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动物篇(狟)

 汉字历史 2024-01-18 发布于黑龙江

    鼬獾    

   动物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狟”huān huán,形声字,同'貆’,通'貛、貒’,从豸亘声,'貆’字目前最早见于《尔雅》(战国至两汉)。豸,与猛兽有关;亘,循环,此处引用亘字的纹路。造字本义:鼬獾。

备注:由于'貛’这种动物存在5个亚种,分别是狗獾,猪獾,狼獾,蜜獾和鼬獾,在中国境内除蜜獾外都有分布,故古人用字命名獾时,可能根据不同的亚种使用不同的声符进行命名。当然,如今将这四种獾归为一类,而在造字者的时代,它们是被单独命名的,这就可能会存在多个用于描述'獾’的汉字。在'貒、貛、貆’字中,'’指的应是头部特别的、獾科动物的统称,'’指的应是面部呈条状的獾,即猪獾、狗獾,'’指的应是面部呈'亘纹路’的獾,即鼬獾。这时的'狟’应读作huān,而读作huán,那应是借用'桓’字义,指一种体型粗壮且长的小型动物,但由于其过于宽泛,而无意义。故推测,此字的读音应作huān

应该还有一个汉字,指代狼獾。狼獾是北极、副北极区与北半球山区的原生动物,主要分布在北极、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亚等地,而我国在大兴安岭北部、内蒙古和新疆阿尔泰地区林区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貉、貘、貊、貈’中可能有一个即指狼獾,按现有文献,'貉、貊、貈’的可能性大些。

不得不佩服造字者,用一个字去定义一种不常见的野兽(草本、木本、山、河等等吧,太难推了),后人苦其久矣。



古文释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从音桓。

【爾雅·釋獸】貈子貆。

【說文】貉子類。

【詩·魏風】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鹹潟用貆。【註】貆,貒也。

【類篇】與䝔同。

又【廣韻】况袁切【集韻】許元切,从音暄。義同。

又【廣韻】【集韻】呼官切,音歡。與貛同。

【唐韻】【集韻】胡官切,从音桓。

【說文】犬行也。从犬,亘聲。引書尚狟狟。◎按今周書牧誓作桓桓。

又【韻會】貆,通作狟。狢類。

【淮南子·齊俗訓】狟狢得埵防弗去而緣。◎按廣韻集韻,狟訓犬行,貆訓貉類,二字分見。韻會狟字不另列出,附見貆字註,亦訓貉類。至正韻,竟收狟刪貆,專訓貉類,非。

又【集韻】許元切,音萱。本作貆,貉類。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您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