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25日,国民党新疆政府主席、新疆警备司令、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陶峙岳将军率10万官兵通电起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2月,该部官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2兵团,陶峙岳任司令员。此后,第22兵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铸剑为犁、屯垦戈壁、挥汗荒原、兴修水利,创造出许许多多的荒漠奇迹。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与第22兵团兵团部合并,正式成立领导机构,第22兵团番号撤销。,是我军唯一一个整建制保留至今的兵团——生生不息,永不“复员”! 第22兵团 兵团指挥部司令员:陶峙岳 (55年上将) 陶峙岳(1892年─1988年),湖南宁乡人。原国民党新疆政府主席、新疆警备司令、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陆军中将。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司令员。 政治委员:王震 兼 (55年上将) 王震(1908年—1993年),湖南浏阳人。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兼第22兵团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铁道兵司令员、政治委员。 副司令员:赵锡光 (未授衔) 赵锡光(1901年—1955年),云南保山人。原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 起义后历任第2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9军军长、副司令员。1955年10月9日在新疆石河子病逝,终年54岁。 副政治委员:饶正锡 (55年中将) 饶正锡(1911年—1998年),湖北钟祥人,原第一野战军第6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兼政委。 参谋长:陶晋初 (未授衔) 陶晋初(1902年—1976年),湖南宁乡人。原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中将参谋长。 起义后历任第22兵团参谋长、参谋长、党委常委,第二副司令员、兵团农学院院长等职务。是新中国新疆军垦事业奠基人、创始人之一。 政治部主任:李铨 (55年少将) 李铨 (1912年—1968年),江西吉安人。原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5师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伊犁军区政委。 第22兵团 第9军注:第9军驻防景化,1952年3月,中央军委命令:撤销第9军番号,所属第25师、第26师、第27师,由第22兵团直接领导。 军长:赵锡光 兼 注:第9军军长由第22兵团副司令员赵锡光兼任。赵锡光将军上文已述,此处略过。 政治委员:张仲瀚 (未授衔) 张仲瀚(1915年—1980年),河北沧县人。原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6师师长。 建国后转入地方工作,未参加授衔,历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国家农垦部副部长等职务。 第一副军长:王根僧 (未授衔) 王根僧(1898年—1965年),江西兴国人。原国民党南疆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兼整编第42师副师长,陆军中将。 起义后历任第22兵团第9军副军长、副参谋长兼石河子农业试验场场长、石河子管理处处长等职务。 第二副军长:陈德法 (未授衔) 陈德法(1901年—1975年),浙江诸暨人。原国民党迪化警备司令部司令兼整编第78师副师长、陆军中将。 起义后历任第22兵团第9军副军长,第22兵团副参谋长、副参谋长兼生产办公室主任。 参谋长:李祖唐(起义后叛乱) 李祖唐(1906年—1951年),浙江东阳人。原国民党整编第65旅旅长、陆军少将,胡宗南嫡系。 1951年3月20日,李祖唐煽动组织部队叛乱,人民政府在乌鲁木齐将其公审后处决。 小插曲: 1949年10月下旬,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4师副师长吴子杰率部通过吐鲁番,到达焉耆的第二天,起义部队整编第65旅旅长李祖唐来访。 李祖唐苦笑一声:“惭愧啊,惭愧!我一枪未放,就放下了武器。作为军人,我真对不起委员长和胡宗南先生!” 吴子杰副师长一听这话,便严肃地对他说:“李旅长,从通电起义之日起,你的身份已经变了。你“惭愧”什么?今天,我是把你当作起义将领欢迎你。你如果真的还想打,不服气,那么我先请你吃饭,吃完饭就送你走,你回到阿克苏,整顿好你的部队,我再去打你。现在把话讲清楚,到时如果你败了,我再捉住你,可就不是今天这样子对待你了,那时你将是一个俘虏,一个阶下囚,望你三思!” 结果一言中的,李祖唐最终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副参谋长:曾文思 (未授衔) 曾文思——湖南宝庆人。黄埔四期生,原国民党整编第90师参谋长,陆军少将。 1947年12月在宜川战役中被第一野战军俘虏,经过政策教育后,主动要求赴新疆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统战工作。新疆和平解放后申请离队,1952年定居陕西西安。 第9军 第25师25师 师长:刘振世 (未授衔) 刘振世(—1967年),湖南溆浦人。原国民党第29军参谋长、陆军中将。 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刘振世利用以往与国民党西北将领彭鼎铭的同学关系,策动彭部起义,使高台、酒泉得以和平解放。