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娃哈哈(下)

 西湖老松 2024-01-19 发布于浙江


​后记: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一天我正在病榻上休养,有好几位亲友来电相告,“怎么?给营养液取名字的变成宗庆后了……”其中一位把《瞭望》的全文复印了一份寄给我,并问我是怎么回事。此文冠以《娃哈哈名称的由来》的题目,文中以“起名”为小标题,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别出心裁而又能赢得消费者好感的产品名称的由来”。文章称赞宗厂长 “独具慧眼看中了这三个字,陈述了三条理由, 宗厂长的见解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赞同”。

我仔细拜读了原文,不禁哑然失笑。我的这些亲友都上了作者的当,文中并没有说 “娃哈哈”是宗厂长取的,他不过是“独具慧眼”看中罢了,至于名字是谁取的文中没有提及,宗厂长的三条理由从何处借鉴,也无须提到,因为与文章的主题无关。粗心的读者如果误以为是宗厂长取的,那是你们的事了。当然,做点锦上添花的事,也没啥不好。作者的这点文字游戏我完全可以理解。

时下,无形资产评估热正在兴起,据说“娃哈哈”已经上亿了,祝愿“娃哈哈”能估个好价钱!不过,希望别再给我添麻烦。

                                   一九九五年十月草于清波新村

再记:

上文写于一九九五年十月,不料没过三年,“娃哈哈”公司派员找上门来。娃哈哈小学的校长介绍大律师李永明先生登门来访,就是为和郭石夫打官司事。经过几番电话和传真机往返,我写的《我给娃哈哈取名的经过》他们采用了,李律师转达宗总请我赴上海出庭作证的邀请,我一如既往地谢绝了。说真的,不想卷入太深。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能及时把审判结果告诉我,然而,令我失望的是,就这点要求他们也没有兑现,我是从报纸上看到娃哈哈获胜的判决的。

浙江日报社有位顾记者在这件官司报道的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知名度越大,经济效益越好,招来的是非官司会越多呢?”此问一针见血,我想:这就是国情,这就是国民素质,个中包括老板,也包括平民,都应该深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