回归年的长度,采用了'置闰’的方法,保证月份与季节的相应。春秋时期,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可知,这三段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时间概念的经过,“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频繁改历的原因”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

根据末端首句话“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分析,最后介绍了古人通过“观象授时”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最后采用“文章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的框架回答行文思路,可以对说理的角度和方面再进行细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甲)

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办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其次就是鼠麴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脑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猪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节选自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我来老沙湾只是为了离它稍近一些没能隐约听见它的一点声音,闻到它的一丝气息。我给自己留下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

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东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刮我的身体。我本来可以绕过河湾走进村子,却没这样做。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榆树。连根都没有了。根挖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

我太熟悉这里的风了。多少年前它这样吹来时,我还是个孩子。多少年后我依旧像一个孩子,怀着初次的,莫名的惊奇、惆怅和欢喜,任由它一遍遍地吹拂。它吹那些秃墙一样吹我长大硬朗的身体。刮乱草垛一样刮我的头发。抖动树叶般抖我浑身的衣服。我感到它要穿透我了。我敞开心,松开每一节骨缝,让穿过村庄的一场风,同样呼啸着穿过我。

还有一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我搭乘认识不久的一个朋友的汽车,到沙梁下的下闸板口村随他看亲戚。我没告诉这个朋友我是黄沙梁人。

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杈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

汽车在不停的颠簸中驶过冒着热气的早春田野,到达下闸板口村已是半下午。这是离黄沙梁最近的一个村子,相距三四里路。我担心这个村里的人会认出我。那时我几乎天天穿过这个村子到十里外的上闸板口村上学,村里的狗都认下我们,不拦路追咬了。

我没跟那个朋友进他老舅家。我在马路上下了车。已经没人认得我。我从村中间穿过时,碰上好几个熟人,他们看一眼我,仍低头走路或干活。窜出一条白狗,险些咬住我的腿。我一蹲身,它后退了几步。再扑咬时被一个老人叫住。我认识这个老人。我那时经常从他家门口过。

老人家没有理我的问候。他望了一眼我,低头摸着白狗的脖子。

我又问了黄沙梁的一些事情,他都不知道。

那个村子经常没人。他说,尤其农忙时一连几个月听不到一点人声。地让他们越种越远。村子附近的地全撂荒了。

我走出村子,站在村后的沙梁上,久久久久地看着近在眼底的黄沙梁村。正是黄昏,到收工回家的时候了,烟尘稀淡地散在村庄上空。人说话的声音、狗叫声、开门的声音、铁锨锄头碰击的声……上去远远的,像远在多少年前。

我莫名地流着泪。什么时候,这个村庄的喧闹中,能再加进我的一两句声音,加在那声牛哞的后面,那个敲门声前面,或者那个母亲叫唤孩子的声音中……

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

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

(节选自刘亮程《留下这个村庄》,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作者眼中的“山村”的“余韵”附着了浓浓的主观意识,是历史的遗迹、现实的草木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领悟共同构筑的一个理想之境。

B.甲文作者认为自然的伟大和美存在于平凡的山水之中,自然与人的生命并不相融。文中的意象“小溪”“鼠麴草”“彩菌”等都很平凡,都是独属于自然的。

C.乙文中,当“我”站在黄沙梁附近,吹着来自荒原的风时,对乡村的熟悉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那里珍藏着我的童年记忆,但令人失意的是件我成长的乡村变得荒凉而陌生。

D.乙文作者虽然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打拼,但故乡依旧是“我”的“根”,是精神家园,不能轻易向人祖露,因此作者说“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湿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自然与人的生命并不相融”表述有误,作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和人的生命是融的,“小溪”是生命的源头,给“我们”以滋养,又沟通人与人的联系,对“鼠草”的描写里揉进了“村女”“羊”“山”等,人与自然完美融合;“彩菌”点缀过不知多少民族的童话,滋养着“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这些来自自然的意象都与人发生着各种联系。故选B。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篇选文都运用拟人的手法,甲文赋予“清泉”“鼠麴草”“彩菌”人的情态和情感;乙文把“村庄”“荒原的风”“村里的狗”当作人来写。

