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繁花》中“阿宝”走向“宝总”的原点——和平饭店的地图映象

 乐乐1108 2024-01-18 发布于上海

上一期《繁花》专辑《黄河路的地图记忆》,市测绘院带大家了解了电视剧故事发生的“舞台中心”(【记忆】《繁花》的“舞台中心”——黄河路的地图记忆),从黄河路的历史沿革到背景年代美食街的兴衰历程,用地图翻开城市记忆,同时引发人们对那年那路在城市更新中的新定位思考。本期,市测绘院将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阿宝”走向“宝总”的原点——和平饭店,在现实世界中的样子,尝试以一张张穿越时空隧道的地图,呼唤起大家心中对和平饭店的种种映象。详见↓



图片

和平饭店,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地标建筑。和平饭店之名始自1956年。剧中“阿宝”叱咤风云的年代,和平饭店包括了位于南京东路20号的北楼和南京东路23号的南楼,并且1991年到1994年,和平饭店连续4个年度被评为“世界最著名饭店”。

和平饭店

历史沿革之北楼

1926年

沙逊大厦启建。

1929年

沙逊大厦落成,五至九层是华懋饭店,被誉为“远东最时尚最摩登的饭店”。

1956年

沙逊大厦整栋更名为“和平饭店”。

1958年

上海电报局入驻和平饭店,70年代后迁出。

北楼历史上曾名沙逊大厦、华懋饭店,是商人维克多·沙逊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座高层建筑,建筑规模宏大,坐落在外滩中心位置,北是仁记路(现滇池路),南是南京路(现南京东路)。沙逊大厦是外滩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委托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大厦在1926年启建,是拆除了原沙逊洋行规模较小的建筑后在该地基上建筑的,并于1929年9月5日落成,建成时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  建造完成

←  建造中的沙逊大厦

这也是外滩第一座用花岗石做外墙饰面的建筑。腰线及檐部处饰有花纹雕塑,充分表现了美国流行的“芝加哥学派”的设计手法。大厦以东面作为主立面,屋顶为金字塔形,四方攒金顶,主屋顶部耸立一座19米高的方锥体瓦楞紫铜皮屋顶,呈墨绿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厦建成后开业,一至三层是商场,底层沿外滩租给荷兰、华比两家银行。一层有两条通道,一条从外滩进入,一条从南京路通仁记路,交汇处设八角式的内厅,其穹顶用彩色玻璃镶嵌着图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京路上依次是华懋饭店的正门、大英花店、普宝斋古董店、安康洋行等。三、四层是新沙逊洋行的写字间。五至九层是华懋饭店。十层以上由沙逊家族居住自用,上世纪华懋饭店是上海滩最豪华最高档的旅馆。

图片

1939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沙逊大厦二楼

图片

1939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沙逊大厦三楼

图片

1939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沙逊大厦四楼

图片

底层平面图 中山东一路入口处区域

上海解放后,华懋饭店申请歇业。1952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该楼。1956年春,上海市为解决当时涉外旅馆的不足,决定恢复华懋饭店的业务,并改名为“和平饭店”。1958年上海电报局曾入驻底层和二层。经营国内、国际电报通信业务,70年代后迁出。

图片
图片

1973上海市交通图

和平饭店

历史沿革之南楼

1854年

中央饭店落成,当年上海最豪华的旅馆。

1903年

中央饭店更名为汇中饭店。

1906年

汇中饭店重建。

1908年

汇中饭店建成并对外开放。

1965年

汇中饭店合并入和平饭店。

2011年

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开业。

南楼重建于1906年,1908年建成,其历史可追溯到1854年的中央饭店,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旅馆。1865年香港汇丰银行在该楼设上海分行,租过这家饭店营业。1903年英商汇中洋行买下饭店产权后,中央饭店改名为汇中饭店。1965年并入和平饭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47上海市行号路图录-第3图

和平饭店

上海重要的对外窗口

和平饭店从历史上到如今,都是上海的重要窗口之一,有众多的历史事件在此发生,100多位国内外风云人物曾经光顾。

1909年

中英美法等国在汇中厅召开了万国禁烟会。

1911年

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途经上海出席全市各界在汇中厅举行的欢迎大会。

1936年

美国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入住于此。

1947年

钱学森在华懋饭店举行了婚礼。

1960年代

周恩来总理在九霄厅会见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几天以后中法建交。美国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也曾入住和平饭店。

1971年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问中国,开启乒乓外交,在上海期间下榻于此。

1998年

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九霄厅宴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同年10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和平饭店迎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辜振甫率领的海基会代表团,双方举行了海峡两岸的第二次“汪辜会谈”。

2001年

APEC上海会议期间,领导人曾在和平饭店用餐。

图片
图片

和平饭店

见证中国电影业发展

百年的沉淀成就了和平饭店,这座老饭店还以其传奇、奢华、辉煌的特质,成为百年上海电影业的明星。和平饭店从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有40多部电影在此取景。英国作家巴拉德于1932年入住华懋,并写成了《太阳帝国》,1987年由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在和平饭店套房内取景并拍摄成同名电影。《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阮玲玉》《大上海1937》《大城小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梅兰芳》等都曾在和平饭店取景。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和平饭店被授予“百年电影特别贡献奖”。

图片
图片

和平饭店

历史文化延续与保护

和平饭店位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内,而外滩地区承载了上海近代历史的记忆,见证了上海从东南埠际交易重镇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演变。风貌区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各种不同的国际和本土元素,这些建筑大多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

为了保护外滩的历史风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得以修订。条例对外滩的建筑、环境和文化进行了全面而严格的保护。条例规定历史风貌区内建筑的外部风貌、结构、颜色等方面的变更都需要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对于和平饭店这样的标志性建筑,外观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条例鼓励对历史建筑进行功能的更新和提升,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对和平饭店而言,这意味着在保持其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可以更灵活地利用其空间,使其在现代城市更新中既能够充分保持其历史文化的特色,又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资料:市测绘院

编辑:张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