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开打,80万兵力的反蒋联盟却被蒋介石击溃

 走近历史的馒头 2024-01-20 发布于天津
中原大战,是19305月至11月,发生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一场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这场战争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各派系因军力编遣肇生不满,汪精卫联合西山会议派及地方实力派张发奎发起挑战南京国民政府之内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巩固了他的最高领导权,削弱了军阀的势力,加强了中央的控制,为国民政府的统一和建设奠定了基础。而反蒋军的首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则战败失势,下野或投靠蒋介石,成为了他的附庸。
中原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蒋介石推行的军队中央化和裁兵计划,引起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军阀的不满和反抗,他们联合汪精卫等国民党左派,另立北平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蒋介石的裁兵计划是在北伐战争胜利后,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加强中央权威,消除地方割据,实现军队的现代化而制定的。蒋介石计划将当时中国近300个师、220万人以上部队,大幅减并至50个师、80万人,军费预算缩减至全国税收40%,其中属于中央体系的第一集团军改编为20个师,其余各集团军为10个师。除了各集团军外,蒋介石还提出另外在全国编制20万人宪兵维持治安。
 
这样一来,中央军力明显优于其他集团军。由于裁军将大幅削弱军阀实力,遂引起各派系疑虑。这使各军事派系关系开始紧张,以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为首的一众地方军阀不满军队被削,过去赖以为生的军权,等同被蒋变相并吞,故开始进行反南京国民政府之举动。
蒋介石率领的第一集团军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领导的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蒋冯阎李战争”。反蒋的军队还和东北、四川、湖南等地的军阀联合起来,打算一起讨伐蒋介石。
 
他们还计划把东北军定为第五方面军,把湖南的何键部和四川的刘文辉部分别定为第六方面军、第七方面军。反蒋的军队共有5个方面军,人数超过60万,其中以西北军和晋军为主力。
桂军的李宗仁指挥第一方面军,从广西出发,经过湖南,向武汉进军;西北军的冯玉祥指挥第二方面军,从郑州出发,沿着陇海铁路、平汉铁路向徐州进攻,并在许昌以北设防,准备和桂军在武汉汇合;晋军的阎锡山指挥第三方面军,从河北出发,沿着津浦铁路向济南进攻,然后和冯部一起攻打徐州,继续向南京前进;石友三指挥第四方面军,从新乡出发,主攻济宁、兖州,协助阎部攻打济南;河南的樊锺秀部为第八方面军,集结在临颍地区。
 
蒋介石面对着有80万人的反蒋联盟,他请了德国的格奥尔格·魏泽尔中将作为顾问,制定了作战计划。魏泽尔分析了各方的优劣,建议蒋介石先用优势兵力,打击比较弱的晋军,消除被夹击的危险。
蒋介石调动了70多万人,编成了4个军团,亲自担任总司令,命令韩复榘指挥第一军团,在黄河南岸的浦津路,防守山东的禹城地区,防止阎部南下;中央军的刘峙指挥第二军团,集结在徐州、砀山、宿县等地;何成濬指挥第三军团,集结在漯河地区;陈调元指挥预备军团,集结在济宁、菏泽地区。
 
中原大战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反蒋军的攻势,他们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优势,威胁到南京的安全;第二阶段是蒋介石的反击,他以德国顾问魏泽尔的作战计划,先集中兵力打败阎锡山的晋军,然后转向冯玉祥的西北军,逐渐扭转了战局;第三阶段是反蒋军的溃败,他们在徐州、郑州等地遭到蒋军的重创,被迫撤退或投降,战争结束。具体经过如下:
第一阶段:反蒋军攻势(19305月至7月)
5月初,反蒋军开始发动进攻,桂军李宗仁率领第一方面军从广西出发,沿平汉铁路北上,攻占湖南大部,与蒋军在长沙展开激战。520日,桂军攻克长沙,蒋军撤退至岳阳,桂军继续北进,意图攻占武汉。
 
6月中旬,西北军冯玉祥率领第二方面军从郑州出发,沿陇海铁路、平汉铁路东进,攻占许昌、漯河、信阳等地,与蒋军展开激战。冯玉祥的目标是攻占徐州,与桂军在武汉会师,切断蒋军的后勤补给线。蒋军第三军团何成濬在漯河地区与冯军对峙,双方互有攻守,战斗十分惨烈。7月初,冯军攻破蒋军防线,占领漯河,蒋军撤退至徐州。
冯军继续追击,与蒋军第二军团刘峙在徐州附近展开会战。冯军以数倍于蒋军的兵力,对徐州城发动猛烈的炮击和进攻,蒋军奋力抵抗,城内伤亡惨重,但仍坚守阵地,不让冯军得逞。
 