B.甲文运用象征手法,其中“溪水”象征生命的源起和纽带,它滋养生命,并使不同的生命个体建立起联系;“鼠麴草”象征平凡的普通生命,传达个体的渺小和卑微。

C.乙文开头“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采用反复的手法,为下文张本,写出作者不想回到故乡,害怕回乡后看到物是人非而深深陷入虚无的心情。

D.两篇选文都采用片段连缀的方式,甲文由三幅画面结构而成,乙文回忆了两次靠近故乡的经历,两文都融叙事、抒情、描写、议论于一体,表达作者独有的感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

A.“乙文把'村庄’'荒原的风’'村里的狗’当作人来写”表述有误,乙文中对“村里的狗”并没有拟人。故A不正确。

B.“'鼠麴草’象征平凡的普通生命,传达个体的渺小和卑微”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鼠麴草”象征普通的生命个体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态度一一纯洁、坚强,而不是渺小与卑微。故B不正确。

C.“作者不想回到故乡”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可知,作者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回到故乡,又害怕回故乡。故C不正确。

故选D。

8.“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留下这个村庄”,一“逝”一“留”,“村”都是关键词,请结合文本分析两篇选文中“村庄”的不同意蕴。4分

【答案】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村庄”是十多年前就消逝的山村。这个“山村”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纽带。体现作者的自然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平凡的自然中蕴藏着最深刻的生命体悟。②《下这个村庄》中的“村庄”是指作者的故乡沙梁。这个“村庄”是“我”的精神家园,“留下这个村庄”是作者的希望,表现出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与求而不得的伤感。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村庄”,根据原文内容,是已经消失了的村庄,“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但在“村庄”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传说和故事的余韵,那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纽带,“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这里的鼠麴草陪伴着人类,净化人的心灵,“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村庄的蘑菇“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从这些地方都可看出作者的自然观,人是自己的一部分,自然养育人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平凡的自然中蕴藏着最深刻的生命体悟。

②《下这个村庄》中的“村庄”是指作者的故乡沙梁。作者一开篇就写到“我给自己留下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这是游子对故土的思念。“村庄”也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作者写道“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根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他们就整不死我,也无法改变我。他们可以修理我的条,砍折我的桠权,但无法整治我的根。他们的刀斧伸不到黄沙梁。”这段话,充分表现了在城市文明中,无法适应的游子,他的根都在故乡。住在城市的刘亮程,永远记得遥远的黄沙梁,坚守心中的那一块净土,给自己的灵魂,一个憩息的家园。“留下这个村庄”表现出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与求而不得的伤感,作为精神家园的“村庄”,“村子的地全撂荒了”,他只“莫名地流着泪”。“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这些句子中蕴含着,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被边缘化,变得逐渐荒芜、冷清的痛惜。

9.两篇选文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并指出其异曲同工之妙。6分

【答案】(1)虚实结合:甲文中“小溪”“鼠草”“采菌子”是眼前的人事,属于实写;对七十年前村里人们的怀想、对村女缝纫和牧羊的想象等是虚写。乙文中“我”来老沙湾是当下的现实,是实写,“我”的两次回忆是虚写。2分2)妙处:①丰富文章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②形成今昔对话深化主题:甲文立足现实的草木风物,在想象中回想过往,体悟生命最本真的哲理;乙文在现实与回忆中表达对精神家园的珍爱,以及精神家园难以留存的痛苦。③虚实结合,实写才不枯燥,虚写才能落到实处。甲文中的生命哲理依托写实内容才更丰富和深刻,自然风物因有生命体悟才更生动;乙文中依托回忆,当下的“我”“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的情感才更有感染力。每点2分,最多可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找出两个文本中虚实结合的内容,再分析异曲同工之妙。

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中,实写:眼前的小溪流,“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眼前的鼠麴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采蘑菇,“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虚写:“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地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留下这个村庄》实写:“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我来老沙湾只是为了离它稍近一些没能隐约听见它的一点声音,闻到它的一丝气息。”回老沙湾是当下实写。虚写:“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东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刮我的身体。”“还有一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两次回忆曾经回归故乡是虚写。

