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模型探讨与反思

 蓝林观海 2024-01-20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政治家、公众甚至是经济学家内部对于主流经济学模型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表示强烈的怀疑。本文结合哈佛大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的《经济学规则》对经济学模型做了一些探讨与反思。经济学模型本质上是一种隔离与建构,模型是获得经济社会知识的来源,好的模型不仅给人带来启发而且能够指导实践。建模者的认知能力、观念以及模型本身等因素带来经济学模型的认知偏差,为了减少认知偏差,建模者必须对经济系统的演变本质特征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在使用模型时必须阐明模型的关键假设以及适用范围等。经济学模型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经济学的进步是通过多元化的模型来呈现一幅更现实、完整的经济社会图景。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流经济学遇到了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英国女王在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质问经济学家们“为什么没人预测到金融危机的发生”?2011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学生罢课,抵制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导论课程《经济学十讲》,以表达他们“对于这门导引性经济学课程中根深蒂固的偏见的不满”,2014年,曼切斯特大学一个自称“后危机经济学会”的学生组织发表了一份60页的宣言,呼吁对经济学教育进行实质性改革。同时在经济学家内部已出现了很多的批评,如克鲁格曼认为,“过去30年来,宏观经济学说得好听点是毫无用处,说难听点是贻害无穷,学术建筑的崩塌恰恰也意味着现实世界中市场的崩溃,其结果是严重的经济衰退;斯蒂格利茨指出,不仅仅是经济出现了“自由落体”,经济学理论也在“自由落体”。而德隆也坦承,“经济学深陷危机”。面对政治家、公众和经济学同行对于主流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的质疑,经济学家卢卡斯、阿西莫格鲁、马斯金、泰勒、伯南克等都站出来为主流经济学理论辩护,辩护的核心是主流经济学理论目前来说还是最好的理论,要么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政策的偏离),要么是公众以及同行对主流理论模型的不理解,但是这并不足以打消公众的疑虑。鉴于此,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出版了《经济学规则》,这本著作是继凯尔恩斯的《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和逻辑方法》(1875年)、罗宾斯的《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以及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1953)之后,又一部由职业经济学家撰写的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与上述经济学方法论著作不同的是罗德里克在阐述自己及同行的学术观点同时也参考了一些经济学方法论专家和科学哲学家(如Uskali MäkiNancy Cartwright等)的观点,这使得罗德里克关于经济学建模及模型的观点变的更加建设性,而不是像其他经济学家呈现出的傲慢。在这本著作中,罗德里克主要从模型的用途、如何选择模型以及模型与理论的关系等视角阐述了经济学模型,意在弥合经济学界和非经济学界的“裂痕”,同时也为经济学及经济学模型辩护。从2015年出版以来,这本著作引发了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方法论专家的广泛讨论,本文结合《经济学规则》重点探讨了:经济学模型的内涵与结构;经济学模型如何认知实在?到底是经济学模型的问题还是经济学家的问题?什么样的模型才算是一个好的经济学模型?经济学如何进步?等问题,是为对目前经济学模型的一个反思。

经济学模型是什么?

自经济学诞生以来,一直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宏大理论叙事,如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研究的都是重大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但从十九世纪边际革命以后,数学模型在经济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模型开始成为主流的经济学最重要的认知和解释工具。“模型”一词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计量经济学家的著作中,但是实际应用的经济学模型却出现的更早,如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用于寡头分析的古诺模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教材里面提出的供求模型等。随着数理经济学的发展以及相关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阿罗等)的推动,逻辑自洽的经济学模型成为整个经济学科最重要的认知和解释工具。这点可以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情况可以看出,如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对计量经济学模型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弗里希和丁伯根,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对数理和动态经济学模型具有重大贡献的萨缪尔森。经济学模型在经济解释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经济学模型是什么?

