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治肿瘤,张仲景的三个锦囊(2) 《下瘀血汤》中,虽然没有瞎蒙,但吃过的人,都说这方子怎么那么历害。而医圣张仲景的另一个方子《大黄蛰虫丸》中,就有瞎蒙,那又该有多历害呀。姥爷在给徐三的妻子,李兰治疗疾病时用了这个方子,从而更加感叹和佩服医圣张仲景的绝妙手笔了。 《大黄蛰虫丸》,又名《大黄蟅虫丸》或《大黄庶虫丸》,系汉代著名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之名方,被历代药典所载。药物组成有: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炒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功能与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症。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症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本方剂的主药组成中的草木药:熟大黄、桃仁、干漆等,可活血祛瘀,攻热下血,以通血闭;虫类药:蛰虫、虻虫、水蛭、蛴螬等破血逐瘀,化瘀去积,散症通经,以化瘀血。虫类药与草本药的双重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其祛瘀活血,通经络的协同功效。 在这个方子中,医圣张仲景在使用虫类药物中,采用了水,陆,空及地下四军作战的阵势。医圣张仲景深知,凡食血之物,皆能破血,而且其破瘀血之功独优。 方中的蛰虫阵守陆地,能够去瘀生新,化敌为友,虽破血而不伤血,并且还有恢复体力的作用。 陈岷老师在《古时光里的透亮》一文中说:“如果吃西洋参的话,蛐蛐就很窜,力气很大,但是很窜也不好,就毛躁。我们要求的蛐蛐是有战术的,用草一打,它往后退,这蛐蛐就好,就是将才。 我以前有个“将军”打了十五分钟才赢了对手,太精彩了。因为对手大嘛,它打下来就受伤了,眼看着整个神就颓了,瘫掉了,老先生就告诉我,快去买地鳖虫给它吃,那个地鳖虫活的,拿回来肚子剖开,里面白色的浆水就流出来,这个蛐蛐爬上去就拼命吃,吃完还不算,它就趴在地鳖虫身上不动,我说这是在熏蒸疗法呀,到了第七天它就神采奕奕。为什么是七天?在蛐蛐身上,你能看到这是生命的一个周期,精神头全上来了,再去斗第二场,对方蛐蛐一上来,它咔嚓一口就咬上去。” 方中的虻虫阵守空中,虻虫在飞翔昆虫里头,是最善于吸血的,连牛马那么厚的皮,它都可以叮进去,可见它具有强悍的破血本事。 方中的水蛭阵守水域,水蛭就像个水军,是水生动物里头,最善于吸血的,并且它还具有消融血液凝聚的作用,所以各类瘀血、干血逢之莫不被消除。 姥爷的手抄本《昆仑心法》中说:体内有瘀血,虻虫水蛭合用,虻虫将其击碎,水蛭吸收消灭,妙也。 方中的蛴螬阵守地下,能把不属于身体里的一切邪气,逆乱的气血,垃圾推出身体之外。 沙石厂徐三儿,在那次被马车压伤的当天,他的妻子李兰,正赶上来那个,一听到徐三被压的消息,惊恐,着急,上火,第二天那个就一下子干干净净了。 李兰最初没有在意她的那个,每个月只来一点点,而且都是紫黑紫黑的,到最后竟然不来了,她发现她的腹部似乎有什么东西。温柔漂亮的她,也急剧的消瘦下来,而且还常常爱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两个手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变得粗糙了起来,像锉一样,给丈夫挠痒痒,都不用苞米胡子了,而且两个眼眶子常常发青发黑。 李兰认为那个不来就不来吧,反正也不要孩子了,但徐三急了。自打自己发生了那次车祸后,徐三便打心眼里对看病的郎中,刮目相看了。 姥爷通过诊断,知道李兰是因为惊吓,着急上火,而使经脉淤结,引起的一个大黄蟅虫丸症。 ![]() 姥爷为李兰配了一料一个月的药,并且用了房檐下两串的瞎蛋子,而没有使用大瞎蒙。姥爷说大瞎蒙偏走于肾,而瞎蛋子偏走于肝经,而李兰的病症,正是肝经受到了损伤所致。 李兰一料药没有吃完,她说,这药吃了一个礼拜,小肚子那嘎达的包块,有种感觉,像一层层在往下扒皮的舒服感,就如同后来市场上,有一种治疗胃病的洛赛克,最初吃的人,感觉到这种药物进入到胃里之后,就好像在胃里面,一圈一圈地旋转按摩一样,最后不知不觉,胃部一切不舒服的症状就都解除了,李兰吃了姥爷配制的《大黄蛰虫丸》,就是这种感觉。 |
|
来自: 蓦然回首的思念 > 《祖国医学自传体小说:毛骨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