接着,又以解放军代表身份去迪化与陶峙岳商谈起义事项,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历任第22兵团第9军第25师师长、农7师师长、新疆第一届、第三届人大代表、伊犁州政协委员。 25师 政委:贺振新 (55年少将) 贺振新(1916年—1966年),江西永新人。原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5师副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副主任。 25师 副师长:杨廷英 (未授衔) 杨廷英(1904年—1987年),浙江青田人。原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陆军少将。 起义后历任第22兵团第9军第25师副师长、农2师塔里木第四农场副场长、农2师顾问。 第25师历史沿革—— 1952年3月,第9军撤销番号,25师直属第22兵团指挥; 1953年5月,25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6师,驻防沙湾炮台; 1953年末再次整编,改称农业建设第7师; 1954年10月7日,第22兵团番号撤销,农业建设第7师转隶。 第9军 第26师26师 师长:罗汝正 (未授衔) 罗汝正(1908年—1973年),福建连城人。原国民党整编第179旅旅长、陆军少将。 特殊时代遭受不公正对待,1973年8月17日在新疆石河子去世。1979年1月20日经中央批准,石河子地委为其平反,恢复名誉。 26师 政委:王季龙 (未授衔) 王季龙(1917年—1987年),陕西绥德人。原第一野战军第6军第16师第47团团长兼政委。 历任第22兵团第9军第26师政委、政治部主任、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陕西省农业办公室副主任、陕西省委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第26师历史沿革—— 1952年3月,第9军撤销番号,26师直属第22兵团指挥; 1953年5月,26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8师,驻防石河子; 1954年10月7日,第22兵团番号撤销,农业建设第8师转隶。 第9军 第27师27师 师长:陈俊 (未授衔) 陈俊 ——原国民党整编第128旅旅长,陆军少将。其他资料不详。 27师 政委:龙炳初 (55年大校) 龙炳初(1914年—1975年),江西莲花人。原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5师第15团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水步兵学校政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27师历史沿革—— 1952年3月,第9军撤销番号,27师直属第22兵团指挥; 1953年5月,27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9师,驻防焉耆; 1954年10月7日,第22兵团番号撤销,农业建设第9师转隶; 1962年再次进行整编,正式成立农9师,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屯垦,师部移驻额敏县。 22兵团 骑兵第7师骑兵第7师 师长:韩有文 (未授衔) 韩有文(1912年—1998年),青海化隆人。原国民党整编骑兵第1师少将师长。 起义后历任第22兵团骑兵第7师师长、新疆军区第三副参谋长、农牧处副处长兼第一养禽场场长等职务。 骑兵第7师 政委:于春山 (授衔情况不详) 于春山 (1920年—?),山东茌平人。1952年10月调空军部队,参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一航空学校,担任学校政委。 1961年8月转业,历任黑龙江省宁安农场副 场长、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哈尔滨农场管理局副局长、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副局长等职。 骑兵第7师历史沿革—— 1953年5月,骑兵第7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10师,驻防绥来(今玛纳斯)小李庄; 1954年10月7日,第22兵团番号撤销,农业建设第10师转隶; 1959年再次进行整编,正式成立农10师,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屯垦,师部移驻北屯镇。 22兵团 骑兵第8师骑兵第8师 师长:马平林 (未授衔) 马平林(1907年—1981年),浙江黄岩人。原国民党整编骑兵第9旅少将旅长兼喀什警备司令部司令。 起义后历任22兵团骑兵第8师师长、工程处副处长、工程处行政办公室主任、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骑兵第8师 政委:张献奎 (55年大校) 张献奎(1916年—1999年),山西忻县人。原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4师第12团团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总高级步兵教授会副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骑兵第8师历史沿革—— 1953年5月,骑兵第8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建设第1师,驻防石河子。 1954年10月7日,第22兵团番号撤销,工程建设第1师转隶,师部移驻乌鲁木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