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好的气质:干净

 观海听涛1122 2024-01-20 发布于青海
图片图片图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有人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

诚然如此,为人处世,要想活得通透,就要给自己的生命留白。

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便是干净。

做人,越干净,也就越是高贵。

图片

仪表干净,是最好的名片

古人云:“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帽子要正,纽扣要系好,鞋袜要穿整齐。

外在的形象,是一个人行走的名片。

就像瓜的生熟,需看瓜皮的色泽;马的优劣,需查它的皮毛四肢。

人也如此,面庞上刻着性格,站姿里藏着家教……

干净的仪容,更显示了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态度。

没有人会通过你自己都不在意的外表,去洞明你优秀的内在。

你的外表,常常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乱频发,为了避难,贾诩辞去了官职。

逃难的路上,贾诩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整理自己的穿着,梳洗自己的头发。

同行的人讥笑他,讽刺他瞎讲究,把逃难当做郊游。

哪料行至一地,一群山贼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劫掠走了他们的钱财。

只有贾诩,山贼敬其仪容端庄,反而小心护送。

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菜根谭》上说:“贫妇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

容颜虽不出众,也可能洁净清爽;衣着虽不华丽,也能妥帖得体……

注重仪容的人,无论贫穷或是富贵,都能将自己收拾得整洁干净,显得落落大方。

人干净了,才会有好的生活状态,幸运也会青睐有加。

图片

图片

言语干净,是最好的涵养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

干净,不只有仪容与穿着,更在于内在与谈吐。

得体的仪容能让人有乍见之欢,但干净的言行,却能让人久处不厌。

古人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一个人的涵养,从谈吐间便可以看出来。

曾有人想要捉弄一位作家,于是谎报他已经死了。

结果,消息传到作家的亲人耳里,他们都信以为真,纷纷从老家赶到了作家的住所。

结果打开门,作家正静静的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的写作。

看到这一幕,作家和亲人们全都大吃一惊。

等理清情况后,亲人都谴责起谎报之人来。

但作家却并不生气,反而笑道:“也不能说他错了,不过是把我死了的时间提前了。”

听完这话,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这温柔干净的言语,是作家发自内心的善良。

如此,既让亲人消了气,同时也宽恕了他人的言行,这比谴责更具有力量。

《邓析子·转辞》上说:“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

生活中,总有人脏话满嘴,言辞逼人。

而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因为心灵干净,所以将心比心,才不会对人恶语相向。

这既是对他人的体谅,也是刻在骨子里的涵养。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如沐春风。

图片


图片

人品干净,是最好的德行

曾有一个男人去面试销售。

面试时,考官问他:“从你的工作经历里说出一件最能证明你能力的事?”

男人得意道:我曾只用7天时间,便推销了一位月薪只有两千的阿姨购买了价值八千的课程。

最后他没有被录取,面试官解释说:“你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我不看好你的人品。”

再优秀的人,人品一旦有了瑕疵,便很难再受人尊重。

有干净的品行的人,才会有真正立足的资本。

晏殊年幼时便文采过人,被称之为神童,14岁时便参加了科举。

考试时,晏殊发现考题他曾做过,便如实告诉皇帝说:“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宋真宗十分赞赏晏殊的诚实,便命人重新出题。

临场换题,晏殊的答卷同样出色,宋真宗龙颜大悦,赐晏殊“同进士出身”。

顾城说,“一个人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

行走于浑浊的人世间,即要修身,也要修心。

清清白白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一个品行干净的人,内心纯洁,让人心生尊敬,其人自有一份高贵。

如此活得自在,也能过得心安。

无论何时何地,都会问心无愧,坦荡地行走于天地之间。

岁月洪流,裹挟了太多地杂质。

如果不加清理,会使生命充满污秽。

《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干净,是我们摆脱浑浊的生活方式,更是我们选择的生活态度。

它永远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赞美,也是一个人最好的样子。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在这纷繁的世间,成为一个“干净”的人,活出“干净”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