1)经济学模型是一种隔离

罗德里克认为模型是对事物的简单化,通过剔除干扰因素,来表现某种具体机制如何运行;克鲁格曼认为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呈示,用以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情形;阿西莫格鲁认为模型就是对现实的简化等。除职业经济学家之外,一些经济学方法论专家以及科学哲学家也认为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简化和隔离,用于找到复杂世界中稳定的因果关系。这类观点是将复杂经济现象中不重要的因素隔离开来,就如同自然科学里面控制变量的方法,集中来讨论某个具体的因果关系,比如在利用供求模型讨论居民收入上升对牛肉价格的影响机制时,一般会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就是将其他影响因素从要讨论的机制中隔离开来。模型是一种隔离本质上认为经济学模型是现实经济社会的表征或反映,即使不能反映全部现实但是抓住了现实的关键特征。

2)经济学模型是一种建构

除了认为经济学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隔离之外,还有另一种观点即经济学模型是一种建构,作为建构的模型也称“失真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理想化的建构理念来源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韦伯认为,理想图像将历史活动的某些关系和事件联结到一个自身无矛盾的世界之上,而这个世界是由设想出来的各种联系组成的,这种构想在内容上包含着乌托邦的特征,这种乌托邦是通过在思想中强化实在中的某些因素而获得的。这种理想的建构来源于经济社会现象的非线性复杂特征,如果说简化和隔离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做减法的话,那建构就是在做减法的基础上再做加法,隔离某些特征,突出其中的另一些特征。吉巴德和范里安提出模型就是漫画,构建模型不是为了和现实接近,而是为了夸大或者隔离现实的某些特征。苏格登通过对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与谢林的“棋盘”模型分析认为经济学模型相比于从现实隔离和抽象更像是一种建构,模型世界是一个和现实平行的世界。在讨论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概念时,马克卢普认为“经济人”应该归类到韦伯意义上的理想类型,是经济学家的一种精神建构,是一种用于经济理论建构的人工装置

实际上绝大多数经济学模型既包括隔离又包括建构,隔离的目的是清除非主要的细节,建构的目的是突出模型里重要的因素。不管认为模型是一种隔离还是一种建构,还是二者兼具,本质上都是创造了一种有别于真实世界的理想世界,其在可认知性和可操作性上是符合成本节约原理的。但这种理想世界在机制的运作可以体现真实世界某一个方面的特征的同时,也忽略其他方面,而在模型的建构层面的韦伯式理想化的类型不仅隔离了真实世界的很多特征,同时还增加了真实世界不存在的某些特征,比如“信息对称”,“完全理性”等等,无疑这些突出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扭曲。不过目前作为一种普遍的认知、解释和预测工具,经济学模型是可以表征复杂世界的一些有用机制的,即使不是全部。

3 经济学模型的结构

模型本质上是假设与推论的一整套逻辑关系,作为一种形式化逻辑,可以有几种表示方式如数理方程、数学图形和文字逻辑,主流的经济学教材与经济学期刊里面的模型基本上是数学方程式和数学图形,或者是二者的结合。相对于文字逻辑,数学逻辑可以确保模型的各组成要素是明确阐述和清晰的,同时可以确保模型是内在连贯的

一般来说经济学模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待解释的问题、界定经济环境以及对经济行为的假设。首先,任何一个经济学模型构建的目的都是为了解释某种经济现象或问题,比如猪肉的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地区与地区为什么要进行贸易?有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那么快,另外一些国家的增长速度又那么慢?等。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模型来解释,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模型。其次,界定经济环境是模型建构的关键部分,这部分将复杂的现实世界进行隔离和重新建构,能否正确刻画经济环境是考验经济学家建模水平的重要标准。对经济环境的界定可分为两个层次: 客观描述经济环境和精炼刻画经济环境特征。任何一个经济学模型在建模时都需要客观的描述待解释问题所处的经济环境,同时精炼刻画经济环境,精炼刻画的目的在于找到影响待解释问题的主要变量及其关系,简化模型。最后,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经济行为的假设是整个经济分析和理论逻辑的起点,经济行为的经典假设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这样的经济人拥有完全的信息,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随着行为经济学、复杂科学等学科的兴起,经济行为的假设变的越来越现实,如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等假设的提出。

经济学模型的三个部分中,经济问题是模型建构的前提,依据波谱的科学发展观,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针对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建立理论模型解释问题的作用机制,所以问题的界定也是后续两个部分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行为进行简化和界定的前提。不同的经济问题面临约束条件不一样,需要对经济环境与经济行为做出不同的处理,而后面两个部分则是对整个经济现实的抽象化和隔离化,使得经济问题的主要运作机制得以从复杂世界剥离出来,简化的经济模型世界得以建立。三个部分只要有任何一个部分或者任何部分内部的要素发生变化就需要不同的模型,不同模型的构建可以认为是三个部分不同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也是《经济学规则》里面作者一再强调的经济学模型多样性的来源。

经济学模型如何认知实在?