分析虚实结合手法的妙处,可以从内容、主题、读者、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作答。一、从内容上说,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实写眼前所见之风物,并展开联想虚写,能拓宽写作视野,丰富文章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比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写到鼠麴草时,展开联想,联想到少女、村庄,展现出生命的纯洁、坚强、质朴。《留下这个村庄》不仅仅立足于当下的描述,还关于回忆的叙述,实写回到黄沙梁,虚写前两次回到村庄时的所见所感,极大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可读性,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审美空间。二、从主题上看,形成今昔对比,深化文章主题。《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实写“小溪”“鼠草”“采菌子”是眼前的人事,并联想到对七十年前村里人们的怀想、对村女缝纫和牧羊的想象等,展现出自然风物让我们感到生命的质朴、美好、恐惧、渺小与神圣;自然风物让人们声息相通给生命许多滋养等。《留下这个村庄》乙文在现实与回忆中表达对精神家园的珍爱,以及精神家园难以留存的痛苦。“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榆树。连根都没有了。根挖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我走出村子,站在村后的沙梁上,久久久久地看着近在眼底的黄沙梁村。”“上去远远的,像远在多少年前。”其中我有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同时又有故乡难留的深深痛苦。三、从表达效果上看,虚实结合,实写才不枯燥,虚写才能落到实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要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需要通过实写自然风物,虚写人事,才能将自然与人事结合起来,写生命哲理依托写实内容才更丰富和深刻,自然风物因有生命体悟才更生动;《留下这个村庄》依托回忆,展现我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怀,结合当下想要融入村庄而不得的失落和忧伤才更加真实,当下的“我”“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的情感才更有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况赏贵不赀,未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是岁,公卿以下复请封禅者前后相属,上谕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

B.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

C.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

D.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贞观初年的时候,陛下一心节俭,不倦怠地求谏。近来则营建修缮之类的事渐渐多起来。行谏都颇觉得触犯圣意,这就是与当年的不同处。

“志在节俭”是动宾结构,意思完整,应在“节俭”后断开;“求谏不倦”,“不倦”是“求谏”的状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D。

“营缮微多”是“比来”唐太宗的表现,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后面断开;且“谏者”为下句主语,其前断开,排除B。

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后借指国家。

B.未厌远人之望的“厌”即“满足”,与《六国论》“秦之无厌”的“厌”相同。

C.癸丑,癸为天干,丑为地支,古人常用天干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来纪年、月、日。

D.京师,在古代有首都、朝廷、天子的军队等意思,在本文中具体指唐朝都城长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社’指谷神,'稷’指土神”错,正好相反,“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故选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只要天下安定,百姓生活富足,帝王心中怀有对天地的诚心敬意,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泰山封禅。

B.魏征认为,不计其数的赏赐未免让远人产生厌倦心理,连续多年地免除赋税也不能补偿百姓的辛劳付出。

C.唐太宗曾亲自审查监狱中的囚犯,怜悯应处死刑的犯人,放他们回家,但规定需按照约定期限回来就刑。

D.刘仁轨因鲁宁当着百姓谩骂侮辱自己,气愤之下把鲁宁杀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想惩治刘仁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不计其数的赏赐未免让远人产生厌倦心理”错,原文是“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其中“厌”是“满足”之意,此句意思是“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故选B。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

1)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

2)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

【答案】

1)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伤害呢?

2)希望陛下稍微停留十天,等到粮食收割完毕(再狩猎),那么对公对私都有好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乂安”,安定;“虽”,即使;“庸……乎”,表示反问,难道……吗。每点1分,句意1分

2)“少”,稍微;“旬日”,十天;“俟”,等到;“济”,帮助、好处。每点1分

1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3分

【答案】①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去封禅;②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惩治刘仁轨;③听从刘仁轨的建议暂停狩猎。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抓住题干中“虚心以纳下”来理解,筛选出唐太宗虚心纳谏的事件就可以。

原文“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事遂寝”,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去封禅。

太宗想要杀死刘仁轨,魏征说“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太宗“悦,擢仁轨为栎阳丞”,接受魏征意见,不但没有杀了刘仁轨,反而提拔了他。