与此同时,晋军阎锡山率领第三方面军从河北沿津浦铁路南下,攻占济南,与蒋军第一军团韩复榘在山东展开拉锯战。阎锡山的目标是攻占徐州,与冯军会合,形成对蒋军的夹击。蒋军第一军团韩复榘在黄河南岸浦津路,防守山东禹城地区,阻击阎军南下。韩复榘以少胜多,多次打败阎军的进攻,给阎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7月中旬,阎军攻破蒋军防线,占领禹城,蒋军撤退至济宁。阎军继续追击,与蒋军预备军团陈调元在济宁附近展开会战。阎军以优势的兵力,对济宁城发动猛烈的炮击和进攻,蒋军顽强抵抗,城内伤亡惨重,但仍坚守阵地,不让阎军得逞。
第一阶段的战斗,反蒋军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优势,威胁到南京的安全。蒋介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他决定采纳德国顾问魏泽尔的作战计划,先集中兵力打败阎锡山的晋军,然后转向冯玉祥的西北军,逐渐扭转战局。蒋介石调动第二军团刘峙和第三军团何成濬的部分兵力,增援第一军团韩复榘,形成对阎军的反攻。同时,蒋介石亲自前往徐州指挥作战,加强徐州的防御,阻止冯军的进攻。蒋介石的反击,开启了中原大战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蒋介石反击(19307月至9月)
7月下旬,蒋介石开始了对阎锡山的反攻,他以第一军团韩复榘为主力,第二军团刘峙和第三军团何成濬为辅助,集中兵力向阎军发起猛烈的进攻。蒋军的目标是打破阎军的包围,夺回济南,然后转向冯军,解除徐州的危机。阎军在禹城、济宁等地与蒋军展开激战,双方互有胜负,战斗十分惨烈。8月初,蒋军攻破阎军防线,占领济宁,阎军撤退至济南。蒋军继续追击,与阎军在济南附近展开会战。蒋军以优势的兵力,对济南城发动猛烈的炮击和进攻,阎军奋力抵抗,城内伤亡惨重,但仍坚守阵地,不让蒋军得逞。
与此同时,冯玉祥的第二方面军在徐州地区与蒋军第二军团刘峙和第三军团何成濬的部分兵力对峙,双方互有攻守,战斗十分惨烈。冯军的目标是攻占徐州,切断蒋军的后勤补给线,与阎军会合,形成对蒋军的夹击。蒋军的目标是阻止冯军的进攻,保卫徐州,等待蒋介石的增援。8月中旬,冯军攻破蒋军防线,占领徐州,蒋军撤退至宿县。冯军继续追击,与蒋军在宿县附近展开会战。冯军以数倍于蒋军的兵力,对宿县城发动猛烈的炮击和进攻,蒋军顽强抵抗,城内伤亡惨重,但仍坚守阵地,不让冯军得逞。
第二阶段的战斗,蒋介石以德国顾问魏泽尔的作战计划,先集中兵力打败阎锡山的晋军,然后转向冯玉祥的西北军,逐渐扭转了战局。蒋军在山东取得了优势,夺回了济南,打破了阎军的包围,给阎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蒋军在徐州也坚持了防御,阻止了冯军的进攻,保住了后方的安全。蒋介石亲自前往徐州指挥作战,加强徐州的防御,准备对冯军发起反攻。蒋介石的反攻,开启了中原大战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蒋介石反攻(19309月至11月)
9月初,蒋介石结束了对阎锡山的反攻,他以第一军团韩复榘为主力,第二军团刘峙和第三军团何成濬为辅助,集中兵力向冯玉祥发起猛烈的进攻。蒋军的目标是打破冯军的包围,夺回徐州,然后转向桂军,解除武汉的危机。冯军在宿县、徐州等地与蒋军展开激战,双方互有胜负,战斗十分惨烈。9月中旬,蒋军攻破冯军防线,占领徐州,冯军撤退至许昌。蒋军继续追击,与冯军在许昌附近展开会战。蒋军以优势的兵力,对许昌城发动猛烈的炮击和进攻,冯军奋力抵抗,城内伤亡惨重,但仍坚守阵地,不让蒋军得逞。
与此同时,桂军李宗仁率领第一方面军,在湖南、湖北与蒋军第四军团陈调元的部分兵力对峙,双方互有攻守,战斗十分惨烈。桂军的目标是攻占武汉,切断蒋军的后勤补给线,与冯军会合,形成对蒋军的夹击。蒋军的目标是阻止桂军的进攻,保卫武汉,等待蒋介石的增援。9月下旬,桂军攻破蒋军防线,占领岳阳,蒋军撤退至武汉。桂军继续追击,与蒋军在武汉附近展开会战。桂军以优势的兵力,对武汉城发动猛烈的炮击和进攻,蒋军顽强抵抗,城内伤亡惨重,但仍坚守阵地,不让桂军得逞。
第三阶段的战斗,蒋介石以德国顾问魏泽尔的作战计划,先集中兵力打败冯玉祥的西北军,然后转向李宗仁的桂军,逐渐扭转了战局。蒋军在河南取得了优势,夺回了徐州,打破了冯军的包围,给冯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蒋军在湖北也坚持了防御,阻止了桂军的进攻,保住了武汉的安全。蒋介石亲自前往武汉指挥作战,加强武汉的防御,准备对桂军发起反攻。蒋介石的反攻,结束了中原大战的第三阶段,也为中原大战的最后阶段奠定了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