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神农本草经》里的息肉良方,一定要收好了

 新用户33965329 2024-01-20

息肉是怎么来的?
你是不是经常因为肚子痛而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息肉?那么息肉是怎么来的呢?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通常是由于炎症、感染、外伤、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身体某个部位受到炎症刺激时,局部组织会增生形成息肉。

西医命名:长在鼻腔里叫鼻息肉;长在直肠里叫直肠息肉;长在胃里叫胃息肉;长在胆囊里叫胆囊息肉;长在声带里叫声带息肉。

中医认为,痰浊,瘀血,相互裹结,像面团儿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变死肌,变恶肉,所以息肉虽然也是肉,但它里面包裹的都是身体代谢不掉的垃圾,是我们的身体不需要的东西。

藏在《神农本草经》里的息肉良方,一定要收好了

息肉应该怎么消除?

息肉并不会要人命,但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例如胸闷、咳嗽、腹痛等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还有可能发展为结石。

很多人不愿意手术,选择中医保守治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治息肉的良方,共4味药:乌梅,炒薏苡仁,白僵蚕,威灵仙。仅4味药的药方,为何能屡用屡效呢?

藏在《神农本草经》里的息肉良方,一定要收好了

乌梅:为药方主药,《神农本草经》认为,乌梅可“去死肌,蚀恶肉”,身体中多余的赘肉、恶肉,都可通过乌梅来祛除干净。乌梅性酸,化痰淤的作用很强大。

白僵蚕:僵死掉的蚕,古人认为这种僵蚕具有金的属性,质硬的东西天生就是破除结硬的好手,是一味散结淤积的重要药物。

威灵仙:对于喉咙部位的哽咽和梗塞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化解身体内的息肉。

薏苡仁:可化痰软坚,在疑难病中,凡是痰、湿、热证,舌苔白腻或者舌苔黄腻,均可重视薏苡仁的运用。

四味药,辨证得当,鼻息肉、胃息肉、肠息肉、胆息肉等都能治,各加引经药组,效果会更好。

藏在《神农本草经》里的息肉良方,一定要收好了

俗话说得好,药无引使不达病所。如下面5种息肉的基本治疗方极有临床价值:
声带息肉:玄麦甘桔汤加乌梅、威灵仙、炒薏苡仁、白僵蚕,水煎服。

胃部息肉:平胃散加乌梅,威灵仙,炒薏苡仁,白僵蚕,水煎服。

肠道息肉:乌梅、威灵仙、炒薏苡仁、白僵蚕、红藤,水煎服。

胆囊息肉:四逆散加乌梅、威灵仙、炒薏苡仁、白僵蚕,水煎服。

鼻腔息肉:四逆散加苍耳子、散加乌梅、威灵仙、炒薏苡仁、白僵蚕,水煎服。

藏在《神农本草经》里的息肉良方,一定要收好了

注意:中药讲究一人一方,不可擅自使用,需要剂量的把情况给我说说,辩证解答!

很多人留言说,我只写方子,不说剂量,都是骗人的,这里就不得不再强调中医的治疗理念,中医治病一直强调辨证施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体质等来综合辨证,才能对症开方。

例如今天讲的这个方子,它是治疗息肉的基础方,具体到个人怎么用,还需要辨证加减,根据个人情况增加或减少某个药材的量,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用药用量都会有变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