“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上赐玺书嘉纳之”可知,听从刘仁轨的建议暂停狩猎。

参考译文:

贞观六年,文武百官一再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伤害呢?而且侍奉上天扫地而祭祀,何必要去登泰山之顶峰,封筑几尺的泥土,然后才算展示其诚心敬意呢!”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太宗也想听从此意见,惟独魏征认为不可。太宗说:“你不想让朕去泰山封禅,认为大唐不安定吗?”答道:“安定。”“四方夷族未归服吗?”答道:“归服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行封禅礼?”答道:“陛下虽然有上述几点理由,然而现在户口没有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且远方夷族首领跟从,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我方的虚弱。况且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几年免除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像这样崇尚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政策,陛下怎么能采用呢?”正赶上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于是就停止封禅事。十二日,癸丑(初四),太宗与大臣们讨论安危的根本所在。中书令温彦博说:“深愿陛下能经常像贞观初年那样,那就好了。”太宗问:“朕近来听政有所懈怠吗?”魏征说:“贞观初年的时候,陛下一心节俭,不倦怠地求谏。近来则营建修缮之类的事渐渐多起来。行谏都颇觉得触犯圣意,这就是与当年的不同处。”太宗拍掌大笑着说:“确有其事。” 辛未(二十二日),太宗亲自过录监狱囚犯,见到应处死刑的人,内心怜悯他们,放他们回家,但约定明年秋季回来就死。于是下令全国的死刑犯人,均放他们回家,等到期限到了的时候赶到京城。贞观七年,上一年放回家中的死囚犯人共三百九十人,没有人监视管制,都按期限自己回到朝堂,没有一个人逃亡,太宗将他们全部赦免。这一年,公卿以下大臣请求太宗行封禅礼的络绎不绝,太宗传谕说“朕有气喘的老毛病,恐怕登高会加剧,你们不必再谈论此事”。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获罪被投入狱中,自恃品秩高,谩骂陈仓尉、尉氏人刘仁轨,仁轨命人将其乱杖打死。太宗大怒,命将刘仁轨押至长安当面质问他。刘仁轨说:“鲁宁当着陈仓百姓却要如此羞辱我,我实在是忿恨之极,而将他杀掉。”魏征说:“陛下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吗?百姓恃强而侵凌官吏,如同鲁宁一样的情况到处都是。”太宗高兴,提升刘仁轨为栎阳县丞。太宗将要去同州狩猎,刘仁轨上奏书说:“今年秋季粮食已成熟,百姓刚收割十分之一二,让他们承担狩猎事,筑路修桥,耗费一二万工力,实在是妨碍农事。希望陛下稍微停留十天半个月,等到粮食收割完毕,则对公对私都有好处。”太宗赐给玺书表示嘉奖他的意见,不久提升刘仁轨为新安县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李白和杜甫依依不舍,分别前两人一起尽情游览了鲁郡一带的亭台楼阁等名胜古迹。

B.颔联“何时”表明李白不忍离别,而“重”又表明李白希望离别后能尽快重逢的迫切心情。

C.颈联以动写静,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

D.尾联以“飞蓬”喻指李白和杜甫,想象离别后各自飘零远逝的境况,更写出此时两人难舍难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错误。应该是“展现了一幅开阔、明丽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离别时的开朗乐观之情”。故选C。

16.诗中是如何借“酒”抒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答案】①首联起笔就写离别前喝醉酒,借酒抒写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②颔联通过写饮酒来表达渴望重逢的热情,友情的深厚。③尾联以饮酒干杯结束,充满了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首联起笔就写离别前喝醉酒,借酒抒写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颔联通过写饮酒来表达渴望重逢的热情,友情的深厚。

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尾联以饮酒干杯结束,充满了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运用夸张手法写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2)有人说《无衣》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                                ”三句上,这使人想象到战士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3)《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                               