经济学家通常将模型作为一种思考、解释与预测经济现象的启发式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模型可以获得有关经济现象的知识。模型是经济学家创造的理想世界,运用模型获得有关经济社会的知识就必须将模型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联系,模型虽是理想世界,但是要同现实世界联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在性,也就是模型世界要与现实世界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保证了两个世界的相似性。用模型解释现实世界的某种机制本质上就是用模型世界的发生机制拟合现实世界的对应机制,拟合度越高,说明解释能力越强。

然而模型要成功表征现实世界仅仅具有相似性还不够,哲学家吉尔认为模型的建构与评价活动中涉及包括模型使用者、模型、研究对象和研究意图在内的四个基本要素,我们所看到的表征关系应该大致呈现以下形式:为了意图P,科学家S用模型X来表征对象W。对象W一般为某种现象的发生机制,而模型X是针对这一现象简化了的运行机制,基于不同的意图P,模型建构者便会相应地指定对象W的哪些方面(以及在什么程度上) 是需要被模型X表征的;同时,基于不同的目的,模型在表征的精确性、真实性、一般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也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当然,这种表征模式会让人怀疑是否已经陷入相对主义,因为对象在哪些方面需要表征主要是由建模者指定。但吉尔认为即便是考虑建模者的意图,模型的表征也可以是客观的,虽然选择哪些方面需要表征主要是由建模者指定,但是这些选择并非完全是随意与武断的,它受科学共同体的认知水平、理论背景等客观因素影响,还有就是相似性关系本身不依赖模型建构者,它可以接受科学共同体的检验与评价,甚至可以用统计学方法来量化计算

经济学家的建模意图为建模指引了方向,这样经济学模型X与表征对象W就通过相似性联结起来,如果这种相似性是成功的,那在模型中发生的机制也应该在现实中出现,即模型语言与经验相符,满足外在一致性,这样经济学家就可以通过研究已知的模型世界来获取关于未知现实世界的知识。然而这种相似性并不总是成功,毕竟模型是简化了的现实。

到底是模型的问题还是经济学家的问题?

经济学经常受到来自各界的批评,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更甚,批评的核心在于经济学模型脱离了现实,没有很好的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但在批评经济学模型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弄清楚经济学模型解释或者预测现实世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模型只是经济学家认识经济现象的一种工具,那到底是这个工具本身错了还是使用这个工具的人的方法不对呢?

罗德里克的观点是经济学模型在知识创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模型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经济学通过扩大模型的数量、提高模型与现实的拟合程度而不断进步经济学家永远不可能普适的通用模型”“不同的社会条件需要不同的模型经济学家在实践中经常会误用模型,根据这些描述可知罗德里克认为模型认知产生偏差主要不是模型的问题,而且模型在经济学解释方面还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问题的是经济学家,他们受专业偏见的影响,可能行为不端,误解或误用经济学模型。与罗德里克相反,一些经济学模型批评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模型和建模方法,建模并不是获取现实世界知识的适当方式,没有简单的模型可以对复杂的世界进行有效认知,模型扭曲了世界,而不是使用它的人犯错误。而迈凯则认为罗德里克将经济学与经济学家分开的策略并不高明,不管是那些将经济学与经济学家合二为一的观点,即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家所做的那样,还是将经济学作为一种学科,并将各种认知、行为和制度纳入学科的观点都会破坏罗德里克将经济学与经济学家割裂开来的判断,很显然一门学科不是独立于学术实践而存在的。迈凯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模型,通过对他提出的MISS模型系统分析,迈凯认为经济学模型的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模型的描述D和模型评注C没有做好,好的模型描述和评注可以让模型和建模过程尽可能的透明,达到模型都展示了自身的关键假设和行为机制的目标。相比于那些经济学批评家对模型的指控,迈凯和罗德里克的观点有些类似,都认为经济学家没有做好一些事情,但也有区别,罗德里克认为模型中包含着关于其适用条件的信息,模型告诉我们,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用它们,什么时候不能用,经济学解释的失败本质上是经济学家的执着和过度自信造成经济学模型解释的失败,而迈凯认为模型本身并不透明,许多经济学家经常无法理解他们使用的模型,以至于经常滥用它们。

模型本质上是假设与推论的一整套逻辑关系,经济学家通过对模型世界的推演来类比现实世界而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经济解释失败意味着经济学模型出现认知偏差,即模型通过假设逻辑推导得出的推论与实现不一致。经济学模型解释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环境的界定、对经济行为的假设、建模者一些形而上学的原则、模型本身的问题以及学术体制问题。

