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水:管理若水,有永恒之道 | 管院三十年(五)

 老玉米棒 2024-01-20 发布于广东

复旦管院恢复建院三十周年之际,我们感恩这样一群在管院任职多年的老师。他们是擎灯者,用光亮指引前路;他们是架桥者,心系年轻的后来人。让我一起跟随他们从不同角度回顾与展望“管院三十年”。

图片

苏东水 老师


1931年10月生,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1972年进入复旦大学工作,历任经济管理系主任、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东方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被授予「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称号,2002年退休。

提起德高望重的苏东水教授,总绕不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不仅是因为苏东水教授在此任教长达四十多年,更是因为他在管院创立了享誉中外的东方管理学,留下了数不清的学术成果。单单从苏教授众多的头衔之中就可见一斑:著名经济与管理学家,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会长,国家重点学科工业经济、产业经济学术带头人,两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

头衔与光环背后,是日复一日专注而辛苦的耕耘。学术的天地里,从来都是孤单而执着的身影在坚持前行,而苏东水教授正是其中之一。

源头活水

苏东水教授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一个爱国华侨家庭。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青少年时代的苏东水就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不足之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人文哲学与管理思想,很少被批判性地清理和创造性地运用,这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于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管理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凌云壮志在他心中萌发。

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苏教授踌躇满志,一心想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早年,他曾在国家重工业部任职,多次深入工矿企业和农村开展调查研究。1956年起,他先后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也是在那时成为了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系的系主任。60年的教学实践、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长年累月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令苏教授最终创立了东方管理学。

作为新中国最早的管理学研究、教学和实践的学者,苏东水教授以人本论、人德论、人为论为基础,创建了东方管理理论,这也是世界管理科学中第一个中国人建立的学派。“东方管理学派以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为核心,不断汲取世界各民族管理文化的精华,形成一套开放的体系,体现一种东西方结合、不断发展的思想,虽然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中国特色。”

对于东方管理学的本质,苏教授将其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这十二个字。多年来他致力于东方管理思想的教育与传播工作,设立了东方管理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通过“传道授业”实现东方管理学派“经世济民”的理想。

滴水穿石

然而,东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当苏教授最初提出东方管理学的概念体系时,反对的声音并不少。人们纷纷质疑:难道管理也有东西之分?而苏教授之所以长期坚持东方管理学的研究,是因为他很早就认识到管理思想向东方回归的历史趋势,他认为“最有希望、最有创造性的管理理论往往产生于经济迅速起飞的国家与地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以及儒教文化圈和海外华商的迅速崛起,东方管理学理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终于,怀抱着对管理学的热忱以及开辟新天地的决心,苏东水教授创建了东方管理学研究机构,出版了相关学术专著并招收了一批批对管理学心怀赤诚的学生。

1997年,诲人不倦的苏东水教授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41年。那一年的7月15日,他第一次走上了世界管理大会的讲坛,以《面向21世纪的东方管理文化》为主题发表了演讲。面对来自全球的管理学家,苏教授并没有感到紧张,因为他所要谈的是他朝夕以伴的东方管理学说。对于这个领域,他已经太熟悉。

2014年10月18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大礼堂里,第十八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暨苏东水教授执教60周年庆贺会隆重举行,苏教授发表了题为“东方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的大会主旨演讲。这一次,苏教授可谓是驾轻就熟。可能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曾经多少次站在相似的讲台上传播东方管理学理论,也不记得管院曾经多少次见证他的付出与收获,但每一次的掌声都是一份荣耀、一次肯定。

图片

源远流长

随着契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沿海经济研究》、《中国乡镇企业家丛书》、《泉州发展战略研究》等一系列专著的问世,苏东水教授被誉为中国管理“现代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深知,理论脱离了实践便只是一纸空谈,而这是一个管理学者不能接受的事。所以,在理论上务求中西贯融的同时,苏教授也始终致力于东方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推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带领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家乡泉州进行考察和调研,总结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泉州模式”,提出了泉州未来经济腾飞的发展战略,为几十年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1986年,苏教授从理论上首次提出“泉州模式”,自此,“泉州模式”成为了可以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相媲美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苏教授一生致力于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他也非常清楚当前的全球化思潮对于各行各业各个群体的冲击。对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苏教授有着诚恳的思考和反省:“今天有很多中国青年人对祖国文化传统比较生疏,在有些方面甚至表现出崇洋的心态。应该承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有责任的。因为目前社会对传统都不是很尊重。抛弃得多,继承得少,创造性转化的成果就更为稀缺了。与世界接轨当然是好事,但是应该深刻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只有了解传统,才能走向未来。当然,传统很复杂,有很多智慧,也有不少糟粕;同时即使是很多优秀的因子,也需要我们本着审慎尊重的原则,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阐释。”

的确,传统是“源”,有源就不愁没有流,源远自然会流长。同时,苏东水教授亦是“源”,他为复旦大学学生开设了多达16门专业课程,在各类学术讲座中也能感受到他对东方管理学的独到见解;而他呕心沥血创立的东方管理学派亦是“源”,苏东水教授这样描述自己奉献一生的学说:“管理若水,有永恒之道。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造福人间万物,川流不息。”

水无常形

东方管理学围绕着世界上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人”,将西方现代管理、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思想和世界华商管理实践融为一体。正因为如此,苏东水教授创建的东方管理学在世界管理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积极参加并发展国际管理理论的实践和首创东方管理学对世界管理学界的影响,苏东水教授被选举为世界管理协会同盟(IFSAM)中国委员会主席。

正如水无常形,融贯中西管理文化之精华的东方管理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对此,苏东水教授最有发言权:“东方管理学最核心思想就是人为为人,就是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跟为人服务的态度。管理集中一个字是'变’,像水一样变动发展乃至无穷。”

诚然,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以博采众长的开阔胸襟不断提炼和整合东方各国优秀的文化精髓,形成了以《周易》、道家、释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等为主体的管理文化。而苏东水教授则将这一系列古代文明置于西方理论的框架之下,两相映照,营造出学术的新境界。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讲授内容能博古通今,从《红楼梦》讲到《三国演义》,从《易经》讲到诸子百家,引人入胜。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东方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吐故纳新。退休在家的苏东水教授即便如今不再奋战在学术研究工作的第一线,但他从未停止对东方管理学派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探索。“首先,我想要完成东方管理经典著作,使东方管理理论更加细化和深化,形成更为系统和精深的管理理论。其次,要着手研究东方管理理论的运用,增强东方管理理论的可操作性。一方面, 要着手加强东方管理案例的研究,尤其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一步将东方管理理论与应用经济学融合,探索东方管理文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另一方面,重视东方管理心理的研究,在充分肯定定性研究价值的基础上,在适当领域借鉴西方有意义的定量研究。最后,要加强东方管理文化的教育、普及和推广工作,使'人为为人’的管理理念发扬光大。” 谈及眼下在做的工作,苏教授如数家珍,信心满满。

回望苏东水教授走过的八十多年历程,有砥砺前行时的酸涩,有拨云见日的甘甜,无论何时,先生都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勉。他“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德行、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以及与管院山高水长的情谊,都会铭记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辉煌的历史年鉴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