【答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修我甲兵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每空1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暮、戟、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 ① ,不知道谁抄袭着谁。这种现象在昆虫世界里更为普遍。昆虫身怀 ② 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拟态的核心词汇是使自己“消失”。逃亡者希望借此避开天敌的视线,捕食者希望接近时不引起猎物的注意以提高命中率。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 ③ 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   )。有限的谋略被双方分享,但输的必然是逃走的一方。猎手对猎物足够了解,后者却从来没有充分的估计,这种规律也和善恶较量相仿。我们容易忽略,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壤,而且离这条交集地带最远的善将最早被消灭。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①不谋而合(大同小异)②非同寻常(非同一般/出神入化)③狐假虎威 (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①处,根据语境,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非常类似,应填表示非常相近的词语,所以可填充“不谋而合(大同小异)”。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②处,根据语境“昆虫身怀不一般的拟态本领”,故填充“非同寻常(非同一般/出神入化)”。非同寻常: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非同一般:不一般,不同寻常。/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还形容超脱了神通达到了自由国度的境界。)

③处,据语境无毒昆虫故意模仿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因此可填充“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或许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C.弱者的抵抗卓有成效,或许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D.弱者的抵抗卓有成效,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语境无毒昆虫模仿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不是“或许”,由此排除A、C。

根据语境是说无毒昆虫等弱者的抵抗没有效果,“弱者的抵抗卓有成效”不合语境,由此排除D。

故选B。

20.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处文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使用拟人手法(使用富有哲理的议论),对逃亡者和捕食者用斑纹拟态这一自然现象进行文化阐释,并提醒人类:善恶两者间,善往往是弱者,善从来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公正)(或者:人类必须清醒地直面自然和社会地法则)。手法2分,效果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偏袒了强悍的一方”,使用拟人手法(使用富有哲理的议论),用“王”“偏袒”“强悍”等词赋予自然中的逃亡者和捕食者以人的动作和情态,对逃亡者和捕食者用斑纹拟态这一自然现象进行文化阐释,结合“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壤,而且离这条交集地带最远的善将最早被消灭”,并提醒人类:善恶两者间,善往往是弱者,善从来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公正)(或者:人类必须清醒地直面自然和社会地法则)。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机器换人”不只消灭人类的工作机会,还摧毁整体的消费需求,进而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这一说法不是空穴来风,“机器换人”的影响远超人们的想象,覆盖面极大。 ,在“机器换人”进程中,只有那些重复性、常规性和可预测性的劳动才容易被机器替代。

因此,①在“机器换人”进程中,②首当其冲的是低学历和低技能的体力劳动者。③那些拥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知识性人才,④不能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⑤福特打破了这一幻想。他指出,⑥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机会的威胁,⑦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工作范围,⑧几乎所有工作都将被逐步拉入常规和可预测的范围。就在当下,⑨新闻记者、律师、医生、会计师、教师和银行职员等知识性职业,⑩已经越来越无力抵挡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技术对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可转换的职业空间也大得多;对于低学历和低技能的劳动者来说, ,他们就将失去更多的生存空间。

21.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④去掉“不能”。⑦“超过”改成“超出”。⑩句后补“带来的威胁”。改对1处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段中的语病有三处:

④句前后语意矛盾,“不能”与“打破这一幻想”矛盾,所以去掉“不能”。

⑦句搭配不当,“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工作范围”中“超过了”与“范围”不搭配,可将“超过”改成“超出”。

⑩句成分残缺,“无力抵挡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抵挡”缺少相应的宾语,可在后面加上“带来的威胁”。

22.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章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案】A.依照传统的观点 B.比较而言    C.一旦被机器代替  (每句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这一说法不是空穴来风,'机器换人’的影响远超人们的想象,覆盖面极大”,再结合后面“在'机器换人’进程中,只有那些重复性、常规性和可预测性的劳动才容易被机器替代”可知,这里应是说按照人们一般的看法是认为重复性、常规性和可预测性的劳动才容易被机器替代,所以此处可填“依照传统的观点”。

第二空,根据语境是说新技术对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可转换的职业空间也大得多,而对于低学历和低技能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就将失去更多的生存空间,可知是在强调两者的区别,所以可填“比较而言”。

