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黑龙江波涛 2024-01-20 发布于广东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它位于北京城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根据当时的风水学说,北极星属于天帝星,地上的皇帝便对应天帝,所以皇宫被称为“紫禁城”。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整个紫禁城从1406年动工兴建,到1420年正式落成,前后仅用了15年。工程浩大,据说動用工匠20万人,物资运送车马500万只。

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木料之多可想而知。

如今,600多年过去,紫禁城已不再是皇家禁地,而是向普通民众开放的故宫博物院。

我们游览这些古迹,不禁要慨叹先人的匠心与智慧。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故宫之所以能历经岁月考验、屹立至今,那精心挑选的上好木材功不可没。

那么,这些木材有什么过人之处,能600年都不会腐烂呢?

01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考虑过迁都的事,但一直没有实施,到了建文年间,爆发了推翻建文帝的靖难之役。

战后,胜利的燕王朱棣决定迁都燕京,这一决定推动了北京由“燕京”到“北京”的历史性跃升。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朱棣上台后,为了提升北京的地位,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并大力迁移人口与资源到北京。

他下诏仿照南京皇宫,在北京兴建皇宫与城垣。

为此,他派出无数钦差,往各地采办建筑材料。

据说,这项准备工作足足持续了11年。

当时木材的选择十分讲究,用于宫殿梁柱的木料必须是上好的松柏。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这些木料大都取材于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和西南的深山古林.

比如重檐殿就用的是秦岭的麻柏,保和殿用的则是巴山松柏。

运输路途遥远险峻,数十万棵树要通过漫长的运输线才能运达京城。

其中最艰巨的,就是从深山老林中砍伐木材,楠木、杉木、桧木等香木,多生长在绝壁峭壁之上。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为完成天子的命令,百姓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山中,据说“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死伤惨重。

这些木材主要来自四川、山西、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及云贵等地。

为保质保量,朝廷还制定了严格的计量标准,围长一尺以上为六等,五尺以上者为神木,此外,采伐过程中绝不留下一根“材之美者”。

如此浩大的工程,北京城就此焕然一新。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其中准备工作就用了大半时间。

真正动工兴建只有3年半,短短数年间,故宫便拔地而起,如此神速,得益于当时的多项先进建筑技术。

故宫的地基采用了古代的“基灰土”技术,极为牢固,建筑物普遍使用中国特有的榫卯结构,不易拆卸。

再配以巧妙的斗拱作支撑,故宫能抵御九级地震,这些都是当时的建筑奥秘。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02

朱棣决心建造壮丽的故宫,却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为了筹措建造故宫所需的大量优质木材,朱棣下令各省派官员负责木材的征集。

木材主要来自大兴安岭等地的原始森林。

运送木材,朱棣重修了京杭大运河,并强征了十几万百姓进山砍伐木材。

这些百姓为朱棣的故宫梦付出了巨大牺牲,在蛇虎出没的深山老林里辛勤劳作,面临热病、虫蛇咬伤等重重困难和生命威胁。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产自浙江的珍贵金丝楠木。

为了金丝楠木,浙江的砍伐之风蔚然成风,导致这种珍贵木材一下子从稀有变成了濒危。

为了运送金丝楠木到北京,木匠们把它扎成木筏,逆流而上,顺京杭大运河北上。

在运送过程中,许多百姓因艰险旅途和劳累过度而死亡,十分凄惨。

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是,这些运到北京的木材中,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没有在故宫工程中使用,而是被朱棣储存起来腐烂变质。

朱棣为一时兴建故宫的盛世梦想,大肆砍伐树木,结果却导致日后清朝皇帝无法找到同样优质的木材来修缮故宫,不得不用质量较差的杉木代替。

建造壮丽宫殿的背后,常常隐藏着无法想象的人生苦难。

03

故宫之所以能保存600多年,还要归功于我们祖先留下的建筑技术——大漆。

故宫的梁柱都刷上了厚厚的一层麻布,麻布里面是桐油,外面则涂上了白灰泥。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这种复合材料既防水又防虫蚁,工匠在制作柱子时,要反复刷上数道漆,一层干了再刷一层。

不仅柱子,故宫里木制的材料表面都漆上了厚厚的漆,这层漆干后非常坚硬,形成了保护层,使木材免受风吹日晒。

但是,仅仅依靠漆是不够的,北京气候干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这种天然的干燥条件,保护了故宫百年的历史,再加上琉璃瓦屋顶,严丝合缝地防水,故宫建筑材料受潮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人。

从明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历朝历代都在维修和修缮故宫,尤其是到了新中国,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科学保护。

可以说,没有后人的呵护,再好的建筑技艺也难以使故宫保存至今。

北京门头沟的慧聚寺还保留着辽代的建筑,比故宫还早300年。

可见,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确实非常发达,不过,慧聚寺已经非常破败,墙皮剥落,梁柱倾斜,与故宫的精心保护形成了强烈对比。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无论哪个朝代,都会竭力保护这座皇宫,不让它受到战火的侵扰,可以说,故宫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瑰宝,得到了各方势力的保护。

04

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承文化、保护文物的重任,故宫里收藏的木质构件,不仅见证了古代皇权的辉煌,也凝聚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心血与智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然而,面对辉煌的文物,有人忽视了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多年来,不法分子盗采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能气馁和退缩。

保护文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继承前人的智慧,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这就像一场接力赛,需要我们每个人担当起自己的角色,将这份共同的历史责任传递下去。

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我们还要让更多人了解其历史价值,比如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精美的文物复制品,开发文物的多样化应用,举办文物展览等。

这既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可以提高文物的保护意识。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纵观故宫宏伟的建筑,我们不仅要欣赏它的艺术价值,也要细细体会藏于其中的人文情怀,这亘古不变的古迹,承载了多少匠人的心血和梦想,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兴衰沉浮。

从燕京到北京,从行在到皇城根,一代代北京人以他们的双手、他们的汗水,书写了这座城市非凡的历史。

他们见证了它的荣光,也历尽了它的劫难,可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洞察万物,包容众生,历久弥新。

建造故宫使用的木材来自哪里?木材历经600多年,为何不会腐烂?

今天的北京,仍然在进步与发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这座老城也在用她稳健的步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无论城市如何更新,北京人民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未改变。

因为,这就是他们生生世世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