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皇帝的恼恨

 上官茂华 2024-01-18

皇帝恼恨,不是好事。因为,皇帝代表的是国家政权。皇帝恼恨,说明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出了严重问题。也因如此,皇帝的恼恨,也是后世寻国家之危,明历史之鉴的一面镜子。

窃以为,崇祯皇帝的恼恨,堪称历代帝王之最。

历代帝王,鲜有为“五斗米折腰”的,就算为五斗米折腰,那也会圆五斗米之愿。崇祯皇帝却不是,他为五斗米折腰了,却是一升米也没有得到。就此而言,说崇祯皇帝的恼恨为古今帝王恼恨第二,恐怕就没有哪位皇帝敢称第一了。

崇祯皇帝本是个极爱面子的人。史载: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皇帝无奈,派出大臣,到沈阳与后金(清)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不小心把和谈内容说漏了嘴,泄露了大明向皇太极的妥协条款,引起朝野吐槽。崇祯皇帝脸上挂不住,就把陈新甲给砍了。

1644年初,闯贼率军北上,直逼京都。当时有大臣提出迁都南京,这本是个好主意,崇祯皇帝自己也知道。可他还是爱面子,怕天下人笑他逃跑,于是,他否决了迁都,先机就这么失去了。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面子看得何等重要!

可就是这么个死要面子的皇帝,上天却总是为难他,逼迫他去干丢面子的事,最后一回,他不但面子丢了,命也丢了。

1643年正月,闯贼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张献忠部陷蕲州,国家危急。1644年三月一日,闯贼再克大同,燕京危急。

就在这个国家急需用钱的节骨眼上,国库里却没有钱了。而且,吴三桂入卫京师的部队和吴襄提督管理的京营,都好长时间没有发军饷了。

当兵吃粮,谁管饭,就给谁卖力卖命,这是旧军队的作风。

没办法,崇祯皇帝发出了捐款圣旨。

史载,圣旨发出之后,一个60多岁的老人捧着自己一生积攒的400两银子到户部,流着泪捐给了朝廷。崇祯皇帝知道后,立即赐封这位老人“锦衣千户”。可是,除了这位老人之外,再就没有一个人给朝廷捐银子,为国家排忧解难了。

本来,崇祯皇帝发捐款圣旨的本意是让文武百官捐款救国。崇祯皇帝知道他们有钱。自从“土木堡之变”,官僚与外敌也先构陷皇帝征战失败,官权坐大,压过王权之后,国家的钱就不断流向了他们的兜里。190多年的流入,他们没有一家不是富得流油的。

对此,崇祯皇帝知道,民间也知道。八年前,江南武生李琎就上疏筹军饷。痛陈天下大乱的根源是土地兼并严重,贫富过于悬殊。李琎在疏中还建议皇帝下诏,责令江南大户自动报出产业,认捐兵饷,倘有违抗的,就把他的家产充公,一点也不要姑息。

崇祯皇帝发出捐款圣旨之后,对文武百官是抱有希望的。心想,你们靠国家政权发了大财,过去我也没有为难过你们,现在国家有难,你们也知道,捐点钱救国,这点觉悟应该有吧。

令崇祯皇帝大失所望的是,文武百官却是见死不救,一毛不拔。

没办法,崇祯皇帝只好放下自己的九五之尊,向文武百官讨要银子。

皇帝上门讨要,碍于情面,文武百官才有了些许行动。

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500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是捐得最多的……崇祯皇帝本意是每家至少捐三万两的,可没有一笔达到此数。面对 皇帝的上门“乞讨”,为了证明自己没钱,官僚们把京城弄成了奇葩展厅。有的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摆摊卖,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如此等等,把崇祯皇帝气了个半死。

形势已经十万火急了,崇祯皇帝想到了自己的岳父周奎。想请岳丈带头捐钱做个榜样。崇祯皇帝想,怎么说你女儿是大明皇后,咱们朱、周两家可是一根滕上的瓜,岳丈大人不会不知道吧。

于是崇祯皇帝派太监徐高上门传圣旨封侯周奎。周奎大喜,接过圣旨。这时,徐高又传达皇帝口谕,说:皇上希望你捐10万两银子,给大家带个头。不料周奎刹时表情骤变,马上哭诉道:“老臣安得多金?”徐高前脚刚走,周奎后脚就进宫找女儿周皇后求援。周皇后深明大义,要求父亲也要深明大义,为权贵们作出表率。然后,周皇后拿出5千两银子的私房钱给父亲,叫父亲去为国家捐款。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周奎只捐了3千两,还贪了2千两。

崇祯皇帝最终没能筹到应有的军饷,再也没法稳定军心,控制局面了。

沉船的那一天,太监王廉急告闯贼已经破城。崇祯皇帝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

之后,崇祯皇帝与周皇后、袁贵妃三人抱头痛哭,哭罢,为了不至于自己的尊贵之身受辱于贼子,周皇后、袁贵妃双双解带自缢而亡,以身殉国。

之后,崇祯皇帝又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了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同时也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六岁的么女—昭仁公主。

做完这一切,天色将明,崇祯皇帝在前殿鸣钟召集文武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皇帝自己给自己倒上一杯酒,然后仰头喝尽,愤然叹道:“文武百官都该杀!”