第三空,根据前文“对于低学历和低技能的劳动者来说”,再结合后文“他们就将失去更多的生存空间”,可看出是说低学历和低技能的劳动者失去生存空间的前提条件是被机器代替,所以可填“一旦被机器代替”。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为建国家种子库而献出生命的钟扬曾在演讲中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中国现代左翼文学家夏衍先生在《种子的力量》中说,当种子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鲁迅先生还说过:“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结合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培植好人生的花木

青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身处这一关键时期的青年们,当培植好人生的花木,撑起中国龙的骨骼,筑起共和国的大厦。

培植好人生的花木,要扎根新时代的土壤。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只有向下扎根,不负时代要求,才能使花木繁盛。风雨如晦,山河破碎时,青年振臂高呼“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强敌压境,遭遇威胁时,青年抬头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举国之力全面建设时,青年挺身高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青年勇担使命。而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的我们,应不负时代嘱托,让青春之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扎根,怒放。

培植好人生的花木,要播撒下理想的种子。

“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钟扬如是说,斯言切切。一粒“占城稻”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刺激了明清的人口繁盛;一粒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种子,在周恩来的心中生长,铸就了他“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坚毅;一颗“不甘人后”的种子在苍茫大漠中生长,终有平地起惊雷——“两弹一星”横空出世。青年应当立鸿鹄之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播撒下理想的种子,定会见它野蛮生长。

培植好人生的花木,要用奋斗悉心浇灌。

落在瓦砾中的种子尚可显出青葱绿意,青年在面对阻碍艰难时,又怎么能够轻言放弃不再奋斗?不惧险阻,才有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享誉文坛,才有了焦裕禄率兰考人民治沙后获赞“绿我涓滴,会它千澄碧”,才有了江梦南从无声中突围,邢益凡在残缺中前行的生命壮歌。冰心曾言,墙角的花,若没有奋斗的汗水的浸透,又怎么迎来盛开时的芬芳?所以,没有比脚下更长的路,没有比梦想更高的山,奋斗之姿定会让青年大有所为。

理既如此,反观现实。尽管无数青年已将饱满的热情投入花木的培植,但“精致利己主义”与“躺平佛系”的害虫仍时时侵袭着,毒害着,毁灭着一株又一株的花木。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辈青年应有高度自觉,从这些错误思潮中抽身,劈波斩浪,踏歌前行。

扎根新时代土壤,播撒下理想的种子,用奋斗的汗水悉心浇灌。如此,方可培植好人生的花木;唯此,才能让人人都成为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如此,中国龙才能腾飞,共和国的大厦才能屹立不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写作此题,首先要明白“种子”具有比喻义,实指像种子一样的人,可见种子具有深层、特殊的含义。所以写作中的种子,应该指的是具有传承功能和顽强生存能力的人或事物。

材料第一段中,钟扬对于种子的定义重点在“造福万千苍生”,是坚守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始终心系国家、珍视荣誉,也即牺牲自我、奉献他人和祖国的精神。第二则材料是指种子落在瓦砾中,不会悲观和叹气,也即种子突破不利环境的坚强奋斗精神;第三则材料是说种子的生长要有好土。很显然,后面两则材料,谈的就是种子生长需要的环境和条件。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我们不难认识到,三则材料是在说无论是在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也就是不管是种子在瓦砾中,还是在好土中,这颗种子都应该是不断努力、不断突破,甚至能造福万千苍生的种子。

写作时,应围绕环境、奋斗、奉献等关键词,结合社会人生进行构思写作。可考虑根据种子生长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如首先讲“种子”的立足问题。人生历程中,应该努力寻找“好土”,珍惜“好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播种、成长。接着可以就种子的志向,即成长为怎样的种子这一思路进行延伸。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自己都应该是一粒造福人类的种子。此外,绝不能因为没有好土,或者落在瓦砾之中,就自怨自艾,妄自菲薄,不去作为,无所事事。这讨论的是种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总结上述三者,进行升华总结,如对于济济人才,对于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努力去创造适合人才发展,适合青年成长的“好土”。

立意:

1.生逢风华时代,绽放人生光彩。

2.让我们在时代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3.风雨磨难自坚强,良好环境铸辉煌。

4.生逢其时,更应成就辉煌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