1)对经济环境的界定。面对要解释的经济现象,构建模型的第一步便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和抽象,而这种简化和抽象人为地隔离或者增加现实世界的某些特征,让模型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距离。经济环境的界定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一个好的经济学模型一定是有效抓住经济环境最重要的特征,从而使模型世界与现实世界距离最小化,但是经济现实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没有任何人能对某一现象作出完美的认知,模型总是会漏掉经济社会一些重要的特征,从而削弱其认知能力。当然也有一些是经济学家的过失,比如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华盛顿共识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给予发展中国家一揽子的改革建议,其核心处方是:稳定化、私有化与自由化。这些处方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考虑其适用条件,在发达国家法治得到践行,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连这些最基础的制度环境都不具备,这就使适合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模型不一定适合发展中国家,不考虑实际经济环境的不同,将模型普世化来指导实践必然会造成灾难。由此可见对经济环境的准确刻画是一个经济学模型发挥作用最基本的前提,经济环境刻画不准确,再如何强大的模型在经济现实面前也是徒劳无功。

2)对经济行为的假设。经济现象是人类行为的结果,亚当·斯密认为除了自利之外还具有同情心、偏见等,同样凯恩斯认为人除了理性之外很多时候也表现出“动物精神”,人既是理性的动物又是感性甚至情绪化的动物,这导致人类行为复杂多变,对于复杂多变的人类行为,没有任何模型可以将其全部囊括在内,所以模型构建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对人类行为进行抽象和简化。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假设是参与经济活动中的人是同质化的理性经济人,这不仅是整个主流经济学大厦的基础,也是模型构建和认知的起点,理性经济人作为一种公理性假设,是不证自明的。理性经济人包括“理性人”和“经济人”两个方面的内涵,“经济人”侧重于行为的动机,它强调人的经济行为的唯一动机是“自利”,而“理性人”则侧重于行为的能力,它强调人的经济行为具备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利”动机的能力。这种对人性的抽象隔离了人性复杂的其他社会维度,将现实中的人变成超级利益计算机器,将经济行为抽象为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利益行为,类似于数学里面的线性规划。很显然这样的经济行为假设偏离了真实的人性,偏离了真实的经济行为,必然增加模型和经济现实的距离,成为经济学模型的认知偏差来源。

3)形而上学的原则。经济学家建模过程中总会受到自己世界观的影响,很多时候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翻开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同样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却分为不同的流派,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形成自己的学术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拥有自己独立的信念和研究纲领,各学术共同体几乎面对的是不同的世界,从而构建的经济学模型也是完全不一样。重商主义相信贸易顺差积累金银是国富最重要的途径;重农学派、古典自由经济学以及后面的新古典经济学(边际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等相信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有足够的弹性可以有效配置资源;凯恩斯主义笃信总需求管理,政府政策可以有效管理经济周期;制度学派相信制度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新兴起的复杂经济学则认为经济是动态的、不均衡的系统等等,这些流派经济学家的世界观足以影响其模型的构建,不同的流派建立起不同的经济分析范式,虽然目前主流经济学正在吸收各流派的观点,但整体上如库恩所说的各范式之间还存在不可通约。这些观念或信念已经变成某种意识形态,使经济学家利用模型分析现实世界的时候产生认知偏差。正如罗德里克所言:经济学家对特定建模方式的依恋,如理性、前瞻性的个人与运转良好的市场等,经常使他们忽视模型与现实的明显冲突

4)模型本身的问题。现实经济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同一机制的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着正反馈或者负反馈,也有可能同时存在,同时不同的机制之间也会相互影响。这些特征会让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地涌现出来,而经济学模型却是对现实的简化与建构,本质上是再造一个与现实经济社会相似的平行世界,但是这个构建的模型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模型中运行的机制与现实中运行的机制也会有所不同,有时这种不同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很多时候却严重影响模型的解释力。