也许,此时的崇祯皇帝想清楚了太祖皇帝痛恨贪官污吏,哪怕是刘伯温,胡惟庸这样的重臣,一旦玷上了贪腐,也同样杀无赦的原因之所在,甚至想到了当初自己若是不杀魏忠贤,而是让他的东厂监督官僚队伍,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种无法挽回的地步。但,一切都晚了。

崇祯皇帝两眼血红,踉踉跄跄地走到景山,在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身亡,带着满腔的恼恨,离开了这个世界。时年33岁。史载,崇祯皇帝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

崇祯皇帝说的没错,文武百官确实该杀。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但无动于衷,见死不救,还起了二心,想捂住把自己的钱,投靠新的主子。在他们心里,只要自己有钱,管他谁来做皇帝。

不过,崇祯皇帝没做成的事和没机会做的事,他的对手替他做了。

李自成破城之后,根本就没有起用明朝官员的打算。对于明朝官员,李自成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他们身上筹军饷。

同样是筹军饷,李自成的方法跟崇祯皇帝却不一样。李自成不是上门讨要,而是把明朝的文武百官抓起来拷饷。

史载,城破之时,首辅魏藻德立即主动向李自成投降了。李自成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殉死?魏藻德答道:“崇祯无道而亡国。我要全力效力您,哪敢去死。”

也见过无耻的人,但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人。

李自成鄙夷地看了魏藻德一眼,便把魏藻德交给了身边的刘宗敏。刘宗敏听了魏藻德恬不知耻的一番话,大怒道:“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不到3年就做了宰相,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你竟诋毁他?”说罢,命人掌其嘴数十下。

打完耳光,刘宗敏又把魏藻德弄到牢里酷刑伺候,用夹棍夹断了魏藻德的十根手指,逼魏藻德交出白银数万两,五天五夜的酷刑,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

陈演,哭穷的大明重臣,被刘宗敏囚禁后,主动交出4万两白银“助饷”。之后被斩首。

周奎,当初一个劲地对崇祯皇帝哭穷,还贪污了皇后女儿2000两银子的国丈,在刘宗敏的严刑拷打之下,光是现银就交出了53万两之多,还有无数奇珍异宝,李自成拉了几十车。

先前在崇祯皇帝面前哭穷的文武百官,经过李自成的大刑伺候,纷纷交出了自己的惊人财富。这些官员到头来,不但没有保住财产,命也丢掉了。

史载:李自成拷饷共得白银七千多万两,李自成把之重新熔铸成银板,运往老家西安。李自成离开燕京,回师山海关、抗击吴山桂与多尔衮的联军时,为了防止前明降官后方作乱,一并杀之。

可悲的是,守财,又酿成了李自成的历史悲剧。

李自成失败,满清入主华夏。史载,清兵入塞之后,对汉民族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杀伐,制造了“扬州十日”、这种惨绝人寰的屠城血案。听,凄厉、哀婉的扬州评弹还在诉说着这段历史呢。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的这一论断,之所以成为史学界的著名命题,是因为它赋予了人们历史方法论。它告知人们,了解现实是了解历史的前提。如果对现实一无所知,那么,就不可能了解历史。同时告知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历史会以惊人的相似重复出现,且历史真相与历史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得更加充分。这也是以史为鉴的全部文化内涵。

于是,郭沫若先生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对李自成的悲剧如是说:“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了二百六十余年。这无论怎样说、也是值得我们回味的事”。住在延安窑洞的毛泽东主席,读过《甲申三百年祭》之后,立即把之列入整党教材、全党学习、警示全党。

《甲申三百年祭》发表80年后,郑强教授看到了靠国家政策、先富起来的人,特别热衷并竭力维护人民币离岸交易,想方设法把钱转到境外等现实情况,又以高度的历史敏锐和历史责任感,掷地有声地指出:“倘若国家有难,跑得最快的一定是那些开奔驰、宝马的人。上战场的依然还是农民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可谓一语醒世。只是这些挖空心思、跑路出境的先富族、他们还不知道,外国人拷饷,比李自成还要厉害得多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