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芳|南召锣鼓山奇闻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1-18 发布于河南

锣鼓山奇闻

◎张志芳

河南省南召县崔庄乡古路河圣人垛下、秀龙潭上有一座险峻的山峰,叫锣鼓山。其山峰虽说高大巍峨,然而其形状说锣也不像锣,说鼓也不像鼓,那为什么叫锣鼓山呢?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原来这座山的北侧是一堵高大的石壁,距沟底10余米的石壁半山腰上,有一个高约4米,宽约1米不知其深浅的山洞,据说这山洞下连着黄龙潭、黑龙潭与镇门潭,那山洞里住着神仙。古代,此山的周边地广人稀,有御步垭、马窑,西沟、上仓房、对橛坪、碾道沟、薛老庄、上坪地、栎楂树湾、茅草坪,腊菜沟、火烧(烧饼)庄、柳树行、榆树坪等十几个小村庄,大山里独居户多,总共也不到30多户人家。村庄上的山民都有敬奉神仙的习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要祭祀神灵。
俗话说:“人有诚信,神有感应。”这一代的山民,对神仙若有什么祈求,那里的神仙都是有求必应。

图片

一次,一家姓张的山民娶媳妇,要热情招待前来贺喜的远亲近邻。张家老汉提前四、五天就开始张罗此事了。上世纪60年代以前待客,除至近亲戚外,一般都是一户一人,至多带上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张老汉扳算人数,扳算来扳算去,也就40多个人,以每桌七人计算,需准备六桌待客用的东西。但山里条件差,每户相距也远,借东西很不方便。桌子用木板代替还可凑合,座位用木头、杠子凳一凳,傍山凑水也算可以,但碗、盘、碟、壶、盅就不好将就了。根据预算,找遍方圆十数八里的十几个小村庄也难凑足,张老汉为此事想了大半夜,有道是多思智谋广,忽然想到那神仙很灵验,过去,谁治病了,谁想娶个称心媳妇了,闺女找个好婆家了,生子了,能多打粮食了,找东西、找牲口了,都能叫人如愿以偿。娶媳妇待客,缺少餐具,这也算是一件令人伤脑筋的事,何不也去试试?早点准备,万一不成,再下山去找一些。一一就这样拍板定案了。

图片

次日一大早,张老汉用背篓背上香、表、供食,来到这山洞下的石壁根儿,放下背篓,找了一块长方形石板支好,权当供桌。然后,到河沟旁边洗净双手,又找几片树叶当盘子,把供品放置其上,掏出火镰、火石头,又从火纸门里拿出火纸(这些是古代人取火常用的工具),把火纸垫在火石下面用火镰打击火石,直到火纸灰上冒出火焰来,点上香,焚上表,虔诚地跪在地上祈祷起来:“大仙呀,我再过几天就要娶媳妇了,吃的用的东西,基本准备停当,就缺碗、盘、碟、壶、盅了,请大仙显显灵,给我帮帮这个忙,倘若遂愿,今年年关,我许您整封香、整刀表,蒸馍一百,四条腿朝上(脱过毛的猪)。今天我把背篓放在这里,明天来取”。说罢,燃放了鞭炮,就离开了。
人们常说“神”,什么是“神”,其实“神”就是意想不到的事儿。第二天一大早,张老汉带着满心的希望,来到昨天那供桌旁边放背篓处一看,惊喜万分,已装了半背篓的餐具。但他认为是自己想疯了,看花了眼,揉揉眼睛,定睛看看,全是新的餐具,再用手掂掂,千真万确呀。
便喜滋滋地背上背篓,翻山越岭,跨沟过河,向家里走去。回家查看了一遍,不多不少整整六桌的餐具。

图片

说来也怪,几天后办喜事那天,新人典礼时,那山上又传来了奏乐与锣鼓声响,烘托出了欢快的喜庆气氛,人人称奇。席间,有人问,过去待客用的是破碗、旧盘,今天哪儿来这么多新的餐具?知情人告诉他是从神仙那里取来东西的秘密。宴散之后,张老汉把取来的餐具刷洗干净,又送到洞前,改日又取回了背篓。
从此,方圆十里八村的几十户人家一旦有红白喜事,需要餐具,就照着张老汉的方法去做,客多客少都能满足需要。
就这样,那里的山民不知因此受惠了多少年多少代。后来,山民中出现了一个不着调的人,此人好奇,他倒要看看这东西是谁放入背篓,又从背篓中取走的。

图片

一次,村中一家待客结束之后,他主动要去送餐具。户主应允了他,他把一背篓餐具背到山洞下的供桌边后,就走开了。但他没有走多远,藏在一个能看见背篓的石根下看动静,刚藏好,只见一个花枝招展的仙女从石壁的山洞里飘然而至,手里掂着一个编织精巧的长方形小竹篮子,从背篓里取出餐具又放入篮中。等那仙女把餐具装完,起身欲飘入山洞之时,他“嘚嗨”了一声,那仙女打了一个惊颤,身子一趔趄,餐具从竹篮中滑出,只听“哗”的一声,碎了一地。那仙女并没环顾四周,提起空篮就飘回山洞里了。
自此,谁家再用餐具,无论怎样千呼万唤,怎样祈祷许愿,也不灵验了。人们办喜事时的奏乐声也随之消失了,只留下不定时的热闹的锣鼓声响,过年时节锣鼓声更是频繁热闹,古老的山民就把此山命名为“锣鼓山”。

图片

笔者在询访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曾先后走访了几个当地的有点年纪的人,一位80多岁的梅姓老人说,他父亲在锣鼓山下种地时还挖到过碗、盘、碟、壶、盅中的陶瓷碎片呢。关于锣鼓山声响一事,一人说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消失,一人说上世纪80年代初还听到过。不管如何说,锣鼓山这个名称由来已久,由此衍生的一切也都成了一个千古奇闻!

责编:李宗民

审核:沈朝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