5)学术体制问题。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个方面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学术界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关于学术近亲繁殖对学术发展的利弊研究很多,但目前尚未给出定论,但是从总体上看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对于经济学而言,学术共同体对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和发展几乎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具有不同的信念、方法和工具,即拥有不同的研究范式,构建的模型也不一样,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也不一样。而经济学理论的学术共同体存在于主要的几所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等,近亲繁殖导致一所学校培养的博士生接受的方法、信念都是这所学校的,相当于对这些博士的学术研究强加已存在的研究范式,比如从哈佛毕业的博士生更容易相信政府干预有利于调节经济周期,而芝加哥大学毕业的博士生更容易相信自由市场才是资源配置最好的方式,这样容易让学术共同体的观念变成某种意识形态,就如同罗德里克所说的有些经济学家经常基于某种信念而不顾事实来构建和运用模型,这种情况下模型的解释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解释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的问题,也是模型本身的问题,还有学术体制的问题,但是归根结底是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问题有限抑或是经济系统的超级复杂性,总之经济学作为社会现象的解释科学还任重道远。

什么样的模型才算是一个好的经济学模型?

一般来说,经济学家通过检验模型的逻辑推论来判断一个模型是否是好模型,一个好模型的主要特征是逻辑推论和事实比较吻合,即模型能较好的表征事实。但如何有效检验经济模型的逻辑推论,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经济学家的难题。首先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未必可靠,存在观察依赖于理论,正如汉森指出,“'不应被等同于相应的物理过程,而应被看成'一种经验’”,观察者最终看到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以及他的期望,所以不受理论负荷的中性事实根本不存在。其次借鉴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的“硬核”与“保护带”的概念,“硬核”是整个经济学模型的核心假设,如理性经济人是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假设,而“保护带”则是除了核心假设之外的辅助假设。不同经济学派的硬核不一样,而同一经济学派中,不同的模型辅助假设也是不一样的。根据迪昂-奎因不充分决定性论题,任何科学理论都可以免于经验证据的反驳,也就是说即便是当遇到经验证据与模型逻辑推论不一致时,也无法确定到底是辅助假设出现问题还是模型本身的问题,如天文学里面的本轮问题。最后根据休谟的归纳问题,归纳逻辑无法证明一个模型是真的,另外可获取的数据质量也是影响模型检验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实的经济学研究很难获取高质量的数据,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地检验模型。由此可见,经济现实复杂多变,经济学模型是很难被真正检验的,这一点和罗德里克的观点一致。虽然模型很难被真正检验,只能从某种程度上被检验,但主流经济学家依然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模型的好坏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得到判断,这不过只是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而已,但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哲学领域早已被波普尔、奎因以及费耶阿本德等学者所埋葬,无怪乎经济学家麦克洛斯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学家继续他们的恋尸癖行为是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呢?

但即便这样,基于目前经济学的认知水平,模型还将继续扮演非常重要的认知角色。本文认为模型的好坏取决于经济学家构建模型的目的,经济学家构建模型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带来思维上的启发作用,另一个则是指导实践。如果一个模型仅仅只是为了在思维上带来启发作用,那这个模型只需要满足逻辑自洽就可以,即从基本假设通过逻辑演绎获得正确推论即可,对于假设是不是符合实际,是不是符合某种范式都是无关紧要的,这样的模型在经济学里面非常之多,如教科书里常见宏观经济循环流图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等等都是,这些模型逻辑自洽、简洁,给人的意义是启发性质的,但不能直接用来指导实践和解释现象,更不能用来预测。但是对于另外一类用来指导实践的模型,要求就要严格很多。首先,和第一类目的的模型一样,它必须是逻辑自洽的,这是对任何有用模型最基本的要求,逻辑上存在问题的模型应该被摒弃。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关键的假设应该捕捉真实经济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关键假设要是真的。持有这个观点的经济学家很多,保罗·普夫莱德雷尔认为当我们构建一个模型,并考虑将其应用于现实世界时,我们有理由问一下,这个模型是否基于与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大体一致的假设,是否捕获了最重要的因素。索洛也坚持关键假设真实的重要性:重要的是关键假设应该具有合理的真实性,当一个理论的结果特别依赖一个特殊的关键假设时,如果假设可疑,那么结果也是可疑的,罗德里克同样认为一个模型是否具有经验相关性,取决于其关键假设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当然也有其他观点,最具有争议的要数弗里德曼的假设与现实无关性的观点,这个观点对经济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对经济学家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极好的具有解放意义的观点,在弗里德曼发表此论文之后,不符合现实的经济学模型假设大行其道,充斥着主流经济学学术期刊,几乎达到滥觞的程度。最后,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在能阐述模型要考察的经济机制前提下,模型越简单越好。模型的价值在于能够逐一分离和识别具体的因果机制,针对复杂现象,有些人认为需要更加复杂的大规模模型,但罗德里克认为复杂的模型是由小的模型组成,复杂模型的结论不仅能从更小、更简单的模型导出,而且它们事实上也是源于后者的。复杂的现象可以由多个小的、简单的模型来解释,不仅可以降低建模难度,同时更容易获得知识,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更加容易检验。

经济学如何进步?

通过前面的阐述可知世界观是经济学模型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世界观就是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主流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们是超理性的,在一个静态的、高度有序的、机械的、均衡的世界中决策,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经济中的何种模式看上去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即与创造它们的微观行为(或行动、或策略、或预期)是一致的。这种世界观其实是牛顿世界观的模仿与再现,认为在复杂社会现象的底层存在着永恒的秩序,通过理性科学家可以认识这种秩序,这是西方近代科学的方向,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亦如此。基于这样静态看待世界的观念,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数理方程式来刻画,从而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公理化,但是从结果来看远远达不到满意的程度。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主流经济学家看待世界的观念出现了问题,真实的世界并不像主流经济学家想象的那么完美,相反,它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不确定的、非均衡的、非线性的动态复杂系统,经济系统的行为人也不是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的超理性的经济人,相反,他们是异质性的,容易出错的,所以经济系统从整体上体现为涌现的特征。现代经济系统随时会出现新技术、新制度、新现象,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时间维度变得及其重要,同时因为经济中新变量层出不穷,利用新古典经济学常见的静态数理方程式模型分析现实经济现象时将无能为力。经济学建模方法需要改变,或者经济学家对世界的认知观念需要改变,以更加现实的态度来建立模型,在这方面已经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进路,如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以及复杂经济学等等。总之,复杂性是现实世界最重要的特征,要理解复杂性就必须基于动态性、非均衡性、正反馈等视角出发,建立模型,同时对建模方法的要求也更高。

正因为经济社会的复杂性,通过人类理性不可能获得对复杂现象的完全认知,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大统一的理论或者模型来解释一切现象。同时科学知识尤其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大多是动态的、历史的、区域性的情境知识,要想呈现一幅完整的政治经济学图景,科学研究者必须建立不同的模型来理解世界,不同的模型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经济社会现象。正如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所言:理论的增生是对科学有益的,而一致性原则会损害科学的批判能力,这个立场与罗德里克一致,经济学包含各种模型,而不是单一的特定模型。经济学通过扩大模型的数量、提高模型与现实世界的拟合程度而不断进步。经济学需要模型,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需要不同的模型,经济学家永远不可能发现普世的通用模型。就如同罗德里克所说:每个经济学模型都像一份小地图,显示部分山川河谷,放在一起,经济学家的模型就是我们认识无穷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最佳指南

总结与启示

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模型就没有科学,模型让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科学研究需要模型是因为研究的对象太过复杂,无法同时将所有的变量纳入考虑,所以研究的对象需要人为的简化、抽象、甚至是扭曲。通过这些步骤研究者可以剥离相关性不大的变量,像自然科学的可控实验一样可以集中研究某几个重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但是每一种人类社会形态,无论多么原始,都可以分为四个紧密关联的子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以及文化系统,各类系统关联的多样性和应运而生的子系统的多样性,足以驳倒关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片面观点。而通过经济学模型获得的知识就是一种片面的知识,因为再怎么高超的建模者都会忽略一些关键的影响因素,当我们直接用这些模型指导实践时必然会产生认知偏差,以至于研究博弈论的专家鲁宾斯坦声称我不认为我研究的讨价还价模型有重大的预测价值,我并不比任何读者更有资格对如何谈判提供建议,而且我并不觉得研究这些模型提升了我理解市场讨价还价过程的能力。这是模型方法固有的缺陷,但不管如何模型研究还是可以提供诸多启发,一些好的模型(虽然不多)还可以为实践提供指导,比如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模型就广泛应用于二手商品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等。基于人类目前的认知现状,经济学家需要的不是放弃模型而是要对自己看待世界的观念、建模方法等作出深刻反思,更多考虑政治的、社会的、心理的以及历史的因素,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

正如凯恩斯所说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 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 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 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究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 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经济学家的研究通常会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上至国家政策,下至个体决策,所以经济学家在构建、使用和推广模型时务必阐述清楚模型的假设(尤其是关键假设)、结构以及使用范围,至少不会让模型使用者误用模型。

参考文献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